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金融接地氣 百姓廣受益

2016-01-21 08:15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到2020年,農民、老人等可獲便捷安全的普惠金融服務
金融接地氣 百姓廣受益

國務院日前印發《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這是我國首個發展普惠金融的國家級戰略規劃。《規劃》從普惠金融服務機構、産品創新、基礎設施等方面提出了系列政策措施,為下一階段全社會踐行普惠金融提供參照和保障。

普惠金融重點服務小微和農民等特殊群體

普惠金融是國際上普遍認可、重視的金融服務模式,國際組織相繼成立並出臺了相關的戰略框架和行動規劃。我國同樣高度重視普惠金融發展。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發展普惠金融”,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力發展普惠金融,讓所有市場主體都能分享金融服務的雨露甘霖”。

“近年來,我國普惠金融發展呈現出服務主體較為多元、服務覆蓋面較廣、移動互聯網支付使用率較高的特點,人均持有銀行賬戶數量、銀行網點密度等基礎金融服務水平已達到國際中上游水平,但普惠金融發展仍存在服務不均衡、體系不健全、法律法規體系不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加強、商業可持續性有待提高等問題。此次制定《規劃》是金融更好服務於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前提。” 中國銀監會副主席周慕冰説。

“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有利於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升級,增進社會公平和社會和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鄭醒塵説,《規劃》明確提出,發展普惠金融應重點服務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

完善考核制度,調動商業銀行積極性

如何在這一世界難題中找到“中國鑰匙”?《規劃》強調發展普惠金融應堅持借鑒國際經驗與體現中國特色相結合、政府引導與市場化主導相結合、完善基礎金融服務與改進重點領域金融服務相結合。

“我國還處於普惠金融發展的初級階段,有一些優勢,更存在不足之處。對低端客戶、弱勢群體的貸款服務相對不足,貸款的可獲得性、滿足度和覆蓋率不高,普惠金融的廣度、深度不夠。此外,我國地域廣闊,東部和中西部、城市與農村之間的貸款滿足率不同,這決定了我們必須在弱勢方面下更多功夫。”中國小額信貸聯盟理事長杜曉山説。

《規劃》提出要從監管、財政、稅收等方面支持普惠金融發展。在貨幣信貸政策方面,進一步增強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支持力度,引導金融機構擴大涉農、小微企業信貸投放,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在健全金融監管差異化激勵機制方面,推進小微企業專營機構和網點建設。在財政政策方面,完善、用好專項資金,重點針對普惠金融服務“市場失靈”的領域,對普惠金融相關業務或機構給予適度支持。

誰來提供普惠金融服務?“需要構建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充分調動發揮傳統和新型、大型和小型、線上和線下金融組織機構的積極性能動性,引導各類機構和組織結合自身特點,找準市場定位,完善機制建設,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各類金融組織機構分工協作、互補競合、共生共榮的金融生態圈。”周慕冰説。

如何調動商業銀行的積極性,同時又降低普惠金融可能出現的風險?“商業金融機構踐行普惠金融受到兩方面影響:一是普惠金融業務的成本偏高、收益偏低,而商業金融機構作為股份制企業,存在來自股東的資本回報壓力。二是普惠金融業務的實際風險較高,風控難度較大,存在信貸不良率壓力;即使在監管上放鬆考核要求,具體經辦人員仍然面臨追責壓力,更缺乏積極性。”鄭醒塵説。

《規劃》給出了解決之道。鄭醒塵説,《規劃》強調要進一步研究加強對小微企業和“三農”貸款服務、考核和核銷方式的創新;推進落實有關提升小微企業和“三農”不良貸款容忍度的監管要求,完善盡職免責相關制度。同時,要求建立健全考核評估機制,完善法律法規,加強金融消費者保護工作,注重金融風險的監測與評估。

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單列信貸計劃、優化網點佈局

《規劃》提出到2020年,要建立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普惠金融服務和保障體系,特別是要讓農民、小微企業、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及時獲取價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

“把提高普惠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和滿意度作為關鍵目標,是一個重要亮點。《規劃》強調要大幅改善對創業農民、大中專學生、殘疾勞動者等初始創業者的金融支持,將從根本上深化普惠金融服務。此外,《規劃》提出的健全普惠金融信用信息體系,建立普惠金融統計體系,完善普惠金融法律法規體系,都是我國金融領域期待已久的舉措,也是促進普惠金融穩健可持續發展的必要之舉。”鄭醒塵説。

下一步,如何才能靠近目標?周慕冰表示,銀監會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快建立普惠金融統計和分析監測體系,繼續協調完善小微企業各項扶持政策,細化和改進差異化的監管政策框架,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單列信貸計劃、拓寬服務渠道、優化網點佈局、豐富服務手段、支持創業創新,促使金融資源優先和集中投向最需要融資支持的小微企業。同時,加快開展偏遠農村地區基礎金融服務全覆蓋工作,探索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金融,豐富農村金融服務主體。(記者 歐陽潔)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于士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