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發改委解讀:2015年國際産能合作實現“兩快兩增”

2016-02-14 17:35 來源: 發展改革委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推進國際産能合作是黨中央國務院從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的戰略高度和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長遠角度作出的重大決策。2015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主動擔當,牽頭協調,積極會同部門、地方、協會、企業、金融機構等有關方面,推動國際産能合作實現良好開局,突出表現為“兩快兩增”,即優勢裝備優質産能加快出海,合作佈局加快形成,推進合力持續增強,資金支持明顯增多。

一、重點領域合作取得突破,優勢裝備優質産能加快出海

國際産能合作是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的新舉措。2015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圍繞重點産業,積極推動“兩優出海”(優勢裝備和優質産能),有力助推“雙中高”。

鐵路走出去實現重大突破。印尼雅萬高鐵項目開工,將採用中國技術、中國標準、中國裝備,標誌著高鐵走出去實現歷史性突破。中老鐵路進入實施階段,中泰鐵路已經啟動,標誌著周邊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取得重大進展。匈塞鐵路塞爾維亞段如期啟動。

核電走出去邁出堅實步伐。巴基斯坦卡拉奇2號機組項目順利開工,首次實現“華龍一號”核電技術出口。中廣核與英國、中核與阿根廷分別簽署合作協議,合作投資建設有關核電項目。上海電氣獲得南非科貝赫核電站6台蒸汽發生器更換項目分包合同,首次實現國內核電主設備批量進入國際市場。

鋼鐵、有色、建材等優質産能開始規模化向外轉移。馬來西亞關丹園區現代鋼鐵項目、印尼鎳鐵項目、埃塞俄比亞陶瓷和建材工業園項目等一批重大項目加快推進,建成後可顯著提高合作國生産能力。

境外投資、工程承包帶動裝備出口快速增長。2015年,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1180.2億美元,增長14.7%。其中,投向裝備製造業70.4億美元,增長154.2%。2015年,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2100.7億美元,增長9.5%。2015年1—11月,大型成套設備出口額同比增長10%。中資企業通過國際産能合作優化全球佈局,帶動國內裝備、技術、服務、標準和品牌走出去,促進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優化。

二、重點國別合作成果豐碩,“一軸兩翼”佈局加快形成

國際産能合作是匯聚全球增長新動能的新倡議。2015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開展對外合作,加快形成“一軸兩翼”合作佈局,以我周邊重點國家為“主軸”,以非洲、中東和中東歐重點國家為“西翼”,以拉美重點國家為“東翼”,拓寬我國發展空間,促進各國互利共贏。

周邊産能合作率先推開。與哈薩克斯坦開展産能合作對接,形成第七輪早期收穫項目清單,涉及52個項目241億美元,樹立可複製、可推廣的雙邊産能合作樣板。與俄羅斯、巴基斯坦、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老撾、緬甸等國家快速推進産能合作,並以經濟走廊建設為依託,促進國際産能合作理念在周邊國家落地生根。

中非産能合作提速加力。將埃塞俄比亞打造成中非産能合作示範承接地,聚焦肯尼亞、坦桑尼亞、埃及、南非等重點國家,共建鐵路、公路、航空“三大網絡”,結合非洲工業化進程,支持各類産業集聚區建設,推動裝備和産能集群式走出去。

中歐産能合作創新發展。著力將我優勢産能、歐洲發達國家關鍵技術、第三國發展需求相結合,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實現三方共贏,提升産能合作的水平和層次。統籌推進中歐合作和中國—中東歐國家“16+1”合作,推動我裝備和産能進入歐洲市場。

中拉産能合作快步開展。按照中拉産能合作“3×3”新模式,以物流、電力、信息等領域重大項目為抓手,充分發揮企業、社會、政府等各方積極性,暢通基金、信貸、保險等融資渠道,聚焦巴西、秘魯等重點國家,推動中拉産能合作邁上新臺階。

三、工作機制穩步建立,推進合力持續增強

推進國際産能合作是涉及面廣、工作量大的系統工程。國家發展改革委主動擔當、開拓創新,充分發揮部門、地方、企業、協會等各方積極性,持續增強工作合力。

建立雙多邊産能合作機制。牽頭與17個國家開展了機制化的雙邊産能合作,組織政策對話和項目對接,並正在與有關國家加緊商簽共同推進産能合作框架協議,搭建了各部門、各地區統一對外工作平臺。對接東盟、非盟、歐盟、拉共體等區域組織,借助多邊舞臺推動産能合作。與法國、韓國等發達經濟體建立第三方合作機制,與西班牙、德國等多個國家就開展第三方合作達成共識。

建立中央地方協同聯動機制。已與河北、江西、湖北、安徽、甘肅、雲南、山東、江蘇、河南等9個省份分別簽署合作協議,正在與遼寧、福建等近十個省份商簽協議,通過委省協同聯動機制指導地方立足産業實際,與重點國家開展合作對接,上下合力推進國際産能合作。

建立央企、民企、協會協同推進機制。會同國資委與重點中央企業建立協同機制,召開中央企業推進國際産能合作工作會議,發揮中央企業主力軍作用。會同全國工商聯與重點民營企業建立協同機制,召開民營企業推進國際産能合作工作會議,發揮民營企業積極性。與鋼鐵工業協會、建築材料聯合會等12家重點行業協會建立協同機制,召開專題工作會議,發揮行業協會橋梁紐帶作用,全面推進國際産能合作。

四、政策措施紮實落地,資金支持明顯增多

推進國際産能合作既要充分發揮市場作用,也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動《國務院關於推進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指導意見》確定的規劃、財稅、金融、信息、標準等各項政策措施紮實落地。同時,堅持問題導向,聚焦融資瓶頸這一企業反映最集中的突出難題,協調推動有關部門和機構在完善財稅支持政策、發揮優惠貸款作用、拓寬外匯儲備使用渠道、增強開發性金融和政策性銀行服務能力、強化出口信用保險作用的基礎上,持續加大對國際産能合作的資金支持力度。

多渠道設立系列雙多邊合作基金。絲路基金已支持多個項目,並出資設立中哈産能合作基金。中拉産能合作基金正式設立並支持首個項目。中阿(聯酋)共同投資基金已經設立。中法、中巴(西)、中歐、中非等多支基金正在抓緊設立。一系列雙多邊産能合作基金的設立,將為産能和裝備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持。

支持企業和金融機構境外發債融資。改革企業發行外債管理,發揮企業境外發債對國際産能合作的促進作用。自2015年9月中旬實施改革至12月底,已登記企業境外發債金額約560億美元,一半以上外債資金支持大型金融機構和核電、汽車、高技術等領域重大項目。支持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分別赴境外發行80億美元、30億美元債券,重點用於支持國際産能合作項目。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林巧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