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來“地球之腎”觀鳥 賞自然和諧之美

2022-04-21 22:1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一艘漁船在閩江河口濕地淺灘裏穿行(4月19日攝,無人機照片)。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將至。記者來到地處福州市長樂區東北部閩江入海口南側的閩江河口濕地,探訪總面積2381.85公頃、福建省最大的原生態河口濕地。

據介紹,濕地內部野生動植物有1089種,其中水鳥152種,佔福建水鳥種群80.4%,年均棲息該濕地水鳥數量超5萬隻,黑嘴端鳳頭燕鷗、卷羽鵜鶘、黑臉琵鷺、勺嘴鷸、遺鷗等全球極危和瀕危鳥類成為“常客”,是名副其實的“鳥類王國”。2013年,國務院批准閩江河口濕地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20年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被稱為“地球之腎”的濕地,在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蓄洪抗旱、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功能,是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也是自然生態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在閩江河口濕地,一名鳥類攝影愛好者在拍攝水鳥(4月19日攝)。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將至。記者來到地處福州市長樂區東北部閩江入海口南側的閩江河口濕地,探訪總面積2381.85公頃,福建省最大的原生態河口濕地。

據介紹,濕地內部野生動植物有1089種,其中水鳥152種,佔福建水鳥種群80.4%,年均棲息該濕地水鳥數量超5萬隻,黑嘴端鳳頭燕鷗、卷羽鵜鶘、黑臉琵鷺、勺嘴鷸、遺鷗等全球極危和瀕危鳥類成為“常客”,是名副其實的“鳥類王國”。2013年,國務院批准閩江河口濕地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20年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被稱為“地球之腎”的濕地,在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蓄洪抗旱、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功能,是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也是自然生態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閩江河口濕地一角(4月19日攝,無人機照片)。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將至。記者來到地處福州市長樂區東北部閩江入海口南側的閩江河口濕地,探訪總面積2381.85公頃,福建省最大的原生態河口濕地。

據介紹,濕地內部野生動植物有1089種,其中水鳥152種,佔福建水鳥種群80.4%,年均棲息該濕地水鳥數量超5萬隻,黑嘴端鳳頭燕鷗、卷羽鵜鶘、黑臉琵鷺、勺嘴鷸、遺鷗等全球極危和瀕危鳥類成為“常客”,是名副其實的“鳥類王國”。2013年,國務院批准閩江河口濕地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20年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被稱為“地球之腎”的濕地,在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蓄洪抗旱、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功能,是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也是自然生態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一隻白鷺在濕地裏飛翔(4月21日攝)。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將至。記者來到地處福州市長樂區東北部閩江入海口南側的閩江河口濕地,探訪總面積2381.85公頃,福建省最大的原生態河口濕地。

據介紹,濕地內部野生動植物有1089種,其中水鳥152種,佔福建水鳥種群80.4%,年均棲息該濕地水鳥數量超5萬隻,黑嘴端鳳頭燕鷗、卷羽鵜鶘、黑臉琵鷺、勺嘴鷸、遺鷗等全球極危和瀕危鳥類成為“常客”,是名副其實的“鳥類王國”。2013年,國務院批准閩江河口濕地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20年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被稱為“地球之腎”的濕地,在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蓄洪抗旱、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功能,是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也是自然生態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在閩江河口濕地,天空中的鳥群與遠處作業的漁船相映成畫(4月10日攝)。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將至。記者來到地處福州市長樂區東北部閩江入海口南側的閩江河口濕地,探訪總面積2381.85公頃,福建省最大的原生態河口濕地。

據介紹,濕地內部野生動植物有1089種,其中水鳥152種,佔福建水鳥種群80.4%,年均棲息該濕地水鳥數量超5萬隻,黑嘴端鳳頭燕鷗、卷羽鵜鶘、黑臉琵鷺、勺嘴鷸、遺鷗等全球極危和瀕危鳥類成為“常客”,是名副其實的“鳥類王國”。2013年,國務院批准閩江河口濕地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20年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被稱為“地球之腎”的濕地,在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蓄洪抗旱、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功能,是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也是自然生態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在閩江河口濕地,一隻夜鷺在草叢裏梳理羽毛(4月21日攝)。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將至。記者來到地處福州市長樂區東北部閩江入海口南側的閩江河口濕地,探訪總面積2381.85公頃,福建省最大的原生態河口濕地。

據介紹,濕地內部野生動植物有1089種,其中水鳥152種,佔福建水鳥種群80.4%,年均棲息該濕地水鳥數量超5萬隻,黑嘴端鳳頭燕鷗、卷羽鵜鶘、黑臉琵鷺、勺嘴鷸、遺鷗等全球極危和瀕危鳥類成為“常客”,是名副其實的“鳥類王國”。2013年,國務院批准閩江河口濕地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20年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被稱為“地球之腎”的濕地,在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蓄洪抗旱、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功能,是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也是自然生態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閩江河口濕地一角(4月19日攝,無人機照片)。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將至。記者來到地處福州市長樂區東北部閩江入海口南側的閩江河口濕地,探訪總面積2381.85公頃,福建省最大的原生態河口濕地。

據介紹,濕地內部野生動植物有1089種,其中水鳥152種,佔福建水鳥種群80.4%,年均棲息該濕地水鳥數量超5萬隻,黑嘴端鳳頭燕鷗、卷羽鵜鶘、黑臉琵鷺、勺嘴鷸、遺鷗等全球極危和瀕危鳥類成為“常客”,是名副其實的“鳥類王國”。2013年,國務院批准閩江河口濕地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20年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被稱為“地球之腎”的濕地,在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蓄洪抗旱、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功能,是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也是自然生態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幾隻黑臉琵鷺和白琵鷺在濕地裏歇息(4月21日攝 )。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將至。記者來到地處福州市長樂區東北部閩江入海口南側的閩江河口濕地,探訪總面積2381.85公頃,福建省最大的原生態河口濕地。

據介紹,濕地內部野生動植物有1089種,其中水鳥152種,佔福建水鳥種群80.4%,年均棲息該濕地水鳥數量超5萬隻,黑嘴端鳳頭燕鷗、卷羽鵜鶘、黑臉琵鷺、勺嘴鷸、遺鷗等全球極危和瀕危鳥類成為“常客”,是名副其實的“鳥類王國”。2013年,國務院批准閩江河口濕地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20年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被稱為“地球之腎”的濕地,在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蓄洪抗旱、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功能,是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也是自然生態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一群水鳥在閩江河口濕地裏穿梭飛行(4月21日攝,無人機照片)。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將至。記者來到地處福州市長樂區東北部閩江入海口南側的閩江河口濕地,探訪總面積2381.85公頃,福建省最大的原生態河口濕地。

據介紹,濕地內部野生動植物有1089種,其中水鳥152種,佔福建水鳥種群80.4%,年均棲息該濕地水鳥數量超5萬隻,黑嘴端鳳頭燕鷗、卷羽鵜鶘、黑臉琵鷺、勺嘴鷸、遺鷗等全球極危和瀕危鳥類成為“常客”,是名副其實的“鳥類王國”。2013年,國務院批准閩江河口濕地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20年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被稱為“地球之腎”的濕地,在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蓄洪抗旱、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功能,是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也是自然生態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4月21日,大鳳頭燕鷗(中)和白額燕鷗在濕地中覓食。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將至。記者來到地處福州市長樂區東北部閩江入海口南側的閩江河口濕地,探訪總面積2381.85公頃,福建省最大的原生態河口濕地。

據介紹,濕地內部野生動植物有1089種,其中水鳥152種,佔福建水鳥種群80.4%,年均棲息該濕地水鳥數量超5萬隻,黑嘴端鳳頭燕鷗、卷羽鵜鶘、黑臉琵鷺、勺嘴鷸、遺鷗等全球極危和瀕危鳥類成為“常客”,是名副其實的“鳥類王國”。2013年,國務院批准閩江河口濕地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20年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被稱為“地球之腎”的濕地,在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蓄洪抗旱、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功能,是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也是自然生態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4月21日拍攝的閩江河口濕地周邊梅花灘場景(無人機照片)。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將至。記者來到地處福州市長樂區東北部閩江入海口南側的閩江河口濕地,探訪總面積2381.85公頃,福建省最大的原生態河口濕地。

據介紹,濕地內部野生動植物有1089種,其中水鳥152種,佔福建水鳥種群80.4%,年均棲息該濕地水鳥數量超5萬隻,黑嘴端鳳頭燕鷗、卷羽鵜鶘、黑臉琵鷺、勺嘴鷸、遺鷗等全球極危和瀕危鳥類成為“常客”,是名副其實的“鳥類王國”。2013年,國務院批准閩江河口濕地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20年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被稱為“地球之腎”的濕地,在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蓄洪抗旱、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功能,是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也是自然生態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一隻鶴鷸在閩江河口濕地裏覓食(4月19日攝)。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將至。記者來到地處福州市長樂區東北部閩江入海口南側的閩江河口濕地,探訪總面積2381.85公頃,福建省最大的原生態河口濕地。

據介紹,濕地內部野生動植物有1089種,其中水鳥152種,佔福建水鳥種群80.4%,年均棲息該濕地水鳥數量超5萬隻,黑嘴端鳳頭燕鷗、卷羽鵜鶘、黑臉琵鷺、勺嘴鷸、遺鷗等全球極危和瀕危鳥類成為“常客”,是名副其實的“鳥類王國”。2013年,國務院批准閩江河口濕地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20年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被稱為“地球之腎”的濕地,在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蓄洪抗旱、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功能,是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也是自然生態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4月21日,在閩江河口濕地裏,幾隻白鷺在覓食。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將至。記者來到地處福州市長樂區東北部閩江入海口南側的閩江河口濕地,探訪總面積2381.85公頃,福建省最大的原生態河口濕地。

據介紹,濕地內部野生動植物有1089種,其中水鳥152種,佔福建水鳥種群80.4%,年均棲息該濕地水鳥數量超5萬隻,黑嘴端鳳頭燕鷗、卷羽鵜鶘、黑臉琵鷺、勺嘴鷸、遺鷗等全球極危和瀕危鳥類成為“常客”,是名副其實的“鳥類王國”。2013年,國務院批准閩江河口濕地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20年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被稱為“地球之腎”的濕地,在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蓄洪抗旱、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功能,是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也是自然生態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在閩江河口濕地裏,一隻黃牛與牛背鷺在草地裏覓食(4月19日攝)。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將至。記者來到地處福州市長樂區東北部閩江入海口南側的閩江河口濕地,探訪總面積2381.85公頃,福建省最大的原生態河口濕地。

據介紹,濕地內部野生動植物有1089種,其中水鳥152種,佔福建水鳥種群80.4%,年均棲息該濕地水鳥數量超5萬隻,黑嘴端鳳頭燕鷗、卷羽鵜鶘、黑臉琵鷺、勺嘴鷸、遺鷗等全球極危和瀕危鳥類成為“常客”,是名副其實的“鳥類王國”。2013年,國務院批准閩江河口濕地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20年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被稱為“地球之腎”的濕地,在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蓄洪抗旱、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功能,是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也是自然生態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4月21日,在閩江河口濕地,水鳥在天空中飛翔。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將至。記者來到地處福州市長樂區東北部閩江入海口南側的閩江河口濕地,探訪總面積2381.85公頃,福建省最大的原生態河口濕地。

據介紹,濕地內部野生動植物有1089種,其中水鳥152種,佔福建水鳥種群80.4%,年均棲息該濕地水鳥數量超5萬隻,黑嘴端鳳頭燕鷗、卷羽鵜鶘、黑臉琵鷺、勺嘴鷸、遺鷗等全球極危和瀕危鳥類成為“常客”,是名副其實的“鳥類王國”。2013年,國務院批准閩江河口濕地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20年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被稱為“地球之腎”的濕地,在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蓄洪抗旱、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功能,是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也是自然生態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504.1.jpg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