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新聞發佈>> 外交部新聞發佈會
 
11月13日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在例行記者會上答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1月13日   來源:外交部網站

    2007年11月13日,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舉行例行記者會,就溫家寶總理訪問新加坡及出席東盟系列會議、中日東海磋商、六方會談、緬甸問題、伊朗核問題等回答記者提問。

    劉建超:各位下午好!首先我發佈幾條消息:

    應國家主席胡錦濤的邀請,厄瓜多爾總統拉斐爾·科雷亞·德爾加多將於11月19日至25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應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邀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將於11月18日至22日對新加坡進行正式訪問,並出席在新加坡舉行的第十一次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中國與東盟領導人會議和第三屆東亞峰會。其間,溫家寶總理還將出席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

    為了讓大家對溫家寶總理此次對新加坡訪問和出席東盟系列會議相關情況有更多的了解,外交部部長助理何亞非將於11月14日星期三下午3時在外交部新聞發佈廳舉行中外記者吹風會。歡迎大家參加。

    應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政府、塞浦路斯共和國政府和西班牙王國政府邀請,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將於11月18日至29日對上述三國進行正式訪問,並出席“中西論壇”第四次會議開幕式。

    由國家質檢總局、衛生部、世界衛生組織聯合主辦的國際食品安全高層論壇將於11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屆時,將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十幾個國際組織的高級官員出席論壇,圍繞“加強交流合作,確保食品安全”這一主題,共同探討加強全球食品安全之策。歡迎記者報名採訪。有關採訪事宜可查閱外國記者新聞中心網頁或向國家質檢總局新聞辦公室了解。

    下面就請大家提問。

    問:昨天,《中國日報》報道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官員稱中國將建立一個採訪北京奧運會的境外記者數據庫,含有兩萬多名記者信息。能否介紹這個數據庫的情況?為什麼要建立這個數據庫?將記錄記者哪些方面的信息?如何得到這些信息?

    答:看到有關媒體報道後,外交部立即向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進行了解。有關報道被證明係誤報。外國記者採訪奧運會分兩類。第一類是註冊記者,國際奧委會和北京奧組委已就註冊記者採訪北京奧運會作出了相關安排。

    第二類是非註冊記者,我們歡迎他們來北京採訪奧運會,併為其辦理必要手續。不管是註冊記者還是非註冊記者,或是各位常駐記者在中國採訪,我們都會為他們對奧運會的採訪及對奧運會期間各方面的採訪盡可能提供協助。我再次重申,有關的報道是不準確的,沒有這個數據庫,我也沒有聽説有建立這個數據庫的計劃。

    追問:如果沒有這些計劃,那麼為什麼有這些報道呢?

    答:所以我認為有關媒體應作出必要澄清。

    此外,外交部是國務院指定的負責外國記者事務的主管部門,外交部和北京奧組委將協同為外國記者採訪奧運會提供便利和服務。

    問:下周在新加坡舉行的東盟系列會議可能將討論緬甸問題,中方將就緬甸局勢未來發展表明什麼立場?第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稱,緬甸當局應確定政治改革的時間表。你對此有何評論?第三,有一些專家稱中國表面上配合聯合國敦促緬甸政治改革,事實上並未配合。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關於你提到的第一個問題,在新加坡舉行的東盟系列會議期間,各國領導人將主要就如何促進東亞合作、促進共同繁榮、穩定和發展交換意見。

    緬甸是東盟成員,東盟系列會議期間是否討論緬甸問題,我們會尊重大家的意見。但是緬甸問題從本質上講是其內部問題,歸根結底要由緬甸人民和政府依靠自身努力,通過協商妥善解決。中國政府已多次闡述了在這個問題上的主張。我們希望看到一個穩定、發展、民主、和解的緬甸。緬甸是中國的近鄰,緬甸的穩定、發展、民主和和解,符合中國的利益,也符合本地區,特別是東盟的利益。在這個問題上,中國沒有私利,我們完全是從本地區各國的共同利益來考慮處理這一問題。

    至於你提到的緬甸問題時間表,我沒有聽説有這樣的時間表。聯合國秘書長緬甸問題特別顧問甘巴裏8月結束了對緬甸的訪問,他會見了緬甸政府官員和反對派有關人士,總體上看,訪問取得了進展。同時,我們也應認識到,緬甸問題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不可能通過一兩次斡旋就徹底解決問題,中方將繼續支持聯合國秘書長斡旋努力和甘巴裏先生的工作。

    第三點,你説有人批評中國是假配合,這樣的指責是毫無道理的,也是別有用心的。我剛才講了,緬甸問題的妥善解決符合緬甸人民的利益,符合中國的利益,也符合本地區的利益,我們真誠地希望緬甸能夠實現穩定、發展、民主、和解。中方已經並將繼續在緬甸問題上發揮建設性作用。

    問:中日兩國將在本月14日在東京召開中日東海問題磋商。今年秋天之前雙方是否還可能就具體方案達成共識?第二,日本政府內部有人提議,如雙方無法達成共識,應各自作出妥協,形成一個中間方案。中方也有類似想法嗎?

    答:在溫家寶總理今年4月訪問日本期間,兩國領導人就推進東海問題磋商達成重要共識。經中日雙方商定,第十一輪東海問題磋商將於14日,也就是明天在日本東京舉行。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胡正躍先生和日本亞大局局長佐佐江賢一郎將分別率團參加。

    中方重視東海問題磋商,併為東推動磋商取得進展作出了自己的努力。我們繼續將根據兩國領導人達成的共識,以積極務實的態度進行磋商,並且希望日方也為此作出相向努力。至於在磋商過程中各方提出哪些方案,中方是開放的。我想強調的是,在這個問題上能否達成共識,取決於雙方的共同努力。

    問:美國的副財長現在正在北京訪問。他將會見哪些領導人?會討論什麼議題?我認為他此訪的目的是討論停止外國公司同伊朗的貿易問題。中方對此持何立場?

    答:我還沒有得到有關的訪問信息。請你向財政部了解。

    關於伊朗核問題,中方和美方保持著溝通。中方主張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希望伊朗方面積極回應國際社會的有關關切和呼籲,採取靈活的立場。希望各方以耐心和誠意,通過對話和協商,推動伊朗核問題的解決進程。我們認為動輒實施制裁,特別是單邊制裁無益於解決問題。

    問:能否告訴我們關於厄瓜多爾總統訪華的具體安排。

    答:在科雷亞總統訪華期間,胡錦濤主席將同他舉行會談,吳邦國委員長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將分別會見。雙方將就兩國關係和共同感興趣的問題交換意見。除北京外,科一行還將訪問西安和上海。中方高度重視科雷亞總統的訪問,預祝他訪問成功,相信此訪將繼續推動雙邊關係的發展。

    我想給你介紹一些背景情況。中厄兩國自1980年建交以來,雙邊關係發展順利,高層往來頻繁。2006年雙邊貿易額達8.02億美元。今年1至9月,雙邊貿易額達6.69億美元。我們願在兩國建交公報原則基礎上繼續推動兩國友好關係發展。

    問:韓國總統盧武鉉提議舉行中朝美韓四方會議討論建立東北亞和平機制問題,中方對此持何立場?六方會談外長會有什麼新的進展?一些美國議員提出議案支持台灣“入聯公投”,中方有何反應?美國財政部長敦促中國人民幣升值,中國對此有何評論?

    答:中方重視有關各方就六方會談進程及東北亞和平機制的有關問題所提出的建議,並與有關國家保持了溝通。我們願意同有關各方一道進一步探討。

    至於何時召開六方會談外長會,在10·3文件中,各方同意適時召開六方會談外長會。目前有關各方正集中精力落實2·13共同文件,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共同推動六方會談和半島無核化進程不斷向前發展。

    關於你提到的第二個問題,我想強調的是,我們堅決反對美國議員提出的所謂“議案”。眾所週知,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是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並且已得到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的確認,不容置疑,也不容否認。

    關於你提到的人民幣匯率的問題,有關部門已多次闡明了中國政府的立場。這一立場沒有變化。

    問:楊潔篪外長訪問伊朗時將向伊方傳遞什麼信息?中國是否擔心對伊制裁會影響其在伊經濟利益和能源安全?

    答:楊潔篪外長近日開始對伊朗進行訪問,其間將與伊方就雙邊關係、伊朗核等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據我所知,目前有關的會談會見還沒有進行。對於這次訪問談了哪些問題,我們會適時向大家介紹。至於如何處理伊核問題,我們認為通過外交談判尋求伊核問題全面、長期和妥善的解決辦法,符合各方利益。

    問:我想問關於《渥太華禁雷公約》的問題。《渥太華禁雷公約》簽署至今已有10年,根據非政府組織的報告,目前世界上仍有很多人因為地雷爆炸造成傷亡,中國政府有沒有考慮停止生産殺傷性地雷?如果要堅持生産的話,理由是什麼?

    答:中國政府一貫支持國際社會解決地雷問題的人道主義的努力,中國雖然沒有加入《渥太華禁雷公約》,但我們認同《公約》的宗旨,支持實現全面禁雷的最終目標,並與《公約》締約國保持了良好的溝通與合作,中國是《特定常規武器公約》和經修訂的《地雷議定書》的締約國,一貫嚴格履約,並且致力於國際掃雷事業。中方願與各方加強合作,繼續為解決地雷問題作出貢獻。

    問:本月底將舉行中歐領導人會晤。我了解到台灣問題是中歐雙方正在討論的問題之一,請問中方期待歐盟在會晤中就台灣問題如何表態?

    答:中歐領導人會晤將於本月底在北京舉行,我們歡迎歐盟領導人來華,並就中歐關係以及其他廣泛議題與中國領導人進行磋商。此次會晤是在中歐關係發展到重要的歷史階段進行的。我們希望會晤將在一系列重大問題上取得實質性成果。台灣問題涉及中國核心利益,歐盟長期以來一直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我們希望歐方繼續堅持正確的政策。

    問:中國共産黨的十七大重申了中國的“和平發展”戰略。世界上很多人最近也注意到中國運用“軟實力”解決國際問題。中國運用“軟實力”與其“和平發展”戰略是否有直接關係?“和平發展”和發揮“軟實力”是否符合中國的長遠外交戰略?

    答:關於軟實力的概念,學術界有一些共識,但也不儘然。我認為一個國家的“軟實力”體現在很多方面,包括能不能以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同世界各國進行交流,能不能以公正、負責任的態度處理國際關係中的有關事務。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將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這符合中國的自身根本利益,也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在這一點上,中國人民的目標和世界各國人民的目標是一致的。我們願與世界各國人民攜手努力,建立一種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協商,經濟上相互協作、優勢互補,文化上相互交流與借鑒、求同存異,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強合作的關係,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如果沒有其他問題,今天的記者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相關鏈結
· 11月8日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在例行記者會上答問
· 11月6日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在例行記者會上答問
· 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就巴基斯坦局勢答記者問
· 11月1日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在例行記者會上答問
· 10月30日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在例行記者會上答問
· 外交部發言人:對伊實施新制裁只能使問題複雜化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