EN
https://www.gov.cn/

鄉村振興急需更多優秀“新農人”

2021-09-30 08:04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鄉村振興急需更多優秀“新農人”
——我國涉農高校農業人才培養現狀透視

金秋九月,沃野千里稻花香。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剛過去不久,留給我們的是喜迎豐收的熱鬧景象,更是對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深刻思考。

鄉村振興的基礎是人才振興。在9月27日至28日召開的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更加重視人才自主培養,加快建立人才資源競爭優勢。”在“三農”工作深入開展、鄉村振興需要大批人才的今天,我國農業人才培養、成長、發揮作用的現狀如何,農學學子們有什麼心聲訴求,今後該怎樣提升農業人才培養質量,吸引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請跟隨記者調研的腳步,到師生中間尋求答案。

“農學變了,變得更‘年輕’了!”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萬媛媛感慨地説。

從本科到碩士,談起5年來與農學的相遇相知,萬媛媛眼裏灑滿陽光:“農學可不像大家想的那樣,只是教會我們扛著鋤頭去挖地。現在的農學,特別注重培養創新思維,鼓勵我們積極觀察作物性狀、正確評估環境因素、大膽嘗試改良新品種。很有趣!奧妙無窮。”

2019年9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回信,為農業人才培養教育指明了方向。兩年過去,我國涉農人才培養日益展現新氣象,一批有知識、有活力的青年懷著新時代的“三農夢”,紮根在廣袤鄉村。日前,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的召開,“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部署,更為涉農院校廣大師生注入了信心與力量。而在他們看來,為了讓更多人才學以致用,在“希望的田野”上大展身手,農學教育還有許多道“坎”需要邁。

涉農高校招生就業趨於“兩旺”

進入華中農業大學高級臨床獸醫創新班一年多來,該校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醫學院獸醫專業研究生趙月橋最大的感受就是“新”——“教育理念新,培養方案新,課程設置新,甚至任課教師的組成也讓人耳目一新”。這讓她對未來之路充滿了期待。

安徽農業大學2017屆畢業生趙九梅則已經找到了實現夢想的一片天地。4年前,她來到巢湖市黃麓鎮蘆溪村巽風湖生態農業園進行為期一年的創業孵化。一年後,表現優異的她正式擔任公司總經理,帶領團隊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經營管理模式。種水稻、養龍蝦、賣大米、採摘果蔬……一座佔地4000多畝的農業綜合體在她和大家的努力下日益壯大,帶動了周邊100多名農戶脫貧致富。

趙九梅説,是學校實行的“三三二”培養模式讓自己早早打下了基礎:“我們前三個學期在學院學習通識課程,第四到六學期進入試驗班進行針對性學習,第七學期組成3~5人的團隊進行創業孵化,畢業後進農場。這種感覺就像坐上了直通車,又快又準。”

“三農”人才需要很強的實踐性。然而,此前很長一個時期,涉農高校人才培養並不盡如人意。很多院校承襲傳統的課堂教育,學生“出爐”後,往往面臨著知識專一化、技能單一化、專業分散化的尷尬,社會服務的意識和能力都難以應對“三農”事業的複雜性和多層次需求。

2019年,在教育部統籌規劃下,全國涉農高校、科研院所密集討論,“新農科”建設大幕拉開。兩年來,相關高校錨定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面向新農業、新農村、新農民,主動適應變革,因時而進、因勢而新:

中國農業大學以創新方式培養複合型人才,科技小院專項、鄉村振興專項等專項研究生招生項目切實推行,使一批研究生層次的應用型人才脫穎而出。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依託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風景園林學、農林經濟管理、社會學等多學科交叉優勢,以全面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為導向,在交叉學科領域獲批“鄉村學”二級學科,涉農人才有了更寬廣實用的培養平臺。

西南林業大學設置20個涉農涉林專業,每年培養農林人才2000余名。“全校70%的學生來自農村,畢業後70%的學生又回到基層,直接服務鄉村振興。”該校黨委書記張昌山介紹。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我們學校農業水利工程社會認可度很高,畢業生歷年供需比都在1:5以上,就業率超過97%。”河海大學農業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朱成立頗感自豪。

“近年來,不少涉農高校招生就業趨於‘兩旺’,畢業生對母校的認可度、社會對畢業生的滿意度呈現‘雙高’。”安徽農業大學黨委書記江春認為,這得益於兩個轉變。“一是社會對農業高校認識的轉變。端穩手中的飯碗、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農業基礎地位,社會各界對涉農高校的認識發生了積極轉變。二是涉農院校人才培養理念的轉變。例如我們學校,全面育人的質量觀、一專多能的人才觀越樹越牢,每年都有六成以上畢業生投身鄉村一線。”

在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錢文榮看來,近年來我國涉農院校人才培養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績,較好地適應了時代變化。“如通識教育與跨學科課程並重,自然科學與人文社科深度融合,培養實幹能力、溝通能力、創新能力兼備的高端人才,逐步成為涉農高校人才培養的大趨勢。”錢文榮説。

把今天的教學和明天的就業匹配起來

“國家發展需要什麼人才,學校就該培養什麼樣的學生。”兩年間,從這個理念出發,西南林業大學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和生態文明建設,淘汰落後專業16個,建設涉農新專業3個,升級改造涉農專業15個。儘管如此,張昌山仍感到時不我待:涉農新專業比例仍然較低,傳統農林專業與新興學科、新技術的交叉融合不夠,用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林專業進程緩慢,“教學改革的速度跟不上農業發展的步子”。

據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國家鄉村振興研究院副秘書長唐麗霞觀察,農林大學原先的學科設置更加偏重於科技型人才和技術性人才培養,對於綜合性人才和管理性人才的培養總體較弱。

去年9月,華中農業大學在全國率先開設了“智慧農業”專業,李婧曦成為首批“吃螃蟹”的學生之一。“我們要學信息學、工程學、經濟學等知識,學會用智慧創新技術解決農業問題,比如運用大數據分析研判農業生産走勢。”她很喜歡這個專業,但也時有困惑:“農村的條件和我們的知識儲備能不能銜接上?我們能發揮想象中的作用嗎?”

錢文榮認為,李婧曦的困惑具有典型性:“培養方式變革,評估體系也要革新,對人才的評價要側重學科差異性,兼容農村實際需求,這樣才能把今天的教學和明天的就業匹配起來。而要做到這一點,關鍵是要在學科、平臺、專業、人才一體化佈局上下功夫。”

“涉農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是培養既有‘三農’情懷,又懂技術善經營的複合型人才。”湖南農業大學黨委書記陳弘認為,鄉村振興急需農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也需要大批能興辦産業、帶領農民致富的創業型人才。“資金跟著項目走,項目跟著能人走”,關鍵是要有能人。

“目前我國農林教育面臨的一大挑戰,是就業對人才培養帶來的反向衝擊。”唐麗霞表示,黨和政府有很多對到西部地區、到基層就業的鼓勵性政策,應更好地運用這些政策,對投身“三農”的畢業生提供持續性、系統性支持,促進更多農林高校畢業生在專業對口的領域就業。

讓農學學生儘早接觸農村,砥礪農志、激發農趣

今年4月,山西農業大學與神農科技集團共建了全國第一個食用菌學院——山西農業大學食用菌學院,並建設山西省食用菌研究院、神農食用菌産業學院,實現了産學研深度融合。

“我們經常和學生分享食用菌團隊在山西85個縣開展科技服務、在40多個貧困縣科技扶貧的故事,並帶著他們適度參與。學生們對農業的興趣、對職業的自豪感在增強。”山西農業大學食用菌學院院長常明昌説。

讓中國農業大學種子科學與技術專業2019級博士研究生楊勇琴印象深刻的是:“學院開設了種業菁英班和鄉村振興菁英班,請來企業技術骨幹、新型職業農民給我們講課。我們也到山西靈丘、湖南湘西、北京平谷等地進行過農業生産實踐,收穫非常大!”

在青海藏族同胞家中感受民族地區脫貧後發展新面貌,在廣西農村了解專業合作社的作用……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2018級博士生張一珂參與各種農村調研後深受觸動:“我重新認識了中國農村。我願意用雙腳丈量土地,把人生的種子撒在這裡。”

“讓農學學生儘早接觸農村很重要。”山東財經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董長瑞認為,要將理想信念教育與強農興農擔當結合起來,砥礪農志、激發農趣。

陳弘建議,要深化産教融合,為學生創造實習、工作的有利條件。

在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農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章文光看來,農業人才培養需多方共同努力,“綜合型人才、問題導向型人才是目前急需的,農林院校與社科類院校應開展聯合培養,克服傳統涉農人才不接地氣的問題”。

張昌山建議,要加強面向農學人才的耕讀教育。還應把塞罕壩精神、楊善洲精神等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強化服務鄉村振興的使命意識。“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指出,廣大人才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心懷‘國之大者’,為國分憂、為國解難、為國盡責。這是涉農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使命。”

“學農真的有前途嗎?”萬媛媛還記得大一時的困惑。而今她早已有了答案——“新農科走進新時代,涉農人才迎來新機遇。我們會秉承袁隆平院士‘心在最高處,根在最深處’的精神,把知識化成熱愛,鋪在廣袤田野上!”(記者 張勝 王斯敏)(項目團隊:記者 張勝、王斯敏、楊玨、龍軍、高建進、蔣新軍)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于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