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新聞發佈
 
林業局例行發佈會介紹應對氣候變化林業行動計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1月06日   來源:中國網

國家林業局11月例行新聞發佈會現場。楊楠 攝

  2009年11月6日10時,國家林業局召開例行新聞發佈會,邀請國家林業局植樹造林司司長王祝雄發佈《應對氣候變化林業行動計劃》的有關情況,國家林業局新聞辦主任、國家林業局新聞發言人程紅主持發佈會。

國家林業局新聞辦主任、國家林業局新聞發言人程紅主持發佈會。楊楠 攝

  主持人 程紅: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好。非常歡迎大家今天前來參加我們國家林業局舉辦的這次新聞發佈會。今天要向大家發佈的是《應對氣候變化林業行動計劃》,為此我們邀請了國家林業局造林綠化司司長、國家林業局應對氣候變化辦公室主任王祝雄先生,以及國家林業局造林綠化司副司長、國家林業局應對氣候變化常務副主任李怒雲女士,為大家介紹這方面的情況和回答這方面的問題。下面我們首先請王祝雄先生介紹情況。

    國家林業局植樹造林司司長王祝雄發佈《應對氣候變化林業行動計劃》有關情況。楊楠 攝

  王祝雄: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很高興也很榮幸跟大家見面,特別是感謝各位朋友多年來對我們國家林業生態建設,特別是造林綠化事業的關心和支持。今天我們在這裡發佈的是《應對氣候變化林業行動計劃》,有些材料大家已經拿到手裏了,所以我接下來就簡要地給大家報告兩個情況。

  一、《林業行動計劃》發佈實施的背景

  以氣候變暖為主要特徵的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已經成為國際社會日益關注的熱點,也是事關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問題,2007年6月發佈實施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並把林業納入我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重點領域。2009年6月召開的中央林業工作會議指出:在應對氣候變化中林業具有特殊地位,並強調“應對氣候變化,必須把發展林業作為戰略選擇”。按照《國家方案》的要求,國家林業局從2007年7月開始,組織專門力量,用2年多時間,研究編制了《林業行動計劃》。發佈和實施《林業行動計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這是落實胡錦濤主席向全世界作出的重要承諾的需要。胡錦濤主席2007年9月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第十五次領導人會議上宣佈:2010年我國森林覆蓋率將提高到20%,並倡議建立“亞太森林恢復與可持續管理網絡”。2009年9月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又提出大力增加森林資源,增加森林碳匯,爭取到2020年我國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增加13億立方米。這是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重大措施之一。制定並實施《林業行動計劃》,就是落實這些措施的具體行動。

  第二,這是落實《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賦予林業任務的需要。國務院發佈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中,明確把林業納入我國減緩氣候變化的6個重點領域和適應氣候變化的4個重點領域,提出林業增加溫室氣體吸收匯、維護和擴大森林生態系統整體功能、構建良好生態環境的政策措施,突出強調了林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特殊地位和發揮的作用。制定實施《林業行動計劃》,就是貫徹落實《國家方案》賦予林業的任務,是《國家方案》相關措施的具體化。同時,積極指導各級林業主管部門上下一心,共同推進林業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確保取得實效。

  第三,這是建設生態文明、進一步發揮林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重要作用的需要。我國林業肩負著建設森林生態系統、保護濕地生態系統、改善荒漠生態系統、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使命,承擔著提供生態産品、物質産品、生態文化産品的艱巨任務,是生態建設的主體和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承擔者。同時,林業具有多種效益,兼具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雙重功能。制定並實施《林業行動計劃》,必將促進我國森林資源的增加、生態狀況的改善和林業碳匯功能的增強,對於建設生態文明、提高我國林業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林業行動計劃》的主要內容

  《林業行動計劃》確定了五項基本原則、三個階段性目標,實施22項主要行動。

  五項基本原則是:堅持林業發展目標和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相結合,堅持擴大森林面積和提高森林質量相結合,堅持增加碳匯和控制排放相結合,堅持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相結合,堅持減緩與適應相結合。

  三個階段性目標:一是到2010年,年均造林育林面積400萬公頃以上,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0%,森林蓄積量達到132億立方米,全國森林碳匯能力得到較大增長。二是到2020年,年均造林育林面積500萬公頃以上,全國森林覆蓋率增加到23%,森林蓄積量達到140億立方米,森林碳匯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三是到2050年,比2020年凈增森林面積470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並穩定在26%以上,森林碳匯能力保持相對穩定。

  實施22項主要行動:其中有林業減緩氣候變化的15項行動,還有林業適應氣候變化的7項行動。林業減緩氣候變化的15項行動包括:包括大力推進全民義務植樹,實施重點工程造林,加快珍貴樹種用材林培育,實施能源林培育和加工利用一體化項目,實施全國森林可持續經營,擴大封山育林面積,加強森林資源採伐管理,加強林地徵佔用管理,提高林業執法能力,提高森林火災防控能力,提高森林病蟲鼠兔危害的防控能力,合理開發和利用生物質材料,加強木材高效循環利用,開展重要濕地的搶救性保護與恢復,開展農牧漁業可持續利用示範。林業適應氣候變化的7項行動,包括提高人工林生態系統的適應性,建立典型森林物種自然保護區,加大重點物種保護力度,提高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預警能力,加強荒漠化地區的植被保護,加強濕地保護的基礎工作,建立和完善濕地自然保護區網絡。

  以上是發佈和實施《林業行動計劃》的主要背景和主要內容,我給大家報告完畢。下面,我和我的同事很高興回答大家的問題。

  主持人 程紅: 下面請各位記者就林業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情況,也就你們感興趣的問題提問。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您剛才提到,今年9月,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胡主席提出要大力增加森林碳匯,爭取到2020年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蓄積量增加13億立方米。為了實現這個承諾,有沒有一些困難,我們如何應對?

  王祝雄: 胡主席在聯合國峰會上提出的2020年森林面積和蓄積量要比2005年增加的指標,是給我們林業生態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個指標的提出也納入到我們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四大措施之中,這等於給我們下達了政治任務。總書記講了以後,林業局黨組高度重視,相繼組織有關司局單位認真研究和落實總書記提出的這個目標和任務。總的來看,要完成這個目標任務是可能的,也完全是應該的。但是我們經過分析研究,也感到要完成這麼一項目標和任務,是需要付出艱巨努力的。大家知道,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林業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實現了森林資源的明顯增長。我原來是搞資源管理的,我們國家在近20年始終保持了森林面積、森林蓄積雙增長,這也是被世界所公認的。特別是前幾次聯合國糧農組織進行全球森林資源評估,對中國的植樹造林和森林保護給予了高度評價。

  我們國家局部生態明顯改善,防沙治沙也明顯突破,保護工作明顯加強,木材供給能力也明顯提高。但是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們國家森林資源的總量還是不足的,特別是人均量就更低。森林質量還存在著不高的問題,森林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依然比較脆弱。因此,我們的森林資源發展和保護工作,應當説還面臨著很多的困難,任務依然是非常繁重的,這一條我們也必須保持清醒的認識。  

  我們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造林綠化的難度越來越大。大家都知道,隨著我國在上世紀末啟動林業重點生態工程以來,一些比較容易造林的地方,都造上林了。現在我們還有可造林的一些地方,大多數地塊地理條件比較差,造林的難度也越來越大。按照第六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統計的數據來看,我國還有8億多畝宜林沙荒地和相當數量的25度以上的坡耕地沒有造上林。這應該説是我們擴大造林面積的潛力所在,同時也是我們造林綠化比較難啃的硬骨頭,需要下大力氣、花大投入進行造林。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們國家勞動力成本也是不斷增加的,生産資料價格也在逐步上漲。所以我們感到,除了地類條件、自然條件比較差以外,還有一個社會經濟成本比較高,造林成本比較高的問題。想要增加森林面積,需要有相當的資金投入和科技支撐,同時也需要體制、機制改革的跟進,當然更需要中央林業工作會議已經確定的有關知支持林業發展政策的出臺和落實。

  二是森林經營的任務十分繁重。因長期對森林經營工作重視不夠,我國現有森林普遍存在著林種樹種結構單一、森林結構不合理、林地生産力不高、質量效益低下等問題。我國人工林的純林和單層林的比重高達90%,現有林生物量較低。目前全國林分單位面積蓄積每公頃只有84立方米,全國林分平均年生長量也只有3.55立方米,應該説我們國家森林資源在生物量的增長方面,在碳匯能力的發揮方面潛力巨大,還有很大增長空間。

  三是我國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壓力日益加大。森林面積增加是好事,但是同時也給我們增加了森林保護管理的壓力,特別是因為氣候變化等多種因素,森林火災、林業有害生物危害呈高發態勢。隨著國家加大耕地保護,一些不合理的佔地項目開始向林地和濕地轉移,所以對森林和濕地保護方面的壓力日益加大。

  針對這樣一些情況,我們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大我們的工作力度,確保現有林能夠保護好、發展好,而且還能夠提高質量。同時,積極實行各方面的措施,加快造林進度,同時也確保造林成林,實現胡總書記提出的目標。

  一是繼續推進造林綠化,努力增加森林資源數量,主要是加快兩大綠色屏障的建設,包括北方13個省區,實施“三北”防護林體系重點工程,構築北方防沙治沙綠色生態屏障。在沿海11個省區實施沿海防護林建設工程,構建沿海防風消浪綠色生態體系。在困難地區和薄弱環節上造林綠化,尋求新的突破。同時我們還要推進其他林業重點生態工程,繼續推進全民義務植樹,開展“創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創建“森林城市”和“身邊增綠”活動,廣泛植樹造林,增加綠色。

  二是要加強森林經營,全面提高森林質量。在我們已經抓的全國128個森林經營撫育試點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全國的森林經營撫育工作。

  三是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切實增強林業發展活力。

  四是嚴格森林資源的保護管理,儘量減少森林資源的消耗,尤其是那些不合理的消耗。我們要加強森林防火、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加大沙區植被、濕地保護的管理力度。特別是要把保護林地放到與耕地同等重要的位置,堅決把現有林地保護好,同時完善林木採伐等相關政策,真正做到我們國家森林資源越採越多,越種越好,青山常在,永續利用。

  經濟參考報記者: 在現階段要生産和發展就不可避免地會造成碳的排放,因此低碳經濟和綠色增長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也有人認為,應對氣候變化必然開啟低碳經濟時代,我國林業在發展低碳經濟方面具有哪些潛力和優勢?請您介紹一下。

  王祝雄: 這個問題請我的同事李怒雲女士回答。

 

    國家林業局造林綠化司副司長、國家林業局應對氣候變化常務副主任李怒雲。楊楠 攝

  李怒雲: 剛才記者談到的低碳經濟,應該是低碳發展、低碳産業、低碳技術、低碳生活等等一些經濟形態的總稱。現在國際上認為,低碳經濟至少應該有六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提高能源效率和節能,二是優化能源結構,三是調整産業結構,四是增加碳匯特別是林業碳匯,五是科技創新,主要是一些碳封存、碳收集的技術,六是生活和消費方式的改變。

  根據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來看,由於受制于能源結構、資金技術等,發展低碳經濟還是存在著一些障礙和一些困難的,而林業在發展低碳經濟當中卻有著工業所沒有的優勢。大家都知道,森林是利用太陽能的最大的載體,它不僅能夠提供人們衣食住行需要的物質材料,特別是我們需要的木材,而且還能夠真實地吸收二氧化碳,是安全的、實實在在的減排。森林吸收二氧化碳投入少、成本低、簡單易行,公眾參與程度高,植樹造林大家都是願意去參與的。 綜合效益好,特別是具有保護生物多樣性、涵養水源、保持水土、促進農民增收農業等優勢,有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的優勢。

  這裡特別要強調的,森林吸碳的概念,不僅僅是一個吸收碳匯量的概念,它包含著森林的多重效益,就是我剛才講到的要保護生物多樣性、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農民增收等等特點。改善人居環境,為人們提供高質量生活的基礎條件。我們講的低碳經濟不是貧困經濟,所以發展低碳經濟的過程當中,我們要給人們創造良好的生活條件。比如説森林就是一個巨大的旅遊資源,生態旅遊、森林旅遊給人民提供了較高的生活質量。

  另外,森林能夠提供保健的食用油,我們都知道油茶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優良樹種,油茶的品質現在專家認為比橄欖油還好。如果種植和改造9000萬畝高産油茶樹,每年可生産油茶450萬噸,可使我國食用植物油進口減少50%左右,還可以騰出1億畝種植油菜的耕地種植糧食。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開發林業生物質能源。森林是僅次於煤炭、石油、天然氣的第四大戰略性能源資源,具有可再生、可降解的特點,而且還有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一次種植後可以持續利用幾十年的優勢,是大有希望的新興的綠色能源。森林的生物質能源主要是用林木的果實提煉生物柴油,或者用植物纖維來發電供暖。在石化、煤日益枯竭的情況下,發展林業生物質能源已經成為世界各國能源替代戰略的重要選擇。

  我國發展林業生物質能源潛力巨大,在應對氣候變化當中能夠作出巨大的貢獻,特別是跟低碳經濟結合起來。講到森林的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專家分析,我國現有森林植被的貯碳量只相當於潛在貯碳量價值的40%多。通過強化森林經營管理,提高森林的質量,能夠大大增加森林生態系統的貯碳能力。因此,林業措施是促進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保障人類福祉真正的低碳的選擇。謝謝!

  鳳凰衛視記者: 現在提到節能減排,好象大家都感覺應該是政府的事情,一些個人,還有一些組織想參與到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中來,有沒有一些途徑?謝謝。

  李怒雲: 我接著回答這個問題。公民積極參加應對氣候變化的活動,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我們國家的《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裏都提到了,除了政府積極地採取節能減排措施以外,引導公民、提高公民應對氣候變化的意識,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積極動員公民參與到節能減排中來。

  公民參加應對氣候變化的形式,一是積極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大家知道,國家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適齡公民每年要種三到五棵樹,或者參加相應的勞動,因此公民積極履行義務植樹是應對氣候變化的一個實踐。二是國家林業局、中國綠化基金會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等在兩年前建立了“中國綠色碳基金”,公民、企業、團體和個人,都可以向“中國綠色碳基金”自願捐款,由“中國綠色碳基金”委託專業造林單位進行植樹造林,捐款的個人和企業都能夠明確了解到自己捐的款、造的林在什麼地方,吸收了多少二氧化碳,以此幫助公民“參與碳補償、消除碳足跡”,實踐低碳生産和低碳生活。三是積極參加“身邊增綠”的活動,積極參與“創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創建森林城市等活動,推進城鄉綠化,不僅讓森林種在山上,而且讓森林進城、入村、進校園、進營區和進礦區。四是積極參加森林保護活動。每個公民都有這個責任和義務來自覺地保護森林和林木,愛護林地、濕地和綠地,主動制止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強化森林防火意識,自覺防範和及時處理森林火災。五是厲行節約,減少對森林資源的消耗。從我們生活的點滴做起,我們提倡節約木材,廣泛利用森林廢棄物,鼓勵和支持林區積極營造薪碳林,發展和使用沼氣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對於公務人員來説,應該積極實踐26℃空調,推行無紙化辦公,多走路,少開車。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身體力行,盡可能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減少人類對地球造成的傷害,為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作出努力。

  主持人 程紅: 最後一個問題,如果大家還有問題的話,兩位司長可以單獨給大家回答。

  財經雜誌記者: 請教一個問題,我們要完成三個階段的目標可能需要多少資金投入?中央和地方是怎麼分擔的?另外,從資金到政策上分別都有什麼支持和保障?還有,咱們國家中西部差異很大,不管是從經濟還是地形上,造林是怎麼分佈的?謝謝。

  王祝雄: 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我們在行動方案裏提了三個階段的目標,應該説,第一個階段的目標,我們即將實現。因為大家都知道,我們在上世紀末啟動實施了六項重點工程。有的年度增加的造林面積幾乎可以使森林覆蓋率提高1個百分點,這個量很大,這為我們完成後面的造林任務奠定了很好的基礎。截至2008年,林業重點工程完成的造林面積達到了5153.74萬公頃,國家投入了鉅額資金,成效也非常顯著,明顯提高了森林覆蓋率。正因為工程建設的成效才有我們國家整體上森林覆蓋率的持續提高。根據第六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的結果,就比第五次清查提高了1.66個百分點。

  第二階段的目標,任務是非常艱巨的,除了要加強面上的造林,同時更需要幾大工程同時並進,更需要發動全社會共同參與。包括我剛才説的,我們傳統意義上的荒山荒地造林,這是我們的主戰場,要抓住不放。另外還要見縫插針,把那些邊際用地,比如我們經常説的“四旁”等,植樹造林綠化工作都要跟上去。應該説,完成第二階段的目標,所需投入量目前正在測算,總量投入,我想肯定要比第一階段還要多。剛才説了,我們現在造林綠化的條件越來越差,難度越來越大,還要加大科技含量的投入。  

  第三階段的目標,嚴格意義上來講,主要還是建立在前兩個階段的基礎上。如果把前兩個階段的目標落實好,任務完成好,真正做到胡總書記提出的“種一棵,活一棵,成材一棵”的要求。我們到2050年的目標實現是完全可能的。當然,我們要完成這個目標,除了有一些困難以外,除了採取一些措施以外,我們還有許多有利的條件。現在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各級黨政領導非常重視,林業重點工程的實施打下的基礎,積累的經驗等。同時,我們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正在全國普遍推開,這項改革極大調動了各方面造林、育林、經營、保護的積極性,我們的有利條件還是非常多的。

  主持人 程紅: 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相關鏈結
· 林業局等印發林業産業振興規劃(2010-2012年)
· 林業局局長:我國成為世界林産品生産和貿易大國
· 林業局長賈治邦出席浙江義烏09中國木(竹)雕展
· 林業局副局長祝列克出席第十二屆中美商貿聯委會
· 林業局副局長李育材聽取河南綠博會籌備工作彙報
· 中國保監會、國家林業局共同"謀劃"森林保險工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