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獎勤罰懶機制助推全面深化改革

2016-01-07 13:25 來源: 中青在線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根據督查情況完善激勵和問責機制,以獎懲分明促勤政有為。

這次常務會上,除了對包括地廳級在內的900多名幹部分別採取開除、撤職、降職、記過等方式予以問責外,還對去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做得較好的4個省(市),對落實重點政策成效較明顯的20個地市、20個縣區,對督查發現問題整改有力的6個省級政府部門予以通報表揚,在2016年對上述地區實行“免督查”,並採取資金、用地等方面支持、債券直通車等激勵措施。

這是國務院有針對性開展的“一事一項”的有獎有罰,目的就是向各級政府釋放信號:在罰的同時也會有獎。當然,在當前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國務院的這一做法,更有其深刻的意義。

首先,建立獎懲並舉的激勵問責機制,本身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全面推進反腐敗鬥爭的情況下,一些政府官員出現了“為官不為”的消極態度,一些改革政策形式上落實、實質上不落實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所以,深入推進反腐敗的同時,及時建立正面激勵機制,對於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建立激勵機制是行政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疑,國務院這次做出了有益探索,特別是針對督察工作落實這一事項,建立有獎有罰、獎罰分明的獎勵問責機制,讓各級政府在具體事件中得到獎懲激勵的實惠,獎懲激勵機制體現出及時性和有效性。

其次,建立獎懲並舉的激勵問責機制,是調動各方發展積極性的實在舉措。縱觀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發展的經驗,主要是通過體制機制改革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特別是調動了地方政府、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的發展積極性,實現了兩位數的快速增長。但是,在當前,上述四個積極性都不同程度出現了問題,尤其是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和政府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出現了明顯的下降。地方政府及其官員的積極性調動,又牽扯到民營企業發展積極性調動以及外資和國企等發展主體積極性的調動,比如創業者要辦理一個企業,需要到最基層的地方政府部門辦理各種手續,雖然國家通過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消和下放了各種審批事項,但是由於地方官員的不作為或者慢作為,還是導致創業者多次跑、多頭跑的問題不斷出現。同時,一些該落實的政策不及時落實,增加企業經營成本等。

所以,在嚴厲問責的同時,通過建立機制,讓地方政府和官員看到積極作為的甜頭和好處,就會調動地方政府和官員的積極性,各級政府和官員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就會推動改革政策的落地,調動民營企業等多種發展主體的積極性。從這個意義上講,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獎勵做得好的省、市、縣給予通報表彰,並且獎勵發展的優惠政策,是抓住了調動各方發展主體積極性的牛鼻子,對於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地方政府和官員積極性調動起來,才能促進包括民營企業在內各种經濟主體的發展積極性,把目前的改革紅利轉化為實際的經濟增長。

最後,國務院這次獎懲機制的建立僅僅是一個開始。下一步,期望建立獎懲制度,除了獎勵政府之外,還要獎勵個人;同時,將獎懲機制與政府績效改革、公務員晉陞制度、工資福利制度、第三方評價機制建立等結合,建立一整套完善有效的激勵懲戒機制,形成法治化的激勵懲戒體系,才能從根本上調動地方政府和官員的工作積極性,特別是要將政府績效改革與第三方評價機制等相結合,推動地方政府落實政策、解決“發展好與不好由誰説了算”等問題,以提高獎懲機制的公信力,建立真正激勵機制。(李寧)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