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修訂的文物保護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新修訂的文物保護法不僅明確了中國開展文物追索返還的工作機制,還增加了對流失海外文物追索返還的條款。國家加強文物追索返還領域的國際合作。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依法會同有關部門對因被盜、非法出境等流失境外的文物開展追索;對非法流入中國境內的外國文物,根據有關條約、協定、協議或者對等原則與相關國家開展返還合作。國家對於因被盜、非法出境等流失境外的文物,保留收回的權利,且該權利不受時效限制。
詳細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為了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得到更多便利的實惠,國家衛生健康委研究決定自2025年3月起,全國公立醫療機構取消門診預交金、將住院預交金降至同病种醫保患者個人自付的平均水平,以切實減輕患者預付資金壓力,提升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感受。
詳細閱讀>>
取消門診預交金、規範住院預交金,今年3月正式實施→

《古樹名木保護條例》自3月15日起施行。這是我國首次以行政法規的形式明確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應遵守的行為規範,填補了古樹名木保護領域國家層面的法規空白。《條例》科學界定和劃分古樹名木的保護等級,明確古樹名木普查、認定、公佈程序,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古樹名木主管部門根據調查結果認定古樹名木,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依法公佈。《條例》嚴格限制採伐和移植。規定除搶險救災等特殊緊急情形外,禁止採伐古樹名木。
詳細閱讀>>
李強簽署國務院令 公佈《古樹名木保護條例》
司法部 自然資源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 國家林草局負責人就《古樹名木保護條例》答記者問

國家標準《新能源汽車運行安全性能檢驗規程》(GB/T 44500—2024)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部專門針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檢測標準。根據規程,新能源汽車安全性能檢驗包括動力蓄電池安全(充電)檢測和電氣安全檢測作為必檢項目,還對驅動電機、電控系統以及用電安全等安全特性進行檢測。此規程適用於所有在用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的運行安全性能檢驗。

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批准發佈的《適老傢具 通用技術要求》(GB/T 44437—2024)國家標準,于2025年3月1日正式實施。該標準充分考慮老年人的身心變化和生活需求,根據不同老年人行為能力等級,對適配傢具的理化性能、結構安全、智慧語音交互功能等提出了相關要求和試驗方法,適用於適老傢具産品的設計、生産加工、質量檢驗、質量評定。
詳細閱讀>>
適老傢具國家標准將於今年3月實施(附一圖讀懂)

市場監管總局修訂出臺《集貿市場計量監督管理辦法》,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修訂的主要內容包括:《辦法》明確經營者不得使用具有作弊功能的計量器具,規定經營者利用具有作弊功能計量器具構成欺詐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退一賠三”規定。
詳細閱讀>>
市場監管總局出臺《集貿市場計量監督管理辦法》

財政部等六部門印發的《政府性融資擔保發展管理辦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辦法明確,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應當堅持以政策性融資擔保業務為主業,聚焦重點對象和薄弱領域,重點為單戶擔保金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等提供融資擔保服務。支小支農擔保金額佔全部擔保金額的比例原則上不得低於80%,其中單戶擔保金額500萬元及以下的佔比原則上不得低於50%。在防止新增隱性債務前提下,地方各級財政部門可通過資本金補充、風險補償、擔保費補貼、業務獎補等方式對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給予支持,提升地方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的擔保實力和資本規模,推動地方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在可持續經營的前提下,穩步擴大業務規模,更好助企紓困、穩崗擴崗、服務實體經濟。
詳細閱讀>>
《政府性融資擔保發展管理辦法》印發

市場監管總局和國家檔案局聯合製定出臺《經營主體登記檔案管理辦法》,于2025年3月20日正式施行。《辦法》明確經營主體向遷入地登記機關申請辦理變更登記、遷入登記檔案,無需在遷出地重復提出申請;遷入地、遷出地登記機關要做好對接和檔案移轉,不得限制、妨礙登記檔案遷移;要求持續優化遷移程序,推行登記檔案遷移網上辦理,明確遷入地登記機關可以通過網絡調閱登記檔案的,遷移期間經營主體可以直接在遷入地辦理登記業務。《辦法》擴大登記檔案查詢主體範圍,新增經營主體有效登記在冊的相關人員、公證、仲裁、司法鑒定等機構、破産管理人,並明確各類主體申請查詢時需要提供的材料。
詳細閱讀>>
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檔案局聯合出臺《經營主體登記檔案管理辦法》

金融監管總局發佈《保險公司監管評級辦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對於保險集團(控股)公司、財産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評級辦法》建立了統一的監管評級框架,採用一致的評級方法、評級程序和等級分類。《評級辦法》規定不同類型公司的監管評級結果均為1—5級和S級,數字越大風險越大。結合評級實踐和監管實際,《評級辦法》設置“一票否決”機制,即公司單項風險過大將下調評級結果。監管部門根據評級結果對公司實施分類監管。
詳細閱讀>>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保險公司監管評級辦法》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有關司局負責人就《保險公司監管評級辦法》答記者問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的《金融機構合規管理辦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辦法明確了金融機構合規管理架構、合規文化培育、董事會及高級管理人員的職責等事項。要求金融機構應當在機構總部設立首席合規官,原則上應當在省級分支機構或者一級分支機構設立合規官。
詳細閱讀>>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金融機構合規管理辦法》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有關司局負責人就《金融機構合規管理辦法》答記者問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印發《關於港澳銀行內地分行開辦銀行卡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自2025年3月1日起實施,允許港澳銀行內地分行開辦外幣銀行卡業務以及對除中國境內公民以外客戶的人民幣銀行卡業務;明確港澳銀行內地分行開辦借記卡業務適用報告制,開辦信用卡業務適用審批制。
詳細閱讀>>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關於港澳銀行內地分行開辦銀行卡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

農業農村部近日發佈公告,自2025年3月1日起啟用國內漁船電子證書。漁船電子證書範圍包括漁業船網工具指標批准書、漁業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漁業船舶國籍證書和漁業捕撈許可證等現行4種漁船證書,凡持有上述4種證書的企業、個人及其委託人可按規定程序申領和使用電子證書。
詳細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

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出臺的《精神衛生福利機構管理辦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辦法進一步規範精神衛生福利機構服務。辦法對精神衛生福利機構的服務對象範圍進行了細化,主要有3類:一是法定收治對象。收治照料特困人員中的精神障礙患者是精神衛生福利機構應當履行的法定職責。二是優先收治對象。在法定收治對象應收盡收的前提下,優先收治流浪乞討、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對象中的精神障礙患者等。三是可以收治對象。有條件的機構可以收治其他社會患者。精神衛生福利機構主要提供生活照料、康復、醫療等服務。

新修訂的文物保護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新修訂的文物保護法不僅明確了中國開展文物追索返還的工作機制,還增加了對流失海外文物追索返還的條款。國家加強文物追索返還領域的國際合作。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依法會同有關部門對因被盜、非法出境等流失境外的文物開展追索;對非法流入中國境內的外國文物,根據有關條約、協定、協議或者對等原則與相關國家開展返還合作。國家對於因被盜、非法出境等流失境外的文物,保留收回的權利,且該權利不受時效限制。
詳細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為了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得到更多便利的實惠,國家衛生健康委研究決定自2025年3月起,全國公立醫療機構取消門診預交金、將住院預交金降至同病种醫保患者個人自付的平均水平,以切實減輕患者預付資金壓力,提升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感受。
詳細閱讀>>
取消門診預交金、規範住院預交金,今年3月正式實施→

《古樹名木保護條例》自3月15日起施行。這是我國首次以行政法規的形式明確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應遵守的行為規範,填補了古樹名木保護領域國家層面的法規空白。《條例》科學界定和劃分古樹名木的保護等級,明確古樹名木普查、認定、公佈程序,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古樹名木主管部門根據調查結果認定古樹名木,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依法公佈。《條例》嚴格限制採伐和移植。規定除搶險救災等特殊緊急情形外,禁止採伐古樹名木。
詳細閱讀>>
李強簽署國務院令 公佈《古樹名木保護條例》
司法部 自然資源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 國家林草局負責人就《古樹名木保護條例》答記者問

國家標準《新能源汽車運行安全性能檢驗規程》(GB/T 44500—2024)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部專門針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檢測標準。根據規程,新能源汽車安全性能檢驗包括動力蓄電池安全(充電)檢測和電氣安全檢測作為必檢項目,還對驅動電機、電控系統以及用電安全等安全特性進行檢測。此規程適用於所有在用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的運行安全性能檢驗。

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批准發佈的《適老傢具 通用技術要求》(GB/T 44437—2024)國家標準,于2025年3月1日正式實施。該標準充分考慮老年人的身心變化和生活需求,根據不同老年人行為能力等級,對適配傢具的理化性能、結構安全、智慧語音交互功能等提出了相關要求和試驗方法,適用於適老傢具産品的設計、生産加工、質量檢驗、質量評定。
詳細閱讀>>
適老傢具國家標准將於今年3月實施(附一圖讀懂)

市場監管總局修訂出臺《集貿市場計量監督管理辦法》,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修訂的主要內容包括:《辦法》明確經營者不得使用具有作弊功能的計量器具,規定經營者利用具有作弊功能計量器具構成欺詐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退一賠三”規定。
詳細閱讀>>
市場監管總局出臺《集貿市場計量監督管理辦法》

財政部等六部門印發的《政府性融資擔保發展管理辦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辦法明確,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應當堅持以政策性融資擔保業務為主業,聚焦重點對象和薄弱領域,重點為單戶擔保金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等提供融資擔保服務。支小支農擔保金額佔全部擔保金額的比例原則上不得低於80%,其中單戶擔保金額500萬元及以下的佔比原則上不得低於50%。在防止新增隱性債務前提下,地方各級財政部門可通過資本金補充、風險補償、擔保費補貼、業務獎補等方式對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給予支持,提升地方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的擔保實力和資本規模,推動地方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在可持續經營的前提下,穩步擴大業務規模,更好助企紓困、穩崗擴崗、服務實體經濟。
詳細閱讀>>
《政府性融資擔保發展管理辦法》印發

市場監管總局和國家檔案局聯合製定出臺《經營主體登記檔案管理辦法》,于2025年3月20日正式施行。《辦法》明確經營主體向遷入地登記機關申請辦理變更登記、遷入登記檔案,無需在遷出地重復提出申請;遷入地、遷出地登記機關要做好對接和檔案移轉,不得限制、妨礙登記檔案遷移;要求持續優化遷移程序,推行登記檔案遷移網上辦理,明確遷入地登記機關可以通過網絡調閱登記檔案的,遷移期間經營主體可以直接在遷入地辦理登記業務。《辦法》擴大登記檔案查詢主體範圍,新增經營主體有效登記在冊的相關人員、公證、仲裁、司法鑒定等機構、破産管理人,並明確各類主體申請查詢時需要提供的材料。
詳細閱讀>>
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檔案局聯合出臺《經營主體登記檔案管理辦法》

金融監管總局發佈《保險公司監管評級辦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對於保險集團(控股)公司、財産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評級辦法》建立了統一的監管評級框架,採用一致的評級方法、評級程序和等級分類。《評級辦法》規定不同類型公司的監管評級結果均為1—5級和S級,數字越大風險越大。結合評級實踐和監管實際,《評級辦法》設置“一票否決”機制,即公司單項風險過大將下調評級結果。監管部門根據評級結果對公司實施分類監管。
詳細閱讀>>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保險公司監管評級辦法》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有關司局負責人就《保險公司監管評級辦法》答記者問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的《金融機構合規管理辦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辦法明確了金融機構合規管理架構、合規文化培育、董事會及高級管理人員的職責等事項。要求金融機構應當在機構總部設立首席合規官,原則上應當在省級分支機構或者一級分支機構設立合規官。
詳細閱讀>>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金融機構合規管理辦法》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有關司局負責人就《金融機構合規管理辦法》答記者問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印發《關於港澳銀行內地分行開辦銀行卡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自2025年3月1日起實施,允許港澳銀行內地分行開辦外幣銀行卡業務以及對除中國境內公民以外客戶的人民幣銀行卡業務;明確港澳銀行內地分行開辦借記卡業務適用報告制,開辦信用卡業務適用審批制。
詳細閱讀>>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關於港澳銀行內地分行開辦銀行卡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

農業農村部近日發佈公告,自2025年3月1日起啟用國內漁船電子證書。漁船電子證書範圍包括漁業船網工具指標批准書、漁業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漁業船舶國籍證書和漁業捕撈許可證等現行4種漁船證書,凡持有上述4種證書的企業、個人及其委託人可按規定程序申領和使用電子證書。
詳細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

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出臺的《精神衛生福利機構管理辦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辦法進一步規範精神衛生福利機構服務。辦法對精神衛生福利機構的服務對象範圍進行了細化,主要有3類:一是法定收治對象。收治照料特困人員中的精神障礙患者是精神衛生福利機構應當履行的法定職責。二是優先收治對象。在法定收治對象應收盡收的前提下,優先收治流浪乞討、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對象中的精神障礙患者等。三是可以收治對象。有條件的機構可以收治其他社會患者。精神衛生福利機構主要提供生活照料、康復、醫療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