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執法監管
 
上半年建材行業運行情況及下半年趨勢分析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8月24日   來源:發展改革委

    今年上半年,建材生産、銷售、效益和出口大幅增長,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值得關注的是,生産和投資增速偏快。下半年應採取措施,嚴格準入標準,加大淘汰落後産能,防止水泥等行業過快增長。

    一、運行基本情況

    (一)生産:1-6月,統計規模以上建材企業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1%,增幅同比提高1.6個百分點。全國累計生産水泥6.18億噸,增長16%,回落4.8個百分點;生産平板玻璃2.44億重箱,增長17.8%,提高6.2個百分點;深加工玻璃、耐火材料、玻璃纖維紗、石膏板、防水卷材、水泥壓力管和磚、瓦生産增長幅度均超過25%。國家建材信息中心重點監測顯示,140戶水泥企業累計生産水泥2.14億噸,增長13.2%;42戶玻璃企業累計生産平板玻璃1.61億重箱,增長14.4%。

    (二)銷售:統計規模以上建材企業累計完成工業銷售産值(現價)7593億元,同比增長32.4%,增幅提高1.4個百分點。平均産銷率為96.93%,高於去年同期0.26個百分點。

    (三)價格:建材價格水平總體平穩有升,5月份建材産品出廠價格同比指數為103.7%。其中,水泥價格雖然較去年底有一定降幅,但同比有明顯提高。平板玻璃價格承接去年底上漲趨勢,同比有較大幅度提高。重點監測企業水泥、玻璃平均出廠含稅價格分別為284元/噸和65元/重箱,分別提高1.1%和2.6%。

    (四)效益:全行業經濟效益大幅提高,1-5月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252億元,同比增長61.8%。其中,水泥製造實現利潤56億元,增長89.4%;平板玻璃4.85億元,扭虧增盈13億元;建築衛生陶瓷26.3億元,增長38.4%。水泥製品13.9億元,增長67%。

    (五)出口:累計完成出口交貨值660億元,同比增長25.2%,回落9個百分點。出口創匯總額71.2億美元,增長22.5%,回落近10個百分點。平板玻璃、深加工玻璃、玻璃纖維紗出口繼續保持高增長。近兩年持續出口高增長的水泥今年一季度首次出現下降。1-6月累計出口水泥737萬噸,下降22.5%;出口水泥熟料1039萬噸,增長29.2%。水泥及熟料出口合計1776萬噸,僅增長1.2%。水泥出口退稅政策調整作用開始顯現。

    (六)投資:1-6月建材工業累計完成固定資産投資1127億元,同比增長50.3%,高於製造業平均增幅15.5個百分點。其中,1-5月份水泥工業166億元,增長54.3%;平板玻璃工業27億元,增長6.6%。建築衛生陶瓷50億元,增長98.3%。

    水泥製造業完成投資額增幅較大,主要是受水泥結構調整加快、淘汰落後力度加大、節能減排壓力增加等因素拉動。目前水泥建設項目絕大部分是國家産業政策支持發展的大型新型幹法和餘熱發電等有利於節能減排項目。從地區佈局看,浙江、江蘇水泥投資下降明顯,中西部地區水泥投資明顯增加。

    (七)結構調整:1-6月份新建成投産新型幹法水泥生産線42條,新增産能4120萬噸。新型幹法水泥比例提高到53%,落後産能由於淘汰力度加大進一步減少。以海螺、冀東、中國建材、中材集團、吉林亞泰等一批國家重點支持的大型企業集團發展勢頭良好,兼併重組步伐加快,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其中,海螺水泥産量約佔全國水泥總産量6.5%。平板玻璃前10戶佔全部玻璃産量比例超過50%。玻璃纖維産品中大型玻纖池窯工藝所佔比例接近70%。

    (八)節能減排:全行業節能減排意識提高,水泥生産在建、擬建餘熱發電生産線同比明顯增加,協同處理和利用廢棄物、垃圾生産水泥項目越來越受到重視。僅天津水泥工業設計院今年上半年承擔的餘熱發電項目31個,總投資16億元,同比增長近2倍。由於更加嚴格執行環保排放標準,有關水泥生産破壞、污染環境的舉報案件較往年有所下降。

    二、變化趨勢分析

    (一)宏觀環境。從國際看,今年世界經濟增長總體仍處較快區間,國際環境對我國建材業發展仍然比較有利。目前,拉法基、豪西姆、海德堡、CRH等知名跨國公司普遍看好我國建材業,跨國投資兼併重組、整合中國建材市場資源步伐加快。國際市場建材需求不斷擴大,特別是中東、非洲建材市場前景廣闊,中材集團等國內大型建材企業近年來連續取得國際工程總承包大訂單,這對於我們更好的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發展國內建材業提供了較為有利的條件。從國內看,今年國家將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各方面加快發展積極性很高,中國經濟內在的增長動力仍然十分強勁。

    (二)供求形勢。隨著産能擴大,今年建材生産仍將快速增長,而建材市場需求也有相當增長。特別是與建材業發展密切相關的住、行消費結構升級,房地産業高速增長,基礎設施投入的加大和一些重大戰略和項目的具體實施和推進,都將繼續拉動建材商品需求增長。今年上半年,房地産開發投資同比增長28.5%;全社會商品批發及零售總額中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同比增長41%,位居各類別商品前列,投資和消費的強勁直接拉動了建材需求的增長。

    (三)價格變化。從建材行業經濟運行具體情況看,去年全年形勢不錯,今年上半年在很大程度上延續了這種形勢。加之由於行業內先進生産力發展,大企業集團不斷壯大,區域市場調控能力不斷增強,這為建材行業經濟運行保持平穩發展、避免大起大落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預計下半年建材價格水平總體平穩,較去年有一定幅度提高,但不排除少數品種、局部地區、某個時段價格出現較大波動。特別是水泥出口政策調整後,水泥價格不確定因素增多。由於水泥出口70%集中在華東沿海地區,出口退稅取消後,迫使部分出口水泥轉向國內,將對區域水泥市場價格産生較大衝擊。

    根據今年上半年運行情況,預計下半年建材投資仍將保持較高增長,主要産品産量保持高速增長,銷售同比大幅提高,價格穩中有升,效益明顯提高,但出口增幅可能會出現回落。預計2007年建材工業總産值增長15%左右;水泥統計産量超過13億噸,增幅在10%以上;平板玻璃統計産量4.8億重箱,增幅在10%左右;出口創匯145億美元,增長15%左右;儘管受到原燃材料、電力、運輸漲價因素影響,全行業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總額可望達到650億元以上,仍將比上年有較大幅度增長。

    三、突出矛盾和問題

    (一)生産和投資增速偏快。今年建材需求雖會繼續增加,但增幅將有所回落。隨著一大批建材新線建成投産,産能增加,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上半年水泥行業投資大幅度增長,雖然主要投資集中在新型幹法水泥和節能減排方面的項目,但個別地區落後機立窯水泥生産能力反彈。平板玻璃建設項目中普通浮法在建、擬建生産線也增勢不減。

    (二)結構調整地區不平衡,淘汰落後進展緩慢。目前全國新型幹法水泥平均比例達到53%左右,浙江省達到95%以上,而少數省份比例還不到25%。按照"十一五"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目標應淘汰落後産能2.5億噸,任務十分艱巨。

    (三)節能減排政策尚不完善。目前,利用水泥窯系統廢氣餘熱發電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很好,但由於項目審批和發電並網方面的困難,比較嚴重地影響了企業的積極性。利用水泥工藝協同處理、利用工業廢棄物、城市污泥和生活垃圾大有可為,但也由於缺少有效的鼓勵政策,開展這方面的項目仍有很大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