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以新發展理念提振精氣神

2016-03-08 07:08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兩會是激發幹勁的契機,正需要提振精氣神、激發新狀態,把新發展理念轉變為生動的發展實踐

兩會是觀察中國的一扇窗口,代表委員把民意訴求帶到國家殿堂,呈現一幅完整的“國情地圖”。在議案提案中,在小組討論上,這幅“國情地圖”或許紛繁複雜,但一條隱含的主線貫穿始終——新發展理念。

“保持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對新發展理念的重申,迅速引發共鳴。“總書記的話語,有深化改革的決心,有實現轉型的信心,有心繫蒼生的溫暖。”一位委員的話道出了共同心聲。

馬克思説過,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決定於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從代表委員的熱議中,可以強烈感受到新發展理念在這片土地上的旺盛生命力。“中國經濟增長‘既有顏值,也有氣質’”背後的創新驅動,“京津冀不能各自為戰”折射的協調藝術,“不把污染環境的GDP當作政績”反映的綠色渴望,“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演繹的開放意識,“不讓一個貧困地區掉隊”詮釋的共享情懷……中國發展面臨的問題,都可以在新發展理念中找到解題的理論指導,由此也可以理解,為什麼堅持這五大發展理念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

“事莫明于有效,論莫定於有證”。有代表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地處西南邊陲的雲南開通中歐班列,把雲南咖啡等特産運往荷蘭等國,比海運節省了2/3的時間。一個細節,折射出開放發展跨山越海的魅力。有代表説,“新發展理念貫徹得越堅決、越徹底,中國經濟轉型的速度、轉好的步伐就越快。”兩會不僅是凝聚共識的平臺,更是激發幹勁的契機,正需要提振精氣神、激發新狀態,把新發展理念轉變為生動的發展實踐。

這就需要激發“創新意識”,保持銳意創新的勇氣。“創新發展理念首要的是創新。”創新是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必然意味著未知與不確定性。因此,無論是體制機制創新,還是科學技術創新,都需要有敢闖敢試的冒險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更要認識到,改革要承擔風險,創新也可能失敗,應該為敢於創新、勇於求變的幹部提供必要的保護,對創新保持最大限度的容忍與耐心。這正如有委員所言,“不能因為暫時沒有看到創新成效就否定創新”。

這就需要具有“問題意識”,保持敢為人先的銳氣。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應該有的放矢、針對問題、解決問題,而不能從理念到理念、從概念到概念。無論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無論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每一個發展理念都對應著現實的“發展議程”,都應該具有明確的“問題意識”。把創新融入“精神毛孔”、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把“生態底線”當做“生命底線”……來自代表委員的生動表達,説明新發展理念正在與現實對接起來。

這就需要喚醒“擔當意識”,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氣。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過程,註定是一個攻堅克難的過程,需要具有不為任何風險所懼的精神。“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落實新理念、引領新常態,不是不幹事,不是不要發展,而是要更好發揮主觀能動性、更有創造精神地推動發展。“如果瞻前顧後、畏葸不前,不僅不能前進,而且可能前功盡棄”“如果沒有勇氣和智慧,就難以實現改革的目標”,代表委員用這樣的鏗鏘話語,傳遞斬釘截鐵的決心、舍我其誰的擔當。

有代表這樣比喻:如果説中國發展是一場長跑,過去30多年才是起跑,今天的我們進入到艱苦的中途跑階段,既要維持奔跑速度,更要調整奔跑節奏。發展理念的創新,引領中國改革走過了千山萬水。現在,新發展理念將在中國現代化的“後半程”,為中國發展方式的變革提供強勁動力,推動中國進入更高的發展境界。(李拯)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于士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