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東數西算”工程穩步推進

2024-04-14 09:54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截至2023年底,我國算力總規模居全球第二位——
“東數西算”工程穩步推進

算力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供了強大支持。2022年2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啟動。兩年多來,隨著一系列政策出臺落地,國家樞紐節點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東西部算力資源空間分佈不均衡局面得到較大改善。

一體化算網加快構建

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是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戰略舉措,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推進數據要素流通的關鍵一步。

為整合優化全國範圍內的算力資源,更好滿足各領域計算需求,降低算力使用成本和使用門檻,2023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 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底,普惠易用、綠色安全的綜合算力基礎設施體系初步成型,東西部算力協同調度機制逐步完善,通用算力、智慧算力、超級算力等多元算力加速集聚。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産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表示,實現各類算力資源科學合理佈局,必須做好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與現有全國各地各類型算力設施的統籌、銜接和配合,形成合理分工、科學聯動、高效協作機制,切實發揮國家佈局的引領和示範作用,實現數據資源“一本賬”、算力資源“一盤棋”。

“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4個節點,立足服務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實施的需求,進一步統籌好城市內部和周邊區域數據中心佈局。貴州、內蒙古、甘肅、寧夏4個節點,在清潔能源供給方面具有天然優勢,適宜建設綠色算力基地,通過積極承接東部地區中高時延業務,推動東部人工智慧模型訓練推理、機器學習、視頻渲染、離線分析、存儲備份等業務有序轉移,並承擔本地實時性數據處理。”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表示。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提供算力服務的在用機架數達到810萬標準機架,算力總規模居全球第二位。

加速向多領域滲透

當前,算力正加速向交通、金融、教育、醫療、科技、能源等領域滲透,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將賦能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推進新型工業化和數字經濟向縱深發展。

隨著大模型等人工智慧産業和應用的迅速發展,我國對智慧算力資源的需求愈發旺盛。去年底,燧原科技發佈“燎原”生態合作計劃,攜手産業上下游合作夥伴共建通用人工智慧産業化聯盟。“在通用人工智慧生態體系中,算法和模型的創新是關鍵,數據是基石,算力是核心支撐,應用場景是驅動力,需要産業上下游各方齊心協力、緊密合作。”燧原創始人兼COO張亞林表示。

單志廣認為,沒有業務應用保障,算力設施就無法發揮應有作用,還可能會造成設施空置和能源空耗。需要各方共同開展面向性能、價格、效益、安全等方面的評估和測算,形成真正的應用需求供給和安全可信、可持續運營的長效動力機制。

“我國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然而標準化普惠化算力服務統一大市場尚未形成,存在算力供給緊張與部分算力未能有效利用的矛盾。”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表示。例如,我國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算力供不應求,但區域內算力資源供給能力和增長潛力有限。西部地區具有大規模算力設施發展的資源稟賦優勢,但本地需求不足,資源利用率不高。需要在統籌全國算力設施區域優化佈局的基礎上,解決好算力服務統一市場構建和資源全域有效利用問題。

協同推進智算中心建設

《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算力規模超過300EFlops,智慧算力佔比達到35%。智算中心正成為支撐人工智慧産業快速發展及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當前,各行業各領域對智慧算力的需求日趨強烈,在適度超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過程中,算力建設的重中之重是智算中心。”單志廣認為。

智算中心是基於最新人工智慧理論,採用領先的人工智慧計算架構,提供人工智慧應用所需算力服務、數據服務和算法服務的公共算力新型基礎設施,通過算力的生産、聚合、調度和釋放,高效支撐數據開放共享、智慧生態建設、産業創新聚集。智算中心以AI服務器算力機組為算力底座,不斷提升智慧計算能力和速度,滿足人工智慧應用場景下大規模、多線並行的計算需求。

單志廣表示,智算中心建設要通過領先的體系架構設計,以算力基建化為主體、以算法基建化為引領、以服務智件化為依託、以設施綠色化為支撐,從基建、硬體、軟體、算法、服務等全環節開展關鍵技術落地與應用。

“在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的背景下,協同推進智算中心建設,加快東西算力資源的協調配合,通過智算中心提供普惠算力,有利於聚合人工智慧産業鏈的要素資源和創新人才。”單志廣表示,通過智算中心的系統優化佈局,將實現全國算力、網絡、數據、能源等協同聯動,推動産業AI化,促進信息、裝備、能源等行業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瓶頸,搶佔技術創新制高點,實現産品快速迭代和規模化應用,提升科技創新領域的影響力與競爭力。(記者 李芃達)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穆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