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新”意盎然,“進”而有為——我國外貿加快打造競爭新優勢

2025-02-19 18:1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2月19日電 題:“新”意盎然,“進”而有為——我國外貿加快打造競爭新優勢

新華社記者于佳欣、鄒多為、李曉婷

外貿,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也是觀察經濟活力的“晴雨錶”。

當前,國際風雲變幻,外部環境不確定性進一步上升,作為貨物貿易第一大國、服務貿易第二大國,中國外貿如何在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中打造新優勢、闖出新天地、展現新作為?

新春過後,記者赴浙江、江蘇、廣東、重慶等地走訪調研,深入車間廠房、産業園區、邊境口岸等一線,跟隨企業向“新”求“進”的步伐,感受中國外貿發展的底氣、活力與韌性。

快馬加鞭,鉚足幹勁開新局

企業的忙碌裏,升騰著經濟的溫度。

2025年2月9日,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的商戶在店舖門口張貼新春橫幅。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春節休市剛過,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裏不少商鋪的老闆已忙得不可開交。

“假期不少老客戶線上諮詢訂貨,開市第一天就下了20多萬元訂單,實現‘開門紅’,預計今年銷售額有望同比增長超過10%。”力天玩具商鋪老闆娘陳美君告訴記者。

行走在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火熱勁兒撲面而來。9日,“世界超市”義烏迎來蛇年開市。當天,7.5萬商戶開門迎客,210萬種商品迭代上新,市場總人流量達23.5萬人次,為近三年來新高。

在萬里之外的阿聯酋,蘇州速邁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吉龍正帶領公司外貿團隊,奔走于乙巳新春過後企業的第一場展會。

“由於3D顯示、4K影像等技術可以提高手術成功率,企業最新研發的外視鏡、手術顯微鏡等數字化産品獲得了來自阿聯酋、沙特、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客戶的青睞。”王吉龍説,“參展讓我們看到更大的市場空間,接下來要進一步拓展中東及非洲市場。”

人勤春早爭朝夕,躍馬揚鞭正當時。

2025年2月2日,工人在吉林化纖集團國興碳纖維有限公司碳化二車間整理碳纖維原絲。新春伊始,吉林化纖集團國興碳纖維有限公司開足馬力忙生産、趕訂單。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從“第一批訂單”到“第一場展會”;從春節期間開啟“不打烊”模式加緊生産趕制訂單,到爭分奪秒變身“空中飛人”出國洽談或參與展會;從港口吞吐量創新高,到中歐班列密集發車……

不少企業滿弦開工,成為外貿經營主體迎難而上、主動出擊的生動注腳。

回看2024年,我國外貿經受住多重挑戰,交出一份令人矚目、“新”意十足的成績單:總量首次突破43萬億元大關,同比增長5%,連續8年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進出口産品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展望未來,全球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貿易壁壘增多,新的一年我國外貿穩增長面臨更多不確定因素。

敢於迎難而上,才能迎刃而解。“不出海就出局”“不能等風來,要主動追風”……記者調研發現,識變應變、銳意進取已成為眾多外貿企業的堅定選擇。

2025年1月29日,農曆新年重慶地區首趟中歐班列在重慶團結村站發車(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眼下,重慶美心(集團)有限公司門業生産工廠正開足馬力保障一批海外項目訂單按時交付。開年以來,公司僅1月份就出口門類産品約5萬套,産值同比增長9%。“通過不斷優化迭代,我們的産品廣獲歐美等地客戶認可。”公司副總裁儀文説,企業將繼續提高研發投入,加大定制供應,更好應對各種外部變數。

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院長張曉濤表示,我國有超大規模市場和完備製造業産業鏈優勢,且經濟基礎穩、潛力大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存量增量政策疊加發力,加之企業“苦練內功”,將為外貿穩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主動作為,拓展發展新空間

2025年2月17日,用戶在DeepSeek手機客戶端上提問。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近來,以深度求索(DeepSeek)、宇樹科技、遊戲科學等為代表的“杭州六小龍”火爆出圈,被外界稱為“神秘的東方力量”。

2025年1月28日,杭州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在2025年央視春晚後臺。新華社發

“企業生産的四足機器人銷量已佔全球市場份額超60%。”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經理孫寶岩説,企業將加快佈局未來産業,在全球競爭中形成比較優勢,為“中國智造”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貢獻力量。

如今,要想在越來越“卷”的國際貿易中脫穎而出,外貿企業必須主動作為,向“新”而行——順應新趨勢、瞄準新産業、打造新品牌、培育新模式。

基板製作、芯片組裝、整體裝配……經過一系列工序後,一台臺配備多項“黑科技”的壁紙電視有序下線。這是記者在廣東省深圳市石岩街道的創維電視工廠車間看到的一幕。

這些電視所擁有的Mini LED背光技術,讓畫面色彩鮮艷,但亮而不溢,能帶來更佳觀影體驗。“受益於科技驅動、品質升級和文化融合,我們2024年電視出貨量保持全球前列。”創維集團相關負責人説。

家電、服裝、傢具等“老三樣”加快轉型煥新,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産品等“新三樣”發展勢頭迅猛。2024年,我國光伏産品連續4年出口超過2000億元;鋰電池出口39.1億個,創歷史新高;電動汽車出口量首次突破200萬輛。

2025年2月10日,杭州雲深處科技的工作人員在展示“絕影”系列機器人。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新産業塑造新優勢,新業態孕育新動能。

眼下,蘇州貝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田鋆正忙著對接海外主播、聯絡歐美時尚博主。這家以婚紗禮服類産品為主要經營業務的跨境電商企業不斷推出新品,去年銷售額同比增長約15%。企業計劃今年進一步提升海外市場的本地化生産經營能力,持續擴圍“朋友圈”。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魏浩表示,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已成為我國外貿發展的重要方向和支撐。“隨著數字産業化與産業數字化高度融合,監管與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外貿提質增量的新空間還將不斷拓展。”

2024年,我國跨境電商全年進出口2.63萬億元,比2020年增加1萬億元。與此同時,自主品牌佔出口比重同比提升至21.8%。海外颳起的“中國風”裏,展現著“中國製造”難以替代的競爭實力。

今年3月,老牌汽車品牌——長安汽車首個海外新能源整車基地將在泰國羅勇正式投産。

在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華榮看來,加強全球資源整合、推動産業鏈出海已成趨勢。“我們希望實現從品牌建立到研、産、供、銷、服一體化的全體系出海,讓更多海外消費者體驗到中國品牌的科技産品和優質服務。”

著眼長遠,雙向奔赴育新機

2025年1月9日,輪船靠泊在河北唐山港曹妃甸港區礦石碼頭卸載(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在江蘇蘇州高新區綜合保稅區外的克諾爾車輛設備(蘇州)有限公司操作間裏,記者看到維修人員正熟練地檢修液壓制動夾鉗故障。

據企業關務經理林麗萍介紹,這些來自亞太地區終端客戶的液壓制動夾鉗,是根據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優惠政策保稅進口至國內的。公司去年保稅維修業務進出口值同比大幅增長46.7%,預計今年仍將保持向好勢頭。

政策是引導發展方向的“指南針”。政府與企業“雙向奔赴”,才能為外貿質升量穩注入更大動能。

在近期密集舉行的地方兩會和各地“新春第一會”中,穩外貿成為關鍵詞之一:廣東看好非洲、南太平洋島國等市場潛力;上海表示要千方百計擴大增量,在提高出口産品附加值和競爭力上下功夫;重慶將加快構建“線上+線下”同步運行的外貿綜合服務體系;浙江強調要持續打好“穩拓調優”組合拳……

2025年2月13日,在位於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的合肥循環經濟示範園內一光伏組件企業車間,工人在生産線上忙碌。新華社發(阮雪楓 攝)

與此同時,多部門也出臺措施助力外貿企業穩訂單、拓市場:商務部將鼓勵貿易全鏈條數字化發展;海關總署將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服務模式創新;金融機構將加大對外貿易領域信貸投放和對小微外貿企業及貿易金融支持力度;中國貿促會組織“新春出海首團”赴哈薩克斯坦,推動兩國企業開展經貿洽談……

展望未來,一系列政策舉措將釋放重大利好,助力外貿企業輕裝上陣,打開更大市場,迎來更大機遇。

今年4月,重慶潤通科技有限公司在越南新投資建設的生産基地即將投産,預計今年産值能達16億元。

“堅持練好內功,做好創新發展,我們有足夠的信心應對變局,迎難而上。”談及未來發展,公司通機事業部總經理冷文強話語堅定。

千磨萬擊還堅勁。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外貿定將化挑戰為機遇、化壓力為動力,直面風雨的身姿愈發堅挺,在鍛造新優勢中展現更大新作為。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