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專家:全面放開落戶限制是推進新型城鎮化重要舉措

2016-01-26 09:18 來源: 央廣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導讀】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除極少數超大城市外,全面放開高校畢業生、技術工人、留學歸國人員等落戶限制。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國策匯議”專欄關注:全面放開落戶限制,帶來哪些“利好”?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眼下,中國發展的最大機遇是城鎮化,而發展城鎮化,首先要解決什麼問題?答案是,人的問題。在最新一次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怎麼解決好人的問題成為重點討論的議題。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推進,國家已經陸續出臺了多個配套政策,去年10月發佈的《居住證暫行條例(草案)》曾備受關注。然而政策有了,各地落實的細則卻遲遲沒有出臺。

李克強總理強調,新型城鎮化一定要以“人”為核心。居住證不僅僅是一張證,更要和若干相應的公共服務挂鉤,要有“含金量”。為此,他要求,各地結合本地實際,抓緊制定居住證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會議確定,除極少數超大城市外,全面放開高校畢業生、技術工人、留學歸國人員等落戶限制。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車偉認為,這正是推進新型城鎮化,落實戶籍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

張車偉説,這個政策的落地對於推進以“人”為中心的新型城鎮化至關重要,因為從戶籍制度改革的路線圖來看,實際上國務院已經出臺的政策中對此已有明確的描述,但仍舊還沒有完全落地。因此,這一政策的出臺,對個人而言,能夠更好的享受到公共服務,同時對當地的經濟發展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張車偉分析,各地在制定落戶細則的時候,關鍵還是要讓配套服務跟得上。

張車偉認為,落戶的一個本質含義實際還是要讓其能夠享受到當地的公共服務。此次放寬落戶政策的對象,相對來説都是一些高素質人才,本身都是重要的經濟推動力量,而且也是具有比較高的人力資本積累能力。地方政府應該給這些人的落戶提供一些便利性的條件,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意願落戶到自己需要落戶的城市。

會議還要求,放寬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條件,探索進城落戶農民對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收益分配權的依法自願有償退出機制。此外,要完善土地、城鎮住房等制度,鼓勵地方利用財政資金和社會資本設立城鎮化發展基金。財政轉移支付、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挂鉤,為“新市民”更好融入“新城鎮”創造條件。

全面放開落戶限制,帶來哪些“利好”?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區域研究部副研究員馬慶斌就此話題做出了解讀與評論。

經濟之聲: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議題中,最引發關注的就是,除極少數超大城市外,全面放開高校畢業生、技術工人、留學歸國人員等落戶限制。這一條,是不是抓住了推進城鎮化過程中的關鍵問題?

馬慶斌:作為2016年在城鎮化領域改革的一項重大任務,我們還是應該為這個重大改革點讚。因為如上述所提,除極少數超大城市外,對一些特定人群全面放開落戶限制,這是針對老百姓更加關心的問題,因為這些人群更加重視在城市落戶的問題,把落戶的門檻進一步放低,也是簡政放權的重要舉措,今後落戶會更加方便。

經濟之聲:相比一些大城市,一些中小城市的教育、醫療、就業等配套服務還有一定的差距,儘管落戶政策放開,但是在吸引人才落戶方面,地方政府還應該做哪些工作?

馬慶斌: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一是地方政府應該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提高服務的效率和質量。能不能落戶、誰來落戶,最終的問題關鍵是落戶以後能不能呆得住,也就是一個歸屬感的問題。如果以前你更加注重的是經濟的發展速度,現在應該是提高社會服務和經濟發展兩手都要抓、都要硬。第二,應該培育更好的創業環境,現在國家也提倡雙創,這些人才更多的還是關注于其創業的環境問題,需要有包容性、市場化更強的創業環境。第三,應該把擴大就業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經過調研發現,很多人才,很多農民工最想留下來的城市並不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而是經濟有活力、就業機會多、生活成本低的中小城市,因此地方政府應該更加注重城市吸納就業的能力和就業環境。

經濟之聲:此次會議還提到,要鼓勵地方利用財政資金和社會資本設立城鎮化發展基金。怎麼理解這一政策?這個基金主要用來做什麼?

馬慶斌:會議提出要把財政資金和社會資本共同組建城鎮化發展資金,也就是要發揮財政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一般來講,基金使用的領域還是城市發展所需要的道路,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另外,以往産業發展方面,政府起到了保姆作用,現在更多的是起到引導作用,比如通過基金來選擇這個城市發展什麼樣的産業,怎麼發展産業,讓市場化的方式更加突出一些,提高城鎮資金的使用效率。

經濟之聲:會議還指出,用財政轉移支付、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挂鉤。三者如何相結合?

馬慶斌: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議題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實現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其實就是地怎麼用,錢怎麼拿的問題,人、地、權三者關係如何理順的問題。首先,要讓新市民融入新城市。三中全會以來,我們加大了各項農村的改革,其中一個重要的現象就是新型農民的誕生。比如以前農民有耕地、宅基地,耕地更多是用來生産,宅基地解決了住的問題,但是通過改革,比如確權登記,這樣就提高了農民財産性的收入。通過流轉,通過確權可以股份化,可以分紅、抵押融資,可以創業。第二就是提出來城鎮化基金的問題,把財政資金和社會資本合起來共同去推動城市的建設,讓城市的紅利覆蓋到社會的各種資金。(記者 李碩)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溫雅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