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根治政府花錢“頑疾” 對社會資本“一視同仁”

2016-07-08 23:0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根治政府花錢“頑疾” 對社會資本“一視同仁”
——本週國務院常務會議釋放改革發力信號

新華社北京7月8日電(記者 韓潔、董峻)一邊是國家“錢袋子”收支矛盾加劇,一邊騙取財政資金、資金“打水漂”“睡大覺”等老問題屢審屢犯。本週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直面這一現象,提出要從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上根治政府亂花錢“頑疾”,同時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推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再度釋放改革發力信號。

上周閉幕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向社會公佈了2015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結果,同日亮相的九大審計報告再度曝光一些公共資金資源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對此,本週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以整改審計查出的問題倒逼改革。針對一些年年審、年年存在的“頑疾”,抓住體制機制深化改革,從根子上解決問題,把行政審批、財政體制、國有資産管理等改革推向縱深,打破部門固有利益格局,整合各類專項,推動財政資金統籌使用,使公共資金資源更好服務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

同時,要改革完善財政資金績效管理,從制度上促進盤活存量資金,推動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和重大項目加快落地。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基金引導社會資金支持創業創新的作用。

此外,要完善監管機制,嚴格規範國有資産、“三公經費”和扶貧等民生資金管理,密切關注可能增加政府債務的潛在風險點,對以各種方式騙取財政資金、違反財政收支規定等行為嚴肅問責追責,剷除滋生腐敗的土壤;並強化對整改工作的督促檢查。

全國人大財經委主任委員李盛霖表示,審計問題屢審屢犯,一部分是因為一些相關體制機制滯後於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無法適應實際情況;另一部分雖然制度規矩是合理的,但執行不夠嚴格,約束不夠有力。因此,除了抓緊深化財稅改革,加快建立健全事權與支出責任相適應的財政體制,儘快完善相關法規制度,關鍵要對審計查出的問題、整改不到位的問題嚴格追責,尤其扶貧等公共資金要成為帶電高壓線,誰也不敢亂觸碰。

在通過改革完善制度提高公共資金績效的同時,如何撬動更多民營資本投入對促進經濟平穩健康增長至關重要。

本週國務院常務會議再度為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打氣”,強調其對推進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給,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新經濟,促進穩增長、補短板、擴就業、惠民生,具有重要意義。

而針對當前這方面存在的政策銜接配套不足、社會資本參與度不高等問題,更是亮出四項舉措,強調要從體制機制改革層面為吸引社會資本掃除障礙:

一要以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促投融資體制改革,在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等領域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對各類社會資本一視同仁。多推介含金量高的項目,減少和簡化不必要的審批。

二要積極推進供水、供氣、供熱等價格改革,根據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不同付費方式、運作模式,完善財稅優惠、用地招拍挂、融資支持、資本退出等配套政策,探索項目經營權、收益權資産證券化,建立合理回報機制。

三要強化合作雙方契約意識,規範履約行為,切實保護合法權益。提高政府履約能力。加強規範和監管,防範地方政府變相舉債行為,避免形成過度的政府支出責任。

四要加快完善法律法規,加快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領域立法進程,以更好的法治環境更大激發社會投資活力。

“國家再出政策鼓勵民營資本參與PPP項目,為企業發展帶來信心。”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黃俞説,8日由該公司聯合多家民營企業聯合中標的國家首批16個海綿城市試點項目之一的河北遷安海綿城市建設PPP項目正式簽約,成為該公司日後參與更多市政基礎設施PPP項目的良好開端。

今年以來民營企業投資增速下降引發廣泛關注。不少專家表示,要真正把民營資本引進來,必須強化契約精神,規範履約行為,切實在制度上、在財産保護上讓民營企業真正放心。同時,政府要敢於放手,舍得將一些含金量高的項目放給民營企業,減少和簡化不必要的審批,如此才能讓社會資本願意投資。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傅義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