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新增備案專業1641個 今年高校本科專業調整有哪些亮點

2023-04-25 07:4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 題:新增備案專業1641個,今年高校本科專業調整有哪些亮點?

新華社記者 王鵬、柯高陽、謝櫻

日前,教育部公佈2022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新增了地球系統科學、生物統計學、未來機器人等21種新專業,並正式納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各高校新增本科備案專業1641個、審批專業176個,調整學位授予門類或修業年限專業62個。

本次高校本科專業調整折射出哪些新趨勢、新亮點?各高校應如何推動新增專業更好建設和發展?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專業設置和調整服務大局所需

專業的質量和結構,直接關係到高等教育支撐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影響著高校立德樹人的成效。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我國高校專業設置和調整實行備案或審批制度。備案或審批工作每年集中進行一次。高校調整專業名稱時,如調整為專業目錄專業(除國家控制布點專業外),按備案程序辦理;如調整為國家控制布點專業或新專業,按審批程序辦理。被調整的專業按撤銷專業處理。撤銷專業需由高校主管部門報教育部備案。

此前,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了《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優化調整高校20%左右學科專業布點,新設一批適應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學科專業,淘汰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學科專業。

教育部要求,在專業設置和調整中,高校要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區域經濟社會和産業發展需要,設置符合辦學定位和辦學特色的專業,還要重視質量、優化結構,升級改造傳統專業,加快培養緊缺人才。

在本次專業調整中,緊貼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設置專業,許多高校都有新的作為,例如塔裏木大學新增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西藏民族大學新增國際新聞與傳播專業等。

“國際新聞與傳播專業人才肩負著向國際社會報道、闡釋西藏發展的責任。我們希望通過增設這一專業,培養更多相關領域人才,講好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故事,更好展示中國立場、表達中國觀點、分享西藏經驗。”西藏民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金石説。

在新增一批備案專業的同時,教育部也對部分高校申請撤銷的925個專業點予以備案。

對此,有專家分析認為,此次撤銷的專業點,主要是一些高校根據辦學定位需要調整的專業,這反映了高校專業設置突出質量導向、就業導向,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統計數據顯示,此次專業增設、撤銷、調整共涉及2800余個專業布點,佔目前專業布點總數的4.5%。從學科門類看,工學所涉專業數量最多,有1074個;從區域佈局看,涉及中西部高校的專業有1503個,佔比超過50%。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經過調整,本科專業類型結構和區域佈局結構進一步優化,高校主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增強。

涉及新興技術的專業數量增多

記者梳理髮現,本次新備案的本科專業中,涉及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專業數量增多。例如,北京科技大學新增智慧建造、智慧採礦工程等專業,哈爾濱工業大學新增倣生科學與工程、能源互聯網工程等專業。這反映出高校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加強新技術領域人才培養。

此外,教育部支持高校積極探索推進學科專業交叉融合,培養複合型拔尖創新人才。例如,在新農科方面,專業新增布點數量較多,多所高校新設了生物育種科學專業。

“設置這個專業的初心是服務現代種業強國建設。”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研究員柴友榮介紹,生物育種科學專業是作物學、畜牧學、生物學、遺傳學、信息學的新興交叉專業。根據培養方案,這個專業將定向培養生物育種創新人才,推動解決我國種業面臨的“卡脖子”技術難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與此同時,一些學校積極優化調整專業結構。重慶移通學院今年新增智慧科學與技術、區塊鏈工程、健康服務與管理等專業。重慶移通學院校長張德民告訴記者,作為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學校將通過加強師資配備和校企合作,提升新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新增專業中,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的孤獨症兒童教育、無障礙管理專業引發關注。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兩個專業都是結合當下社會發展的需求所設立,旨在培養更多應用型人才,投身特殊教育和社會福利事業。

近年來,孤獨症兒童的治療對專門師資的需求更加迫切。孤獨症兒童教育專業主要圍繞孤獨症兒童涉及的語言、興趣、行為、認知、溝通、適應、生活自理等方面來設置。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方向,將以特殊教育學校、普通學校和康復機構為主。

新增專業還需要招生、培養、就業等工作系統推進

當下,離2023年高考還有不到兩個月時間,志願填報的腳步越來越近。如何確保新增專業的招生工作順利進行,是不少師生關心的問題。

中南大學副校長何軍認為,要充分做好新增專業宣傳推介,突出展現新專業的實力基礎與發展前景。“我們應當通過重點宣傳,讓學生儘早了解學什麼、做什麼,從而消除對於新增專業未知的顧慮,樹立起專業信心。”

邢臺學院院長蔡振禹介紹,針對今年新增的科學教育、食品營養與檢驗教育專業,學院將多措並舉,通過校園網、融媒體、開放日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爭取吸引更多優質生源報考。

在多位受訪專家看來,學科專業設置只是一個開始。要想實現專業高質量發展,還需要招生、培養、就業等工作系統推進。

“高校應全面調研社會、市場端對人才的需求,對接産業的發展前景,補足新增專業的教資軟硬體短板,在提升教學質量上下足功夫,大力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國家教育考試委員會專家成員陳志文説。

長沙理工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田向陽認為,新增專業畢業生屬於就業市場“新鮮血液”,招聘單位可能難以及時增加對新專業的用人需求,這就要求高校及時準確向用人單位推薦新增專業畢業生。

“新增專業的學校應優化專業課程設置和社會實踐,努力提升新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同時加強與行業和企業聯絡,積極拓展就業崗位,縮短市場用人適應期,用良好就業增強新專業的吸引力和發展潛力。”田向陽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郝瑀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