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公安機關發佈防範提示信息——面對網絡兼職,不輕信、不轉賬

2025-02-21 15:02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動動手指、填填信息,就能日薪過百?工作內容輕鬆、時間靈活、地點隨意,這樣的網絡兼職可以輕鬆賺錢?殊不知,打著“工資日結”“輕鬆賺錢”幌子的網絡兼職背後,隱藏著詐騙陷阱。一些網絡兼職者看似每天可以賺得幾百塊的佣金,其實隱藏著被犯罪團夥欺詐利用的潛在風險。兼職者稍不注意,就可能被坑騙,追悔莫及。

日前,公安機關網安部門打掉了一個以網絡兼職為誘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團夥。經查,該團夥以每日保底100元的工資招聘APP兼職員工,誘導兼職者使用個人身份證、銀行卡、社交賬號等信息註冊多個虛擬賬號。之後,犯罪團夥出售這些賬號獲利。而這些虛擬賬號大部分被用於網絡水軍、網絡詐騙、跑分洗錢等網絡黑灰産犯罪,兼職者甚至可能構成共犯。

網絡兼職的“坑”都有哪些?公安機關列舉了幾種典型的詐騙形式。

“高薪誘惑”型。“日賺千元,輕鬆上手,無需經驗!”這些看似誘人的高薪兼職,往往是騙子設下的圈套。他們利用人們急於賺錢的心理,誘導被害者繳納“保證金”“培訓費”等,最後卷款跑路。

“刷單返利”型。“刷單兼職,一單50元,多勞多得!”這種兼職看似簡單,實則是典型的刷單詐騙。騙子會先讓兼職者嘗到甜頭,隨後以“任務升級”為由,要求墊付更多資金,兼職者最終血本無歸。

“虛假平臺”型。一些兼職要求被害者註冊不明網絡平臺或下載陌生APP,聲稱是為了“方便結算”。實際上,這些平臺會盜取被害者的個人信息,甚至利用被害者的賬戶進行違法犯罪活動。

“傳銷騙局”型。“發展下線,躺著賺錢!”這種兼職模式聽起來很美好,但本質上是拉人頭、傳銷式騙局。一旦陷入,不僅自己被騙,還可能連累親朋好友。

“虛假投資”型。騙子會偽裝成投資顧問或者理財專家,向被害者推薦一些所謂的“高收益投資項目”,並通過偽造投資收益截圖、編造成功案例等各種手段騙取被害者信任。等被害者把錢投入進去,騙子就會以各種理由拖延或者拒絕返還本金及收益,最後讓被害者本利皆輸。

公安機關提示,識別網絡兼職騙局,一定要擦亮雙眼,警惕“天上掉餡餅”,守好自己的“錢袋子”和個人信息。對任何聲稱“零門檻、高回報”的兼職,都要保持警惕。在開始兼職前,務必通過正規渠道核實招聘方的資質,查詢公司註冊信息,或通過搜索引擎、社交媒體等渠道,查看該兼職的口碑和網友的評價。要注意不輕易交納費用。要求入職前預先交納保證金、押金、體檢費、培訓費等費用的兼職崗位,多為騙子設下的圈套。

網絡兼職雖便利,但也伴隨著風險,一定要牢記“四不”——不輕信、不轉賬、不透露、不貪心。如果發現自己被騙,應第一時間撥打110或前往當地公安機關報案,同時,保存聊天記錄、轉賬憑證、對方賬號等重要證據。(記者 張天培)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楊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