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農業供給側改革不是簡單加減法

2016-01-19 07:33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造成結構性失衡的內在原因,在於粗放式發展方式和疏于長遠的發展思路。因此,解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失衡問題,根本的、首要的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調整發展思路。明確了這點,農業供給側改革就能在思路方向上立足現實、著眼長遠,把解決即期難題與遠期發展結合起來

面對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農業供給側改革正進入發展日程,並成為今年及“十三五”農業改革創新的重要內容。

農業供給側改革改什麼?怎麼改?是僅僅依據農産品供應的多寡對農産品結構進行加減法調整,以期達到長久解決農業保供給目的?還是立足中國農業現狀及中國經濟社會特點,既解決結構問題,也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發展思路,實現農業永續發展?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切切實實地首先回答好、解決好,否則就可能依舊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

從農業現狀來看,當前面臨的一大難題就是總量和質量上的結構性失衡,即有的農産品多了,庫存爆滿,有的又少了,大量依靠進口;高品質産品供不應求,一般性産品、大路貨又供大於求。解決這種供給側結構性失衡,當然要進行結構調整,適當增加或減少某些農産品。但如果結構調整這麼簡單,就是做做加減法,農業供給側改革就容易了。回顧既往,農業結構調整並不少,但為什麼總體上一直結構性失衡,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結構調整的思路往往止步于就事論事。

所以,解決結構性失衡,首先要找到造成這種失衡的內在原因。分析可以看出:有的産品早已供大於求,但在政策信號上沒有及時做出調整,生産源頭與市場需求脫節。比如這些年施行的農産品收購補貼政策,對保供給發揮了直接作用,但籠而統之、經年不變的舉措,在某種程度上使得生産者遠離市場甚至不看市場,長年累積,財政包袱沉重,補貼一有變化,又容易造成不種甚至棄耕,對保供給帶來隱患。有的大路貨産品完全靠高耗水、高施肥,甚至毀林、毀濕地,成本居高不下,對環境資源損耗大。這種粗放式産品不僅使市場飽和,甚至還造成市場上“劣幣驅逐良幣”。這些現象表明,造成結構性失衡的內在原因,在於粗放式發展方式和疏于長遠的發展思路。因此,解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失衡問題,根本的、首要的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調整發展思路。

明確了這點,農業供給側改革就能在思路方向上立足現實、著眼長遠,把解決即期難題與遠期發展結合起來。在發展思路上,要從源頭牢固樹立圍繞需求、圍繞消費進行生産和調整的觀念,充分發揮市場這只手的作用,讓農業生産者真正成為市場經營主體,使種養殖結構與市場需求匹配。同時,更加注重政策的長遠導向作用,在現代農業進程中,哪些是政策確保的,哪些是市場做主的,讓生産者清清楚楚,讓經營者明明白白,既要保障糧食安全和農民利益,也要從源頭增強贏利能力和抗市場風險能力,增強對價格漲跌容忍度,推動現代農業真正強壯起來。

思路清晰,路徑和方法上就能更加自信、更加自覺。比如,當前農業供給側改革的突出任務是“去庫存、補短板、降成本”,解決這幾大任務既是為了解決眼前困難,也是為長遠發展開闢路徑。去庫存,源頭上重要的是從種植結構上動手,適當增減種植面積,這也為今後種植業結構的動態性調整開了頭;補短板,源頭上重要的是把農田水利、耕地質量等農業基礎加強加厚,這就為今後穩定提升糧食産能打下了基礎;降成本,重要的推動適度規模經營,把大水大肥和人力減下來,這實質是夯實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基礎。

因此,牢牢把握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核心思想,農業結構調整就會更加科學合理、自覺自信。在實踐中就能更好地從實際出發,既不是鬍子眉毛一把抓,難以下手;也不是簡單地做做加減法,重復已有的故事。(瞿長福)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