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府建設>> 電子政務
 
樹立正確的績效觀和發展觀 建設節約型電子政務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1月22日   來源:《信息化建設》雜誌網站

樹立正確績效觀,建設節約型電子政務

孫國鋒

    2006年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十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提出,要在全社會廣泛持久地開展資源節約活動,使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深入人心,蔚成風氣。節約型電子政務是節約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節約型電子政務建設,不是簡單的通過行政效力就能解決的,必須從思想觀念、應用模式、技術産品選擇等多個方面進行創新。
    不久前,科技日報社發起了一個關於自主創新産品“超網平臺”的新聞發佈會。個人認為,“超網平臺”的價值不僅僅在於自主創新本身,更大的價值在於探索和啟發了一種電子政務低成本建設的思路和模式,尤其是對於我國廣大的基層電子政務建設,是一個非常好的啟示。結合“超網平臺”,筆者對建設節約型電子政務進行了一些思考。

  節約型電子政務建設的必要性
    一、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
    建設節約型電子政務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組成部分,也是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無論是從全社會實際可用的資源角度,還是從我國政務活動對信息技術的需要程度來看,電子政務建設都必須走節約型道路,不能夠一味求速度,照搬別國發展模式。
    我國經濟和社會都處在快速發展之中,政府職能和業務流程在不斷優化,其中不確定因素太多。信息技術的應用必須與組織的績效目標、職能結構以及業務流程等相適應。在這樣的情況下,電子政務步伐不適宜一次邁得太大。否則,由於信息系統的剛性會對轉型中的政務運作産生負面作用,最終會使系統因為無法使用而被拋棄,造成嚴重的浪費。
    二、尊重信息技術進步和電子政務發展的客觀規律
    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深入,電子政務不斷促進政務活動的改善。政務活動的不斷改善,反之又促進了信息技術的深入應用。理論上,電子政務要建立在信息技術與政務業務的最佳互動上,但實際上總有一個處於相對主導的地位,目前來看,信息技術比政務業務的主導性更強。
    信息技術的顯著特點是發展速度快,産品更新頻率高。如果基礎設施或信息産品上線後用不上或者使用率很低,很快就會被淘汰,成為一種投資浪費。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電子政務的建設必須節約,尤其是在政務需求不強烈的情況下,要避免因“技術主導論”過度加快我國電子政務的步伐,否則信息系統不僅不能夠促進政務活動更好地開展,還有可能成為政務的制約。

  節約型電子政務建設的內在要求
    一、功能上要以實用為主,即各種電子政務信息系統和硬體設備,在功能上一定要以“實用”為主
    不是任何事物都是越先進越好。對於信息系統而言,功能並不是多多益善。如果功能超過了實際的政務需求,政務活動無法適應,其後果輕則是系統功能冗余浪費,重則是系統被整體打入“冷宮”,現在很多部門的辦公自動化系統就是如此的結局。
    二、建設上要以集約為主,即該統一建設的必須統一建設,能夠集中建設的就要盡可能集中建設
    要認真研究能夠集中建設的內容。集中建設不僅有利於資金節約,更有利於部門資源整合與服務整合。對於中小城市而言,可以在“超網平臺”這樣的統一平臺上建立政府門戶網站和部門網站群,統一政務公開和對外提供服務,而沒有必要各部門分別採購服務器建設自己的部門網站。

  觀念、應用和技術創新相結合,建設節約型電子政務
    一、觀念創新——正確理解發展概念,樹立科學的績效觀
    電子政務建設創新,首先是要求在績效觀念上創新。很多部門把規模增長當作績效評估的主要指標。過去幾年,很多地方在電子政務建設中不同程度地出現了追求規模增長的傾向,以軟硬體採購數量、網絡覆蓋率和人均擁有電腦數等指標來衡量電子政務建設的績效。但是,關於電子政務究竟帶來了哪些好處,卻沒有好好分析。
    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的提出,給我們樹立科學的電子政務績效觀指明了方向。只有那些有助於長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措施和做法,才是真正的發展。衡量電子政務的成效,既要考慮政務效果和公共服務福利的大小,也要考慮資源消耗的多少。
    二、應用創新——以服務為宗旨,提升電子政務的應用
    應用創新,提高電子政務的應用範圍和應用效果,是節約型電子政務的根本。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方向,是更加注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這也代表了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方向。提供公共服務,服務於人民,是電子政務的生命力所在。要體現電子政務的服務宗旨,首先必須創新政府網站的應用,要從行使政府職能的高度去認識政府網站的應用。
    第一、政府網站要成為政務信息主動公開的主要渠道,保障公眾對行政過程的知情權。目前,普通公眾對社會信息和公共資源的獲取能力很弱;政府網站為公眾提供信息服務顯得非常重要。
    第二、通過政府網站開展對外辦事服務,減少老百姓往返政府部門的辦事時間和成本。政府網站要儘量整合各部門資源,提供“一站式”、“一窗式”辦事服務。可以先選擇一些成本低、手續簡單、見效快的在線辦事項目在網上開展。這些事項本身並不複雜,但群眾為辦事往往需要多次往返政府部門,實際上很適合於在網上辦理。
    第三、充分利用網站的互動特點,讓政府網站成為政府與公眾溝通的橋梁,引導和推進公眾參與政府公共事務管理。要利用好政府網站這一便利工具,讓公眾充分表達自己的心聲,積極參與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拉近老百姓和政府官員之間的距離。
    三、技術創新——通過技術手段創新,實現集約式建設
    一提到電子政務建設,很多人馬上想到的是採購多少臺服務器、上多少個應用系統等等。一個項目,少則幾十萬,多則幾百萬、上千萬,幾年下來,系統建的多、用的少,系統之間無法互通,功能之間相互重疊。事實説明,通過技術手段的創新,完全可以實現集約式或者部分集約式的建設模式。
    統一建設基礎平臺和各部門政府網站群。對於中小城市而言,完全可以在全市統一的應用平臺上部署政府網站群,一方面能夠解決各部門技術力量薄弱問題,另一方面還能夠避免重復投資,提高設備和軟體系統的利用率。
    在統一平臺上集中部署多個應用系統。這種建設模式,不僅能夠成倍減少硬體投資,而且保證各部門應用的高度統一,為整合部門職能、促進協同辦公、推進“一站式” 服務創造關鍵條件。
    統一應用系統和應用環境,用戶使用個性化。“超網平臺”的核心理念就是要提供一種集約式的建設模式,以最低成本為多部門用戶構建統一的應用環境。各部門只要登錄“超網平臺”,就可以通過自由選擇系統功能組件,實現對外信息發佈、對外提供服務以及機關內部辦公等各種應用,省去了用戶購買服務器、數據庫等成本的投入。
    不同的集約方式都有不同的適合環境,因此要因地制宜。無論以哪一種技術手段實現的集約式建設,都需要通過合理的制度設計。

    結束語
    節約型電子政務建設是一個寬廣的話題,本文只是從一個側面進行了一些闡述。最後總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樹立正確的績效觀,堅持走節約型建設路線。要量力而行,量入而出。要以實際應用效果作為績效的標準,要盡可能採用循序漸進、集中建設、外包建設等有效的集約式建設模式推進電子政務發展。
    第二、一定要堅持以政府業務部門為主體,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出發點。要充分發揮各政府業務部門在電子政務推進中的積極性,要將電子政務真正融入各政務部門的業務過程中去,讓信息技術和政務業務有效互動。
    第三、電子政務建設,要給予國産化軟體産品更多的信任和應用機會。採用國産軟體,不僅能夠節約大量的成本,而且能夠促進國産軟體的發展。實踐證明,目前已經有相當一批國産化基礎軟體,包括一批類似“超網平臺”這樣具有自主創新意義的産品能夠勝任我國各層次電子政務系統建設的需要。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