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壽小麗]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擴大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範圍。為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關情況,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財政部副部長鄒加怡女士、財政部金融司司長王克冰先生,請他們為大家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下面,我們首先請鄒部長作介紹。2021-07-06 16:01:32
- [財政部副部長 鄒加怡]各位媒體朋友們,下午好!首先,我想代表財政部,向各位長期以來一直關心和支持我們財政事業的媒體朋友們表示感謝。6月18日的國務院第13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擴大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範圍的政策,並且財政部于6月24日正式印發了政策文件。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紹一下這項政策。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發展農業保險工作。2019年5月29日,中央深改委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推進稻穀、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農業保險一定要搞好,財政要支持農民參加保險,並且在2020年12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要求擴大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險範圍。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也就這項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李克強總理多次作出指示批示,並且在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要求擴大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險試點範圍。2019年5月29日,中央深改委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指導意見》明確農業保險工作由財政部牽頭統籌推進。財政部前期也在6個省開展了試點。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進一步提高了保障水平,符合目前我國農業保險的發展階段和實際,基本上可以讓投保農戶“旱澇保收”,從前期我們在6個省開展試點的情況來看,這兩個險種都受到了廣大農戶的歡迎。為了回應社會的關切和要求,今年以來,財政部反復研究測算所需的財政支持資金,提出工作建議並且同步起草政策文件,結合有關方面的意見,完善了擴圍工作方案,在履行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程序以後,財政部會同有關單位印發了政策文件,就是我們發的財金〔2021〕49號文《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銀保監會關於擴大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範圍的通知》。2021-07-06 16:09:37
- [鄒加怡]這個《通知》的核心內容是針對稻穀、小麥、玉米這三大糧食作物開展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逐步覆蓋13個糧食主産省份的所有産糧大縣。前期我們主要是在6個省的産糧大縣開展試點,這次擴圍是要逐步擴大到13個糧食主産省份的所有産糧大縣。今年首先要覆蓋糧食主産省份大約60%的産糧大縣(500個)。到明年,我們期待進一步擴大實施範圍,覆蓋到13個糧食主産省份裏面的全部産糧大縣,所有農戶都可以投保。其中,完全成本保險覆蓋農業生産的總成本,包括了直接物化成本、土地和人工成本,主要功能是彌補主要自然災害、重大病蟲害等導致的損失,也就是説,在出現自然災害、病蟲害這樣一些特殊情況的時候,讓廣大農戶至少可以把成本收回來。種植收入保險主要是覆蓋農業種植收入因為價格、産量波動而導致的損失,比如今年的糧食作物突然多了,可能價格就降了,導致農戶收入下降,種植收入保險主要是保收入損失的。這兩種保險的保障水平最高都可以達到相應品種種植收入的80%。中央和地方財政對投保農戶實施保費補貼,在省級財政補貼不低於25%的基礎上,中央財政對中西部以及東北地區補貼45%,對東部地區補貼35%。同時要求承保機構按照保本微利原則厘定保險費率,反映經營成本的綜合費用率不高於20%。所謂綜合費用率不高於20%的意思是在全部保費裏面,保險公司用來覆蓋它自己成本的這部分不高於全部保費的20%。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稻穀、小麥、玉米這三大糧食作物,是我們國家的主要農作物,也是老百姓飯碗裏的主要糧食品種,其農業保險政策的擴面提標是惠及廣大農戶的好事實事,也是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黨史教育實踐要求的體現。下一步,財政部將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從制度、政策、資金等方面持續支持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穩妥推進擴大政策實施的範圍,讓更多的農戶得到實惠。我想,這項政策我先作一個總體的介紹,下面我和我的同事們願意回答各位提出的問題。2021-07-06 16:09:50
- [壽小麗]謝謝鄒加怡副部長的介紹,下面進入答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請媒體朋友們開始提問。2021-07-06 16:11:09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我們知道,財政部從2007年就開始實施農業保險保費的補貼政策。這次三大糧食作物的農業保險政策擴面提標,也屬於一項非常重要的農業保險政策。請問中央財政在農業保險發展進程當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歷經了哪些階段?謝謝。2021-07-06 16:25:12
- [鄒加怡]謝謝您的提問。我想,在我講中央財政在農業保險中發揮什麼作用之前,可能先得説一下為什麼農業保險需要中央財政的支持。這是因為農業保險有一些特殊的性質,就使得純粹的商業性農業保險是不可持續的。其實我們國家的農業保險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就有人搞試點。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在農業保險領域也做了長期的探索。但是從實踐當中得出的結論,純商業的農業保險如果沒有財政的支持,很難持續。因為農業保險和一般的商業保險不一樣,一般商業保險有個大數定律,就是説投保的人很多,但是出險的概率是很小的,就是説保險公司基本上能知道,出險的概率遠遠小于投保的基數,一旦出險了,他對出險的這小部分人進行理賠的同時,還能賺到錢,因為投保人保費交的多,需要賠付的少,這是商業保險能夠可持續的基本原理。但是,農業保險就不是這樣,因為農業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靠天吃飯。一方面,出險的概率不是那麼小,而且一旦出險,面也不一定很小。比如去年鬧洪水,可能長江沿線大面積地會出現自然災害,受損失的農戶是一片一片的,出險的概率是比較大的。第二方面,投保人是廣大農戶,農戶都是基層群眾,他們的保險意願,如果説保費收得很高,他要麼是保不起,要麼就是投保意願不那麼高。因此,如果沒有財政支持,農業保險就掙紮在這兩頭,要麼就是保費收得高,農民不願意買,你也就做不起來。要麼你保費不高,農民倒是願意買,但是保險公司賠不起,因為一賠理賠面就很大,他賺不到錢就賠錢。由於這個特點,農業生産風險高,農民的保險意識和保險意願相對有限,另外我們的農業保險組織經營的效益相對來説不是很高,多方面的原因,使得純商業的農業保險不可持續。因此,中央財政要對農業保險給予支持。2021-07-06 16:25:33
- [鄒加怡]這些年,中央財政不斷加大了保險的支持力度,推動我國成為全球農業保險保費規模最大的國家。財政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有關精神,從2007年開始,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願、協同推進”的原則,實施了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在農戶和地方自願參加的基礎上,中央財政為投保農戶提供一定的保費補貼,拉開了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序幕。財政支持農業保險,並且提供保費補貼,大概經歷四個發展階段:一是初步發展階段(2007—2011年)。2007年當年,我們在6省(區)實施了水稻等5個種植業品種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險,剛才我們講完全成本保險,是相對於直接物化成本保險,一開始保的就是直接物化成本,比如你往裏投入的化肥等等,這裡面土地的成本、勞動力的成本都沒算進去。此後5年,農業保險的補貼品種和區域也逐步擴大,到了2011年,我們補貼的品種擴大到14個大宗農産品,包括天然橡膠、能繁母豬、公益林等,種、養、林3大類14個大宗農産品,補貼區域也擴大到全國大部分地區和一些中央直屬墾區。二是快速拓展階段(2012—2015年)。從2012年開始,財政部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把直接物化成本保險保費補貼政策擴大到了全國,同時也擴大了作物範圍,把糖料作物納入補貼範圍。從規章制度方面我們也進行了一系列的建章立制,2013年3月1日,正式施行了《農業保險條例》。三是轉型升級階段(2016—2018年)。這個階段我們持續完善了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把水稻、小麥、玉米的制種保險納入補貼範圍。補貼品種也擴大到種、養、林3大類16個大宗農産品,同時開展了新的保險品種也就是農業大災保險試點、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試點等一系列改革試點工作。今天我們介紹的就是擴大範圍的這兩項,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是2018年開始試點的。四是高質量發展階段(2019年至今)。我們出臺了《關於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標誌著我國農業保險工作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2019年,財政部在10個省(區)實施了地方優勢特色農産品保險獎補試點政策,並於2020年擴大範圍到20個省(區)。到2020年,我國農業保險保費收入規模達到815億元,成為全球農業保險保費規模最大的國家,財政支持是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剛才我講了,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到今天向大家介紹這項政策,三大主糧作物的農業保險政策進一步提標擴面,這也是我們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具體舉措,也是中央財政持續加大對農業保險支持力度、助力健全農業支持保護體系、助力鄉村振興、服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總體思路的有力延續。我就先回答到這兒。2021-07-06 16:25:50
- [中國日報記者]根據鄒部長剛才的介紹,我們知道農業保險是減輕農業災害、穩定糧食生産的重要政策工具。近年來,我國農業保險快速發展也得益於政府的大力推動,未來也離不開財政的大力支持。請問鄒部長,我國農業保險保費的補貼政策在國際上目前的認同度如何?謝謝。2021-07-06 16:29:38
- [鄒加怡]謝謝你,你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確實有一個在國際上的認同度和合規性的問題。我感覺,首先,我們國家的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是符合國際規則的。世貿組織有一個《農業協定》,這裡面把補貼政策分成了紅箱、黃箱和綠箱政策,紅箱當然是禁止性補貼,綠箱是允許的,黃箱規定你不能超過一定的比例。根據世貿組織的《農業協定》,我們目前實施的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總體上是屬於綠箱的範圍。它認可的綠箱保險主要是兩種,一種是自然災害保險,另外一種是收入保險,也叫安全網項目。今天我們介紹的這兩種保險,物化成本保險和完全成本保險都是屬於自然災害保險一類,是屬於綠箱措施,因為它是屬於自然災害保險。WTO規定的收入保險綠箱政策起賠點是要求收入損失要超過前三年平均收入的30%,並且補償額不能超過當前收入實際損失的70%,而且不能與品種、産量、價格等因素挂鉤。因此,在嚴格意義上説,咱們現在實施的種植收入保險,按照WTO的界定,它應該是屬於黃箱措施。因為咱們現在黃箱保險保費補貼佔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的比例不到0.2%,因此這樣的比例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因此咱們這兩項保險措施在國際上應該説是完全合規的。這兩項補貼的使用範圍也有一點差異,對於價格沒有完全放開的糧食作物,比如稻穀、小麥,一般來説主要是完全成本保險。對於價格基本上是市場決定,價格放開由市場決定的糧食作物,比如玉米,就可以選擇完全成本保險,或者是種植收入保險。那麼到底是採用哪種保險呢?可以由相關的省份和農戶自主決定。所以我們在實施的時候,在實踐過程中也在不斷積累經驗。謝謝。2021-07-06 16:29:55
- [香港經濟導報記者]我們注意到,《通知》明確要求加強承保機構資質管理,請問如何確保理賠流程更加順暢,保障農業保險政策順利實施?謝謝。2021-07-06 16:36:39
- [鄒加怡]您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政策效果好不好,一是看這個政策本身的內容是什麼樣的,第二是看我們有沒有能力把它實施好。我想請我的同事金融司司長王克冰先生來具體介紹一下相關情況。2021-07-06 16:36:52
- [財政部金融司司長 王克冰]感謝您的提問,下面我簡單跟您介紹一下,我們是怎麼確保理賠流程更加流暢,保障我們農業保險的實施更加順利。第一,我們現在跟各部門形成了合力。剛才鄒部長介紹了,財政部按國務院的要求實行牽頭主責,建立了部際橫向配合、地方縱向推進的工作機制,來凝聚各方形成合力,協同推進農業保險工作。在數據信息的獲取、承保機構的遴選,還有績效評價等方面,都建章立制,訂了很多制度,並且督促地方抓好落實,主要是為農業保險的實施提供組織和機制上的保障。第二,我們要求壓實承保機構的責任,因為最終承辦這個業務,特別是出了險以後怎麼賠付,畢竟要通過承保機構來操作。所以為了確保農戶受災以後能夠理賠及時足額,我們要求承保機構要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則,厘定保險費率。剛才鄒部長也介紹了,我們現在整體的成本和保費比是接近百分之百的,也就是説應該屬於保本微利的狀態,所以我們首先要讓保費合理,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則來厘定。並且定保費的時候,要求要徵求當地有關部門和農戶代表的意見。對適度規模經營農戶和小農戶,都要求做到承保到戶、定損到戶、理賠到戶,這都是有明確要求的,確保理賠能夠科學合理,並且做到主動、及時、精準。2021-07-06 16:37:08
- [王克冰]第三,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我們現在也是在推動完善農業保險基礎設施建設,建立農業數據信息服務平臺,會同有關部門逐步整合財政、農業農村、氣象的防災、産量、價格等各類涉農信息數據,把它整合到一個平臺上,並且積極運用遙感、測繪、大數據、雲計算這些新技術,提高理賠流程的信息化水平,以數字化的手段,促進市場規範化,提升理賠服務的質量和效率。第四,發揮政策的宣傳作用。比如像今天的政策吹風會,我們後續還要跟媒體朋友們合作,加大宣傳,我們已經做了方案,主要是提高政策的知曉度,所以今天也特別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們,希望你們廣為宣傳,讓老百姓都知道農業保險政策,提高農作物受災後及時報案的意識,提高定損的效率,縮短理賠的週期,提高農戶投保的積極性。同時,我們要求地方財政部門充分發揮宣傳引導作用。有的記者朋友前期找我們的時候,我們也建議他們可以採訪13個糧食主産省份財政部門的同志,讓承保機構發揮宣傳主體作用,這樣大家齊心協力,多渠道提高投保的積極性,提高效率,提高農戶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最後,我們要加大監督力度。實際上媒體宣傳報道是一方面,也是大家對工作的監督,我們要組織地方財政部門,督促承保機構落實好各項保險政策,不能走偏。還要發揮財政部各地監管局的作用,加強保費補貼資金審核、資金使用、績效評價等方面的工作。另外,還要請審計部門加大監督檢查,遇到虛假理賠、套取補貼等等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嚴肅市場秩序,維護好農戶的利益,保障財政資金的安全。謝謝。2021-07-06 16:37:20
- [中國縣域經濟報記者]《通知》要求加強承保機構管理,我們注意到有條量化指標,要求承保機構綜合費用率不高於20%,請問是出於什麼考慮?謝謝。2021-07-06 16:49:51
- [王克冰]謝謝您的提問。綜合費用率的問題,我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因為剛才鄒部長其實也介紹了,我們整體保費的費率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則定。整體的成本,我們叫做綜合成本率,大體上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他賠給農戶的錢,也叫綜合賠付率。剩下一部分,是承保機構在實施這項政策過程中的經營成本,我們要求他們不能高於20%,這兩塊加起來就是綜合成本率,我們要求綜合成本率接近100%,實現保本微利的要求。規定綜合費用率,也就是承保機構經營的成本不高於20%,目的就是為了降本增效,保護農戶的利益,因為這是有財政支持的,它是一項惠農政策,所以我們要把更多的資金向農戶支付賠款。做這個規定,也是我們綜合考慮各方面情況的基礎上作出的一個慎重的決策,也是報經國務院同意的。第一,財政部一直要求農業保險業務堅持保本微利的原則。在2018年開展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的時候,實際上就已經要求,原則上綜合費用率不能高於20%。這幾年,財政部門在開展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的績效評價時,我們也把綜合費用率不高於20%作為重要的績效評價指標。第二,農業保險綜合費用率總體呈下降趨勢,也符合客觀規律。因為農業保險業務雖然是保本微利,但是它也有規模效應,因為保險實施範圍擴大,保費規模也在增加,這樣總體上講,綜合費用率本來也應該逐步下降,特別是現在要求保險機構對費用管控日益嚴格。另外,現在又輔以各種科技手段,這些方面都促進了綜合費用率的降低。第三,把綜合費用率控制在20%以內,我們感覺現實也是可行的。因為保險每年都要做,當然有的年度出現大災了,賠得要多一點,有的年份可能賠得少一點。我們實際上是從多年來一個總體平衡的角度考慮的。因為在正常的年景下,我們測算,保險機構綜合費用率應該都能控制在20%以下的。綜合分析來看,財政部成立了中國農業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搞再保險分險,財政部依託中國農再指導再保險費率厘定,一定程度也在約束著保險公司降低綜合費用率。另外,跟農業農村部門的信息共享等,也採取了很多措施。這幾年的實際數據看,因為推動的年頭還比較短,另外前幾年擴的面還比較小,現在是逐步在擴面,擴大到全國,所以這幾年看,農業保險的綜合費用率實際是23%左右。去年我們國家農業保險的保費規模是815億元,按這個測算,綜合費率每下降1個點,就相當於向農戶讓利8個億。我們考慮,如果把它降到20%以裏,相當於給農戶又讓利20多個億。2021-07-06 16:50:09
- [王克冰]需要説明的是,農業保險業務有綜合費用,並不意味著降低了資金使用效率。實際上,不能簡單地看這些數據。為什麼要搞農業保險,不能簡單地看説他有一定的經營成本怎麼樣。第一,要看到農業保險有一個杠桿作用,剛才鄒部長介紹了,是大數法則,各種方法,客觀形成現在這樣一個收支佈局。但是保的時候,之所以農民心裏有底,敢種糧,保險公司敢去承保,因為它發揮了一個重要的杠桿作用。比如説去年,中央財政撥給農業保險補貼資金285.39億元,為1.89億農戶提供風險保障的規模實際達到了4.13萬億元。也就是説,我們用了兩百多億的錢,保的這個規模是4.13萬億元,收的保費是800多億元,財政投了280多億元,但是保的是4.13萬億元。當然大數法則,他不可能都受災,但是客觀地講,這是極限,如果真的全國性受大災,可能就得賠這麼大規模的錢,這是必須要賠的,所以農民種糧心裏都有底了,這就起到了巨大的杠桿作用,實際上中央財政補貼資金的使用效果相當於放大了145倍。第二,農業保險讓資金使用更精準了。因為保險賠付是誰受災我給誰,這些資金和普遍性地發救災款是不一樣的,它可以很精準地發到受災農民手裏,防止了吃大鍋飯,把有限的資金用得效率更高,有的放矢,更準確、更公平了。第三,農業保險有個協同效應。農業保險和農村信貸形成了一個互補,因為你有了這個保險以後,一些融資貸款更方便了。所以,有效地提升了農戶抵禦風險的能力,也提高了農戶的信用等級,降低了銀行信貸的風險。有了這個以後,農戶貸款更容易了,信用等級提高了,銀行也更敢給他貸了,所以降低了信用風險。實際上是實現了“1+1>2”的效果,緩解了農村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再有,農業保險也培育了種糧農民的風險意識,另外,剛才鄒部長特別介紹了,在更好利用世貿組織規則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優勢。謝謝大家。2021-07-06 16:50:20
- [海報新聞記者]近15年來,我國農業保險發展飛快,從2006年的保費規模8億元出頭,一躍至2020年815億元,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目前農業保險還存在哪些問題,下一步如何改進?2021-07-06 17:00:10
- [鄒加怡]謝謝您的提問,我簡要地回答一下您的問題。確實,我們中國的農業保險近年來發展是非常快的,現在已經成了全球保費規模最大的國家。但是,如果説跟現在農業保險比較發達的國家相比,我感覺目前農業保險發展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短板的,最主要有這麼幾點:第一,“擴面、增品、提標”仍然存在比較大的空間。從保費規模來看,我們是全球最大的,但是如果看農業保險政策的覆蓋面,我們現在的覆蓋面相對而言還是比較低的。以稻穀、小麥和玉米這三大糧食作物為例,我們目前農業保險覆蓋面大約是70%,像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的覆蓋面會達到85%左右。因此,在覆蓋面、品種和保險標準方面,還是有比較大的提升空間。第二,我們的保險服務支撐系統,特別是數據信息支撐,仍然存在一定的短板。目前我們農業保險對基礎數據的要求是很高的,農民投保了以後,保險公司要知道這個農田的基本狀況,有可能産生風險的一些潛在因素,以及産生自然災害之後,這塊地有沒有損失,損失到什麼程度,這些數據信息對保險公司來説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數據。目前,我們國家現在仍然是缺乏統一的農業數據信息服務平臺,涉農數據也需要進一步整合。現在各個保險公司都有一些信息系統,但是並不能做到共享。我們最近成立中農再(中國農業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搞一個農業保險的信息平臺,這方面要有一個統一的、能夠共享的農業數據信息平臺,可能是我們未來需要努力的一個方向。第三,承保機構服務基層的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農業保險服務的是廣大農戶,面非常廣,而且點多面廣,對於承保機構的基層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覺得,保險公司的基層網點和基層人員的服務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升。2021-07-06 17:00:26
- [鄒加怡]未來針對這些短板,有一些努力的方向,需要我們重點去做。主要是從完善農業支持的保護制度和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角度出發,有這麼三個方面:一是繼續加強對農業保險的支持力度。結合我們綜合財力的情況和農業保險發展的實際需要,各級財政主要是中央和省級,還是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的支持力度。當然,我們做的時候,肯定是盡力而為,也要量力而行,但是量力而行的前提下,我們是要盡力而為。我們要落實好《關於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的要求和各項工作任務,成熟一項,我們就會推進一項。二是要進一步加強農業保險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加快建設農業數據信息平臺,盡可能爭取讓它近期成為政府管理農業保險的一個重要工具,遠期要成為承接支農惠農政策和指導農業生産的一個重要抓手。其實這個信息平臺一旦建立起來,它的用途應該説是非常廣泛的,它不限于農業保險本身。對於我們中央財政,甚至各級財政,將來涉及支農惠農的政策,都會提供基礎的信息數據支持,提高未來農業保險政策的精準性和實效性。三是要暢通農業保險服務的“最後一公里”。我們發的《通知》中也明確要求,要加強承保機構的資質管理,要求承保機構公平合理地擬定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因地制宜研究制定查勘定損標準與規範,有穩健的農業再保險安排,做到承保到戶、定損到戶、理賠到戶。財政部要切實履行牽頭的主要責任,引導地方財政和保險機構不斷完善工作機制,規範提升農業保險的市場運作水平。前期我們自己做一些調研,其他方面新華社記者也做了一些調研,反映基本上是兩塊,一是大家對我們前期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都是滿意的,沒有説不好的,都説好,這是個普遍反映。二是對於服務質量的提高,大家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特別是農戶,有的時候他覺得定損定保不是很準確,有的時候服務理賠比較慢。我們感覺,將來我們要提高保險服務機構的服務水平和市場運作水平,提高他們服務基層的能力,提升農戶的滿意度和獲得感。謝謝。2021-07-06 17:00:50
- [香港紫荊雜誌記者]請問《通知》出臺前,針對稻穀、小麥、玉米這三種關乎國計民生的主糧作物,財政部有哪些農業保險政策安排?《通知》出臺後,將如何銜接已有政策?謝謝。2021-07-06 17:04:01
- [王克冰]謝謝您的提問。這個《通知》出臺以前,咱們三大主糧農業保險是並行了三類險種,保障水平和範圍覆蓋也不太相同。一是直接物化成本保險。從2007年開始,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在6個地區(內蒙古、吉林、江蘇、湖南、新疆、四川)實施了稻穀、小麥、玉米等5個品種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險。所謂的直接物化成本,是不含土地費和人工費,保障水平覆蓋直接物化成本,主要包括像種子、農藥、化肥、灌溉、農膜等這些直接的物化成本,並且由2012年拓展到全國。這個保障水平相對比較低,因為在整個農民的成本裏,比如有的地區每畝地達到1100塊錢,他的直接物化成本可能是每畝地400多塊錢,相當於他對這一塊進行投保。當然保的範圍小,保障水平低,他交的保費也低,因為財政按照這個補貼,多的那一塊他也不願意投保。所以,這個補貼政策對於初期推是必要的,因為這實現了低保障、廣覆蓋,可以迅速地把保險推廣起來。先在6個地區試點,2012年拓展到全國,實現了廣覆蓋。這個保障水平大概是佔到生産總成本的40%。也就是將來出了險了,有問題了,可能就賠400多塊錢,是這樣的概念。二是在這個基礎之上,又搞了農業的大災保險試點。2017年4月份,經過國務院第170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在13個糧食主産省份200個産糧大縣開展了三大糧食作物的農業大災保險試點,並且于2019年擴大到500個産糧大縣。這個大災保險就是在直接物化成本保險的基礎上加了一個土地的成本,大約提高到600多塊錢,加了一個土地的成本,這樣保障的水平提高了,大約佔到生産總成本的68%。這個險種比直接物化成本保險的保障水平高,能夠佔到總成本的68%。舉一個例子,比如1000塊錢的總成本,就能保到680了,保障水平提高了。但是,這個政策當時是只面向了適度規模經營農戶,沒有面向全體農戶,所以它是一個過渡性政策。三是2018年開始搞了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的試點。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在6個糧食主産省份,內蒙古、遼寧、安徽、山東、河南、湖北這6個糧食主産省份的24個産糧大縣,搞了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的試點,這個試點就是為這次政策提標擴圍做準備。這個試點得到了大家的普遍歡迎,都説這個試點好。試點的時候,山東和河南選了4個小麥主産縣,開展了完全成本保險的試點。內蒙古和遼寧各自選了4個玉米主産縣,其中有兩個縣是開展完全成本保險試點,兩個縣開展種植收入保險試點。試點工作應該説在2020年就結束了。前一段時間,應該説這三個險種是並行的,起點時間不太一樣。2021-07-06 17:04:18
- [王克冰]結合我國農業保險發展實際,在對這幾個險種進行分析評估以後,現在已經明確了政策銜接的具體方案。現在我們是推廣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在政策銜接上,一個是保留直接物化成本保險,保種子、化肥、農藥、農膜、灌溉,就保這些最基本的物化成本的險,正式實行新的政策以後,這個險種是保留的。這個主要是考慮到一些小農戶的投保主體可能偏向於自己繳費少繳一點,因為這個險種繳的保費少。所以考慮到有的農戶可能願意投這個,我們也應該給這些農戶根據自身需求和經濟實力選擇險種的權利,所以把它長期保留為一個基本險。但是,實際上農戶是有一點吃虧的,因為保完全成本保險,雖然他自己繳的多了一點,但是政府給他補的也更多了,所以總體算賬的話,肯定沒有現在的完全成本保險更合適。剛才説基本險是面向全國的,13個糧食主産省份,還有剛才説的500個産糧大縣,現在是實行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明年還要擴大到13糧食主産省份的全部産糧大縣。所以説,這個政策實施以後就更受歡迎了,因為保障水平高。再有一個銜接政策,從2022年起取消農業大災保險。剛才説農業大災保險是個過渡性政策,本來今年就應該取消,但是考慮到咱們這個政策剛出臺,有的農戶已經投保了,所以今年這個政策還保留。從2022年開始,大災保險就沒有了,農民可以投完全成本保險,可以投種植收入保險,也可以投最基本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險。不知道回答是否滿意,謝謝。2021-07-06 17:04:30
- [農民日報記者]您剛才提到財政部在前期也開展過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試點工作。本次出臺《通知》與前期政策試點相比,明確提出了擴大政策的實施範圍。請問前期試點取得了怎樣的工作成果?為什麼這次強調擴大實施範圍?謝謝。2021-07-06 17:08:38
- [鄒加怡]謝謝您的提問。為什麼這次強調擴大實施範圍,我覺得首先就是我們前期試點的時候,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這兩種保險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而且受到了廣大農戶的歡迎,因此各個省要求政策擴面的呼聲很高。所以,這次我們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擴大這項政策實施範圍。前期在2018年到2020年,我們在6個省(區)進行了試點,試點期間,試點險種的畝均賠款高於直接物化成本保險95.5%,高於大災保險22.8%,就是説試點之前,我們原來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險和大災保險相對而言賠付率是比較低的。因此,試點以後,我們完全成本保險比直接物化成本保險高了95.5%,比大災保險高了22.8%,理賠金額大概是農戶自己交的保費的12.2倍,就是説農戶交保費之後,他一旦出險以後,理賠是繳費的12.2倍,這就大大鼓勵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試點地區的三大糧食作物種植面積一共增加了38.28萬畝。這就看得出來,這兩種農業保險的效果還是非常好的。我們調研的時候也了解到,農民向我們做了一些反饋,比如遼寧有一個義縣,它是在遼西,這個地方比較容易有旱災,農民傳統上是種玉米,但是因為近幾年旱災比較多,農戶就反映説年年乾旱,玉米都沒法種了,不敢種。這兩年因為有了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農民又敢種玉米了,就是説他心裏有底,至少能保障把成本收回。因此,我們覺得這兩個保險的一個非常突出的作用,就是穩定了糧食生産,讓農民能夠敢種糧。2021-07-06 17:08:54
- [鄒加怡]第二個作用,保證了農民的糧食收益,防止脫貧的農民再次返貧,特別是那些種植糧食的農戶,穩定了投保農戶的種植收益預期。舉一個例子,安徽水稻完全成本保險試點縣,戶均賠付5361元,顯然是有自然災害,每戶都賠了5361元,這是戶均賠付。受益農戶當中,有2286個脫貧戶或者貧困邊緣戶。你有了這個賠付,他脫貧之後就不會返貧。但如果説他沒有購買這個保險,反過來他的損失是戶均5000多塊錢,那對他是什麼樣的衝擊?因此,確實是保障了農民的種糧收益,防止這些脫貧戶因為自然災害再次返貧。第三個作用,這兩項保險支持了適度規模化經營,也契合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風險保障要求。這裡面我們了解的例子,湖北有一個沙洋縣,實施的是水稻完全成本保險的試點。2019年夏天,這個沙洋縣出現了三個多月的高溫天氣,當地有一個農業合作社,它有360畝水稻,因為旱災基本上絕收。因為投保了完全成本保險,它獲得了將近40萬元的賠款,就是説基本上成本都收回來了。因此,這個合作社負責人也表示,他説當時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去投了這個保險,現在從結果看,確實對這個合作社是一個強有力的支持,以後他們還會繼續投保。第四個作用,從中央財政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是提高了支農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在試點期間,我們在6省(區)試點的時候,中央地方財政分別承擔保費補貼資金,中央是6.3億,地方財政是4.9億,這兩項保險的試點,帶動實現了保費收入15.8億元,提供風險保障的金額達到了231.2億,財政資金的杠桿放大倍數超過20倍。這就是我們在6省(區)試點的時候,我們感覺財政資金確實用比較少的錢達到了比較高效益,充分發揮了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這就是説我們前期效果好,群眾要求我們擴大試點範圍。2021-07-06 17:13:53
- [鄒加怡]另一方面,我們也感覺,現在確實也是能擴大實施範圍。首先擴大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符合我們國家農業保險發展的階段和實際,這兩種保險覆蓋的是三大主要糧食作物,從它覆蓋的品種、範圍和現在的保障程度,都能達到種植收入的80%左右,它基本上能夠滿足我們現階段保障糧食安全的基本需要。它有保障水平高和面向全體農戶的優勢,基本可以做到讓投保農戶旱澇保收。當然,所謂“旱澇保收”,是保障了基本的收入水平和基本的成本支出,不是説你買了保險,種糧不種糧你都有收入,那樣的話都不用種了,都去買保險就完了,反正沒有收穫保險公司就賠,也不是這樣一個概念,它保的是你的基本收入和收回基本的成本,如果説你要取得比較好的經濟效益,農戶肯定還是要去種糧才能豐收,才能提高收入水平。所以,保險是起一個保底的作用。同時,它也和我們國家的財政支持能力相適應。因此,我們這次擴大了政策的實施範圍,把短期試點的政策推廣到覆蓋糧食主産省份的産糧大縣的全體農戶。當然前面我也介紹了,這是分兩步,今年我們先推到60%,就是500個産糧大縣,明年13個省全部産糧大縣,以點到面,不斷加大中央財政支持的力度,逐步擴面提標,穩定種糧戶的收入預期,同時也體現我們財政支持金融的普惠原則。謝謝。2021-07-06 17:14:17
- [壽小麗]謝謝鄒加怡副部長,謝謝王克冰司長。今天的政策例行吹風會就到這裡,謝謝大家,再見。2021-07-06 17: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