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務院新聞辦吹風會解讀《政府工作報告》有關情況

2022-03-05 16:34 來源: 新聞辦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2年3月5日(星期六)下午1時舉行吹風會,請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向東、國務院研究室綜合一司司長劉日紅、國務院研究室國際司司長宋立解讀《政府工作報告》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圖為吹風會現場。(劉健 攝)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壽小麗:

女士們、先生們,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吹風會。今天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為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報告》的有關內容,今天我們非常高興請來了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向東先生,請他為大家解讀《報告》,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吹風會的還有,國務院研究室綜合一司司長劉日紅先生,國際司司長宋立先生。

下面,首先請向東先生作介紹。

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 向東: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好!

今天上午,李克強總理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作了《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以及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對過去一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主要工作進行了回顧,提出了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宏觀政策取向和政府工作的重點任務。

從總理開始作《報告》時,我就一直在看記者朋友們的報道,關注各方對《報告》的反應。代表委員和網民紛紛表示,《報告》既接天線、又接地氣,回應了社會各方面關切。有的説,《報告》總結的成績,很多自己都有切身感受,在全球疫情仍在持續、世界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的情況下,過去一年國家發展取得的成就顯得格外來之不易、讓人倍感自豪。有的説,《報告》針對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和老百姓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都拿出了實在管用的硬舉措,還出臺了很多政策“大禮包”,聽了《報告》,對未來國家發展更有信心,對新的一年充滿希望。可以説,《報告》充分貫徹了黨中央決策部署、充分回應了社會關切,是一個求真務實、催人奮進的報告。


圖為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向東。(徐想 攝)

今年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進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我們黨將召開二十大。做好《政府工作報告》起草工作非常重要,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先後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報告》稿,對《報告》起草作出重要指示,對進一步修改完善提出明確要求,為起草修改《報告》提供了根本遵循。《報告》提出的今年工作指導思想、宏觀政策取向、主要目標任務等都是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起草的。李克強總理主持《報告》起草和修改工作,先後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國務院全體會議研究討論《報告》稿,還主持召開多場專題座談會,直接聽取各方面意見和建議。李克強等國務院領導同志還通過到各地調研等方式聽取意見建議。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開門問策、集思廣益的重要指示要求,《報告》起草和修改工作高度重視聽取和採納社會各方面意見。可以説,報告起草是一個集眾智、匯眾力的過程,也是一個順應社會期盼、不斷細化實化政策措施的過程。《報告》起草從多個渠道聽取和徵求了幾千條意見建議:

一是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多場專題座談會直接聽取意見和建議。今年1月下旬,總理先後主持召開專家企業家座談會、教科文衛體界人士和基層群眾代表座談會、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座談會,面對面聽取社會各界人士對《報告》的意見和建議。

二是廣泛徵求各地區各部門意見。報告稿經過國務院全體會議討論並修改後,按程序印發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央黨政軍群部門、部分企業等單位,大範圍徵求意見和建議。各單位共提出修改意見上千條,其中300多條重點意見予以吸收。

三是利用媒體平臺徵求意見。比如,中國政府網聯合人民網、新華網等22家網絡媒體平臺和各省區市、相關部委網站,連續第八年開展“我向總理説句話”網民建言徵集活動。該活動共設置“就業創業”“企業和個體戶”“科技創新”等21個話題分類,累計收到網民建言近百萬條,建言量排名前5的話題分別為:群眾辦事、保障救助、教育、宏觀經濟、住房。經認真梳理,中國政府網匯總精選了1100多條有代表性的建言,《報告》對其中的重點意見進行了吸收。

在起草過程中,幾乎對《報告》每一部分、每個段落,我們都收集到了大量的明確文字意見。對這些意見和建議,無論是來自地方的、部門的,還是來自企業的、普通群眾的,總理都要求我們認真梳理匯總、逐條進行研究,力求《報告》能夠更好反映民意訴求、匯聚各方面智慧力量。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共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對去年工作和成績的回顧總結。第二部分闡述了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主要預期目標和政策取向。第三部分提出了今年要重點做好的九個方面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同時,也講了政府自身建設以及民宗僑、港澳臺、國防外交工作。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劉日紅、宋立先生願就《報告》起草情況與各位記者朋友進行交流。

壽小麗:

謝謝向東副主任的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圖為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壽小麗。(欒海軍 攝)

中央廣電總臺央視記者:

我的問題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開篇中指出“過去一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報告》中還提到“回顧過去一年,成績得來殊為不易”。請問如何理解“里程碑意義”和“殊為不易”?謝謝。

向東:

謝謝你的提問。《報告》指出,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有效應對了很多難事急事,成功舉辦了很多大事喜事,隆重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一百週年,勝利召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制定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新征程。

關於過去一年經濟社會發展的成績和工作,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做了全面總結。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在經濟恢復發展方面。國內生産總值增長8.1%、總量突破110萬億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7.7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佔全球經濟的比重預計將超過18%。人均GDP突破1.2萬美元、達到1.25萬美元,預計超過全球人均水平。穩增長主要是為了保就業,去年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1%。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9%,可以説經濟運行實現了較高增長、較低通脹、較多就業的優化組合。

在科技創新方面。神舟十二號、神舟十三號等任務相繼實施,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壯大,設立一批國家實驗室。工業製造業持續發展,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得到提升。

在改革開放方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加快實施。“放管服”改革取得新進展,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加快形成。2021年末,我國實有登記在冊的市場主體超過1.5億戶,到現在已是1.54億戶,其中個體工商戶1億戶。對外貿易和吸引外資較快增長,貨物貿易額、外匯儲備餘額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我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預計為25%左右,繼續成為引領世界經濟恢復的重要力量。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脫貧成果得到鞏固和拓展。基本養老、基本醫療、社會救助等保障力度加大,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優撫等標準繼續提高。教育改革發展邁出新步伐。

在疫情防控方面。慎終如始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疫苗全程接種覆蓋率截至去年底超過85%,到今年2月底已達87%,及時有效處置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同時,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生態環保、社會治理等領域工作都取得了積極進展。

事非經過不知難。回顧過去一年,我國發展面臨多年少有的複雜嚴峻局面和諸多風險挑戰。經過突發疫情的嚴重衝擊,經濟尚處在恢復發展過程之中,復蘇基礎並不穩固,國內外形勢變化又帶來一系列新問題新挑戰,很多情況超出預期。産業鏈供應鏈循環不暢、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疫情多地散發、部分地區嚴重洪澇災害、電力煤炭供應一度緊張等問題接踵而至,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難度不斷加大,宏觀調控面臨不少兩難多難抉擇。包括在座很多記者朋友一起走過來,很多方面相信大家都感同身受。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發展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確實殊為不易。這些成績的取得,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結果。這充分證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是正確的。這也充分展現了我國經濟具有足夠的韌性、巨大的潛力和抗風險能力。

謝謝。

北京青年報記者:

《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今年穩就業的任務更加艱巨,同時也提出來今年城鎮調查失業率的目標是控制在5.5%以內,這個目標其實比去年5.5%左右的要求還要更高。這個目標是如何設定的?我們的考慮是什麼?今年能否順利完成?另外,我看到一個説法,我國的靈活就業人數已經達到了2億,請問怎麼看待這個事情?謝謝。

向東:

就業是關乎民生的大事,對我們這樣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的大國尤其如此。去年受大宗商品價格高企、疫情災情交織等影響,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困難較多,對穩就業造成不小影響。我們精準實施宏觀政策,強化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各地也積極採取辦法,多渠道促進就業創業。經過共同努力,全國城鎮新增就業達到1269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平均為5.1%,較好完成了年初確定的預期目標。這十分不易。

今年穩就業任務更加艱巨。需要在城鎮就業的新成長勞動力近1600萬人,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增加到1076萬人、再創歷史新高,承載數億人就業創業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仍面臨較多困難。《報告》提出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控制在5.5%以內,比去年5.5%左右的要求更高。這主要考慮到就業攸關民生和社會穩定,隨著經濟逐步恢復發展,必須進一步突出就業優先導向,壓實各方穩就業的責任。為此,《報告》提出就業優先政策要提質加力,並在稅費支持、特殊困難行業幫扶、重點群體就業等政策制定中,充分考慮了穩就業需要。強調要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通過加大政策實施力度,我們有信心實現全年就業目標。當然,調查失業率是對全年而言的,不排除個別月份會高一些,我們將強化工作舉措,使失業率盡可能低一點。

你剛才提到靈活就業問題。靈活就業是重要的就業渠道。隨著勞動者擇業觀念變化、企業用工方式多樣,特別是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我國靈活就業不斷增加,規模約2億人。靈活就業為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創造了就業機會,同時對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在疫情時期對保障民生尤為重要。我們將完善支持措施,健全靈活就業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障政策,促進靈活就業健康發展,鼓勵企業在恢復發展中創造更多收入穩定、保障完備、形態多樣的就業崗位。

CNBC記者:

我有幾個問題,第一個是關於消費情況,《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促進消費會有不同的渠道去實行,背後有什麼考慮?落實的時候是通過什麼渠道?關注到《報告》中也提到一些海外的情況帶來的風險。今年對外資的支持和考慮有什麼重點?謝謝。

向東:

我先回答關於消費的問題。

去年我國消費保持恢復態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5%,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實際增長12.6%,均明顯高於2020年增速。全年最終消費支出拉動GDP增長5.3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5.4%,在“三駕馬車”中發揮了主拉動作用。

與此同時,也要看到,去年消費是在前年低基數上的恢復。從兩年平均看,消費增速仍低於疫情前水平,特別是受疫情持續影響,生活服務消費還比較低迷,旅遊、住宿、電影票房收入等相比2019年還是負增長。

中國是世界上最具成長性的消費大市場,消費有很大的潛力。比如,我國每千人汽車保有量還不到日本、韓國的一半,不及美國的四分之一。又如,我國居民人均服務消費支出佔全部消費支出的比重只有44%,與相同發展階段的其他國家相比明顯偏低。再如,近些年我國居民消費快速升級,對高品質消費需求很旺盛,但由於供給跟不上,潛力得不到充分釋放。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動消費持續恢復”,並部署了具體措施。主要包括:一是促進生活服務消費恢復。這一塊是消費恢復的最大“短板”,也是最大潛力所在。二是穩定增加大宗消費。去年新能源汽車銷售“井噴”,全年銷量達到352萬輛、增長1.6倍,今年要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還要開展綠色智慧家電和以舊換新。三是發展社區消費和縣鄉消費。採取的舉措包括加大城市社區生活服務設施建設力度,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發展農村電商和物流快遞配送,以便利性、可及性的提升促進消費。此外,還要在提升産品和服務質量方面下功夫,更好滿足居民生活需要。

你剛才説的是消費,實際上説的是擴內需的問題。擴內需既包括消費,也包括投資,《報告》中也有相應的篇幅談到有效投資。中國擴大有效投資的潛力和空間很大。今年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6400億元,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額度3.65萬億元,還有去年結轉的部分資金可用,政府投資的總盤子也比去年擴大,將重點支持“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項目、城市管網等基礎設施、社會民生領域補短板建設。民間投資是投資的“大頭”,我們將合理用好政府投資資金,充分發揮對有效投資的引導帶動作用。

關於外資問題,請劉日紅司長回答。

國務院研究室綜合一司司長 劉日紅:

謝謝這位記者。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而利用外資又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實際上你可能已經看到了,有關部門已經公佈了去年中國利用外資的數據,實際使用外資首次突破1萬億元,大概合1700多億美元。為什麼在疫情背景下,中國的利用外資還能保持這樣一個不錯的增速,我覺得有這麼幾個方面。

第一,是得益於中國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為企業正常的生産經營創造了條件,可以説這兩年中國經濟在全球凸顯了“安全島”、“避風港”、“穩定器”的作用。

第二,中國具有完整的産業鏈供應鏈,再加上中國人民勤勞智慧,外資企業看好中國的市場,願意與中國這樣一個大市場共成長、同發展。


圖為國務院研究室綜合一司司長劉日紅。(徐想 攝)

你剛才講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外資方面有哪些政策,我想在這兒給你作一個簡單的介紹。重點有幾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要落實好外資企業的國民待遇。大家知道,這幾年中國的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在不斷壓減,中國市場準入的水平在不斷提高。比如,在疫情發生後的這兩年,中國外資負面清單的全國版、自貿試驗區版分別壓減了9條、10條,力度是相當大的。目前,汽車製造業外資股比已經全面放開,自貿試驗區內製造業的條目已經實現了清零,這是一個力度很大的開放舉措。既然我們的負面清單壓得越來越短,接下來我們的工作是什麼?那就是確保負面清單壓減以後外資能夠依法平等進入這些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所以今年《報告》講,要深入實施外資準入負面清單,落實好外資企業的國民待遇,保障各類企業公平競爭。第二個方面,除了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以外,我們還有鼓勵外商投資産業指導目錄,我的理解,這實際上相當於一個正面清單。通過這幾年的實踐來看,我們的負面清單越來越短,但是正面清單越來越長。正面清單是幹什麼的?就是凡是外資對正面清單領域的産業包括地區有投資的,在企業的稅收、用地方面要給予一定的優惠。今年《報告》明確指出,要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範圍,實際上就是指的這個意思。第三個方面,要建設好中國對外開放的平臺。這些平臺有什麼?自貿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開發區、綜合保稅區,今年我們還要增加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大家知道,中國是一個大國,試點先行是我們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經驗。我剛才講到的這些平臺,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對一些對外開放的標準規則進行先行先試,這些年已經探討出了很多制度性成果,並且在不斷向全國推廣。

所以我想,在這些政策的加持之下,就像《報告》的這句話説的,“開放的中國大市場,必將為各國企業在華發展提供更多機遇。”

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根據《報告》提出將對增值稅、留抵稅稅額實行更大規模的退稅。能否介紹一下這一政策出臺的背景和具體情況?為什麼以前沒有出臺?另外,存量部分為什麼沒有覆蓋到全部行業?對下一步完善增值稅制度有什麼重要意義?謝謝。

向東:

謝謝,你這個問題問得很好。這個問題請宋立司長回答。

國務院研究室國際司司長 宋立:

增值稅留抵退稅是今年重要的稅費支持政策。在現行增值稅制度下,如果一家企業納稅期內的增值稅銷項稅額小于進項稅額,就會形成留抵稅額。2019年4月份以來,我們持續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制度,對部分增值稅留抵稅額進行退稅。

目前,我國的留抵退稅主要集中在增量部分,即退還2019年4月份以來新增加的部分,其中,對先進製造業的增量留抵稅額予以全部退還,對其他行業滿足條件的增量留抵稅額予以退還60%。


圖為國務院研究室國際司司長宋立。(徐想 攝)

《報告》指出,今年要對留抵稅額實行大規模退稅,從增量和存量兩方面入手,明顯加大留抵退稅力度。這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情況下,有利於企業恢復發展。政策主要包含兩方面內容:

一是優先安排小微企業。6月底前小微企業存量留抵稅額一次性全部退還,增量留抵稅額足額退還。為確保政策落實,中央財政將加大對地方的財力支持,減輕地方財政壓力,做到及時退付、應退盡退。

二是重點支持製造業。全面解決製造業、科研和技術服務、生態環保、電力燃氣、交通運輸行業留抵退稅問題。

今年實施大規模留抵退稅後,今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消化存量,及時退還增量,對完善增值稅制度意義重大。

謝謝。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現在已經持續了兩年多的時間,我們看到有一些國家已經開始“帶疫”解封、逐步放寬管制措施。有些地方已經全面放開了。我想問的是,下一步我國的疫情防控策略和舉措是怎樣的?謝謝。

向東:

謝謝你的提問。我注意到最近好幾場發佈會上大家都比較關注這個問題。面對這場世紀疫情,中國政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科學精準、動態清零,迅速處置和化解了多起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保持了全球疫情防控優勢地位,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條件。同時要看到,當前全球疫情走勢仍存在很大的變數,給我國疫情防控帶來很大挑戰。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科學精準處置聚集性疫情,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盡可能減少對群眾正常生産生活的影響。重點抓好四個方面工作:

一是嚴防疫情輸入。近兩年來,中國境內發生的40多起散發病例和聚集性疫情,經過基因測序分析和流調追蹤排查,都是由境外輸入引起的。所以要把口岸城市防控作為重中之重,加大“人、物、環境”同防力度,守好疫情防控國門,堅決避免出現規模性輸入和擴散。

二是精準實施防控措施。針對一些地方防控一刀切、“層層加碼”問題,要求各地建立有關問題反映、核實、糾正專項工作機制,嚴格做到“三不得”:不得突破現有疫情防控相關規定進行封城封區,不得非必要、不報批中斷公共交通,不得擅自增加對服務業的疫情防控措施,堅決防止出現“放鬆防控”和“過度防控”兩種傾向。

三是繼續推進疫苗接種工作。我剛才也介紹過,截至去年底,我國疫苗全程接種率已超過85%,今年2月底已超過87%,要推進序貫加強免疫接種,進一步提高免疫效果。

四是加強疫情防控科研攻關。積極推進新冠病毒變異研究和防範,加大疫苗適應性和特效治療藥物研發力度,力爭儘快找到控制疫情的利器。

謝謝。

海報新聞記者:

《政府工作報告》中説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産總值增長5.5%左右,結合當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環境,請問這樣的設定有什麼特殊的考慮嗎?謝謝。

向東:

謝謝你的問題。李克強總理作完《報告》以後,我看大家比較關注今年增速的預期目標。我國經濟兩年平均增速比2019年6%的增速有所回落,主要是受到疫情持續等因素影響。從世界範圍看,主要經濟體兩年平均經濟增速普遍比疫情前放緩,且放緩幅度大於我國。

今年5.5%左右目標的設定,首先考慮了穩就業保民生防風險的需要。經濟穩是基礎。經濟如果不穩,就業、收入都很難穩得住,一些風險隱患也會水落石出。今年實現5.5%左右的增長,擴大就業、增加收入就有基礎,經濟運行就能保持在合理區間。

其次,也考慮了同近兩年平均經濟增速以及“十四五”規劃目標要求相銜接。正如你剛才所説,過去兩年我國經濟平均增長5.1%。在疫情前的2019年,我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是6%—6.5%,當年實際增長6.1%。“十四五”規劃雖然沒有設定具體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但要求保持在合理區間。綜合這些因素,把今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設定為5.5%左右,是較為科學合理的,符合現階段我國潛在增長水平,有利於引導預期、提振信心,凝聚發展共識。

第三,就像《報告》所説,這是高基數上的中高速增長,體現了主動作為。去年我國GDP達到114.4萬億元,在這個基礎上實現5.5%的增長,相當於5年前增長7.4%、10年前增長10.5%;對應的經濟增量超過9萬億元,與世界上排第11、12位的經濟體一年的經濟總量接近。實現這個目標是不容易的,要付出艱苦努力。為實現經濟增長“5.5%左右”的預期目標,今年要著重做好以下方面:

一是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地區各部門要切實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當然,穩增長不是只要速度不要質量,要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二是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今年財政、貨幣、就業優先等政策力度不小,財政支出超過26萬億元,退稅減稅約2.5萬億元,貨幣政策要強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能夠為經濟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

三是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創新,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著力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這裡面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還是要做好疫情防控。我們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盡可能減少對生産生活的影響,為維護正常生産生活秩序創造條件,這是鞏固經濟恢復發展的重要前提。

總之,我國經濟基本面長期向好,市場主體超過1.5億戶並在持續較快增長,14億多人民勤勞智慧,宏觀政策有工具有空間,我們還積累了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的豐富經驗,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團結奮進、真抓實幹,一定能夠完成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

日本共同社記者:

我的問題,一是最近圍繞烏克蘭發生的國際動蕩,今天的《政府工作報告》有沒有考慮到這方面的因素。二是有關今年財政赤字率設定為2.8%的背景有哪些?三是今天的《政府工作報告》上沒有看到“動態清零”的詞彙,這是否意味著未來調整防控政策的可能性?謝謝。

向東:

你的第一個問題我簡要做一個回答。我們起草《政府工作報告》,考慮到了各種因素,我想這是對你第一個問題的回答。

第二,關於財政赤字的問題,我給你提供一些信息。

《報告》提出,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近兩年我們適當調低了赤字率,主要有以下考慮:

第一,雖然適當調低了赤字率,但積極財政政策的取向沒有改變。大家從《報告》中可以看到,今年預計我國財政收入繼續增長,加之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依法上繳近年結存的利潤、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可用財力明顯增加,支出規模比去年擴大2萬億元以上。同時大力優化支出結構,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退稅減稅規模約2.5萬億元。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3.65萬億元,還有去年結轉一部分專項債資金今年可以繼續使用。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6400億元,比去年增加300億元。總體看,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力度是比較大的。

第二,適當調低赤字率有利於增強財政可持續性。2020年,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我們將赤字率提高到3.6%以上,這是非常時期的非常之舉。隨著經濟逐步穩定恢復,我們及時回調赤字率水平,這有利於增強財政可持續性,併為應對以後可能出現的複雜困難局面留出空間。

第三,今年將赤字率調回至3%以內,釋放了我國經濟和財政運行穩健的信號,能夠提振市場信心。

關於第三個問題,前面已經做了回應。謝謝。

澎湃新聞記者:

去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於CPI漲幅的預期目標是3%,然而去年實際增長只有0.9%,是什麼原因抑制了去年CPI的增長?我們注意到,今年報告也將CPI漲幅設置為3%,請問今年是否還能繼續維繫低增長態勢?去年的“低基數”對於完成今年的預期目標是否會産生影響呢?謝謝。

向東:

去年居民消費價格漲勢溫和,全年平均上漲0.9%,為經濟恢復、民生改善營造了好的物價環境。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全球通脹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國CPI能保持基本穩定,與市場供給較為充裕、農業再獲豐收特別是生豬生産形勢較好,豬肉價格走低有很大關係。同時,黨中央、國務院加強市場運行調節,加大能源原材料等的保供穩價工作,也為物價形勢平穩創造了條件。

目前我國工業、農業生産形勢較好,生豬存欄量和能繁母豬數量保持在高位,主要工業品和農産品供給有保障,為今年CPI穩定運行奠定了基礎。但也要看到,近期國際能源等價格高位上漲,加大了向國內輸入傳導的壓力;受氣候因素等影響,不排除國內部分農産品如蔬菜等價格出現階段性上漲。同時,2020年對2021年的翹尾影響為-0.1個百分點,但去年價格對今年的翹尾影響有0.9個百分點。預計今年CPI同比漲幅比去年有所擴大,但仍將保持溫和上漲態勢。《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CPI漲幅目標設定為“3%左右”,充分考慮了影響物價的各種潛在因素,留有一定餘地,也與去年目標一致,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

彭博新聞社記者:

我們看到,今年的《報告》顯示,今年的財政計劃主要是利用國企以及地方債務的一些資金來加強消費,刺激支出。而去年的基礎設施方面的開支是比較緩慢的,因為去年沒有足夠多的好的基建項目讓這些資金能夠花出去。今年將會如何確保這些資金能夠有效得到開支?怎麼解決去年一些余錢找不到好的基建項目沒花出去的問題?第二個問題是關於這樣的措施、這樣的財政政策將如何持續,是否能夠促進固定資産的投資?

向東:

謝謝,你這幾個問題綜合起來看,主要是財政方面的問題。錢怎麼花,《報告》裏面今年有兩個花錢的最大的去處,剛才已經回答了一個,一個叫退稅,還有一個叫減稅,有關這方面的情況,請劉日紅司長回答。

劉日紅:

正如剛才向東副主任所説,你剛才問的問題,前面我的同事已經涉及到了,這裡我再補充幾點,供你參考。

財政支出方面,一個是整體上加大了財政支出的力度。《政府工作報告》中寫到,支出規模比去擴大了2萬億元以上。你們可能會問,今年要加大財政支出力度,幹什麼?主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支持減稅退稅。這幾年的實踐證明,減稅降費是創新宏觀調控的一個關鍵性舉措,也是支持市場主體最公平普惠、直接有效的辦法。這裡有一個數字,“十三五”以來,累計新增減稅降費8.8萬億元,有力降低了企業負擔。雖然在持續減稅降費,但是由於市場主體的活力增強和新的涉稅市場主體在不斷成長,支撐了財政的可持續穩健運行。還有一個數字,2013年以來,新增涉稅市場主體,去年納稅達到4.76萬億元。這體現了減稅降費的政策效應。

今年要擴大財政支出,很大的一方面就是加大對地方轉移支付力度,支持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實,確保2.5萬億元減稅退稅的政策落到實處。

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帶動擴大有效投資。今年專項債券擬安排額度3.65萬億元,和去年差不多。同時中央預算內投資的額度6400億元,比去年擴大300億元。我國有效投資的空間很大。你剛才也講到基礎設施投資,確實一段時期以來,基礎設施的投資增長是比較低的,今年要加大這方面的支持力度。但現階段擴大投資,並不是説像以前那樣搞粗放式發展,我們擴大的是有效投資。什麼叫有效投資?就是經濟發展和民生急需的項目。比如今年債券重點支持“十四五”重大工程項目以及一些社會民生領域的補短板項目。隨著資金陸續到位,將會不斷發揮撬動有效投資的作用,對中國經濟平穩運行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

謝謝。

壽小麗:

時間關係,最後兩個問題。

經濟日報記者:

當前中國經濟面臨新的下行壓力,就去年四季度的GDP只有4%的增長,我們注意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多方面的政策措施。請問,有哪些具體考慮?謝謝。

向東:

今年我國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必須爬坡過坎。《政府工作報告》在深刻分析國內外形勢的基礎上,對今年政府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安排,提出了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系列政策措施。怎麼看,根據我個人的理解,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把握。

一是把握好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穩”是今年《報告》的一個關鍵詞,全文共出現76次。《報告》明確提出,今年工作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地區各部門要切實擔負起穩定經濟的責任,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

二是把握好穩住宏觀經濟大盤的主要政策取向。《報告》提出提升積極的財政政策效能,財政支出規模比去年擴大2萬億元以上。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增加約1.5萬億元、規模接近9.8萬億元,增長18%、為多年來最大增幅。擬發行地方專項債券3.65萬億元,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6400億元。加大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力度,擴大新增貸款規模。強化就業優先政策。確保糧食能源安全。《報告》強調要加強糧食等重要農産品穩産保供,穩定糧食播種面積,促進大豆和油料增産,把14億多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三是把握好穩市場主體、保就業政策實施力度。《報告》提出了一系列力度大、針對性強的硬招實招。比如,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億元,其中留抵退稅約1.5萬億元。對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繼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明顯提高中小微企業返還比例。對餐飲、住宿、零售、旅遊、客運等困難行業企業,進一步加大幫扶力度。

四是把握好擴大內需、提質升級的新任務。《報告》明確提出將科技型中小企業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到100%。對企業投入基礎研究實行稅收優惠,完善設備器具加速折舊、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政策。針對消費和投資恢復遲緩問題,明確提出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加快城市燃氣管道等管網更新改造、對國家重大項目實行能耗單列等硬招實招。同時,還要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五是把握好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新部署。《報告》就加強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深化國資國企、財稅金融等領域改革、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作出一系列新部署。今年穩外貿穩外資面臨較大壓力。無論國際環境如何變化,我們將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將採取多種措施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六是把握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舉措。每年這方面的政策措施都是《報告》的重頭戲。今年《報告》又提出了不少實實在在的新政策、新舉措。如將依據常住人口規模配置教育資源,保障適齡兒童就近入學;將逐步提高心腦血管病、癌症等疾病防治服務保障水平,加強罕見病用藥保障;將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惠及近3億人;還要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切實減輕家庭生育養育負擔等。

七是把握好對政府自身建設的新要求。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政府工作必須有新作為。《報告》要求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恪盡職守、擔當作為,凝心聚力抓發展、保民生,不斷創造新業績。

壽小麗:

最後一個問題。

紅星新聞記者:

我的問題是,當前美國歐盟等主要經濟體進入加息週期,是否會對我國的貨幣政策産生影響?《報告》提出企業綜合融資成本下降,會採取哪些具體措施?謝謝。

向東:

你關注到貨幣政策,這個問題請宋立司長回答。

宋立:

從歷史上看,發達經濟體的政策調整的確大多會産生外溢效應,影響全球經濟,加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新興市場經濟體經濟金融波動。我國作為開放型經濟體,需要密切關注。但也要看到,與上輪發達經濟體加息週期相比,當前我國應對外部衝擊的能力顯著提升:

一是我國經濟體量增大、韌性增強,發展前景廣闊,迴旋餘地大。

二是宏觀政策調整空間大。我國堅持不搞“大水漫灌”,貨幣政策工具充足、政策空間較大,有效應對外部衝擊的能力較強。

三是人民幣匯率總體穩定,雙向浮動彈性提升,能夠較好發揮自動穩定器作用。

四是我國金融體系穩健性增強,金融雙向開放深入推進,跨境資金雙向流動特徵明顯,人民幣資産吸引力增強,資本市場活力和韌性正在增強。

下一階段,我國將繼續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發揮貨幣政策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總量上,要擴大新增貸款規模,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匹配。要進一步順通貨幣政策傳到機制。結構上,要引導更多資金流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擴大普惠金融覆蓋面。推動金融機構降低實際貸款利率、減少收費,擴大普惠小微貸款包括信用貸款,提高小微企業融資便利度,推動金融機構減費讓利,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進一步推動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謝謝。

壽小麗:

謝謝向東副主任,謝謝各位發佈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們。今天我們的吹風會就到這裡,大家再見。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