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9月20日電(記者來建強)福建泉州從1992年開始建立工業污染集中控制區,15年來,集控區不斷探索市場化、專業化運作模式,為政府在工業污染治理與環境管理問題上積累了經驗。
曾被泉州市環保局列入“黑名單”的中盛五金公司創建於上個世紀90年代初,其生産的電鍍汽車配件出口歐美市場。“10多年前,企業不懂怎麼處理污水,也沒有資金上污水處理項目。大家都是偷排,我們也就偷排。”中盛五金公司的老闆許建勳説。
近20年來,泉州逐漸形成以五金、紡織、鞋服等為支柱産業的民營經濟群體,與之相配套的電鍍、漂染、製革等污染企業隨之發展起來。這些配套企業初期規模都不大,佈局分散,而且污染環境。
“儘管這些配套企業有污染,但目前泉州的經濟支柱還需要這些配套企業。”泉州市環保局局長陳碧雲説。
1992年初,泉州市政府組織了一批專家專門研究建立民營企業工業污染集中控制問題,目的是使污染企業從分散走向集中,探索一條獨特的邊發展邊治理的路子。
類似中盛五金這樣的企業在泉州有260多家,它們現在分別被“圈”在電鍍、漂染、製革等10個工業污染集控區內。
這些污染集控區包括紡織印染行業4個、電鍍行業4個、製革行業2個,日處理工業廢水能力達25萬噸以上,紡織印染業廢水集中處理率佔到全市行業的70%,製革業為50%,電鍍業為82%。
集控區內的生産企業不再為環保治污分散精力,可以集中力量擴大生産。10個集控區裏的企業起初不足10家,如今發展到了260多家,年總産值由過去的幾百萬元增加到50億元。
泉州出臺了有關文件,對集控區的開發建設和管理、運行做出了明確規定,同時明確各級政府、區內企業、污染物治理設施運營單位等各方的責任。
配合産業結構調整,泉州仍將繼續引導更多企業淘汰落後的生産工藝、設備,從而提高進入集控區企業的環保管理門檻,使集控區成為優質企業發展的平臺。積極推行集中供汽供熱,形成規模效益,進一步減少廢氣、污水等污染物的排放總量,有效降低企業的運行成本。
“前年,我們已經在大堡等幾個集控區試建了1座熱電聯産的集中供汽電廠,集中向片區內企業供汽供電,結果表明整個片區能耗降低了15%至25%。”陳碧雲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