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府建設>> 電子政務
 
電子政務的發展應以政府業務流為主線展開信息化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1月11日   來源:《信息化建設》雜誌網站

論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策略

宋慶蓉

    在信息時代,就像管理信息系統是管理企業必備的手段一樣、電子政務已成為治國不可或缺的工具。信息化使許多政府原來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不僅可以做到,而且可以做得更快、更好,幫助政府實現對國家的有效管理。今天,無論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或者國家安全的保障,都離不開電子政務的支持。
    在經濟和信息全球化快速發展的情況下,一個信息化的政府已經成為一個國家或地區在全球競爭中的一個競爭力要素,也是提升國家和地區全球競爭力,爭得經濟和社會發展“先機”的關鍵。
    電子政務的發展對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特別是信息産業的發展將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電子政務的發展還將對我國各行各業信息化的發展,包括電子商務和電子社區的發展,起著示範作用。
    如何實現由“現有的政務”到“電子政務”的轉變,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借鑒國外許多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發展電子政務的中國國情
    就整體而言,比起發達國家來,信息技術在我國各級政府中的應用起步較晚,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在我國的應用時間還不算長,特別是一些經濟相對不發達的地區情況更是如此。雖然近年來,計算機的應用在各部門的發展很快,但總的來説,在政府內部業務流的計算機化方面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政府內部業務流的計算機化是政府實現對用戶服務信息化的基礎,把政府內部的管理信息系統建設與面向用戶的服務信息系統建設結合起來,綜合加以考慮和規劃,充分利用我們的後發優勢,爭取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由於電子計算機在政府中的應用時間不長,在我國政府各部門中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一種有利於電子政務和信息化發展的計算機文化。電子政務的發展,無論在它的內容和方法上,將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種各樣的社會阻力。特別是當電子政務的發展與某些部門或集團的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當電子政務的發展影響到少數人的權利和利益的時候,當電子政務要求政府行為更加透明而使得貪污、該職不易發生的時候,這種阻力更為突出。因此,在電子政務的發展過程中,如何克服形形色色的社會阻力是電子政務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慎審規劃小步快走
    “想得要大,起步要小,擴張要快”是全球對信息系統工程建設的共識。這個原則是由信息系統工程項目自身的特點所決定的,如:資金和技術密集、對項目管理的要求比較高、信息技術本身發展快、不斷提供新的設備和手段等等。
    “想得要大”是指根據對信息技術發展的預期,審慎地確定電子政務長遠發展目標,或一個期望實現的“電子政務”藍圖。這個規劃的目標應該是産出明確的、可以測量的,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規劃要“大處”著眼;“遠處”著眼;要有足夠的洞察力和想象力。
    “起步要小”是指要以小的、容易實現的、效果明顯的項目起步,確保“初戰必勝”,或者將大的項目分解成若干個小的項目組織實施。在實踐中鍛鍊隊伍,取得領導的信任和用戶的支持。
    “擴張要快”是指在已經取得經驗和效益的基礎上,加快系統擴張的步伐,儘快拿下這個系統所應有的全部經濟和社會效益,充分享受信息化和信息技術帶來的好處,擴大影響,在更大程度上取得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支持。

    三、以政府業務而為主線發展電子政務
    從國外的情況看,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在電子政務的發展中均以政府的業務流為主線,一個一個地實現政府業務流的信息化,以避免法團化或強化現有的政府結構。
    以政府的業務流為主線就是根據輕重緩急將政府職能中帶有不變性的業務流一個一個地計算機化和網絡化,既滿足了政府的急需,又有利於政府的職能轉變和政府的重構。
    以政府業務流為主線發展電子政務實際上就是利用信息技術給政府重新“梳一次辮子”。把那些最急需的政府業務流的“辮子”先梳理出來。等到按照優先順序把“辮子”梳完了。一個電子政務的總體結構就出來了。那些沒有梳進“辮子”的業務流就是要轉變的政府職能;而那些沒有梳進“辮子”的部門就是要調整的政府機構。

    四、以標準化和規範化的方法發展電子政務
    我國大大小小的政府機構數以萬計。如此巨大的電子政務建設規模,如果採用個體經濟的辦法任由部門各自開發自己的系統,不僅浪費大量的資源和時間,而且由於缺乏標準和規範,政府之間、政府部門之間的各種系統勢必難以兼容,信息資源難以共享。
    實際上,電子政務中包含許多的標準“零部件”,如人事、財務、計劃、公文、檔案、日程安排、國有資産、器材、圖書資料、考勤管理及政府網站等等,不下數十種。如果這些“零部件”都規範化和標準化並由企業來開發,不僅可以節約大量的資源,而且可以形成和支持一個相當大的軟體産業。“零部件”規範化和標準化的關鍵則在於政府業務過程的規範化和數據模型的標準化。
    從國外的經驗來看,電子政務的標準化和規範化並不一定都需要通過行政命令來實現,有些可以通過技術政策來引導和推進,有些則可以依賴於市場的作用,讓市場佔有份額大的産品成為事實上的標準或規範。建立政府與企業某種形式的夥伴關係有可能使雙方都從中受益。
    政府信息系統的建設並不一定非要政府投資不可。政府的職責是完成法律賦予的職能,不是信息系統的開發。因此,在電子政務的發展中,政府的角色是準確地提出對信息系統的要求,實現對信息化的有效管理,系統開發的任務應該留給企業去做。如果每一個政府部門都建立一支隊伍去搞部門的系統開發,不但成果不能商品化,而且為內部人員非法修改系統和犯罪提供了機會。
    最後要説的一點是電子政務的成敗,可以説是三分技術,七分管理。許多國家政府和企業的經驗都證明,電子政務的成功是不容易的,在更大的程度上不是取決於技術,而是取決於有效的管理,包括部門之間的協調和利益的平衡以及人際關係的協調。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部門之間和個人之間的利益的重新分配,也勢必會遇到形形色色的社會阻力。因此,電子政務的管理部門必須具有一定的層次,必須是一個綜合部門,必須有一定的行政權力,有各種各樣的手段和工具來保證其協調職能的實施,特別是協調各部門的利益衝突。否則,即使有了電子政務的管理,這種管理也可能是不太有效的,甚至可能是無效的。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