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新聞發佈
 
統計局局長李德水介紹2005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1月25日   來源:中國網

    2006年1月25日10時,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介紹2005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答記者問。

新聞發佈會現場

    [主持人魯廣錦]: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今天我們請來了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先生,介紹2005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回答各位記者朋友的提問,這也是李局長兩個多月來第二次出席新聞發佈會。與李局長一同出席發佈會的還有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鄭京平先生。

    現在先請李德水先生做介紹。

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答記者問

    [李德水]: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國家統計局今天在這裡舉行新聞發佈會,主要是向大家通報一下2005年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情況。

    2005年,各地區、各部門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積極推進改革開放,國民經濟呈現增長較快、效益較好、價格平穩、活力增強的良好發展態勢。

    [李德水]: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産總值18232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9%,略低於上年10.1%的增長速度。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22718億元,增長5.2%;第二産業增加值86208億元,增長11.4%;第三産業增加值73395億元,增長9.6%。分季度看,四個季度的國內生産總值分別增長9.9%、10.1%、9.8%和9.9%,比較平穩。

    [李德水]:1、農業生産繼續趨好,糧食再獲豐收。全年糧食總産量達到4840億公斤,比上年增産146億公斤,增長3.1%。棉花産量570萬噸,比上年減産9.8%;油料、糖料産量與上年基本持平。畜牧業克服“禽流感”帶來的困難,繼續保持增長,肉類産量比上年增長6.3%。

    2、工業生産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全年工業增加值76190億元,比上年增長11.4%。其中,規模以上完成工業增加值66425億元,增長16.4%,增速比上年回落0.3個百分點(12月份6712億元,增長16.5%)。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10.7%;重工業增長17.0%,輕工業增長15.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産銷率達到98.1%。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4362億元,增長22.6%。

    3、固定資産投資在結構調整中保持了較快增長。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達到88604億元,比上年增長25.7%,增幅比上年回落0.9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固定資産投資75096億元,增長27.2%(12月份11837億元,增長24.2%);農村增長18.0%。行業投資結構有所改善。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投資增長27.5%,非金屬礦物製品業投資增長26.6%,分別比上年回落0.1和15.1個百分點。分地區看,東部地區投資增長24%,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投資分別增長32.7%和30.6%。

    4、國內市場銷售增長加快。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7177億元,比上年增長12.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0%,實際增速比上年加快1.8個百分點(12月份6850億元,增長12.5%)。其中,城市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6%;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5%。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增長12.6%,餐飲業零售額增長17.7%。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中,通訊器材類比上年增長19.9%,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4.8%,汽車類增長16.6%,石油及其製品類增長34.4%。

    5、對外貿易繼續快速增長,利用外資保持較高水平。全年進出口總額1422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3.2%。其中,出口7620億美元,增長28.4%;進口6601億美元,增長17.6%。進出口相抵,順差達1019億美元,比上年增加699億美元。全年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603億美元,下降0.5%。年末國家外匯儲備8189億美元,比年初增加2089億美元。

    6、居民消費價格漲勢溫和,生産資料價格漲幅高位回落。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8%,漲幅比上年回落2.1個百分點(12月份上漲1.6%)。其中,城市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6%,農村上漲2.2%。從構成看,食品價格上漲2.9%,漲幅比上年回落7個百分點,其中糧食價格上漲1.4%,肉禽及其製品上漲2.5%,蛋上漲4.6%。煙酒及用品價格上漲0.4%,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2.2%,居住價格上漲5.4%,其餘商品價格則略有下降。全年商品零售價格上漲0.8%(12月份上漲0.9%)。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比上年上漲8.3%(12月份上漲5.0%),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4.9%(12月份上漲3.2%)。固定資産投資價格上漲1.6%,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上漲7.6%。

    7、城鄉居民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扣除價格因素,比上年實際增長9.6%,增幅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純收入3255元,實際增長6.2%,增幅回落0.6個百分點。年末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4.1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1萬億元。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與上年底基本持平。

    [李德水]:以上情況説明,2005年我國經濟形勢良好,特別是經濟運行的穩定性有所提高,發展的協調性有所改善。這為新世紀第一個五年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也為新的一年乃至“十一五”時期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農業基礎薄弱,糧食增産和農民增收後勁不足,固定資産投資規模依然偏大,且結構不盡合理,經濟增長方式仍然粗放等。

    [李德水]:展望2006年,世界經濟環境和國內發展的有利條件都很多。只要認真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各項方針政策,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有效應對各種困難和風險,我國經濟社會將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態勢。

    我的新聞發佈就到這裡,下面我和鄭京平先生共同回答記者的提問。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鄭京平

    [CCTV記者]:請問李局長,對於當前中國經濟的發展態勢,在經濟界存在著兩種説法,一種是由於現在一些像鋼鐵一樣主要的生産材料出現産能過剩、供大於求的情況,當前的經濟最應該防止的是通貨緊縮。另一種説法是,目前隨著貨幣供應量的不斷加大,認為當前經濟最應該出現的是通貨膨脹,您認為中國經濟最應該防止的是哪種狀況?另外,前不久,國家統計局重新調整了三産的比例,您能否介紹下2005年三産對經濟的貢獻率?未來將有可能以投資為主、消費為輔,轉變為投資和消費共同拉動的模式,您認為這種模式,離我們現在還有多遠?

    [李德水]:這是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前一段時間,社會上普遍議論,中國這兩年的建設在某些行業産能過剩,生産能力增長太快,由此可能導致嚴重的供大於求,而出現通貨緊縮的趨勢。對這個問題,我想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在2005年12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主任馬凱先生專門回答了新華社記者提出的産能過剩的問題,他列舉了幾個行業,比如鋼鐵、電解鋁、鐵合金、電池、焦炭、汽車、水泥等等存在的産能過剩的問題。我們捋了一下,這幾個産業産能確實是比較大的,比如説鋼鐵,我們鋼的生産能力在去年年底已經達到4.7億噸,産量是3.4億噸,在建能力還有不少,如果在建的和擬建的全部建成,中國鋼的生産能力將達到6億噸以上,全世界2004年的鋼産量才10億噸,中國鋼的生産能力顯然是比較大的。

    [李德水]:再比如電解鋁,我們的生産能力到去年年底達到1030萬噸,開工率比這低得多;鐵合金也是,我們2213萬噸,開工率只有40%;電池行業能力是1600萬噸,有一半是閒置的;焦炭行業,我們的産能可能比需要多了1億噸,産能是2.42億噸,在建的還有1.18億噸,實際需求沒這麼大,現在山西的焦炭行業處於全行業虧損;再比如汽車,我們到去年年底,中國的汽車生産能力868萬輛,各種類型的汽車,我們的産量600多萬輛,在建的有220萬輛,擬建的還有800萬輛,這樣的速度建設,和市場的吸收能力、消化能力是不匹配的。

    [李德水]:再從電力建設來看,我們這幾年缺電,電力建設增長也是很快的。我們到去年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已經達到5億千瓦以上,在建的凈規模,還包括一部分擬建的,還有3億千瓦以上,全部建完中國的發電裝機總容量將超過8億千瓦。我們看看德國,作為世界第三經濟大國,它才1.21億千瓦,法國才1.16億千瓦,英國才8000萬千瓦,我們去年是5億千瓦,跟我們的經濟規模是極不相稱的。

    [李德水]:當然,我們現在確實面臨著電力短缺,這説明我們的經濟結構、産業結構很不合理。如果我們全部建成了這些基礎,是否會出現供電過剩?也是值得擔心的,目前還沒有表現出來,這些情況都應該值得我們關注、重視。這裡面有一個經濟理論問題,比如説在經濟計劃時代,是以短缺經濟為突出特點的,什麼都缺,什麼都要排隊,都要計劃分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究竟應該是什麼樣的狀態?是不是一定要過剩,供給能力一定要嚴重大大地超過需求?這個問題值得很好地研究。

    [李德水]:我認為,短缺是不好的,大家都深有感受,但是嚴重過剩也是很危險的,它會造成巨大的浪費,特別是會造成一大筆銀行呆壞帳,同時也會造成一些企業生産能力不能發揮、虧損甚至於關閉,導致失業的增加,這是一定要很好地防止的。但是,供求剛好平衡,這種理想狀態也是不合理的,消費者就沒有選擇的餘地了,適當地供略大於求比較正常。

    [李德水]:當前中國的突出問題是某些行業産能增加過快,産能過剩的問題比較嚴重,值得引起高度重視。解決的辦法,從根本上説是靠市場的力量,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來調整它。要相信投資主體、企業和銀行,他們總是會分析市場,會尋找出路的。一方面他會努力去開拓産品的銷售市場,另一方面他在決策投資的時候會謹慎行事。因為市場的力量,那些落後的生産能力無法生存,必然會被淘汰。政府在這些事情上也是可以有所作為的,比如説制定合理的産業政策,制定有關的宏觀經濟政策,包括貨幣政策,在信貸上面採取一些引導措施。

    [李德水]:另外,輿論指導、發佈信息,向社會介紹我們的供需情況,讓企業了解宏觀形勢,這樣就會減少盲目性。另外我們還要依靠法律的手段,通過法規來限制一些環境保護和資源消耗方面不符合要求的、落後的生産工藝的發展。部分行業生産能力過剩,對我們是一個嚴峻的挑戰,但是同時也是一個調整産業結構的機遇,我們應該積極地去引導、推進結構的調整。

    [李德水]:産能過剩或者是部分行業産能過剩,會不會導致中國經濟出現通貨緊縮呢?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應該很好地看待。12月20在這裡舉行新聞發佈會,結束之後記者們向我提一個問題,中國現在是通脹還是通縮?我信口説了三句話,第一句話是中國現在沒有出現明顯的通貨膨脹,也沒有出現明顯的通貨緊縮的跡象;第二句話是中國現在經濟社會中既有引發通脹的因素,也存在導致出現通縮的因素;第三句話是我們既要防止通脹,又要遏制通縮的發生。經過這一個多月的思考和分析,我今天仍然持這個觀點。

    [李德水]:導致中國經濟出現通貨緊縮的因素確實是存在的,比如説部分産品的生産能力過剩,這是很自然的,另外假如我們出口受阻,也可能會産生價格的低靡。如果世界經濟發生了什麼大的事情,那就難説。同時我們居民收入,特別是貧困的居民群體他們的收入增長是比較緩慢的,我們城鄉里有1億多生活比較困難的居民,他們的消費能力沒有上去或者上去比較慢,這些都可能使造成物價低靡。

    [李德水]:但是,我們還要看到,導致通貨膨脹的壓力也是存在的,國際油價的高起,比如我們要調整成品油的價格,現在政府在控製成品油的價格,如果根據需要我們適當地調整一下,在適當的時候價格指數就能上去。另外,服務價格也有很多政府管制的,這塊也可能上漲。再加上工資水平的提高。如果今年氣侯不好,糧食減産了,糧價上漲,那就百價上漲了。再比如説如果貨幣供應量過大,貨幣的流動性過剩,也是會導致通脹。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兩種情況都存在。所以,我説通脹、通縮一線間,我們兩種可能都要去關注,都要努力防止它,而現在還不能説必然産生通貨緊縮。

    [李德水]:我們統計局的景氣中心最近對全國100多位經濟學家做了一個問卷調查,回答是,認為2006年出現通縮可能性不大的人佔64%,認為根本不可能的佔7%,也就是説認為不太可能出現通縮的人佔了71%,認為可能性很大的只有5.3%,經濟學家們的判斷是很值得參考的。而且現在整個世界經濟去年和今年都處在高增長、低通脹、高就業的景氣的時期,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週期。去年全世界的CPI增長率也就是2.7%,都比較正常,我們不要擔心,或者不要人為地去渲染通縮的可能性有多大、有多危險,但是在措施上我們要認真地研究,一點不能大意。

    [李德水]:另外,你講到投資和消費的貢獻,我們初步核算了一下,三大需求對GDP增長的貢獻率,2005年消費是33.3%,投資是48.8%,進出口是17.9%;普查前,消費要低一些,投資更高一些,比如説把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額和GDP來比,我們去年是48.8%,而普查前2004年的年報數是51.5%,結構確實發生了一些變化,消費的貢獻率有所提高。

    至於將來的發展模式,我想我們必然是逐步地向擴大消費、提高消費的經濟增長貢獻率這個方向努力,趨勢是很明顯的。

    [外國記者]: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從您剛才發佈的外商直接投資來看,它是在過去很多年以來第一次出現了下降的趨勢,您是否對此感到擔憂?使得外商直接投資下降的原因是什麼?第二個問題,您對2006年一季度GDP增長的預計,以及對2006年GDP全年走勢的判斷是什麼?

    [李德水]:FDI去年603億美元,下降0.5%,還是很平穩的,我覺得不值得擔憂,也沒有什麼特別異常的現象。2004年在中國房地産比較熱的情況下,據我所知,某家公司直接投到我們中國某個城市的炒房地産的資金就有46億美金。去年我們在房地産方面實行了宏觀調控,加強了管理,至少這一塊就少了46億美元。外商進來炒房地産,而且有些是處於惡意炒作的,少來也罷,對我們有好處。我們的總量還是603億美元,有什麼關係?不用擔心。

    [李德水]:第二,我們去年FDI是603億美元,如果加上金融、保險、證券等行業,實際利用外資大約是700多億美元,國際社會、國際跨國公司對中國投資的熱情是很旺盛的,而且他們也在調整投資的方向,不一定完全是在傳統的加工業上,現在有一個趨勢是向服務業方面發展,這些情況都是正常的,不用擔心。

    [李德水]:第二個問題,對2006年一季度GDP的預計,現在才1月25號,預計還早了一點,但是我可以跟你講2006年總的發展趨勢。我認為2006年的發展趨勢還是很好的。我們2005年取得這些成績,不僅是經濟增長、效益提高,而且我們還取得了宏觀調控的寶貴經驗。所以,對於2006年中國經濟發展趨勢的判斷,我是持樂觀的態度,當然也是謹慎的樂觀。

    [李德水]:第一,2006年是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的開局之年,全國和各省區市都對十一五計劃做了戰略性的安排,開局之年肯定是要打響的。

    第二,科學發展觀更加深入人心,正在逐步變為各級領導幹部和廣大群眾的自覺行動,大家認識到不堅持科學發展觀,以粗放方式增長,中國經濟是走不下去的,這一點全國上下取得了共識。所以,2006年的經濟發展會更加理性化、更加科學化、更加協調、更加全面。

    第三,國際環境仍然較好,不管是世行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還有英國共識預測公司的預測,2006年世界經濟增長和2005年基本是同一個水平,增長速度是3.4%、3.3%,是比較好的。所以,我們對2006年的國際環境還是很有信心的。

    [李德水]:另外,從三大需求來看,我們要不斷提高對外出口的水平,加強管理。我們自己不要搞惡性競爭、競相壓價。同時,我們正確面對國際貿易摩擦,有什麼問題坐下來很好地談、商量。我想,由於國際産業分工的結果,中國加工工業的産品流向世界、流向歐美是不可逆轉的趨勢,生意總是要做的,不可能出現大幅度下滑。除了歐美經濟出現大問題,需求下滑,但一般情況下不會的,出口的需求仍然保持良好的態勢。美國今年的經濟形勢也是很好的,各方面的分析都很好,高就業、低通脹、高速度,去年增長3.6%,失業率在12月只有4.9%,全年也就5.1%,通脹率也很低,估計是3.1%。歐洲也在加快增長,我們出口的主要對象需求是旺盛的。

    [李德水]:再從投資來看,中國的固定資産投資到2005年年底,全社會投資施工項目總規模有25—26萬億元,我們的投資不可能萎縮。相反,我們還要努力地從宏觀上控制固定資産投資,防止固定資産投資的反彈,而不擔心沒有項目可幹,我們新開工的項目是186476億,增長了226億。房地産投資即使是在去年宏觀調控的情況下,也增長19.8%,很正常,而且房地産的二級市場非常活躍,所以,投資需求也是旺盛的。

    [李德水]:消費需求,我們去年商品零售總額增長12點幾,請問世界上有幾個國家的商品零售總額增長這麼快?餐飲業增長17.7%,這是很快的,而且我們的民營經濟、個體經濟十分活躍。中國經濟整個來看充滿活力,三大需求都是不錯的,對2006年的增長保持著強勁的拉動作用。

    再一個是我們的宏觀經濟政策保持了連續性、穩定性,2006年將繼續實行穩定的、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李德水]:我還要再説兩點,一個是我們去年下半年以來,煤電油運的瓶頸制約有了明顯的緩解,煤炭的供應比較充足,拉閘限電的情況去年1月份是26個省區市,到11月份只有7個省區市,最近一段時間由於季節性的影響,農民工回家過年等因素,拉閘限電的情況增加到11個省區市,比去年同期緩和多了,這對我們今年的經濟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李德水]:另外,我還想特別向大家推介一組數字,是令人鼓舞的。2004年10月份開始,國際油價迅速上漲,整個2005年國際油價在高位上運行,原因很多,其中有一種説法,認為中國進口的原油太多了,需求太旺盛,造成了國際市場油價的上揚。2004年,中國原油的進口確實增長得很快,原油進口和2003年相比增長了41.5%,如果把原油和成品油進口的數字簡單相加,我們石油總的進口再扣除出口,我們的石油也出口,成品油也有一部分出口,扣除了出口,凈進口2004年增長36.5%,對國際市場上有一定的影響,我們應該看到這點。

    [李德水]:我要告訴大家的是,2005年中國原油和成品油的凈進口不僅沒有增加,而且是減少了5.3%。2005年在維持了9.9%的經濟增長速度的情況下,中國原油和成品油消費總量不僅沒有增加,而且減少了0.5%,2004年消費量增長了15.3%,這是令人鼓舞的一個數字,説明中國經濟結構調整中潛力很大,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潛力也是很大的,在一年之內就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我們以後加強這方面的工作,調整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我們是完全可以實現能源和其他礦産資源消耗大幅度降下來,又保持經濟較快增長的。當然,我們對2006年的經濟發展也不能掉以輕心,我們還要看到存在很多困難,還有很多矛盾,還有一些不確定的因素,我們要從壞處著眼,把困難想象得大一些,預期預測不如扎紮實實地去做好應對各種困難的準備。

    [中國日報社記者]:首先想跟您確認一個細節,您在談到通脹壓力的時候,説油價和服務價格現在是由政府管制的,它們都有上去的可能,您這麼説是不是因為您覺得在可能看到的比較近的將來就已經到了要調的程度?具體説是不是在2006年可能要調?其次是兩個問題,一是在經濟普查結果出來這麼短的時間內,我們就來做2005年全面的統計數據的工作,這裡面從技術上是不是有困難,是不是要花很大的力氣來做這個事情?因為這可能涉及到統計的技術,想請您談一下。還有一點,這幾天有報道説統計局正在調整消費物價指數CPI籃子裏的構成,請您核實一下,如果確實的話,具體情況是什麼樣?

    [李德水]:中國的成品油價格是參照紐約、鹿特丹、新加坡三個地方的價格,然後根據國內用戶的承受能力經常、定期地做一些調整。當然是由政府來把握,不是完全市場化的。現在國際油價水平這麼高,中國國內成品油的價格應該説相對是低的。但是,這裡面有兩個問題,要看到兩方面:一方面我們應該對這些短缺資源通過市場的機制,通過價格的機制來限制它的消費,來調整它的需求,不能大手大腳地用。從這個意義上説,應該加快價格的調整;但從另一方面説,我們要考慮到居民的承受能力,特別是像出租車司機,人民生活用的成品油,農民用的油,如果價格跟隨國際市場完全同步,可能他們的承受能力就有些問題。所以,處於兩難的選擇。但是,方向是要逐步地向國際市場價格、向市場調節為主體來發展。具體説,中國國內市場成品油價格什麼時候調整?過去來看是經常性的,一段一段都要調整,具體哪一天?我只能告訴你,哪天宣佈了就是哪天調整,現在是在進行之中。

    [李德水]:第二個問題,普查以後這麼短的時間我們就把2005年的核算數做出來了,而且把歷史數據調整出來了。1月9號我們發佈了調整歷史數據的公告,大家都看到了,一直調整到1993年。剛才這位記者説我們不容易,很辛苦,謝謝你的鼓勵和理解,是不容易。現在看世界上哪一個國家宣佈了2005年的國民經濟核算數字?沒有吧,美國沒有,德國也沒有,日本也沒有,中國是最早的一家。我們是比較快的,不是説中國的統計部門特別有本事,一方面我們很辛苦,另一方面大家都急著要,各個省開人代會都要,3月份我們要開人代會也要,確實我們是超常規的發揮了,也難免做得不一定很好,我們初步核算、初步核實、最終核實,下面還有兩步可以調整,可以彌補現在的不足,這都不要緊,我們45天以後就要發佈初步核實數據,可能有一些調整,逐步完善。

    [李德水]:第三個問題,CPI的權數調整,這是一個常識問題,也是一個常規工作,我們每年都要調整。我們CPI調查的方向是八大類,包括服務類、商品類,範圍達到120多萬個價格,範圍很大,550個縣市,比日本、美國、英國還要多。確定權數的依據是在全國12萬戶城鄉居民的家庭進行調查,我們每年都要調一次權數,像糧食的權數在變,食品的權數在變,比如説食品的權數,95年的時候佔44.0%,2004年是33.6%;糧食的權數,95年是6.4%,2004年下降到3.1%,居住權數上升了7個百分點……消費類的權數下降了,而服務類的權數從9%上升到23.4%,都在變化,這些都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的。全國的調查隊抽取的樣本點也在變,都在根據需要調整,力求爭取反映我們CPI的水平。

    [魯廣錦]:雖然李局長回答了三個問題,但是大家知道信息量是非常大的,涵蓋的面非常廣,所以李局長的回答可能不止三個問題,我統計了一下,可能有七八個問題。李局長説再給大家一個機會,最後一個問題。

    [中國信息報記者]:我的問題是,從李局長您剛才發佈的數據來看,2005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一增一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同比提高了1.9個百分點,而農民人均純收入降了1.6個百分點,這是否是城鄉收入差距繼續加大的信號?對於農民增收的後勁李局長有何具體建議?

    [李德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人均純收入增長的水平不一樣,差距拉大的趨勢是客觀存在的。至於怎麼樣解決這個問題,這也是個長期的問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對於解決“三農”問題又做了新的部署,提高農民收入是我們中國政府、黨中央一直放在心上的一件大事,採取了很多措施,但是這是一個歷史的過程,總的趨勢是要縮短差距,共同富裕,毫無疑問。

    [李德水]:最後,時間也到了,大家可能肚子也餓了,我想再加一點餐,再講兩個觀點。

    第一,我想跟大家通報一下,2005年中國GDP現價182321億人民幣,我們算了一下,按2005年年平均匯率對美元8.1917:1來計算,折合為22257億美元,人均1700美元。

    [李德水]:第二,我想説一下去年中國的外匯儲備增長很快,外貿盈餘,國家最後的凈出口也增長得很快,怎麼看這個問題?恐怕也是國際社會很關注的。我想説一個觀點,這是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國際産業分工的必然結果。再一個,我們看外貿,我想強調一下,我們不要簡單地看好象中國出口這麼多,向歐美出口的順差這麼大,中國對歐美的順差實際上是亞洲各個經濟體的綜合表現。因為中國在亞洲來説是一個加工中心,日本、韓國、中國台灣、東南亞大量的元器件到中國來加工,在中國組裝以後向歐美出口,所以我們對日本、韓國、中國台灣地區和東南亞都是逆差,而對歐美則有很大的順差,所以實際上中國大陸是過路財神,不要只看到外貿總額,更要看到背後財富的分配、利潤的分配。

    [李德水]:我這裡要舉個例子,台灣地區去年對日本和韓國的貿易逆差達到450億美元,對東南亞其他國家也是逆差,因為它從那邊進口元器件在台灣加工一下,然後到大陸來組裝,向歐美出口,台灣島對大陸的順差2004年是512億美元,2005年達到581億美元。這581億美元對台灣的經濟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這個順差,台灣的經濟就會嚴重的逆差,而且恐怕會出現很大的問題。臺商到大陸投資,不僅為大陸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中央政府和大陸人民是歡迎他們、感謝他們的,而且他們對台灣經濟發展也作出了重大貢獻,這點應該客觀地看到。

    [李德水]:我還想説一句話,我們看問題不要只看海關的統計數字,不能只看物質商品貨物的國際貿易關係,還要看無形的技術專利和服務這些國際貿易,來觀察國際貿易的平衡和逆差、順差,要全面地分析。這個問題可以專門講半天,但是時間關係,我只能把觀點亮出來。謝謝大家!

    [魯廣錦]:今天的發佈會將近2個小時,謝謝李德水局長,謝謝鄭司長,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