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新時代民生領域的改革故事

2024-07-16 20:5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7月16日電 題:“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新時代民生領域的改革故事

新華社記者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

醫療、教育、環境、養老托幼、社會保障、基層治理……既是百姓關切的焦點,也是長期以來民生領域的痛點難點。

“矛盾越大,問題越多,越要攻堅克難、勇往直前。”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牢牢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推進重點領域改革。

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集成、全面深化,民生領域每一項改革,都彰顯出以人民為中心推進改革的決心、力度和成效,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從病有所醫到學有所教:在老百姓急難愁盼中找準改革的發力點和突破口

多年患糖尿病的福建三明市民朱先生,由於血糖值較高且感覺有點視物模糊,來到三明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內分泌科住院治療。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除了醫師開具藥物處方外,內分泌科的疾病管理師還出具了一份“健康報告”,對他的身體狀態和生活方式進行了詳細評估,其中包含調節日常飲食、運動、心理、睡眠等生活方式的個性化處方。

2014年12月30日,居民在福建省三明市醫療保障基金管理中心內等待辦理醫保報銷手續。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這些年,群眾感受最直觀的是,藥價降了,醫保報銷多了,看病方便了,健康更有保障了。”朱先生説。

三明,因醫改全國聞名。

藥價虛高,特別是其背後的利益博弈,是醫改首當其衝要面對的難點。2012年,三明瞄準虛高藥價打響了醫改的“第一槍”。

通過糾偏公立醫院“以藥養醫”、打破醫保管理“九龍治水”、理順醫療管理體制,三明為破解醫改難題進行了有效探索:

以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為切入點,在市、縣、鄉、村統籌推進醫藥、醫保、醫療“三醫聯動”改革;在全國率先將原來24個醫保基金經辦機構進行整合,組建了三明市醫療保障基金管理中心;率先將藥品採購和醫療服務定價等職能統一到新組建的醫保局……

2023年11月1日,在重慶市北碚區歇馬街道醫保政務服務分中心,工作人員給居民講解醫保政策。新華社發(秦廷富 攝)

看病難、看病貴,長期以來困擾基層百姓。探索這一世界性難題的中國式解決辦法,攸關千家萬戶。

對於“三明醫改”,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

2016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一次會議上,專門聽取並肯定了三明醫改經驗;2017年3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三次會議上,指出“三明醫改方向是正確的、成效是明顯的,要注意推廣”;2019年7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強調要總結推廣三明醫改經驗。

從2021年到2024年,歷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任務”中,都把因地制宜學習推廣三明醫改經驗列為重點。

如今,醫改已為14億多中國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健康獲得感。截至今年5月,國家組織藥品集採共開展9批,納入374種藥品,其中大部分為常見病慢性病用藥。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獲得優質的教育、照亮成才的夢想,更是眾多偏遠落後地區孩子熱切的渴望。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地廣人稀,交通不便。2019年,在上海市援助下,專為解決農牧區孩子“上好學”的果洛西寧民族中學正式開學。

招生以來,已有1400多名果洛籍學子,從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牧區來到西寧就學,開啟人生的新階段。

15歲的尼東拉毛,2023年9月第一次走出縣城,來到這所中學學習。幾個月後,品學兼優的尼東拉毛第一次坐飛機赴上海研學。望著黃浦江畔林立的高樓、璀璨的燈火,她立下志向——將來到艱苦地區當一名語文老師,把無限精彩的世界講給更多人聽。

黨的十八大以來,致力於為人民提供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教育改革不斷縮小地區、城鄉間差距,全面保障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從《關於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的意見》,到《關於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保障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從開展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優秀教師定向培養計劃、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等,到建強用好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豐富不同地域的教育教學資源,薄弱學校、農村學校辦學條件持續改善。

點點滴滴播撒陽光,經年累月鑄就美好。

在實現全面普及的基礎上,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5.7%,全國2895個縣級行政單位全部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形成城鄉義務教育均衡和一體化發展新局面。

從戶籍改革到基層治理: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

2023年5月30日,在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便民服務中心崧廈分中心公安窗口,申領到全國第一張“跨省互通互認”居住證的安徽人彭華飛喜笑顏開:“有了居住證,孩子在上虞上學不用愁了。”

當天,上虞區長三角城市群流動人口居住證“跨省互通互認”業務正式實施。

一紙居住證,破解的是城鄉二元結構,體現的是對新市民的接納。上虞區為新市民推出限價保障房、定點醫療機構跨省就醫結算全覆蓋、全區65所中小學校“零門檻”入學……

城鄉二元的戶籍制度,多年來一直是改革的深水區。許多福利待遇與戶籍制度長期挂鉤、難以剝離,人民群眾反映強烈。

百姓有所呼,改革有所應,新一輪戶籍制度改革拉開大幕——

201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強調,推進人的城鎮化重要的環節在戶籍制度,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是涉及億萬農業轉移人口的一項重大舉措。

2014年7月,《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印發;2016年1月,《居住證暫行條例》施行;2016年9月,《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印發……

從中小城鎮開始,推及全國多地,最後“攻堅”特大型中心城市;以居住證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通過積分落戶暢通更公平通道……戶籍制度改革路徑明晰,蹄疾步穩。  

在黨中央統一部署下,各地各部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廣度、深度推進,將頂層設計一項項落實到“最後一公里”:

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全面建立,延續半個多世紀的“農轉非”徹底退出歷史舞臺;2014年以來,共有1.5億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全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由2014年的35.93%提高到2023年的48.3%;東部地區除極少數超大特大城市,中西部地區除個別省會城市外,全面放開放寬了落戶限制。

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在基層,社會體制改革的發力點也在基層。

“樓道裏的雜物怎樣才能徹底清理乾淨”“現在養狗的人不少,小區裏狗的糞便像地雷,得管一管”……

江蘇省新沂市新安街道城關社區的“網格議事亭”裏熱鬧非凡。居民認真地為社區管理出主意、想對策,社區工作者耐心聽取建議,一件件居民生活中的“麻煩事”,在這裡共同商議出解決方法。

“亭子雖然不大,但居民可以在這裡説煩心事、訴揪心事、解不悅事,網格員問診居民大小事,引導居民參與社區治理,鄰里糾紛、家庭矛盾等都能在大家的努力下及時解決。”城關社區黨總支書記李麗説。

小小“議事亭”,以改革的“巧勁”釋放出基層治理“大能量”,成為政策宣傳的“廣播站”、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錶”、化解基層矛盾的“穩壓器”。

2024年1月25日,在江蘇省句容市崇明街道建新社區,“睦鄰長”、社區幹部、網格員與居民代表一起議事。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60多年前,浙江楓橋幹部群眾創造了“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推動“楓橋經驗”在新時代不斷創新發展。

2023年7月26日,在浙江省諸暨市東白湖鎮婁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文明共富會客廳內,網格長召集村裏矛盾雙方當事人以及黨員代表、鄉賢代表、人大代表等成員進行宅基地指標糾紛的現場調解。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在江西南昌,“幸福圓桌會”把話筒交給廣大居民;在四川瀘州,一大批“能人”“熱心人”活躍在鄉村社區,為群眾提供調解服務;浙江諸暨由群眾組成的“紅楓義警”活躍在治安防範、鄰里守望、護校安園一線……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人民群眾真正成為社會治理的最廣參與者、最大受益者、最終評判者。

2021年11月20日,南昌市西湖區係馬樁街道在羅家塘48號市委黨校宿舍院開展“幸福圓桌會”。此次圓桌會主要圍繞轄區居民自治公約徵集群眾意見,真正讓居民共同參與到社區治理當中。新華社發(馬悅 攝)

近年來,全國群眾安全感指數逐年上升,2021年達到98.62%;全國建成各級綜治中心58.3萬餘個,基本實現了網格化服務管理全覆蓋;全國信訪總量明顯下降,集體訪總量已連續11年下降。

從生態保護到生育支持:讓人民群眾奔著更好的日子去

綠水青山,關係著生態環境質量,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湘贛交界處有條河,在江西叫萍水河,在湖南叫淥水。近年來,河水從污染嚴重到綠水長流,兩岸群眾從矛盾糾紛到合作共贏,“萍水相爭”到“萍水相親”之變何以發生?

以前,上遊的江西萍鄉湘東區聚集著鋼鐵、化工等企業,下游湖南株洲醴陵市、淥口區沿江分佈著陶瓷、建材等産業。河流污染嚴重影響了沿河群眾的生産生活,下游群眾的飲用水安全甚至一度難以保障。

轉機出現在2019年7月。贛湘兩省簽訂了《淥水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約定以交界處斷面水質為依據,如果當月水質類別達到或優於國家考核目標Ⅲ類,由湖南補償江西;反之,則由江西補償湖南。

協議簽訂後,一場圍繞萍水河治理的攻堅戰全面鋪開。淘汰整治高耗能企業、關停兩岸養殖場、提標改造污水處理廠……在兩地聯手努力下,萍水河碧波清澈,沿岸的污染企業逐漸被綠色産業取代。

2024年4月9日,北京市大興區龐各莊鎮李家巷村政務服務站的工作人員來到大棚內為瓜農辦理社保業務。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從河長制到橫向生態補償制度,一條條河流的變遷中,折射出一項項改革的力量,是我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深入推進的生動注腳。

如今,天更藍,我國重污染天數顯著下降,2023年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水更清,隨著百萬名河長、湖長上崗履職,河湖面貌實現根本性改善,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土更凈,土壤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越來越多的綠色正在點染祖國山川大地。

這是2022年4月5日拍攝的江西省萍鄉市萍水湖濕地公園(無人機照片)。萍鄉市將治水與綠化相結合,沿萍水河打造萍水湖濕地公園。新華社發(李桂東 攝)

2021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關於建立健全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同年9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今年6月1日,《生態保護補償條例》開始施行,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進入新階段。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既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也通過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等改革,激發起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  

“我們趕上了生育的好政策,生育二孩、三孩還能領補貼了!”近日,領到了18000元育兒補貼的新疆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居民林女士高興地告訴記者。

目前,克拉瑪依區第二輪3歲以下嬰幼兒育兒補助已經發放到位,共有1030個家庭收到了惠民補貼。

人口問題始終是一個全局性、戰略性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人口發展的轉折性變化,作出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策部署。2013年、2015年,單獨兩孩、全面兩孩政策先後實施。

202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同年7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發佈;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關於修改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決定。

對百姓反映的“生不起”“養不起”問題,決定部署了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等三大類十個方面配套支持措施,努力提供“孕得優、生得安、育得好”的健康服務。

出臺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提高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標準,多地增設育兒假、延長産假……從中央到地方,一個更完善的生育支持制度體系正在逐步構建。

2024年4月24日,湖北省宜昌市的居民帶著孩子在位於西陵區錦繡社區的“愛在開端:0-6歲科學育兒社區家庭支持”項目點參加親子活動。該項目致力於提高家庭養育能力,提升看護人的科學育兒技能,併為幼兒帶來從遊戲中學習和發展的機會。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攝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0-14歲少兒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從2010年的16.60%提高到2020年的17.95%,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佔比由政策調整前的35%左右提高到近年來的55%以上。

從養老保障到異地就醫: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夏日農舍,綠蔭環繞,蔬果飄香。67歲的江西省安義縣臺山村村民熊貴全摘下一把豆角、茄子,準備做晚飯。

“老伴有殘疾,以前日子過得不容易。後來我們不僅脫了貧,政府還幫老伴代繳了6年基本養老保險費。現在我倆的養老金,加上她的殘疾人生活補貼以及三畝地流轉收益,每年有6000多元固定收入,看病也有政府補助的醫保,日子越來越好了。”熊貴全説。

社會保障關乎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人民群眾不分城鄉、地域、性別、職業,在年老及面對疾病、失業、工傷、殘疾、貧困等風險時都應有相應制度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等會議多次研究審議改革和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總體方案、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意見等,推動我國社保體系建設進入快車道。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緊盯制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硬骨頭,不斷推進改革”。

2014年,我國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將農村居民和城鎮非就業居民納入相同保障體系。2017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三部門出臺意見,明確地方政府為貧困人員等困難群體代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給6098萬貧困人員的老年生活增添了一份可靠保障。

2023年11月19日,在浙江省慈溪市白沙路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81歲老人吳森泉(左)在助浴師的陪同下進入移動助浴車接受助浴服務。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應對人口老齡化給養老保險制度帶來的新挑戰,“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被寫入黨的二十大報告,成為“十四五”時期我國社保制度改革的重點任務和主攻方向。

一項項改革舉措相繼出臺,一波波改革紅利不斷釋放。到2023年末,我國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工傷、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10.7億人、13.3億人、3.0億人、2.4億人,建立起世界規模最大社會保障體系。

2022年10月26日,在山東青島萊西市日莊鎮萬林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與老人拉家常。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

醫保、工傷保險以前無法跨地區報銷,讓一些人深感不便。現在,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為百姓帶來更多獲得感。

72歲的黑龍江居民崔向振已連續十幾年在海南過冬。“現在可以異地就醫結算,像我們這樣的‘候鳥人群’看病更方便,再也不用為報銷奔波發愁。”崔向振説。

崔向振記得,12年前在海南看病不能報銷,只能自費;後來可以拿看病的票據回老家報銷,但只限于住院,報銷比例也不高;現在不管普通門診、住院治療,還是慢性病門診、特殊病購藥,都能直接結算報銷。

國家醫保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約5128萬人次,減少參保群眾墊付421.67億元,較2023年同期分別增長162.35%、41.91%。

隨著社會流動性增強,職工工傷異地就醫結算的需求不斷上升。

今年4月1日起,全國各省份試點開展工傷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傷保險全國“一張網”、就醫“一卡通”搭建完成。

當日下午,來自天津的陸女士來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通州院區住院治療,持社保卡直接掛號就診住院,免繳押金,出院即結算。這是北京市首例享受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外省市工傷職工。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傷保險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試點地區將按照循序漸進原則,先納入住院費用,先期以異地長期居住(工作)和異地轉診轉院人員起步,優先聯通異地就醫集中地區。目前全國共確定試點城市131個,開通上線工傷醫療、工傷康復、輔助器具配置協議機構399家。  

補短板、促公平,兜底線、織密網……一項項民生改革有力保障人民參與改革發展進程、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堅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做到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正在舉行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戰略部署,必將在高質量發展中持續增進民生福祉,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記者齊中熙、熊豐、姜琳、王鵬、高敬、李恒)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