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應急管理>> 典型案例>> 自然災害類
 
印度洋海嘯緊急救援情況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08月09日   來源:國務院應急管理辦公室

    一、基本情況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8.9級強烈地震,引發印度洋歷史以來最為嚴重的海嘯災難。印尼、斯裏蘭卡、印度和泰國等東南亞和南亞國家遭受嚴重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地震及海嘯已造成近15萬人死亡。泰國南部地區特別是普吉島等旅遊勝地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億美元,災區重建費用將高達7.5億美元。印尼北蘇門答臘地區的大量村鎮被夷為平地,10多萬房舍被毀,災區重建需近1.6億美元援助。斯裏蘭卡全國沿海岸線三分之二的地區悉遭損毀,經濟損失約10億美元,災民達70余萬。馬爾代夫全國受災,整個國家陷入停滯,經濟損失預計將達10多億美元。印度南部近4個邦和2個中央直轄區受災害影響,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2億美元。馬來西亞北部的四個州受海嘯波及,經濟損失預計達2630萬美元。

    印度洋地震與海嘯災情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作出重要批示,1月6日,溫家寶總理應邀出席了在雅加達舉行的東盟地震和海嘯災後問題領導人特別會議,與有關國家領導人和國際組織代表就救援工作、災後重建及合作建立區域防災機制等問題進行了探討,並提出多項倡議。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領導和部署下,各有關方面迅速做出反應,組成了由外交部、商務部、財政部、衛生部、地震局和軍隊等有關部門參加的特別工作小組,我駐有關國家使領館啟動了應急機制,積極組織援救中國公民,並向救災國提供各種援助,受到國內外廣泛讚譽。

    二、緊急援助情況

    海嘯發生後,商務部立即啟動了對外人道主義緊急救援應急機制,26日晚,決定向印尼、斯裏蘭卡、馬爾代夫和泰國等受災國提供第一批2163萬元人民幣的緊急救災援助。

    12月31日,根據災情發展,我國宣佈在已有援助基礎上再向受災國提供5億元人民幣援助。主要用於:向受災國提供緊急救災物資和現匯援助,應有關國家要求組織醫療救護隊、緊急救援隊和野戰醫院赴災區開展救援工作,積極參與受災國災後重建工作。在上述5億元人民幣援款項下,向印尼、斯裏蘭卡和泰國提供總計3750萬元人民幣的救災物資,主要包括藥品、食品和發電機等;向馬來西亞、緬甸、馬爾代夫、索馬裏、肯尼亞和塞舌爾提供總計85萬美元的現匯援助。

    另外,我民政部門也向全國各地發出通知,積極開展對印度洋海嘯災區的民間捐贈活動。社會各界人士發揚人道主義精神,紛紛向災區民眾捐款捐物,奉獻愛心。截至2005年1月17日,全國民間援助印度洋海嘯災區捐款到帳資金累計達29430.7萬元,其中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及各地紅十字會接受到13192萬元,中華慈善總會及各地慈善會接受16238.7萬元。中華慈善總會根據捐贈者意願和受災國的實際情況,于1月15日在民政部舉行民間捐款移交儀式,將首批到賬的5500萬人民幣捐款兌換成665萬美金,轉交給印度洋海嘯受災國家。

    三、醫療救助情況

    2004年12月30日,根據南亞和東南亞部分國家的受災情況,我在原有10支國家級救災防病醫療隊的基礎上,調整了人員專業組成,組建了總人數164人的中國衛生救援隊,以公共衛生專家和臨床外科專家為主,針對現場救援和災後防病實際需要進行援助。救援隊抵達受災嚴重的普吉島後,在與當地政府官員、衛生技術人員會談、了解災情和醫療救治與防病情況的基礎上,救援隊在當地開展了流行病學調查,救治受傷和腹瀉群眾,對環境和飲水消毒予以技術指導。

    由國家地震局組織的中國國際救援隊35人,攜帶價值300萬元的物資和裝備,于2005年1月1日淩晨抵達印尼班達亞齊災區,開展以醫療急救為主的救援工作,這是第一支抵達災區的以醫療急救為主的國際救援隊,受到了印尼政府和當地災民的歡迎。考慮到救援工作的連續性,我國第二批國際救援隊隊員35人攜帶價值200萬元的醫療設備和藥品,于1月11日抵達印尼(輪換第一批救援隊),開展恢復與重建階段的衛生防疫和後續醫療救護工作。另外,根據災情需要,商務部協調衛生部、國家地震局等有關部門增派了公共衛生專家、救援隊、醫生、護士,電告我駐受災國使館,要求向駐在國徵求意見,同時結合受災國需要和當地工作、生活和安全環境等情況,就派遣志願者的具體專業、派往地點等提出了意見和建議。衛生部已組織向印度洋海嘯受災國派出衛生救援隊3批、共45人,包括澳門特區政府派出的3名醫務人員。

    另外,中國科學院組織北京5名DNA鑒定專家于2004年12月31日淩晨抵達泰國災區協助辨認遇難者身份。根據有關受災國家需要,我積極組織、協調有關部門,調撥醫療救災器械、藥品等運往受災國家。

    四、積極參與災後重建工作

    為協助受災國進行災害評估和災後重建規劃,我國派出三個專業考察組前往受災國。商務部請我駐受災國使館了解駐在國基礎設施的受損情況、重建計劃以及對方的有關要求,協商援助當地急需、最能發揮我企業和産品優勢並能夠産生持久效應的項目,重點為恢復供電、通訊,修建住房、醫院、學校、橋梁和道路等。另外,在印尼、斯裏蘭卡和馬爾代夫各援建一個活動板房簡易醫院或住房,投資分別為6000萬元、4000萬元和1500萬元

    同時,對受災國提出的重點項目作出積極回應,並做好相應準備工作。對斯裏蘭卡政府提出希望我在鐵路修復項目上進行合作的要求,商務部表示將在充分了解情況的基礎上予以統籌安排,並將派出鐵路專家赴斯裏蘭卡進行具體考察;對其提出的碼頭修復工程,也已作出積極回應,並通知我在斯裏蘭卡的中方技術人員前往考察。

    商務部與國家地震局多次進行技術討論,擬在印尼援建一個地震海嘯預警系統,總投資約800至1000萬元。

    五、各方反應

    我向受災國家提供人道主義緊急救援工作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樹立了中國良好的國際形象,取得了巨大的國際反響。各受災國對我援助表示衷心感謝,認為中國人民是可以信賴的偉大朋友,中國政府的無私援助必將極大鼓舞災區民眾戰勝困難,重建家園。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李鐘鬱都高度評價中國在幫助受災國方面所發揮的積極作用。他們表示,海嘯災難發生後,中國迅速行動,提供大量援助,再次表明中國是全球和地區事務中有影響和負責任的國家。法新社報道説“這表明,第一人口大國正在世界舞臺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德國之聲電臺詳細報道了溫家寶總理在新年前夕會見印度洋海嘯受災國家駐華使節和部分國際組織駐中國代表的講話,報道了中國將在已提供2100多萬元人民幣援助基礎上再度增加5億元人民幣援助的消息。德國NTV電視新聞臺在快訊中反復打出字幕:“中國的救援資助已經達到4650萬歐元,中國還將繼續向災區派遣救援隊。”

    溫家寶總理在雅加達向聯合國宣佈增加2000萬美元援款引起了各方讚賞。安南表示,中國政府響應聯合國的呼籲,在原有的援助基礎上,再次增加2000萬美元的援助用於多邊救援和重建,中國還向受災國派出了工作人員,他感謝中國政府做出的貢獻。部分受災國家認為中國的救災物資和現匯援助是中國政府和人民真情實意的具體體現,是難以用金錢來衡量的,彌足珍貴。美國《僑報》和《世界日報》在1月6日均以顯著篇幅報道溫家寶總理專機減員減行李裝載16噸救災物資至雅加達,並讚揚溫總理在救災峰會上關於“中國政府的承諾一定會兌現”的表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西方報刊認為這一舉措標誌著中國外援政策的一大轉變,表明中國的實力不斷上升,日益成為國際社會的模範成員。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