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實錄  
  文字來源:中國網
 

  •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 米鋒]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歡迎參加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的新聞發佈會。1月23日至4月7日,中日友好醫院先後派出6批、164人的醫療隊馳援武漢,分別在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開展重症患者救治,在東西湖方艙醫院和光谷方艙醫院開展輕症患者診療。今天我們請來了他們中的代表,中日友好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領隊王燕森先生,援鄂醫療隊副隊長、外科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段軍先生,肺移植科副護士長孫菁女士,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呼吸治療師夏金根先生,請他們來共同回答媒體提問。2020-05-09 14:59:18
  • [米鋒]首先,通報一下疫情情況。5月8日0時—24時,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天津病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2例,均為境外輸入上海病例。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53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670人,重症病例減少3例。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176例,其中重症病例4例;現有疑似病例8例。累計確診病例1681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505例,無死亡病例。截至5月8日24時,據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208例,其中重症病例15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78046例,累計死亡病例4633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2887例,現有疑似病例8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736372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5859人。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5例;當日無轉為確診病例;當日解除醫學觀察33例,其中來自境外輸入8例;尚在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836例,其中境外輸入63例。累計收到港澳臺地區通報確診病例1529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1044例,澳門特別行政區45例,台灣地區440例。2020-05-09 15:00:26
  • [米鋒]過去14天,全國共報告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52例,全部通過航空口岸入境。當前,境外疫情暴發增長態勢仍在持續,我國外防輸入壓力持續加大。要擴大檢測範圍,對入境人員實行“應檢盡檢”,做好閉環管理,防止疫情反彈。以上是疫情情況。下面進入今天的現場提問環節,請記者朋友圍繞今天的發佈主題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2020-05-09 15:03:36
  • [​長江日報長江網駐京記者]首先非常感激中日友好醫院援鄂醫療隊為武漢拼過命。方艙醫院對大家來説是個全新的概念,請問你們在第一次進駐方艙診室的時候是不是有一些擔憂和顧慮?當你們實際接觸到病人的時候,跟你們預想的有什麼不一樣?你們有沒有什麼哪些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可以跟我們介紹一下嗎?謝謝。2020-05-09 15:04:01
  • [中日友好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領隊 王燕森]感謝您對方艙醫院和我們中日友好醫院救援隊的關注。方艙醫院是戰時之需,這次馳援武漢,我們中日友好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第一時間到達武漢,這也是我們救援隊首次整建制參加,包括醫生、防護、放射、藥學、檢驗、管理人員,以及我們的五台救援車輛。我們先後轉戰了東西湖方艙醫院和光谷方艙醫院,每到一處,我們和兄弟醫療隊都快速磨合、快速對接,都是首批進艙並且籌建開艙的醫療隊,累計接診患者383人次,累計管理患者3643人次。最後我們也實現了“患者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出院患者零回頭”的既定目標。方艙醫院不同於一般的醫院,它是臨時改建,但是可以為確診的輕症患者提供一些基本的生活照護和基本醫療。但是,正像方艙醫院一樣,我們的方艙醫院是在這個空間裏面,幾百人甚至一千人大家共同生活在一起,有些病人是從隔離點或者定點醫院轉診過來。對於這樣的環境,這些患者能不能適應,進到方艙裏面以後,能不能住得穩,有沒有一些不良情緒,這是我們醫療隊在進艙之前比較有顧慮的地方。2020-05-09 15:13:10
  • [王燕森]想到最壞,才能做到最好。第一天接診過程當中,我們設想了很多場景,真正接診的時候有兩個不同。第一,患者接診的時候,不是按照我們預想的一個一個來,是十幾個有時候是幾十個一起來。另外,患者是一撥接著一撥來。在接診過程當中,我們原來預想的患者可能會出現一些不良情緒,都沒有出現,絕大部分患者對醫務人員、對我們年輕的醫療隊員都很理解,也是極其配合的。其中有一位我們印象非常深刻的患者阿姨,因為她對方艙醫院不了解,剛進艙的時候不太配合我們的治療,對年輕的醫護人員也缺乏一些必要的信任。但是經過我們醫療隊多名90後隊員的悉心照護,這位患者阿姨完全改變了她的看法,她在走出方艙出院以後,在給我們醫療隊員的微信中給我們寫到“感謝你們中日友好醫院醫療隊,這次有幸和你們相見,你們的服務和管理都是一流的,親切溫暖,家裏的子女也無非如此”。她還特別強調,這次磨難和經歷,也讓她深深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和黨的領導,她説在方艙醫院的這些日子,她説的感謝比她六十年來説的謝謝還要多,而且是特別發自內心的真誠的感謝。類似這樣的例子,在我們工作的方艙醫院裏有很多,比如情人節這一天,一位患者給我們醫護人員悄悄送來了一封情書,還有一位患者,用他熟悉的樂器二胡為我們的醫療隊員演奏了慰問樂曲,以及我們的隊員李剛和患者在生日時互致詩歌祝福。在休艙的時候,當地公安幹警和民警對我們醫療隊員列隊歡送時致敬、敬禮的場景,都深深印在我們心裏。正是這種患者與醫務人員之間生命與生命的碰撞過程中的交流,讓大家做到了榮辱與共,也在這種心與心的交流中,我們做到了同心同德,一起戰勝疫情。謝謝。2020-05-09 15:13:15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新媒體中心記者]新冠肺炎發生以後,央視新聞有關注到中日友好醫院赴武漢承擔了重症救治的任務。請問醫療隊在到達武漢後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又是如何解決的?請跟我們分享一下此次抗擊疫情的相關經驗。謝謝。2020-05-09 15:13:33
  • [中日醫院外科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療隊副隊長 段軍]謝謝您的提問。初到武漢,我們確實遇到了很多困難,為了應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我們主要是做了三大方面的優化。首先,改造環境和設備。我們利用有限的條件,比如説排風扇、塑封槍,我們自己改造病房,在24小時之內就由一個普通病房改造成了能夠收治呼吸道傳染病的隔離病房,基本建成了“三區兩通道”能夠收治呼吸道傳染病的基本條件的工作環境。在我們開科24小時之內,連續收治了50位患者。患者收滿以後,我們就遇到一個新問題,因為我們的病人有重症的,也有急危重症的,出現設備、耗材短缺。當我們醫院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連夜從北京大後方運來了兩車29件重型生命支持的“武器”,包括大家熟知的呼吸機、監護儀、ECMO等等。有了這些“武器”以後,對於降低病亡率、提高治愈率,有了很大的底氣。我們醫院其中有一套設備,我們稱為移動式三級監護設備,起到很大的作用。大家知道,在重症病房裏有這樣一句話,叫做無監測不治療。也就是説,我們要給這些重症病人持續有效的監測,但是在隔離病房,當我們穿上防護服、戴上護目鏡,有時候會出現“耳不聰、目不明”,這時候的監測顯得尤為重要。我們所推行的移動式三級監護,第一級指的是可視化報警系統。第二級指的是可移動中央監護站,第三級指的是自動預警系統。有了這樣的體系,我們就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哪些重症病人發生了病情變化,然後給予及時有效的處理和干預。2020-05-09 15:18:02
  • [段軍]第二大方面的優化,是優化我們的人員和結構。來武漢的這些醫務人員,有ICU的,有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有內科、外科、急診科等相關科室的,我們把所有醫生分為三個梯隊,由重症醫生和呼吸危重症醫生來管理危重症病人,這是第一梯隊。普通重症病人,由內科、外科、急診科和中醫科室的大夫進行管理。臨床上其他的包括協調保障的工作,由檢驗、放射等後勤科室,以及一些醫工、醫務的行政科室來管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們之前對重症醫學科和呼吸危重症醫學科有一套完整的教學培訓的體系,而我們用的呼吸機、ECMO、床旁超聲早就是我們日常行為的常規工作。最後一條是規範和流程。我們在醫院制定了很多不同的制度和流程,包括首診負責制,包括交接班制度和主診醫生負責制。對有創的和風險極高的情況,我們會根據臨床情況,加以改良和優化,讓操作者更少被感染的可能性。在我們設備到位、流程優化的基礎上,有序開展臨床救治工作。截至到4月7日,我們撤離武漢的時候,總共收治重症患者100名,有效地給這些病人上了有創、無創呼吸機的支持40例次,做了五個氣管切開術,上了4個ECMO,其中有1例是主動脈球囊反博聯合ECMO雙重循環支持下的冠脈支架植入術。謝謝。2020-05-09 15:18:12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在這次援鄂醫療隊伍當中,應該説護理人員佔了相當大的比重。所以我們想問,護理對於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謝謝。2020-05-09 15:19:47
  • [中日醫院肺移植科副護士長,醫療隊員 孫菁]謝謝您的提問,感謝您對護理工作的關注。在這次援鄂過程當中,我們接觸到了很多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很多患者病情極其複雜,病情變化瞬息急驟,又合併了很多基礎疾病,即使在面對這些重症病情不穩定的患者,我們依然希望可以早期識別出他們潛在的病情風險和變化,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病情相對穩定。在專業護理方面,我們努力全面配合醫療開展各項臨床診療技術,雖然是在隔離病房內,雖然我們穿著厚重的防護服,但對重症患者治療有效的一切重症專科護理操作,我們一項都沒有落下,全面順利開展,這是我們必須要完成的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也是對生命負責。其次,我們臨床工作當中,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病房內有一位ECMO輔助的氣管切開機械通氣的危重症患者,當時這名患者病情非常非常危重,患者的氣道內痰液較多。為了做好痰液引流,促進患者的肺功能康復,我們決定為這位患者進行俯臥位通氣。這位患者血壓變化非常大,而且生命體徵不穩定,在每次操作之前,我們都要經過充分徹底全面評估,保證整個操作過程中萬無一失。每次除了有醫生、呼吸治療師的參與,全程下來至少需要有5名護理人員全程參與到這個過程中來。患者身上插滿了十多根管子,每一根管子都是生命的通道,對維持患者的生命有著重要的意義。看似這樣一個簡單的操作,它不僅僅是一次翻身,當我們在翻運病人的過程當中,病人可能會有血壓的波動,所以我們要做好各項指標的監測,除了保證管路安全之外,更要保護各種儀器設備有序正常運轉,這是我們要監測到的數據。此外,這部分病人的皮膚非常容易發生壓瘡,我們準備好各種軟墊、軟枕幫病人擺到合適體位,直到我們看到病人面部表情輕鬆,擺到合適的體位之後,病人感到放鬆,一切生命指標穩定,我們才覺得可以松一口氣。病人心裏舒服,我們心裏才能感到舒服。看似簡單的護理操作,在這個背後其實凝聚了護理人員大量的專業知識積累。我們需要依靠專業知識去判斷病情的變化和風險。2020-05-09 15:26:34
  • [孫菁]此外,從開始之前的準備到操作完成,全程下來需要40分鐘的時間,需要花費巨大的體力。我們就是這樣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戴著模糊不清的護目鏡,手上戴著活動不便一層層的膠皮手套,完成這樣的護理操作。我們每一次都在默契地配合著彼此,完成一次次操作。在隔離病房還有一個最深刻的感受,很多病人經常感覺到恐懼,對於這種突如其來的疾病,他們感覺到對生命有一種不確定性,特別是我們看到了有些患者,他的家人也同樣在生病住院治療,所以他們經常偷偷流淚,這些都被我們護士看在眼裏。我們想方設法幫他們與家人取得聯絡,通過視頻聊天或者語音聊天的方式,讓他們得到家人的安慰。但是確實有一些患者既不能説話,還不能寫字,我們就非常想渴望了解他內心最真實的感受,我們的護士提前在紙上已經寫好了渴、餓,或者疼、難受這樣的字眼,幫助患者了解他內心的訴求,感受病人內心最真實的需求,看看如何能更好地幫助他們。我們經常通過觸摸患者的雙手,讓患者感覺到一種力量,讓他們感受到安全、溫暖,因為一直有我們在陪著他們。謝謝。2020-05-09 15:26:44
  •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這次疫情當中,有一批呼吸治療師隊伍,這是一種國家新職業。據報道,在這次疫情中,有許多呼吸治療師奮戰在一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請問你們到武漢後,是如何開展呼吸治療工作的?請談談您們的看法。謝謝。2020-05-09 15:27:20
  • [中日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呼吸治療師,醫療隊員 夏金根]謝謝您的提問,也非常感謝您對呼吸治療師這個職業的關注。我作為一名呼吸治療師去支援武漢。呼吸治療師其實是危重症救治團隊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員,主要為呼吸功能受損的病人提供呼吸支持或者氣道管理等很重要的臨床呼吸治療工作。簡單來説,每天的工作就是需要接觸病人氣道裏的分泌物,還有病人呼吸的氣體。去了武漢之後,我們主要的工作,做的第一件事情,其實並不是馬上進入隔離病房,而是要準備很多不同種類、不同品牌的呼吸支持設備和耗材,比如説不同的吸氧裝備,無創呼吸機、有創呼吸機,還有人工肺等,這些設備對病人來説是很重要的,是病人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的設備,所以我們必須保證這些設備是隨時可用的、隨時好用的。這些前期工作非常繁瑣,特別重要,繁瑣到一個小接頭需要費時一上午時間,或者專門從北京運去這個小接頭,好像我們去打仗,我們必須在戰前準備好,裝備好更多的武器和子彈,戰場上的戰士才能打贏這場戰爭。實際的臨床工作當中,由於工作的性質,每天可能都要面對一些高風險的操作,比如説吸痰,比如説輔助建立人工氣道,還有纖維支氣管鏡等高風險操作,每天要評估病人氣道,了解病人氣道裏面的分泌物的量、顏色和性狀,這樣才好去採取一定的措施或者各種物理的方法,幫助患者排除口咽部一直到下呼吸道裏的分泌物,而這對於新冠肺炎病人來説,對感染的控制是很重要的,需要與團隊一同來協商呼吸機治療的方案,這樣才能保證病人呼吸機治療的安全和有效性的問題。另外,我們會全程跟隨危重病人的轉運,保證病人在整個轉運過程當中氣道和呼吸的安全。還有很多病人一旦病情稍微有好轉,就必須儘早實施早期康復治療。所以呼吸治療師在這次疫情當中,必須保證呼吸治療方案的精準化、精細化和規範化的實施,這對於新冠肺炎病人的救治來説是非常重要的。呼吸治療師作為國家的一個新職業,我其實是國內最早培養成長起來的一批呼吸治療師之一,通過自己的一些臨床經驗和體會,我感覺到,專職、專業地做好呼吸治療工作,對於危重病人整體的治療照護質量的提高是很重要的。謝謝。2020-05-09 15:32:53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還是接上位記者的提問,想了解呼吸治療師的一些情況。剛剛夏先生提到,呼吸治療師每天都要接觸病人患者氣道分泌物以及呼吸氣體,應該説感染的風險非常大。另外,媒體也經常提到,呼吸治療師是距離新冠肺炎最近的人。那麼請問夏先生,您自己有沒有過擔心有感染的風險?另外,如何在科學救治的前提下做好自己的防護以及克服心理障礙呢?謝謝。2020-05-09 15:41:21
  • [夏金根]謝謝您的提問。其實第一次進入隔離病房,肯定是很緊張也是很擔心的,因為我們的工作性質就是需要接觸呼吸道裏的分泌物和呼吸的氣體。但當我和同事邁進隔離病房的時候,這種緊張的情緒會得到明顯緩解,在裏面我們就可以真正為危重病人做這樣的事情。有一件事情,對於我們來説是感染風險是非常高的,也就是危重病人的轉運。我們早期剛到武漢的時候,要轉運一個病人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醫院裏面已經做好了分區,所以要轉運病人做檢查,我們必須把病人推到病房樓外去。但是,當你推著病床,帶著病人,還要帶著各種監護設備、注射泵,還有氧氣瓶,還有呼吸機,相當於把整個ICU的所有設備都搬出去,甚至推著這些設備在外面走將近一到兩公里的路程,有時候為了一個病人能做一個很重要的檢查,我們甚至得需要5-9名醫務人員才能完成這樣一次操作。所以做完CT之後,幾乎每個人都是全身大汗。我們更擔心的是,在外面轉運的時候,我們早期經常會遇到一些防護設備的磨損問題,比如鞋套。後來我們跟同濟醫院協商,他們就給我們安排了救護車,幫助我們轉運,這樣就大大節省了我們的體力,也減少了我們暴露的風險。還有我們同事們經常坐在一起研討形成更清晰的流程。隨著臨床工作經驗的積累,這種擔心最後在病房裏面是逐漸減輕的。後來在運送生病的易凡和胡衛鋒大夫多次外出檢查的時候,整個過程是很順利的。我們更為武漢人民的樂觀、堅強和不捨生命的精神所感動。他們這種精神,為我們在面對感染風險的時候增添了無窮的勇氣,這要求我們必須要更加勇敢地走進病房。我記得剛進病房的時候,有一位從外院轉過來的60多歲的阿姨,她當時很重,急性呼吸衰竭,呼吸急促,因為她缺氧,也很緊張,初次見面,也不怎麼説話,尤其不怎麼愛吃飯。後來我們告訴她,吃飯很重要,你只有吃飯,身體的抵抗力才很強,恢復得才會很快。所以她每天都按時吃飯,認真吃飯。為什麼説認真呢?因為她每次吃飯是很艱難的,吃飯就會出現缺氧的情況,情緒明顯的煩燥。所以她經常是怎麼吃飯呢?把面罩取下來吃一口飯,再把面罩扣到她的口鼻腔,這個過程是很艱難的。她甚至告訴我,吃飯是她在隔離病房裏最幸福的時刻。這樣的情況下,她在我們病房住了兩個月,最後病人成功轉出了病房。還有一位70多歲的老爺爺,病情其實很重,當我們告訴他病情稍微好轉的時候,這個老爺爺居然像小孩一樣,非常高興,擺出V字型的勝利手勢,並且喊出了“耶”,可以看出這些病人是非常可愛的。像這樣一些感動的事情,在武漢隔離病房裏是非常非常多的。我們在隔離病房裏治療這些堅強而勇敢的病人,我們倍感欣慰。謝謝。2020-05-09 15:41:46
  • [中國教育電視臺記者]剛剛夏醫生提到了易凡和胡衛鋒,其實大家非常關注此前在被救回後臉色發黑這兩名武漢醫生的狀況。我們也了解到昨天武漢市中心醫院的易凡醫生已經出院了,另外一名醫生還在救治當中。請問當時中日友好醫院是如何對這兩位醫生實施救治的?他們現在的健康狀況如何?謝2020-05-09 15:42:09
  • [段軍]謝謝您的提問,也謝謝大家這麼關注和關心這兩位武漢市中心醫院的醫生患者。正如剛才給大家提到的,當大後方幫我們解決了設備耗材的問題時,重武器到場,我們就可以打硬仗了。易大夫和胡大夫都是在1月底前後確診感染的,當時的病情都很重,進展都很迅速,都插了氣管插管,都上了ECMO。我記得那天下著大雨,我們呼吸重症的詹慶元主任應邀前去會診這兩位病人。大家知道,ECMO的管理需要一個團隊,任何時候ECMO管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別提在我們的隔離病房這種特殊的環境中。但是,作為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作為國家呼吸中心,救治最危重的患者,正是我們的使命和擔當,所以我們當即決定連夜把這兩位大夫轉到我們的病區。轉過來以後,我們首先給他們倆做一個全面評估,然後根據評估的情況,給他們做相應處理。當天就在ECMO和呼吸機的支持下,給他們做了轉運CT檢查,第二天做了氣管切開術。我們評估發現,這兩位病人都存在血源性感染,也就是我們得想盡一切辦法把血裏面的感染源去除,其中最關鍵最重要的就是更換身上的所有導管,尤其是最危險的ECMO的導管。雖然我們做了很詳細的準備和很週密的計劃,包括我們的緊急預案,但是不成想,在更換ECMO管路的時候還是出了意外,胸腔大出血、休克,當時我們沒有任何想法,不管是轉運到另外一棟樓的手術室,還是就地原地緊急手術,不顧一切就得上。這裡感謝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他們半個小時之內幫我們協調到了手術室,協調到手術大夫,經過搶救,病人的病情就穩定下來了。但是,ECMO的管路仍然存在感染源,仍然沒有去除,病人仍然處於嚴重感染的狀態。正在我們焦灼、難以抉擇的時候,王辰院士給我們指出了一條明路,那就是創造條件,想盡辦法都得換管子,當然換管子不但是一波三折,是一波四折、一波五折,中間非常曲折,而當我們成功更換ECMO管路以後,病人的病情第二天就穩定了,第三天易凡大夫就醒了。我特別記得,當他醒來的時候,特別想説話,他想問的是,我身上的ECMO管路固定好了沒有。因為易凡大夫本身就是一名心外科大夫,平時就使用ECMO,他知道ECMO管路固定對他來説的重要性,ECMO當時就是維持生命的唯一辦法。這兩位大夫經過我們的救治,他們也非常配合,病情好轉也很迅速,很快都在康復之中。易大夫是在第14天撤掉的ECMO,正如剛才記者知道的,已經出院回家了。而胡衛鋒大夫是在第20天撤離的管路,現在還在醫院康復治療中。前段時間大家比較關注的就是他們倆皮膚變黑的事情,其實就是因為感染太重,我們給他使用了一種叫做多粘菌素B的藥物,這種藥物會導致色素沉著,導致皮膚變黑。但是大家不用擔心,這種皮膚變黑會慢慢消退。我們和這兩位大夫一直都在聯絡。有一句話,你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我們早已成為了生死之交。易大夫知道我今天要來參加新聞發佈會,今天上午特意把他的照片發過來了,他囑託我,一定要把他的感謝轉達給關心和幫助他的各位媒體朋友,包括各位同事和親人。左邊的是今天上午拍攝的照片,這邊是我們離開武漢4月6日他留下的照片。可以看到,其實皮膚變白的易凡大夫,還是非常英俊的。2020-05-09 15:52:59
  • [香港經濟導報記者]方艙醫院相比定點收治醫院,病人數量更多一些,請問在這麼多病人的情況下,醫療和護理工作和平時有什麼區別?在這方面,你們是怎麼安排的?謝謝。2020-05-09 15:53:29
  • [王燕森]感謝您的提問。方艙醫院裏面病人數量的增加,也意味著醫療需求的增加。為了保證方艙醫療工作的順利進行,我們制定了科學有效、簡便操作易行的方艙醫院管理模式,結合患者數量大、隱患風險多的特點,我們制定了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簡便易行可操作,同時我們在收治病人過程中,不斷進行優化和完善。此外,我們和兄弟醫療隊密切協同配合,嚴格按照國家發佈的診療方案開展治療,提供中西醫結合治療和心理疏導。我們也通過設立觀察病區,暢通入艙、出艙和轉診通道,增設移動方舟CT,加快患者檢查速度。通過這些規範化治療、多樣化康復,以及人性化關懷,我們嚴防輕症轉重症。對於醫護來説,醫生採取分區值班,分小組管理,縱橫結合,責任到人。艙內醫護和艙外醫護密切協同。對於我們護理來説,實行責任制護理,每班固定護理組長,責任到人。正是通過醫護之間密切配合和之前的預案,我們始終保持患者管理不混亂、治療有連貫,每位隊員用細心、愛心和責任心,贏得了患者的舒心、安心和放心。新冠無情,方艙有愛。針對方艙醫院的特點,我們為方艙醫院的患者設計了適合他們的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導平臺,內容涉及患者從入艙到出艙可能經歷的各個環節,形式多樣,圖文並茂,保證治療和康復能夠同步進行。同時,依託我院國家呼吸中心的優勢,針對方艙醫院的患者以及新冠疾病本身的特點,我們設計了一套原創呼吸操,由我們的醫護人員每天上午、下午帶領患者各做一次,深受方艙醫院患者的歡迎。因為我們針對性強,執行有力,在方艙裏面,隊員的年輕人多,我們隊員平均年齡不到35歲,而且很有活力,所以我們在兩家方艙醫院工作以後,武漢當地政府也稱呼我們是方艙醫院裏的“特種兵”。轉戰這兩家方艙醫院,直到最後休艙,這段經歷深深地留在每位隊員的心裏,這對我們年輕的隊員來説是一次難得的成長,更是一種榮光。因為在這兩個多月裏,我們通過自己的奮鬥,通過在武漢的日日夜夜,深刻感受到了全國各地在危難時刻對武漢的無私幫助,也深深感受到患者發自內心的對醫務人員的真誠感謝,當地的志願者無私奉獻,當地的醫療同行對我們毫無保留的信賴,當地政府對我們全方位竭盡所能的支持和保障。日後想起來,都會有常駐心田的溫暖。都説我們幫助了武漢,其實是武漢教會了我們擔當和感恩。借此機會,我也由衷地説一句“感恩武漢、祝福武漢,祝福祖國”。謝謝。2020-05-09 16:02:45
  • [澳門月刊記者]請問孫護士長,您作為護理管理者,本次疫情期間,您覺得遇到的最大挑戰是什麼?謝謝。2020-05-09 16:12:36
  • [孫菁]非常感謝您的提問。在這次抵達武漢之後,為了救治更多的新冠肺炎患者,我們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現有普通病房改造成重症病房。使這個重症病房滿足收治傳染病患者的特殊條件。為了把病區環境創造成能夠滿足搶救、治療的重症病房,我們像開荒一樣,創造各種條件去協調物資、設備、儀器,包括藥品等耗材,做一切努力完成從無到有的過程。回憶這個過程,充滿了艱辛。我們的隊員來自全院不同科室,每個隊員在陌生的環境下,難免會有一些焦慮和不安,如何讓他們徹底身心放鬆、默契配合,把這個臨時組建的團隊,打造成一個凝聚力強的高效配合的團隊,也是我們面臨的非常大的挑戰。這次援鄂過程中,醫院派出了相當一部分來自於呼吸、重症、感染、急診等專業出身的護理骨幹力量,我們的護理人員為了做好呼吸重症患者的專科管理,整體規範各項工作流程,包括開展一系列培訓,在保證護理質量的同時,最大程度實現護理工作同質化。除了這些之外,對於我們護理人員來講,尤其是一些年輕的護士,第一次進隔離病房之前,可能對進病房的操作會感到一點擔心,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完成護理操作。穿著笨重的防護服,去進行精細化操作,在病房內還是有一定困難的,需要比平時花費更多的體力。當我們真正進入病房以後,我們發現這些問題已經不再是問題了,一切的困難都不是困難,因為我們看到一雙雙渴求生命的眼睛和需要幫助的臉。這時候我們意識到,只要我們內心充滿面對困難的力量和勇氣,同時醫者的初心和責任也讓我們感到,可以為病人真正做一些東西,我們內心有一個聲音不斷跟自己説,別著急,慢慢來,再堅持一下就成功了,就這樣讓我們完成一項項護理工作。看到更多病人逐漸康復起來,我們感受到了更多的快樂和幸福。謝謝。2020-05-09 16:22:12
  • [米鋒]謝謝中日友好醫院的幾位專家為我們介紹他們難忘的援鄂醫療工作經歷。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很多地方開通了網課,同學們在使用電子産品的時候近視機會增多,更加需要科學用眼,預防近視。明天是休息日,我們將邀請一些相關專家,就開網課期間兒童青少年如何科學預防近視來回答媒體的提問,歡迎大家繼續關注。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2020-05-09 16: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