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會議交流】青海:發揮政府網站作用 全面推進政務公開

2017-07-19 10:03 來源: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政府網站內容建設的意見》(國辦發〔2014〕57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政府網站發展指引的通知》(國辦發〔2017〕47號)精神,青海省不斷健全政府系統網站管理制度,注重強化內容和技術保障並舉,使政府網站建管更加規範有序,在政務公開工作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主要做法

(一)加大普查整改力度。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組織開展首次全國性政府網站普查工作以來,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親自督導抓好落實,並要求堅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的決策部署,以網站普查為契機,加快推動全省政府網站規範化、集約化建設。省政府辦公廳迅速行動,及時制定下發實施方案,明確了政府網站建設的責任主體,並根據時間節點,認真梳理問題清單,對照清單開展督查督辦,起到積極引領和推動作用。2015年通過普查,摸清了我省376家政府網站的“家底”,為全面做好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基礎數據;2016年通過檢查整改,對93家不合格網站進行了關停整改、重新上線,對11家網站直接予以關停,及時下發批評通報4次,整改通知8次,召開網站普查檢查整改通報會4次,召集正式約談2次,為各級政府網站實現全部合格達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採取有力措施確保效果。一是基本解決了政府網站“四不”問題。2015年政府網站普查檢查整改以來,因“四不”問題先後有9個縣級部門網站被國辦通報和媒體曝光,網站合格率總體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僅達到了80.56%。按照省政府領導的批示要求,省政府辦公廳、各級政府辦公室、省直各部門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瞄準政府網站的定位和發展方向,緊扣普查檢查硬性指標,對本單位網站進行優化調整,歸併刪除空白欄目,清除錯鏈斷鏈,著力更新完善網站內容,“四不”問題基本得到糾正,並逐步改變以往“重建設、輕管理”、“重宣傳、輕服務”的問題。在2016年全國四次通報中,我省是唯一連續四次合格率達100%的省份。二是網站改版升級成效顯著。普查檢查整改期間,有4個地區12個省直部門網站進行了升級改版,網站的可視感、互動性和服務能力明顯提升。省政府門戶網站帶頭進行多次改版,在設計風格、欄目安排、辦事服務、互動交流上進行了全方位的優化,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得到了社會的廣泛好評。三是網站整合程度明顯提高。市(州)、縣級政府以這次網站普查為契機,進行分級分層融合,市(州)政府根據門戶網站相對獨立、歸口單一,加大了欄目內容和回應服務功能的設置,逐步放大“窗口”宣傳、服務作用;縣級政府及部門結合網站上下交叉,技術力量跟不上等問題,以部門子站上移縣政府門戶網站的形式,較好地完成了信息資源的集聚、內容欄目的集成、業務管理的集中,使網站管理更加規範。四是指導培訓效果明顯。省政府辦公廳先後舉辦了5期政府網站普查工作培訓班,對全省縣級以上負責網站的領導和工作人員共計1200余人次進行了培訓。通過培訓,基層建網用網管網責任進一步強化,標準進一步明確,水平進一步提升。

(三)深化和拓展公開與服務。一是加大“兩個清單”公開力度,省級、8個市(州)、46個縣級政府及部門分別提前完成了權力和責任“兩個清單”的編制發佈工作。特別是兩隨機一公開市場監管、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五證合一、一照一碼、商事制度改革等,使我省成為全國保留行政審批事項較少的省份,西北地區最少的省份。在國務院第三次大督查反饋意見中,我省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得到國務院辦公廳的肯定和表揚。二是充分發揮政府門戶網站第一信息發佈平臺作用,圍繞政府重大決策、社會熱點和人民群眾密切關注的重要政策,完善了信息公開指南和目錄,建立健全了政府信息發佈協調機制,確保政府信息公開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基本做到了“依法公開、全面公開、主動公開”。三是普遍建立了當面申請、傳真申請、信函申請、網上申請等多種政府信息申請渠道,各類依申請均能依法依規進行辦理和答覆。自2009年以來,全省累計主動公開政府信息達262.02萬條,且公開信息數量呈逐年遞增之勢,進一步增強了人民群眾獲得感。2016年,共受理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629件,做到了100%按時限、按規範辦結。

(四)積極主動回應社會關切。督促、指導各級各部門建立了輿情收集、研判和回應機制,去年11月,針對網絡熱炒檉柳保護問題,省政府新聞發言人在新聞媒體及時答記者問;西寧市在“7.27”重大交通事故中,第一時間在新聞媒體上發佈權威信息,較好的回應了社會關切。

(五)因地制宜打造藏文網站。結合我省實際,開通了青海省政府藏文網,開設政務動態、領導之窗、黨政文件、政民互動、法律法規、政府文件、藏文政報等24欄目和15個專題,發佈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方針和相關文件,向6個自治州的幹部群眾及時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反映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同時,刊登省政府翻譯室提供的兩會工作報告譯稿、《攀登》和《黨的生活》雜誌(藏文版)、中央黨刊《求是》(藏文版)、《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藏文版)以及每天翻譯發佈的數十條政務信息,搭建起了向廣大藏族群眾提供政務信息服務的重要平臺,拓寬了藏族群眾了解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重要渠道,填補了我國尚無由省級政府主辦藏文政務網站的空白,對促進我省廣大藏區經濟社會穩定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六)持續發揮“雙微”公眾號輔助作用。不斷加強各級政府和部門政務“兩微一端”等新平臺建設,有效發揮“雙微”公眾號輔助作用。“青海政務”、“西寧發佈”、“西寧交警”、“海西發佈”、“青海氣象”、“青海食藥”等微信政務網已成為微生活、微查詢、微互動、微服務的主要陣地。“青海政務”微博累計在新浪、新華、騰訊和人民網發佈政務微博29839條,粉絲量達118萬,2015年被人民網評為十大最具成長力的微博。“青海政務”微信平臺共發佈圖文4900條,關注量近50萬人,2016年被新華網評為“青海省直機關政務新媒體10強”。

二、下一步打算

(一)發揮政府網站“平臺”作用,全面推進政務公開。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政府網站發展指引的通知》要求,研究制定我省政府網站管理辦法,對全省網站的建設、管理和發展作出頂層設計。主動向“中國政府網”和發達省區政府門戶網站看齊,建設全省統一的政務公開平臺,圍繞強化政府網站信息發佈、政策解讀、回應關切、引導輿論、便民服務等重點功能,著力提高提高政務公開集約化、信息化水平。

(二)發揮政府網站“載體”作用,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借助全省政務雲平臺建設,以“一口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為目標,加快實體辦事大廳與網上服務平臺融合,力爭今年8月底前,全省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上線運行,最大限度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變“群眾奔波”為“信息跑腿”,儘快打通政府聯絡群眾“最後一公里”。堅持開放理念,將政府網站打造成各個行業、各個群體依賴和信任的權威“載體”,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提升辦事效率,服務基層群眾辦事創業。

(三)發揮政府網站“窗口”作用,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堅持特色理念,將政府網站打造成本地區本部門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充分運用政府網站實施政策解讀、回應社會關切的權威優勢,及時發出權威聲音,不斷擴大公眾參與,搭建政民互動平臺,增進公眾對政府工作的認同和支持,密切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的聯絡。

(四)發揮政府網站“集群”效應,推進網站集約化建設。以“滿足需要、節約成本、安全可靠”為基本原則,加快推進中國•青海——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建設,全面提升各級政府網站的硬體設施、技術支撐、內容保障、人員配備、運營模式等標準和水平,實現政府信息共享,優化網站集約結構設計、信息分類,提高政務公開的實效性、權威性和完備性。

青海省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
2017年7月18日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