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各方共同參與推進質量全民共治

2017-09-17 07:42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各方共同參與推進質量全民共治
——專家學者談如何開展質量提升

“樹立全民意識、創建全民平臺、開展全民行動,質量提升的關鍵就是要實現‘質量全民共治’的格局,把‘質量第一’的價值觀烙印在每個人的心裏。”在9月15日舉行的中國質量(上海)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郭重慶如此詮釋他對質量提升行動的理解。

日前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將“推進質量全民共治”作為破除質量提升瓶頸的有效手段,要求創新質量治理模式,注重社會各方參與,構建市場主體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政府監管的質量共治格局。

“質量不能光靠管,企業是質量責任的主體,亟需行業自律、政府監督、社會公眾積極參與,提升全面質量管理。”郭重慶表示,應建立質量全民共治的平臺和體系,以行業協會和産業聯盟為牽引,鼓勵企業踴躍加入質量提升行動中去。

形成質量全民共治的局面,要適時求變。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劉衛軍表示,目前,認證認可、檢驗檢測項目的供給水平還不高,需要從質量管理、産品質量提升等方面滿足多元市場需求,建立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高水準認證項目,特別是對面向中高端發展的企業個性化要求更不容忽視,提高認證認可的含金量。

“譬如美國的綠色認證就廣泛受到企業的歡迎,它相當於企業的‘研發部’,幫助企業考慮他們所忽視的質量管理問題,通過認證認可幫助産品升級。”劉衛軍透露,國家認監委正加緊開展我國綠色産品認證體系建設,預計今年底將出臺一批綠色産品標識、産品目錄、産品實施規則等,拓寬認證認可服務項目。

“高品質認證還包括服務業,而目前我們的服務認證管理體系還相對滯後。從數據可以看出,在全國累計頒發的176.7萬張各類有效認證證書中,服務認證證書只有2000多張。”劉衛軍告訴記者,不論是産品、工程還是服務質量對提升國家認證認可水平都同樣重要,下一步,國家認監委將圍繞售後、養老、保健服務等領域的需求,打造更多高品質服務認證項目。

形成質量全民共治局面,要營造行業自律的監管氛圍。國家標準委副主任崔鋼介紹,近年來,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深化企業標準化管理改革,取消了企業標準備案制度,開展企業産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建設,建立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並向全國開放。

“如今,企業僅需對公開數據真實性、標準有效性、産品一致性負責,不再需要到政府部門備案。”崔鋼表示,改革一方面切實減輕了企業負擔,企業標準化工作成本明顯降低;另一方面,企業創新活力不斷釋放,企業標準公開數量呈現“井噴式”增長。

崔鋼表示,公共服務平臺的建立同時也形成了企業同臺比拼的“競技場”和消費者選擇消費的“導購臺”,助推企業標準建設從生産型向消費型、服務型轉變。改革前,備案的企業標準多從生産者角度出發,注重産品的技術指標,未能充分體現市場和消費者需求;改革後,要求企業公開的是功能和性能指標,引導消費者選擇質量好的産品或服務,並依據公開的標準信息開展事中事後監管,社會各界可以依據公開標準進行監督,促進企業不斷提升産品和服務質量。

“通過構建統一、科學、多元的公共服務平臺,整合多方資源,為中小企業提供成熟的質量方法和高品質服務項目,將助推中小企業實現質量與創新雙輪驅動。”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質量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奚立峰説。(記者 郭靜原)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