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務院新聞辦就2022年上半年知識産權相關工作統計數據舉行發佈會

2022-07-13 11:32 來源: 新聞辦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2年7月12日(星期二)下午3時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國家知識産權局副局長胡文輝、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知識産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知識産權運用促進司司長雷筱雲介紹2022年上半年知識産權相關工作統計數據,並答記者問。


圖為新聞發佈會現場。(張馨 攝)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邢慧娜: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今天的新聞發佈會我們邀請到國家知識産權局副局長胡文輝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2022年上半年知識産權相關工作統計數據,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發佈會的還有國家知識産權局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先生,知識産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先生,知識産權運用促進司司長雷筱雲女士。

下面,先請胡文輝先生作情況介紹。

國家知識産權局副局長胡文輝:

謝謝主持人。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首先,衷心感謝大家對知識産權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今年以來,面對複雜的外部環境和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國家知識産權局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出臺助企紓困、激發創新活力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知識産權工作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總體上看,當前我國知識産權發展態勢穩中有進、質量提升。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2022年上半年知識産權相關工作情況。


圖為國家知識産權局副局長胡文輝。(徐想 攝)

(一)主要統計數據

專利方面:上半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39.3萬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47.3萬件,外觀設計專利授權38.3萬件。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3.3萬件。中國申請人通過《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註冊海牙協定》提交外觀設計國際申請353件。專利復審結案3.1萬件,無效宣告結案0.5萬件。

截至2022年6月底,我國發明專利有效量為390.6萬件,同比增長17.5%。

商標方面:上半年,我國商標註冊量367.4萬件。收到國內申請人提交馬德里商標國際註冊申請2699件。完成商標異議案件審查8.1萬件,完成各類商標評審案件審理21.7萬件。

截至2022年6月底,我國有效註冊商標4054.5萬件,同比增長20.9%。

地理標誌方面:上半年,批准地理標誌産品3個。核準地理標誌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註冊365件。核準使用地理標誌專用標誌市場主體2239家。

截至2022年6月底,累計批准地理標誌産品2493個。核準地理標誌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註冊6927件。核準使用地理標誌專用標誌市場主體19350家。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方面:上半年,我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申請7661件,發證5233件。

截至2022年6月底,我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申請累計7.4萬件,發證5.7萬件。

(二)主要特點

2022年上半年的數據主要呈現5方面特點:

一是知識産權創造趨勢平穩。上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國內專利、商標、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知識産權申請呈先降後升趨勢,總體平穩。以上海為例,6月份的發明專利申請扭轉前期下降態勢,環比數據回暖。當地知識産權管理部門和創新主體積極克服疫情衝擊,創新創造能力得到恢復。

二是國內企業創新活力強勁。截至2022年6月底,我國國內擁有有效發明專利的企業達到32.5萬家,同比增長20.3%;擁有的有效發明專利為210.7萬件,同比增長22.0%,高於全國平均增速4.5個百分點。其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5萬家,擁有有效發明專利133.4萬件,同比增長23.4%,以佔國內企業47.8%的數量産生了國內企業63.3%的有效發明專利量,保持著強勁的創新活力。

三是專利商標質押融資普惠性增強。上半年,全國專利商標質押融資金額為1626.5億元,同比增長51.5%,惠及企業9760家,同比增長68.0%。其中1000萬元以下的普惠貸款惠及中小企業6951家,佔惠企總數的71.2%,同比增長111.7%,專利商標質押融資服務“小微”的特徵顯著,普惠性增強。

四是地理標誌産業規模擴大。截至2022年6月底,我國核準使用地理標誌專用標誌市場主體1.9萬家,較上年同期增加六千余家。地理標誌專用標誌改革試點範圍由12個省份拓展到20個省份,涉及1951件産品,佔國內地理標誌保護産品總數的82.9%。地理標誌專用標誌使用市場主體數量持續增加,專用標誌使用申請核準程序不斷優化,對帶動地方特色産業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發揮了重要作用。

五是新興技術領域專利儲備加強。截至2022年6月底,我國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數量排前三位的技術領域分別是計算機技術、測量和數字通信,分別佔總量的9.4%、7.6%和6.8%;增速前三位為信息技術管理方法、計算機技術和醫學技術,分別同比增長78.5%、32.3%和27.1%。新興技術領域專利儲備的增強,支撐了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也增進了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福祉。

以上就是相關情況。下面,我們願就相關內容回答大家的提問。謝謝。

邢慧娜:

謝謝胡文輝副局長的介紹。下面歡迎大家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圖為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邢慧娜。(徐想 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我們都知道,商標法今年頒布40週年,目前有效的商標註冊已經超過了4000萬。我想問一下,商標工作對於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哪些具體的促進作用?謝謝。

胡文輝:

謝謝你對商標工作的關注。1982年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是我國改革開放後頒布的第一部知識産權專門法律,在我國知識産權法律制度建設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針對經濟發展中的新形勢、新情況,40年來,商標法先後進行了四次修改,有力保護了註冊商標專用權,有效維護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為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市場主體的獲得感提升。伴隨經濟發展,我國商標申請量、註冊量連續多年保持較快速度的增長,于2015年首次實現了“商標累計申請量、商標累計註冊量和有效註冊商標量”三個超千萬。同時,國家知識産權局持續加強商標審查能力建設,2021年首次實現年度商標註冊審查量超1000萬件,將一般情形下商標註冊週期穩定在7個月,很好地提升了市場主體的獲得感。這是第一個方面。

二是外國在華投資信心增強。商標法的實施和不斷完善,增強了外國投資者在華經營發展信心。商標法實施當年,國外在華商標申請不足 2000 件,2007年申請量首次突破 10 萬件,2021年達到 25.8 萬件,年平均增速達 14.2%。截至今年6月底,有超過200個國家或地區的市場主體在華擁有有效註冊商標,其中來自美國、日本、德國、英國、韓國的市場主體有效註冊商標的數量位居前五位。

三是商標品牌價值和社會效益不斷顯現。從品牌價值來看,2022年Brand Finance全球最具品牌價值500強中,中國上榜的有84個,位居全球第二,涉及金融、科技、食品、工程、物流等多個領域,總價值達 1.6萬億美元。從社會效益來看,在商標富農和鄉村振興工作中,地理標誌集體商標、證明商標和區域公共品牌,有效助力特色産業培育,成為農民增收的“錢袋子”和“搖錢樹”,探索出鄉村振興的新出路。

當然,在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中,也出現了商標惡意註冊、囤積的問題。近年來,國家知識産權局加大治理工作力度,集中開展打擊商標惡意搶注專項行動,常態化打擊商標惡意囤積行為,商標註冊秩序進一步規範,市場環境也得到凈化。

下一步,我局將繼續嚴格按照商標法的規定,做好商標註冊和保護工作,為保市場主體、穩經濟大盤和持續激發市場活力提供有力保障。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地理標誌保護和老百姓的關係非常密切,剛才發佈中也説到了地理標誌專用標誌改革試點工作,能否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工作情況?


圖為國家知識産權局知識産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徐想 攝)

國家知識産權局知識産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

謝謝您的提問。地理標誌專用標誌使用核準改革是國家知識産權局深化知識産權領域“放管服”改革的一個重要舉措,主要是將專用標誌使用核準的工作權限下放到省一級知識産權管理部門,由其核準並公告,市場主體用標更便捷,行政管理部門管理更直接。目前,這項工作已經開展了兩批試點,其中第二批改革試點前不久剛剛啟動,此次改革試點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試點覆蓋面更廣。試點地方由第一批試點的12個省份增加至20個省份,涉及地理標誌保護産品數量由1218件提高至1951件,佔總數比例由51.8%上升至82.9%。此次改革試點進一步優化核準程序、減少審批環節、精簡申報材料、壓減核準週期,更高效地滿足地理標誌産品生産企業的用標需求,使試點成效惠及更廣泛的市場主體。

二是試點任務更聚焦。此次改革試點明確要求,各試點地方應以開展試點工作為契機,順應新形勢,把握新需求,注重實踐探索,創新機制模式,推動市場主體使用地理標誌專用標誌覆蓋率達到80%以上。要按照“誰審批、誰監管”原則,形成以信用監管為基礎、以“雙隨機、一公開”和“互聯網+監管”等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的地理標誌專用標誌使用監管機制。

三是涉及業務更深入。此次持續深化改革試點工作,遴選第一批試點驗收穫評優秀的5個地方,在更好完成前期工作的基礎上,立足當地地理標誌保護工作實際,探索建立地理標誌專用標誌使用異常目錄,建立地理標誌産品專用標誌使用登出工作體系並組織實施,依法推動將地理標誌專用標誌使用納入知識産權領域信用監管。

四是充分體現政策激勵。《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對2021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察激勵的通報》明確,2021年知識産權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為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和湖北省五個省市。同時明確要對成效突出的地方在開展地理標誌專用標誌使用核準改革試點方面予以優先支持。此次第二批改革試點堅決貫徹國務院督察激勵工作要求,充分體現了對知識産權工作成效突出地方的激勵和鼓勵。

謝謝。

澎湃新聞記者:

加速專利轉化運用對於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非常重要。當前,高校院所存在不少亟待轉化的專利,但同時中小微企業也面臨技術缺失的難題。請問在對接高校院所與中小微企業需求,推動知識産權轉化轉移方面,國家知識産權局做了哪些工作?謝謝。

國家知識産權局知識産權運用促進司司長雷筱雲:

謝謝你的提問。知識産權轉移轉化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對於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具有重要意義。正如你剛才所説,在專利轉移轉化方面,存在著高校院所成果“轉化難”和中小企業技術“獲取難”的“兩難”問題。近年來,國家知識産權局在政策引導和制度供給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推動知識産權向現實生産力轉化。


圖為國家知識産權局知識産權運用促進司司長雷筱雲。(徐想 攝)

一是深入推進專利轉化專項計劃。去年3月,國家知識産權局聯合財政部印發了《關於實施專利轉化專項計劃 助力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通知》,30個省份積極響應,啟動了專項計劃實施。今年5月,兩部門又印發了《關於做好2022年專利轉化專項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繼續深入推進專項計劃實施,先後確定了16個成效突出的省份予以重點支持。有關地方從拓寬供給渠道、激發轉化活力、暢通供需對接、完善配套服務等方面,推動高校院所專利技術向中小企業轉化實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據統計,2021年,全國高校院所專利轉讓許可次數達到2.7萬次,同比增長33%,是全國專利轉讓許可總體增速的近2倍。其中,16個重點省份高校院所專利轉讓許可次數、向中小企業轉讓許可的次數和惠及企業數均佔全國的九成左右,推動專利轉移轉化的引導作用和實施成效顯著。

二是加快實施專利開放許可制度。專利開放許可是《專利法》第四次修改創設的新制度,是簡便快捷的“一對多”許可方式,有助於促進供需對接、提升談判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為專利轉化運用提供了新途徑、新模式。今年以來,為了推動專利開放許可制度平穩起步、高效運行,國家知識産權局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專利開放許可實施工作,向局內的部門印發了《推進專利開放許可實施工作方案》,向地方知識産權局印發了《專利開放許可試點工作方案》,計劃在2022年底前,發動超過100所高等院校參與試點,達成專利許可超過1000項,有效提升專利轉化成效。目前已經有13個省份印發了試點方案,已經有6個省份組織了77所高校篩選公佈了3375件專利進行開放許可,精準匹配推送到1.9萬家中小微企業,達成許可合同587份。

下一步,國家知識産權局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紮實推進專利轉化專項計劃和專利開放許可制度的實施,發佈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數據,出臺專利評估指引國家標準,為開放許可定價提供方法指導和數據參考,並從高校院所供給側和中小企業需求側雙向發力,推動高校院所創新成果轉化見效,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謝謝。

中國新聞社記者:

我想問一下,疫情對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帶來很大的衝擊和影響。胡局長剛才發佈時説到,國家知識産權局在這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助企紓困、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能不能介紹一下具體的政策措施?有哪些成效?能否舉個例子説一説?謝謝。

胡文輝:

謝謝你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就像你剛才提到的,今年以來,圍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國家知識産權局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主動發揮知識産權助企紓困積極作用,5月底我們出臺了《關於知識産權政策實施提速增效 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進一步在《通知》當中明確了4個方面12項具體舉措,為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這四個方面的情況我簡要介紹一下。

一是加速釋放知識産權政策資金效應。我們實施專利年費繳納延期政策,這項政策惠及116.6萬專利權人、覆蓋660萬件專利。具體講,對於專利年費(不含授權後的首年年費)繳納期限的屆滿日在2022年6月15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就是説從我們發佈《通知》之後的6月15日到年底期間,並且享受我國專利費用減繳政策的專利權,將該專利年費繳納的期限屆滿日自動延長至2023年6月15日,並且這期間不産生滯納金,讓市場主體減負直接體現在“賬面上”。此外推動知識産權資金政策靠前發力,充分利用專利轉化專項計劃的獎補資金、知識産權運營項目存量資金惠企紓困,穩定市場預期。

二是有效發揮知識産權制度效能。以“便利辦事、減輕負擔”為原則,發揮專利優先審查、商標註冊申請快速審查、保護中心糾紛快速處理試點等一系列機制的共同作用,持續提振市場主體創新信心。截至目前,已經對與疫情防控相關的2572件專利申請進行了優先審查,對393件相關商標進行了快速審查,並對受疫情影響較大地區符合條件的集體和證明商標註冊、地理標誌産品認定等提前審查。加大對《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註冊海牙協定》的宣傳推廣,鼓勵創新主體用好海牙體系,提升外觀設計的全球佈局效率。

三是加快推動知識産權價值實現。繼續開展知識産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行動,充分運用普惠金融政策,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支持。剛才在發佈稿裏我也提到,今年上半年,我國專利商標質押融資金額達到了1626.5億元,惠及企業達到9760家,這其中1000萬元以下的普惠貸款惠及的中小企業佔到了70%多,具體是6951家,佔到71.2%。同時,我們還在多個省市實施專利開放許可試點,降低技術獲取成本和交易成本,助力打通創新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開展專利導航專項服務,提高中小企業創新效率,增強發展動能。

四是持續優化知識産權服務機制。提供更多“少跑腿、少接觸”的便利化服務,我們依託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實現了專利公佈公告和商標公告的掌上查詢,動態調整窗口服務措施,暢通網上辦理渠道。開通專利商標質押登記綠色通道,深入開展“知識産權服務萬里行活動”,向受困的市場主體免費開放知識産權服務工具,更好滿足疫情下市場主體的發展需要。

以上是四個方面開展的主要措施。下一步,我局將進一步挖掘知識産權政策潛力,為助力疫情防控、助推經濟發展提供更好的服務。謝謝。

中宏網記者:

當前我國新興技術領域的專利保護和儲備量都在不斷增強,這也支撐了我們國家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發展方向。知識産權局在激發和保護數字經濟領域的創新活力等方面採取了很多措施,請問成果如何?下一步有哪些具體舉措?謝謝。

國家知識産權局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

謝謝你的提問。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培育壯大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産業。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等新興技術領域蓬勃發展,正如剛才胡局長提到的,相關領域的自主知識産權創造和儲備也正在不斷增加。


圖為國家知識産權局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徐想 攝)

從數字經濟核心産業整體情況來看,截至2021年底,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産業的有效發明專利達到97.7萬件,是2016年的2.8倍,佔國內有效發明專利的比重達到35.2%。從區域分佈來看,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京津冀呈現出“三強鼎立”的態勢,三區域的數字經濟核心産業發明專利有效量佔國內的72.4%;成渝地區發展潛力大、增速最快,近五年平均增速達到27.9%。從創新主體來看,企業的數字經濟核心産業發明專利有效量佔國內的73.1%,成為帶動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

同時,我國在數字經濟關鍵核心技術領域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以人工智慧為例,2021年,我國在中美歐日韓世界五大知識産權局獲得授權的人工智慧發明專利達到5.7萬件,是2016年的5.1倍,年均增長38.5%。近日,德國專利商標局發佈的報告也顯示,2021年,在與數字化相關的數字通信等技術領域,中國在德國的專利申請公開量較上年明顯增加,優勢地位不斷鞏固。

當前,我國正大力推進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數字化發展進一步加快步伐,這也對數字領域的知識産權保護提出了新的要求。下一步,國家知識産權局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開展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領域新業態的知識産權保護制度研究和實踐探索,推進實施數據知識産權保護工程,增強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核心動能,助力打造我國數字經濟新優勢。謝謝。

中國青年報記者:

就知識産權保護而言,越早越快制止侵權行為就越能夠維持權利人的市場優勢。請問,在推動快速協同保護、提高維權效率、降低維權成本等方面,近期國家知識産權局都開展了哪些工作?謝謝。

張志成:

謝謝您的提問。為切實提高知識産權保護效率、降低維權成本,國家知識産權局持續深入推進知識産權快速協同保護工作。

一方面,支持地方建設知識産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面向市場主體提供集快速預審、快速確權、快速維權于一體的知識産權“一站式”保護服務。截至目前,已有27個省(區、市)佈局建設了知識産權保護中心57家、快速維權中心30家。近期,我局還充分利用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一站式”綜合保護平臺,開展知識産權糾紛快速處理試點工作,確定了9省16市3縣為第一批試點地區,在受理不同類型的知識産權糾紛維權請求後,根據案件情況,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進行分流快速處理。

另一方面,國家知識産權局會同司法部開展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規範化建設工作,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專業性強等特點,在及時定分止爭、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據統計,行政裁決案件的平均辦案週期約為2個月,比法定時限節省1個月,行政裁決已成為市場主體重要的專利侵權糾紛解決渠道。

下一步,國家知識産權局將多渠道推動知識産權快速協同保護工作,充分激發知識産權“全鏈條”保護效能,提高知識産權糾紛處理速度和質量,降低維權成本,提升市場主體的獲得感。謝謝。

長江日報記者:

我了解到,國家知識産權局近期印發了《國家知識産權保護示範區建設方案》,能否介紹一下這個方案的相關情況?謝謝。

胡文輝:

謝謝你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就像你剛才提到的,國家知識産權保護示範區現在社會上高度關注。2019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於強化知識産權保護的意見》,在這個《意見》當中明確提出“鼓勵條件成熟的地區先行先試,率先建設知識産權保護示範區,形成若干保護高地”。開展國家知識産權保護示範區建設,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知識産權保護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目的就是在全國範圍內遴選一批先行地,先行先試、改革創新、靠前探索,打造一批知識産權保護高地和創新創業熱土,積累一批有益經驗,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助力我國知識産權保護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創新和營商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

今年6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知識産權局印發了《國家知識産權保護示範區建設方案》。《方案》當中明確,到2025年將在全國範圍內遴選20個左右的城市(地區)來完成建設工作,經評估認定為示範區。《方案》從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工作整體部署、提高知識産權保護工作法治化水平、強化知識産權全鏈條保護、深化知識産權保護工作體制機制改革、推進區域內知識産權領域國際合作交流以及維護知識産權領域國家安全等6個方面,部署了近40項重點建設任務。這不僅為各地建設知識産權保護示範區、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工作提供了全面、清晰、高水平的政策指引,也為相關地方全面加強知識産權保護提供了重點突出、任務具體、操作性強的指導性意見,同時還鼓勵條件成熟的地區大膽創新,切實發揮示範帶動的高地效應。

國家知識産權保護示範區建設得到了最高法、最高檢、工信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貿促會等部門的大力支持。各部門共同研提創新舉措、設計遴選及認定標準,為示範區建設的協同推進提供了有力的政策護航。

下一步,國家知識産權局將按照《方案》的要求,繼續會同相關部門加大示範區建設的政策支持,共同開展示範區建設遴選工作。通過努力打造若干知識産權保護高地,帶動我國知識産權保護水平的整體提升,深入推進知識産權強國建設,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有力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謝謝。

界面新聞記者:

大家知道,餐飲和文旅業受疫情衝擊較大。請問,國家知識産權局在支持餐飲和文旅業的復工復産、平穩健康發展方面將開展哪些工作?謝謝。

胡文輝:

謝謝你的提問。前面介紹的時候,我對助企紓困有關措施進行了一些介紹。涉及到餐飲文旅業的具體情況,請我們運用促進司雷筱雲司長作進一步介紹。

雷筱雲:

謝謝。疫情發生以來,餐飲和文旅等行業,特別是相關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經營活動受到了很大衝擊。為了幫助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餐飲、文旅等行業復工復産,為相關的市場主體紓困解憂,國家知識産權局深入開展商標質押融資等專項活動,為困難行業的市場主體融資和經營提供積極幫助。

一是聯合中國銀行開展商標質押助力重點行業紓困“知惠行”專項行動。計劃用3個月時間,以長三角地區和北京、遼寧、湖北、廣東、四川、陜西等10個省市為重點,通過企業調查、銀企對接、政策宣講等形式開展百場活動。中國銀行為活動提供了50億元的專項融資額度支持,將惠及重點行業企業超過1000家。

二是發揮商標業務窗口、商標品牌指導站作用。國家知識産權局積極為各地商標窗口、商標品牌指導站提供業務培訓、政策諮詢等服務,對餐飲文旅等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開展重點幫扶,對相關市場主體的商標質押登記開闢綠色通道,確保1個工作日完成。

三是規範餐飲行業商標註冊、使用和保護。制定發佈《餐飲行業商標註冊申請與使用指引(試行)》,引導相關從業者更加規範地註冊和使用商標,促進餐飲行業平穩健康發展。

四是組織地理標誌集中宣傳推介活動。地理標誌是地方特色餐飲和文旅行業發展的重要資源。發揮地理標誌展示推廣中心作用,組織對餐飲文旅行業品牌集中宣傳推介,擴大品牌影響力。鞏固和商務等部門的合作,在電商平臺上,緊扣重點節日的營銷熱點,拓寬地理標誌産品銷售渠道,促進餐飲和文旅行業的消費。

謝謝。

中國日報記者:

知識産權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資源,《“十四五”國家知識産權保護和運用規劃》將“海外發明專利授權量”納入了主要發展目標。我的問題是,當前我國知識産權國際化情況如何?能否結合數據具體介紹一下?謝謝。

胡文輝:

謝謝你的提問,海外專利是我們這次納入的一個新指標。請規劃司葛樹司長來回答這個問題。

葛樹:

謝謝你的提問。知識産權是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也是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十四五”期間,我國進一步加強知識産權工作頂層設計,完善以質量和價值為導向的指標體系,將“海外發明專利授權量”納入《“十四五”國家知識産權保護和運用規劃》主要發展指標,引導市場主體更加注重海外專利佈局。當前,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知識産權跨境保護已成為創新型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一門必修課。

總的來看,我國海外發明專利授權呈現積極發展態勢,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申請人在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經實質審查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達到4.6萬件,同比增長14.1%,是2016年的2.4倍,延續了“十三五”以來較快增長勢頭。從申請情況來看,世界知識産權組織公佈的數據顯示,我國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已經連續三年位居世界首位。據統計,2021年中國申請人提交並公開的PCT國際專利申請中,數量居前三位的技術領域是計算機技術、數字通信和音像技術,分別佔總量的15.5%、15.3%和6.9%。增速居前三位的技術領域是生物材料分析、生物技術和有機精細化學,分別同比增長49.2%、39%和35.5%。歐洲專利局發佈的數據也顯示,2021年收到來自中國的發明專利申請達到1.7萬件,再創歷史新高,其中華為位居企業首位,OPPO、中興、百度、小米和騰訊位列前50名,中國專利申請呈現極具活力的發展態勢。

這些數據表明,我國市場主體正積極運用國際知識産權制度,重點圍繞數字化技術、生物技術等領域,不斷加大海外知識産權保護力度。我們也希望這些申請能夠在國外獲得及時的審查和授權,並得到有效的保護。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按照“十四五”國家知識産權保護和運用規劃的要求,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國際合作,助力市場主體進一步提高海外知識産權獲權維權能力,有力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合作共贏,實現共同發展。謝謝。

鳳凰衛視記者: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週年,能否介紹一下香港回歸以來國家知識産權局與特區政府方面開展了哪些合作與交流?未來還會開展哪些工作來繼續支持特區知識産權事業發展?謝謝。

胡文輝:

謝謝你的提問。今年是香港回歸25週年,7月1日,香港又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包括香港特區在內的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創新要素最為集聚的地區之一。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發佈的《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當中,“深圳-香港-廣州”地區高居第2位,彰顯了粵港澳大灣區的蓬勃活力和創新實力。

近年來,國家知識産權局積極落實中央關於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決策部署,持續推進內地與香港特區知識産權交流合作,支持香港特區提升知識産權能力,不斷促進其更好地融入大灣區建設,融入內地創新發展。

一是不斷深化全面合作機制,促進特區融入發展大局。2017年,與香港特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簽署《關於知識産權領域合作的安排》,進一步拓展合作內容。自2000年起,連續多年與香港特區和澳門特區合作舉辦知識産權研討會,多次參加香港特區舉辦的“亞洲知識産權營商論壇”等重要國際會議,支持特區運用知識産權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

二是積極協助新專利制度實施,支持特區提升創新能力。從法律制度建立、業務流程優化、信息化系統建設、審查隊伍建立和培訓等方面為香港特區建立實施新專利制度提供大量支持,併為特區政府知識産權署提供專利審查的技術協助。

三是大力促進知識産權轉移轉化,助力企業創新發展。支持廣東省知識産權局與廣州市人民政府、香港特區政府知識産權署、澳門特區政府經濟局共同主辦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産權交易博覽會暨中國(國際)地理標誌産品交易博覽會,支持舉辦“粵港澳大灣區高價值專利培育佈局大賽”,促進知識産權交易運營。

四是持續提供優質的知識産權服務,便利香港特區用戶和公眾。從2021年開始在香港特區設立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考點,為特區考生克服疫情影響順利參加考試提供各種便利。積極為香港特區申請人在內地申請專利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

下一步,我局將繼續全面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支持香港特區加快推進區域知識産權貿易中心建設,繼續在審查業務、人員培訓等方面為特區新專利制度實施提供幫助,為特區居民在內地申請專利、註冊商標提供更多便利,促進特區知識産權事業發展。

謝謝。

邢慧娜:

今天的發佈會就先到這兒。謝謝幾位發佈人,也謝謝各位媒體朋友。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