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家統計局局長:總體物價平穩 就業達到預期

2016-04-20 07:20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家統計局局長解讀民生熱點
總體物價平穩 就業達到預期

4月19日,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做客中國政府網,根據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數據研判物價、樓市和就業形勢。他表示,一季度物價穩定,樓市回暖,就業目標達到了預期,是良好開端。

1問 “豬堅強”“蒜你狠”是否會引發全局性通脹

蔬菜供應將好轉,豬肉價格沒有繼續猛漲的基礎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1%。儘管總體物價平穩,上漲溫和,可菜籃子的分量變沉,還是引發了百姓關注。數據顯示,一季度鮮菜價格上漲27.3%,豬肉價格上漲24.1%,其中3月份鮮菜價格上漲35.8%,影響CPI上漲約0.92個百分點;豬肉價格上漲28.4%,影響CPI上漲約0.64個百分點。

蔬菜、豬肉價格會一路瘋漲嗎?“豬堅強”“蒜你狠”“向錢蔥”是否又捲土重來,並引發全局性的通脹呢?

寧吉喆分析,豬肉價格上漲較快主要受到生産週期的影響。“豬的生産一般是三四年為一個週期。去年、前年,我國豬肉價格下跌較多,養殖戶減少了養殖量,導致産量減少,但是豬肉需求量沒有減少,所以今年恰恰處在豬週期的産量減少以後的價格上漲期。”寧吉喆説,價格信號會刺激養殖戶再次調整養殖結構,增加豬肉供應,“從長期看豬肉價格繼續大幅上漲是沒有基礎的”。

蔬菜價格上漲較快則主要受到季節天氣的影響。“今年天氣冷熱變化很不均勻,蔬菜壞死較多。但是蔬菜恢復時間較短,天氣一轉暖,蔬菜供應馬上就會好起來。”寧吉喆説。

至於肉價、菜價會否引起全局性的通貨膨脹,寧吉喆回答:“肯定是不會的。”他説,儘管肉價、菜價上漲幅度較大,但其在整個居民消費中的佔比有限,主要影響中低收入者生活。

另外,工業産品價格(PPI)還在下降,工業日常消費品供應很充足,農産品供應也充足,所以不必擔心全局性通貨膨脹。

“總的來看,一季度PPI比較低,CPI溫和上漲。隨著農牧業生産調節和天氣轉暖,蔬菜價格在上半年將會改善,豬肉價格可能在下半年改善。政府相關政策的力度加大一點,改善就會快一點。相信在各級政府共同努力下,菜籃子一定會得到保障。”寧吉喆説。

2問 樓市正在全面回暖嗎

分化仍存在,須分城施策,防止房價過快上漲

一季度公佈的樓市數據也引發了社會關注: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33.1%,商品房銷售額同比增長54.1%,3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7351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3.1%。

這是否意味著樓市全面回暖了?

寧吉喆分析,一季度房地産銷售數字很可觀,一方面是剛性需求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國家一系列去庫存政策措施效果的顯現。“房地産是一個支柱産業,我們既要防止房價過快上漲,同時還是希望有剛性需求的人能夠來買房,實現住有所居的願望。從國家來説是鼓勵剛需的,鼓勵以居住為目的的住宅業發展。現在房地産的回暖,總的來看也是一個積極變化。”

不過,樓市並非全面回暖,房地産市場分化現象依然存在。“一線大城市和個別二線城市供求緊張,房價漲得過高。但房價過熱影響市民利益,也影響整個經濟的運行成本,像深圳、上海、北京、廣州等都出臺了相應政策措施穩定市場,並初見成效。”寧吉喆説,“三、四線城市房地産庫存比需求多,要鼓勵更多地去庫存。根據住建部最新的網簽數字,三、四線城市去庫存也取得了一定進展,有所好轉。”

那麼,面對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樓市過熱,調控會否加碼?又會否延伸到更多城市?

寧吉喆認為,作為大城市,光靠控制措施是不行的,還要增加住房的供給,因為大城市經濟和人口聚集能力強,要增加住房土地供給,要有一些城市群。“房地産保持平穩發展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中國的城市化發展這麼快,保持房地産穩定更是我國的一項重點任務,但是不能全國一刀切,必須分城施策。”他説。

3問 去産能會拖累就業嗎

解決再就業有成功案例,已加大扶持資金投入力度

今年一季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調查的城鎮新增就業人數是318萬人,較去年同期減少了6萬人。這讓不少人擔憂今年的就業形勢。

“一季度就業總體形勢是平穩的,調查失業率、登記失業率和城鎮新增就業人數都在穩定範圍之內。”寧吉喆介紹,按照國家統計局的調查失業率數據,一季度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是5.12%,比去年同期下降0.07個百分點,環比持平。

今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的目標是1000萬人,一季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調查的城鎮新增就業人數是318萬人,就業達到了預期,是比較好的開端。

儘管就業目標達到了預期,可是還是有不少人擔心“去産能”會影響就業和增收。

寧吉喆表示,一些産能過剩的企業可能要兼併重組,確實涉及職工的再就業問題。在“三去一降一補”結構性改革中,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再就業。“再就業很重要的方向就是將就業人員轉移到新的産業領域,因此必須加強對再就業人員的扶持、鼓勵和培訓。今年政府已經加大了資金投入力度。”

實際上,我國歷史上曾經有多次産業結構調整,上世紀90年代末的産業結構調整涉及的再就業人員規模比現在還多,但都成功實現了再就業。

“當時上海一個市就有百萬紡織工人轉移到服務業,很成功。現在也有成功案例。鋼鐵大省河北,過去兩年已經去了數千萬噸的産能,但失業率並沒有上升,説明地方還是有辦法的。”寧吉喆説,在新的歷史情況下,更要鼓勵再就業人員到新的産業中就業創業。對於快到退休年齡且身體不好的職工,國家要通過社會保障來免除這類人的後顧之憂。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周楠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