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看好中國市場 外資金融機構增資加碼

2023-12-21 21:2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題:看好中國市場 外資金融機構增資加碼

新華社記者 任軍、吳雨

增設機構、增持股權、增加註冊資本……基於對中國市場的長期看好,外資金融機構在華展業興業的步伐不斷提速。

中信保誠人壽保險有限公司20日表示,公司兩大股東——中國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和英國保誠集團將分別向中信保誠人壽增資人民幣12.5億元,成為外資加碼中國市場的又一例證。

本次增資完成後,中信保誠人壽註冊資本將由23.6億元增至48.6億元,公司的核心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將分別達到121%和215%。

英國保誠集團執行總裁華康堯表示,作為英國保誠集團整體策略的重要一環和業績增長的重要來源,中信保誠人壽的業務發展具有巨大潛力。

“此次增資,不僅使中信保誠人壽的資本實力和發展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更好發揮保險業的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也推動中信集團繼續引進利用外資,服務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中信集團董事長奚國華説,“我們將繼續加強中英雙方優勢互補,促進合資企業高質量發展。”

自2000年開業後,中信保誠人壽的註冊資本不斷增加,且中英雙方持股比例維持不變。20多年來,這家合資保險公司業務規模不斷擴大,2022年公司原保費收入312億元,同比增長16%;投資資産規模2056億元,過去5年複合增速達36%。

中國金融市場規模龐大,擁有全球最大的銀行體系,第二大保險、股票和債券市場,資本市場不斷開放為外資金融機構提供了廣闊的發展機遇。

本月,渣打證券(中國)有限公司宣佈獲得中國證監會頒發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並計劃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展業,成為中國首家自設立起就由外資股東全資控股的證券公司。擁有券商牌照後,渣打在內地的債券業務將由銀行間債券市場拓展至交易所債券市場。

渣打集團亞洲金融市場部主管、渣打證券(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銘僑表示,中國資本市場始終堅持深化改革,持續推進機構、市場、産品多個維度的對外開放。外資機構在華展業便利度不斷提升,跨境市場互聯互通渠道不斷拓寬,為國際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機遇。

據了解,自2020年取消外資股比限制以來,截至11月8日,中國證監會已批准20家外資控股或獨資的證券期貨基金公司。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來自52個國家和地區的202家銀行在華設立了機構;從2020年至2023年9月末,在華外資銀行增(注)資總計達187.3億元。

目前,30家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均在華設有分支機構,全球最大的40家保險公司近半數進入中國市場。即使三年疫情期間,在華主要外資銀行保險機構資産和利潤增速也遠高於其母行或母公司。

外資金融機構敢於投入真金白銀,根本在於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以及巨大的韌性和潛力。多家受訪外資金融機構表示,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增長新動能不斷積蓄,投資中國成為必選項。

匯豐銀行環球研究部表示,中國政府將增長當作重中之重,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從11月經濟數據來看,中國經濟增長更加穩健。其中,消費繼續成為增長的關鍵支柱,製造業投資回升,基礎設施投資保持穩定。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認為,隨著中國政策支持力度加碼、出口逐步改善,2024年中國經濟環比增速或將加快。

瑞銀資産管理公司近日發佈的《全景展望:中國篇》報告顯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中國不斷向價值鏈上遊攀升,並在一系列快速增長的新興領域顯示出成為全球引領者的潛力。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著力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確保國家金融和經濟安全。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來華展業興業。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認為,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既有利於助推中國的傳統産業提升競爭力,又可以為新興産業引入更多國際資金、技術、人才、設備,更好促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馬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