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條例》從多方面引導支付機構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2023-12-28 16:43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3年12月28日(星期四)下午4時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張青松和司法部立法二局局長李明徵、中國人民銀行條法司負責人劉曉洪、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負責人王晟介紹《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近年來,支付行業在服務實體經濟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條例》將如何引導支付行業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張青松】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金融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引導産業各方牢固樹立“支付為民”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支付行業穩中求進、服務質效明顯提升,改革開放穩步推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得以進一步提升。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服務實體經濟和民生需求質效持續提升。圍繞活躍交易、繁榮市場目標,支付機構落實落細支付降費政策,持續向實體經濟讓利,每年讓利的規模在300億到400億之間。推進支付互聯互通,“雲閃付”等電子錢包接入主要線上移動支付場景,各類條碼互認互掃取得積極進展,支付行業生態走向開放多元。

二是支付行業秩序明顯改善。我們堅持嚴監管不動搖,深入推進涉詐涉賭“資金鏈”治理,與公安等部門密切協作,守護好人民群眾的“錢袋子”。著力治理收單市場秩序,加強行業自律管理。狠抓支付清算系統安全生産,確保支付基礎設施平穩高效運行。

三是支付領域高水平雙向開放穩步擴大。我們堅持開放與合作,持續推進跨境支付體系建設,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參與者已遍佈111個國家和地區,業務覆蓋182個國家和地區,有力服務人民幣國際化使用。穩步推進跨境移動支付便利化,提升境外人士來華工作生活旅遊等支付便利水平。

此次出臺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適用對像是主要提供小額、便民服務的支付機構。據統計,這些支付機構年交易筆數約1萬億筆,筆均交易金額330元,他們與經營主體的經營活動、社會公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對他們建立起穩健充分的監督管理框架具有重要的意義。

為了引導支付機構進一步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條例》從多個方面作了引導。

一是強調支付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核心定位。明確支付機構開展業務,應當以提供小額、便民支付服務為宗旨;對其監督管理,應當圍繞是否實現服務實體經濟這一目標來進行。

二是要求支付機構“打鐵還需自身硬”。適當提高支付機構註冊資本要求,要求其具有符合規定的業務系統、設施和技術,以及治理結構、內控和風險管理能力制度等。

三是堅持“回歸支付業務本源”。引導支付機構專注、提升服務水平,按照批准的業務類型和地域範圍展業,未經批准不得從事依法需批准的其他業務。

四是鼓勵支付機構與銀行合作。既要發揮支付機構在用戶觸及面廣和服務便利等方面的優勢,也鼓勵銀行在保障資金安全和提高資金運用效率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五是致力於維護公平競爭秩序。強調支付機構不得實施壟斷或者不正當競爭行為,妨害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有利於依法保護支付用戶合法權益。

六是明確了若干監管紅線。引導支付機構樹牢“合規就是生産力和競爭力”的經營理念,防止違規經營,促進行業良性發展。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穆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