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找準“一帶一路”建設優先領域

2016-01-12 08:40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各國都在積極探尋經濟復蘇之路。“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相關經濟體通過合作共建加快發展繪就了新願景,為全球經濟注入了新動力。作為中國向世界提供的一個公共品,“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了國際社會熱烈響應,沿線經濟體更是積極參與。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既要在頂層設計上繼續下功夫,與沿線各國各地區充分協商,設計好總體架構與治理體系,又要找準優先領域,率先推進,力爭儘快取得早期收穫。

回顧歷史,很多區域合作倡議由於缺乏早期收穫,導致曇花一現、無疾而終。作為一個覆蓋6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標宏大、內容豐富的區域合作倡議,“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幾代人持續努力推進。美好的願景在遠處召喚,而在近處迫切需要實實在在的早期收穫來堅定各方信心、激勵各方參與,為深入開展區域合作贏得更多時間和更大支持。

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起步階段,早期收穫不必求多,而要注重實效與影響力。早期收穫既應有利於沿線經濟體的發展,為其參與共建共享增添動力;又應具有較大的國際影響,以取得示範效應。只有選準優先領域,才能以最低投入和最短時間取得最大的早期收穫,進而實現合作發展事業事半功倍、順利推進。

基礎設施建設與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一個優先領域。大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是發展中經濟體,發展潛力巨大,但普遍受制于基礎設施不足。基礎設施建設與互聯互通容易取得共識、實現共贏。對東道國而言,正如中國經驗所揭示的“要想富,先修路”,建設基礎設施是釋放發展潛力的前提。大部分沿線經濟體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發展的優先領域,支持這一領域的國際合作。對中國企業而言,基礎設施建設有利於發揮我們的優勢。中國企業在基礎設施的總包、設計、施工、設備、管理運營以及融資等各個環節均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力。而且,基礎設施建設與互聯互通還將帶動中國具有較高性價比的相關裝備出口。電力、交通運輸、電信等設備大多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産品,這類設備出口將進一步優化中國出口結構。對國際社會而言,基礎設施項目往往規模大、效益明顯,具有很強的國際影響與示範效應,能夠堅定沿線經濟體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信心。基礎設施建設與互聯互通項目建成後,還能為沿線經濟體開展經貿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國際産能合作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又一個優先領域。國際産能合作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目前應將境外産業園區建設作為首選。對於中國而言,隨著比較優勢的深刻變化,勞動密集型産業的國際競爭力趨於削弱,這類産業的轉型升級與異地轉移是大勢所趨。除了在國內推動從沿海向內地的梯度轉移,還應重視勞動密集型産業的境外轉移。在推動境外轉移過程中應講求方式方法,注意防範各類風險。這類産業領域中的企業通常規模不大,中小企業居多,走出去的經驗與人才儲備不足,各自分散走出去很可能遭遇多種風險,還可能出現與東道國産業的矛盾。對於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而言,勞動力資源豐富,承接面向出口的勞動密集型産業不僅能夠創造就業崗位,而且可以增強出口創匯能力,加快工業化進程。因此,通過加強政府間協商,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建設境外産業園區,讓中國中小企業“抱團出海”,可以有效規避或降低走出去的風險。同時,與企業分散走出去相比,合作建設産業園區往往可以成為雙邊合作的旗艦項目,具有良好的示範效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隆國強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