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總理新年首站調研深入國企鼓勁“好産能要優勝劣汰”

2016-01-05 15:32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核心提示:高層已明確2016年去産能是經濟工作首要任務,這對於中國經濟結構性調整很關鍵,現在主要就是做好各類處置辦法,並對可能出現的就業、經濟下滑等風險作出防範預案。

2016年首次調研,總理選擇了山西作為考察地。

1月4日考察太原鋼鐵集團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鼓勵在場職工:“太鋼以不銹鋼聞名,相信你們能把困難扛過去!好鋼要千錘百煉,好産能要優勝劣汰。希望你們用‘不銹’精神和智慧,浴火重生,重振雄風!”

同日,人民日報刊發權威人士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解讀和闡釋,去産能原因和方法論也成為重要內容。

多位人士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高層已明確2016年去産能是經濟工作首要任務,這對於中國經濟結構性調整很關鍵,現在主要就是做好各類處置辦法,並對可能出現的就業、經濟下滑等風險作出防範預案。

鼓勁背後:山西亟待化解過剩産能

李克強考察的太原鋼鐵集團,是全球最大的不銹鋼企業,目前遇到很大下行壓力。

根據太鋼不銹發佈的2015年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20.02億元,同比下降24.05%。

長江證券研報稱,整體而言,由於不銹鋼下游與房地産、製造業息息相關,因此,在目前地産、製造業景氣度低迷之際,公司不銹鋼業務雖然仍相對強于普鋼,但與普鋼業務之間的差距逐步縮小,最終也依然無法回避宏觀經濟週期下行帶來需求不斷萎縮的壓力。

在此背景下,總理的鼓勁喊話點出了問題,更提出了辦法——好産能要優勝劣汰。這也適用於山西全省的整體經濟現狀。

接受記者採訪的一位權威人士指出,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必須破除長期積累的一些結構性、體制性、素質性突出矛盾和問題。這些突出矛盾和問題近期主要表現為“四降一升”,即經濟增速下降、工業品價格下降、實體企業盈利下降、財政收入增幅下降、經濟風險發生概率上升。

山西省在此方面表現尤為明顯,2015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只增長2.8%,遠遠落後於全國6.9%的水平。山西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山西調查總隊認為,當前山西省仍處於新世紀以來經濟發展最困難的時期。

其主要原因便是産能過剩帶來的拖累,2015年前三季度,山西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下降3.3%,煤炭、焦炭、電力、冶金、化學、建材、食品、紡織等行業工業增加值受市場需求影響比上年同期下降。

一位2015年上半年曾去山西深入調研的官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山西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工率不高,不足九成,開工企業中也有些處於半停産狀態,其中煤炭和冶金行業停産企業較多,尤其煤炭産能過剩問題更突出。

而在剛剛結束不久的山西經濟工作會議上,也明確指出要去産能,加大煤炭、焦炭、冶金等特困行業過剩産能化解力度。

專家建言:加快處置“僵屍企業”

從2015年12月PMI來看,中國經濟已經出現企穩跡象,但仍不牢固。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12月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7.6,較前值反彈0.5個百分點;産成品庫存指數為46.1,較前值下降0.6個百分點。總體來看,PMI庫存指數仍然較低,工業企業去庫存活動尚未結束。

另外,魯政委還分析説,12月PMI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為42.4,雖比11月反彈1.3個百分點,但仍遠低於50臨界點。從歷史上看,PMI購進價格指數至少領先PPI約2個月,低迷的購進價格指數表明短期內PPI上行可能不大。

前述權威人士分析説,如果産能過剩這個結構性矛盾得不到解決,工業品價格就會持續下降,企業效益就不可能提升,經濟增長也就難以持續。

他説,目前,我國相當多的産能是在世界經濟增長黃金期面向外需以及國內高速增長階段形成的,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中一些産能又有所擴大,在國際市場增長放緩的情況下,僅僅依靠刺激國內需求難以解決産能過剩問題。

這位人士還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這相當於準備了兩桌飯,只來了一桌客人,使勁吃也吃不完。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明確:2016年主要是抓好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這五大重點任務。前述權威人士説,當務之急是斬釘截鐵處置“僵屍企業”,堅定不移減少過剩産能,讓“僵屍”入土為安,騰出寶貴的實物資源、信貸資源和市場空間。

同時,從李克強“好産能要優勝劣汰”的鼓勁中不難看出應對此事的決心。

渣打銀行發佈的最新調研顯示,政府政策雖有所放鬆,但中小企業貸款仍然相對困難。中小企業的銀行融資成本仍位於50以內,反映融資成本上升導致中小企業融資環境正在惡化。

這折射出過剩産能和僵屍企業對社會資源的低效盤踞。國研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表示,地方政府出於就業、社會穩定、GDP考核等方面考慮,對化解過剩産能既難以痛下決心又缺少有效手段,國有銀行激勵約束機制不健全,迫於責任追究和控制不良率的壓力,不希望企業破産導致隱性壞賬顯性化。(記者 胡健)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