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節慶顯活力 四海年味長——乙巳春節假期回眸

2025-02-05 07:2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2月4日電 題:節慶顯活力 四海年味長——乙巳春節假期回眸

新華社記者 王雨蕭、葉昊鳴、周圓

歷添新歲,春滿山河。

乙巳春節,神州大地人潮如織,消費市場人氣旺盛。假日中國,在流動和忙碌中盡顯生機與活力。

申遺成功後的首個春節,“年”的味道愈發醇厚,“節”的內涵不斷延伸,山川湖海、全球共慶。人們在團圓歡慶中賡續文脈,在憧憬祝福中開啟新篇。

流動中國活力四射

大年初一,來自珠海、江門、香港、澳門的多支醒獅隊聚首珠海金灣區。

“港珠澳大橋建成後,我們來往內地更方便了。”香港遊客葉欣欣説,“在珠海看到舞龍舞獅表演很開心,很有過年的味道。”

隨著“港車北上”“澳車北上”等便利通關政策推進,港珠澳大橋憑藉“一橋連三地”的交通優勢,成為春節期間內地及港澳居民跨境出行的熱門通道之一。一家旅行社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春節推出與非遺相關的文化遊等特色活動,吸引大量香港遊客參團,出團量比去年春節增長了50%。

今年,除夕首次被列為假日,8天春節長假掀起出行熱潮。2025年綜合運輸春運工作專班預測數據顯示,2025年春節期間(1月28日至2月4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超23億人次。

2025年1月29日,人們在江蘇省南京市夫子廟花燈市場挑選花燈。新華社發(蘇陽 攝)

在南京秦淮河兩岸,流連于如夢似幻、流光溢彩的花燈會;在廣州白鵝潭珠江河畔,看一場融入“無人機+燈光秀”的煙花匯演;在敦煌沙洲夜市,體驗製作莫高窟“同款”壁畫;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感受冰雪那達慕的精彩……這個春節假期,各地遊客行走在大美中國,感受年味濃濃、文韻悠悠。

2025年1月29日,遊客在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安順古城歷史文化街區遊玩。新華社發(陳熙 攝)

隨著中國春節申遺成功,非遺旅遊體驗項目熱度持續攀升。美團旅行數據顯示,今年1月以來,春節旅遊“非遺”搜索量同比增長174%,“非遺手工”搜索量同比增長321%;在抖音生活服務平臺,非遺遊、古城遊等人氣火爆,民俗遊園會團購訂單量同比增長462%。

2025年1月30日,意大利的遊客皮耶羅(右)和瑪格麗塔在北京天壇祈年殿前合影留念。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在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以及“免簽朋友圈”持續擴容帶動下,不少外國遊客乘興而來,深度體驗“China Travel”的魅力。相關部門表示,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員預計達185萬人次,較去年春節假期增長9.5%;攜程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入境遊訂單同比增長203%。

2025年2月4日,旅客在北京南站候車。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旅遊通達、出行順暢,離不開貼心的服務保障。濟南機場飛行區內,工作人員實時關注跑道狀況,出動吹雪車,噴灑除冰液,確保機場處於適航狀態;呼和浩特、包頭等火車站增派人員幫扶老弱病殘孕等重點旅客;江蘇多地臨時開放高速公路應急車道,疏堵保暢提升出行效率……

春節期間,貨物通行同樣運轉有序。根據國務院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監測匯總數據,1月27日至2月2日,國家鐵路累計運輸貨物6502萬噸;郵政快遞累計攬收量約5.77億件,累計投遞量約7.12億件。

人暢其行,貨暢其流。假日中國在流動中彰顯澎湃活力。

消費市場“新潮”涌動

盛世牡丹造型的烤鴨、熱辣滾燙的火燎鴨心、香脆可口的棗泥小鴨酥……大年初三,在北京全聚德和平門店,一桌桌色香味俱佳的烤鴨宴將年味兒“拉滿”。

2025年1月28日,人們在安徽省蕪湖市繁昌區一家酒店內吃年夜飯。新華社發(肖本祥 攝)

“春節假期全家人來北京玩,特意選擇了老字號的新年餐,感受地道的中華美味。”來自湖北的陳先生説。

據商務部商務大數據監測,春節假期前4天,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5.4%。美團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年夜飯線上預訂量同比增長超300%,1月以來,以“非遺”為主題的團購套餐訂單量同比增長超12倍。

2025年2月3日,人們在安徽省阜陽市一家影城排隊進場觀影。新華社發(盧啟建 攝)

電影市場也在假期迎來“開門紅”。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2月4日14時30分,2025年春節檔電影票房突破90億元,創下新的歷史紀錄。

“大年初二和朋友一起看了《哪吒之魔童鬧海》,故事情節引人入勝,視覺畫面非常震撼,這幾年國産動畫真的在崛起。”“95後”女生吳一非説。

春節期間,多地打造消費新場景、解鎖消費新玩法,為假日市場增添活力與暖意。

舞臺上,精彩表演接連不斷;舞台下,遊客們在玫紅與金色交織的“煙花林”下拍照打卡,沉浸在喜慶的氛圍中……春節假期期間,成都IFS的“新”花怒放主題數字祈福交互裝置全國首展現場熱鬧非凡,吸引年輕人競相打卡。

2025年1月29日,人們在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一家商場內購物。新華社發(張國盛 攝)

在合肥合柴1972文創園,工業遺址與文化創意碰撞出非遺表演等消費新業態,帶給遊客別樣的年味體驗;銀泰百貨聯名熱門IP,以國潮年味為主題,推出新春廟會、市集等特色活動;走進文和友山西首店“鐘樓街1990”,“老太原”經典生活場景被濃縮在6000多平方米的空間內,歷史記憶與市井煙火氣撲面而來……

線下商圈人潮涌動,線上市場熱力不減。在京東平臺,非遺相關商品春節期間銷售火爆,蘇繡、楊柳青木版年畫等商品在多地銷量同比增長超200%;得物App上,滑板、露營、飛盤等戶外運動商品銷量走高,滑雪裝備銷量同比增長超80%。

“春節假期是展望全年經濟的一個窗口。各地在春節期間結合地方文化特色,不斷創新消費場景,進一步鞏固消費回暖勢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麗芬説,假日市場活躍繁榮,為提振全年經濟增添了信心,開了個好頭。

四海同春共享美好

到鐘鼓樓,聆聽108聲渾厚悠遠的鐘聲;去景山公園,觀看舞龍舞獅、剪紙糖畫;在前門大柵欄,品嘗地道小吃;到天壇公園,體驗中和韶樂之美……在北京,眾多市民和遊客選擇到中軸線上過大年,感受古都新韻。

在京工作的姜先生今年把父母從四川老家接了過來,一家老小沿著北京中軸線逛廟會、觀古建、賞非遺。“和家人感受衚同街巷文化,過個團圓、有文化底蘊的新年,別是一番體驗。”

2025年1月31日晚,在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郯國古城景區,兩名穿著傳統服飾的小女孩在觀賞花燈。新華社發(張春雷 攝)

申遺成功後的首個春節,中華文化在年俗活動中傳承賡續,古老文脈在煙火升騰間沉澱綿延。

上海豫園燈會將古籍中的傳統文化與燈會年俗相結合;在安徽馬鞍山,跳馬燈、蓮湘舞等民俗表演走進城區,讓市民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在四川宜賓,當地居民舞起草龍,祈福一年風調雨順;山西平遙借助“非遺+科技”讓遊客沉浸式體驗古城氣息……

“不斷增加優質文旅産品供給,讓非遺國潮、春節年俗在新應用場景中火起來,也為新型消費蓬勃發展帶來新動能。”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相關負責人説。

從“中國年”到“世界年”,春節成為“天涯共此時”的歡慶。

2025年1月29日淩晨,在俄羅斯聖彼得堡,人們在涅瓦河畔觀看亮起“中國紅”的冬宮橋開橋。新華社發(莫京娜 攝)

俄羅斯聖彼得堡冬宮橋、美國紐約帝國大廈等多國地標性建築紛紛亮起“中國紅”;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金色舞龍翻騰躍動,民眾擠滿街道,爭相觸碰“龍尾”;聯合國郵政管理局發行蛇年生肖個性化郵票版張……四海同春,五洲同樂,各國人民共享中國年味。

2025年2月2日,一名女孩在英國倫敦舉行的新春巡遊活動上與“中國龍”互動。新華社記者 李穎 攝

近20個國家將農曆新年定為法定節假日,全球約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慶祝農曆新年。“春節的色彩、聲音和情感超越了語言和地域的界限,成為國際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巴基斯坦智庫全球絲綢之路研究聯盟創始主席澤米爾·阿萬説。

立春剛過,阡陌有春意。人們滿懷希望,開啟新一年的奮鬥足跡。

長江上遊最大的港口重慶果園港集裝箱碼頭一派繁忙,在這裡貨物可通達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貴州花江峽谷,剛合龍不久的在建世界第一高橋——花江峽谷大橋項目建設進入衝刺階段;哈爾濱冰球館內,製冷、澆冰工作緊張忙碌,工作人員為即將開幕的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精心護航……

乙巳新歲啟,神州萬象新。新的一年,人們正以蛇行千里的勁頭,堅定信心、開拓進取,奮力書寫更美好的明天。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楊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