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初步建成——“跨省通辦”,異地辦事不再難

2022-04-25 08:11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初步建成——“跨省通辦”,異地辦事不再難
無需“多地跑”“折返跑”,群眾、企業獲得感越來越多

老人跟隨子女在外地生活,生了病報銷醫藥費要回老家嗎?年輕人在非社保繳納地購房,如何提取公積金?企業跨地區經營,遺失營業執照,可以在非企業住所地補領嗎?近年來,隨著我國跨省流動人口越來越多,與群眾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的跨省辦事需求也日益增多。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跨省通辦”範圍,基本實現電子證照互通互認,便利企業跨區域經營,加快解決群眾關切事項的異地辦理問題。目前,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初步建成,各地間數據共享加速推進,越來越多的事項已實現“跨省通辦”。但在具體落地中,“跨省通辦”仍有不少難點、堵點。專家指出, 保障“跨省通辦”有序開展,需要政府、企業等多方合力。

關係千家萬戶的民生工程

“以前領結婚證必須回其中一人戶籍所在地,路途遙遠不説,眼下還得做核酸檢測,特別麻煩,現在在南京就能領證,太棒啦!”在南京工作的小夥王傑是山西人,就在幾天前,他和老家在福建的女友在南京領了結婚證,免去了兩地奔波的煩惱,感到很滿意。

王傑的“滿意”來自民政部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一項政策:在遼寧省、山東省、廣東省、重慶市、四川省實施內地居民結婚登記和離婚登記“跨省通辦”試點,在江蘇省、河南省、湖北省武漢市、陜西省西安市實施內地居民結婚登記“跨省通辦”試點。在試點地區,雙方均非本地戶籍的婚姻登記當事人可以在居住證發放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辦理婚姻登記。

2020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圍繞教育、就業、社保、醫療、養老、居住、婚育、出行等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異地辦事需求,明確了140項“跨省通辦”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讓王傑受益的“異地婚姻登記”正是其中一項。身份證補辦、戶口遷移、住房公積金轉移接續、生育登記、不動産登記……如今越來越多的事兒不用“多地跑”“折返跑”了。

來自貴州正安的鄭垂祿常年在浙江仙居務工。“以前醫保報銷必須把材料搞清楚,一樣都不能少才能回家,要不然白跑一趟。現在在仙居就能辦理,方便多了!”説起仙居和正安之間的“跨省通辦”合作,鄭垂祿連連誇讚。

除了“就近辦”“一地辦”,也有不少事項實現了“零跑腿”“網上辦”。《意見》明確,除法律法規規定必須到現場辦理的事項外,按照“應上盡上”的原則,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納入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提供申請受理、審查決定、頒證送達等全流程全環節網上服務,由業務屬地為申請人遠程辦理。

張濤在一家人力資源服務公司上班,由於工作崗位的變化,需要將自己北京的養老保險關係轉移到山東濟南。他諮詢濟南市人社局了解到,可以直接在支付寶小程序“濟南社保”上提交申請,並查詢轉移申請審核結果和轉移進度。收到申請後,濟南市人社局與北京市人社局協同辦理轉移手續,很快就為張濤完成了養老保險關係轉移。“真是太便利了!”談起線上辦理個人事務的服務體驗,張濤由衷感慨。

在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劉冰看來,“跨省通辦”是當前數字政府建設以及“放管服”改革的一項突出戰略,有助於進一步提高服務效率、增加透明度、實現並創造公共價值。

“‘跨省通辦’是關係千家萬戶的民生工程,體現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對於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和穩定和諧有著重要作用,也是我們應對疫情、實現‘六穩’‘六保’的重要措施。”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教授劉俊海表示。

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

“之前交材料總是要跑到政務大廳,如果材料不齊全還要跑好幾次,如今在網上幾分鐘就搞定了!”不久前,中化地質礦山總局地質研究院相關負責人,通過自然資源部全國測繪資質管理信息系統,提交了測繪資質申請申報材料。整個過程都是線上操作。他表示,系統使用很方便,進入後先進行單位註冊,審核通過後就可以登錄單位賬號,上傳申報材料。如果材料齊全,很快就可以完成申報。完成申請後2-3周,就能收到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的審批反饋。若申請未通過,也能根據反饋整改。

“多頭跑辦證難”曾令不少企業頭疼。《意見》指出,推動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登記註冊和涉企經營許可等事項“跨省通辦”。最近幾年,全國多地簡化優化各類跨地區投資項目審批、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等流程手續,提升效率,壓縮辦理時間,實現各類市場主體經營事項跨區域、跨環節、跨地域的通聯辦理。

盛之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樊女士在去年拿到了營業執照。“真沒想到,身處黑龍江,就能申領青海核發的營業執照!”樊女士激動地説。因經營需要,樊女士要在青海西寧開辦一家新能源企業。黑龍江省尚志市市場監管局接到申請後,通過青海省市場監管局公眾服務平臺幫辦、代辦提交申報,西寧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很快便核發了營業執照。“要是沒有‘跨省通辦’,去一趟就是幾千公里,從辦照、刻章到領發票、銀行開戶,怎麼也得跑個三四趟!”樊女士説。

與營業執照異地辦理類似,納稅繳費也是企業“跨省通辦”的高頻次事務。日前,“東北三省一市”,即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大連市推出稅費業務互助服務。據介紹,跨省經營企業可根據辦稅需要就近選擇稅務機關申請辦理異地涉稅事項,稅務部門將採取“異地受理,內部流轉,屬地辦理,辦結反饋”的方式完成“通辦”涉稅事項。

在國家政務服務平臺“跨省通辦”服務專區,記者看到,包括設立變更、準營準辦、商務貿易、金融證券、能源水利、交通運輸等22個主題在內的170個法人辦事事項已被接入。

“對企業來講,‘跨省通辦’降低了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劉俊海説,這有利於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企業家獲得感。

實現可持續的數據共享和政務協同

作為國家政務服務的改革探索和創新實踐,“跨省通辦”在具體推進過程中,也面臨不少難點、堵點。

“跨省通辦”要求在統一身份認證、電子證照等電子材料或技術全面應用的基礎上實現數據共享。劉冰認為,“跨省通辦”實踐中的數據共享面臨“權力邊界”和“目標差異”的雙重挑戰:“權力邊界”指的是地方政府權限範圍以行政區劃為邊界,並且與其他地方政府處於同級地位,無法依靠科層制中的等級權威實現強力整合;“目標差異”則是指參與“跨省通辦”的地方主體在本地行政事務的優先性上存在差異,從而可能造成“通辦”過程中不同地方之間成本和收益的不平衡。

對此,劉冰建議建立跨區域協同機制,將數據共享機制從權威命令向協同治理轉變,借助現代數字技術在權力平等且目標多元的地區主體間建立全面可持續的合作關係,破除“數據壁壘”並實現可持續的數據共享和政務協同。“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政府、企業等多方合力。”劉冰指出,一方面,政府部門要進行治理思維的創新轉換,搭建平臺調動市場、企業參與;另一方面,企業也要積極配合,提高效能,與政府部門良性互動。

數據在共享過程中,還會涉及網絡安全、信息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等問題。專家表示,必須加強信息保護,保障信息傳輸安全,注重保護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及個人隱私,防止其被濫用或洩露。

“跨省通辦”有了頂層設計,關鍵還要真正落地。目前各地在推進“跨省通辦”方面形成了一些好的案例,政務服務便捷度和群眾獲得感顯著提升。但也有群眾反映,一些地方形式主義依舊存在,部分辦事人員服務態度有待改善,跨省辦事的效率仍需提高。

“為人民服務無小事,從這個角度來看,‘跨省通辦’不僅是政務服務,也是政治任務。”劉俊海表示,有關部門應加強對各地區各部門“跨省通辦”工作的跟蹤督促和業務指導,建立從申請、辦理、反饋、回訪等全週期的行政服務體系。對推進進度慢的地區和部門加大督促力度,重點督辦;對敷衍塞責、工作不認真、落實不到位的人員進行通報批評等處理。通過完善評價規則,改進提升政務服務質量。

“加強法治保障也很有必要。”劉俊海建議,出臺專門針對“跨省通辦”的法律法規,對“跨省通辦”的基本原則、制度要求及相關部門的職責範圍等作出規定。(記者 喬彩)

國家政務服務平臺“跨省通辦”服務專區(鏈結)

2020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提出,在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全國“跨省通辦”專區,充分發揮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公共入口、公共通道、公共支撐作用。

同年12月,國家政務服務平臺“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在各地區各部門共同推進下,專區正陸續接入與群眾生活、企業發展密切相關的高頻服務事項,支撐全程網辦、異地代收代辦、多地聯辦等辦理模式,讓群眾、企業辦事減少“多地跑”“折返跑”。

為方便用戶選擇,專區對所有事項按照個人和法人辦事進行分類,並分別根據不同主題、生命週期、辦事部門等進行相關政務服務事項的整合,便於群眾、企業一鍵直達。目前,專區已接入個人辦事事項151個、法人辦事事項170個。

更多區域性的“跨省通辦”服務正在陸續接入專區,現已接入京津冀、長三角、泛珠區域、川渝、西南五省、東北三省一區等區域政務服務專區,設置省際跨省通辦專區、地方跨省通辦專區等服務,方便經常需要在這些區域間跨省辦事的群眾“一站式”訪問。(記者史志鵬整理)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王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