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優化服務】廣西:政務服務十年 便民為民飛躍

2017-11-17 11:24 來源: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十年路漫漫,十年鑄輝煌。

廣西政務服務中心成立至今已屆10年。這十年是廣西政務服務系統不斷創新的10年,是廣西政務服務體制不斷健全的10年,是廣西行政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政府職能不斷轉變的10年。

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當頭炮。政務服務作為“放管服”工作的前沿陣地和神經末梢,不僅透射改革發展的方向,也回應群眾的需求和期待。尤其是近3年來,在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廣西持續創新政務服務方式、規範優化行政權力運行流程、拓寬為市場和群眾服務的渠道,構建起一整套標準規範、公開透明、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體系。


四梁八柱的框架形成
——廣西政務服務工作十年創下“十個一”
(2007-2017)

2007年9月28日,廣西政務服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標誌著廣西搭建的自治區、市、縣三級政務服務中心平臺初步形成。如今10年過去了,在不斷探索和完善中,廣西構建“放管服”改革成果豐碩,亮點頻現。

總結廣西政務服務10年工作,從平臺建設到體制架構,從管理辦法到服務方式,建出了“十個一”工作機制模式:

一個體制建架構:搭建了一個務實高效的全區統一管理架構。率先在全國統一了自治區、市、縣三級政務服務監督管理體制,將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兩大塊工作包含的政務中心、政務公開、政府信息公開、電子政務、公共資源交易管理、行政權力運行監督、政府網站管理及《政府公報》編發整合為一盤棋、一體化來佈局,形成了“八位一體”的新體制和新模式。

一個體系搞服務:構建了一張覆蓋全區的政務服務體系。全區14個設區市、110個縣(市、區)和1251個鄉鎮(街道)建立了政務服務中心,建成比例達100%,實現了三級全覆蓋。全區1.6197萬個村(社區)建成政務服務中心1.4303萬個,建成比例88%以上,構建起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覆蓋全區”的五級政務服務體系。

一個系統抓監管:建立起三級聯網的政務服務信息化體系。2007年自主研發了政務服務及監察通用軟體,率先在全國建立自治區、市、縣三級網絡互聯、行政審批信息化應用和行政效能電子監察以及服務行為視頻監控的政務服務信息化體系。近3年來,廣西網上政務服務中心以及全區行政審批業務協同和信息共享平臺發揮較好作用,全區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正在初步建成,網上政府服務能力逐步提升。近日,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林業廳、食品藥品監管局率先在全國推出智慧審批和智慧監管,推行企業和群眾辦事“網上申報、智慧審批、電子結果、審管協同”,隨時隨地、即報即批、即批即得,實現了“人工審批”向“智慧審批”的重大變革,成為被人工智慧取代的首項行政審批工作。

一個辦法定規範:制定出臺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務服務管理辦法》(政府令第67號),把廣西各級政務服務中心的建設和發展納入了法治化、規範化的軌道,確保了政務服務工作有章可依。廣西也成為了全國最先制定政務服務政府規章的省(區、市)之一。2016年啟動《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務服務條例(草案)》立法工作,將把廣西各級政務服務中心的建設和發展納入了法制化的軌道。

一個規劃指方向:繪製了一幅全面精細的發展藍圖。從2011年的《政務服務政務公開政府信息公開的“十二五”規劃》到2016年《廣西政務服務“十三五”規劃》《廣西政府系統電子政務發展“十三五”規劃》,為政務服務、公共資源交易和電子政務明確了方向,提出了目標,引領和推動各項工作不斷上臺階。

一個平臺促公平:打造了一個服務高效、監督規範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經過強化整合、統一和規範改革,形成了“1個自治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14個市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和19個縣級平臺”的“1+14+19”全區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基本實現公共資源電子化、網絡化、標準化。平臺建設為公平公正公開的公共資源交易工作提供了體系化的支撐。

一個網站全公開:構建立體化大公開格局。率先在全國建立了全區各級各部門的政府信息公開統一平臺,成為國內較早建成自治區、市、縣、鄉鎮四級政府信息公開體系化管理平臺的省區,同時充分利用各級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和編發《政府公報》廣角度發佈信息。實現全區行政審批目錄統一信息化管理,統一公開審批名稱、審批條件、辦理時限、辦事指南等信息,辦事指南準確性位居全國前列。

一套流程管運行:打造四級行政權力運行體系。組織開展對自治區政府各部門及市、縣、鄉三級行政權力運行流程優化編制及公開工作,實現全區範圍內行政權力“同一事項、同一標準、同一編碼、上下對應、有效銜接”。

一個佈局推提升:構建政務服務一體化體系。按照“一窗進出、雙線協同、三向聯辦”佈局,推進政務服務事項跨地區遠程辦理、跨層級聯動辦理、跨部門協同辦理,實現政務服務事項就近能辦、同城通辦、異地可辦。通過全區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實體政務大廳、移動客戶端、自助終端等多種形式,構建全區一體化政務服務體系,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一站式辦理的政務服務。

一個抓手促轉型:走出一條提速審批和提速服務推動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工作轉型升級的新路子。在全區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系統開展“高標準、高品質、高效能”創建活動,以自治區政務服務中心作為國家級政務服務標準化示範單位建設為契機,通過制定各項工作標準化為全區政務服務建設提供參考模板,推動政務服務的轉型升級,增強群眾獲得感,提升社會滿意度,目前階段性成果明顯。


改革“破冰”
——廣西政務服務在全國實現“十二個率先”

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其關鍵就是轉變政府職能。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當頭炮,2016年,廣西政務服務工作以“12項工作全國率先”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各級政務服務中心的建立從表面上看是空間場所的物理整合,其本質在於審批服務的結構重塑和流程再造。”自治區政管辦主任王西冀表示,通過一體化的管理體制、一體化的服務網絡、一體化的信息系統、一體化的辦事流程、一體化的運行標準,構築從自治區到鄉鎮上下銜接、橫向聯通的現代政務服務體系,真正實現行政權力公開到位、到邊、到底,服務全方位、全流程再造、全覆蓋監管的目標。

全力推動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一體化改革,首先從組織架構上進行改革。2015年1月,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重新組建了自治區政管辦,將原自治區政務辦承擔的政務服務、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等職責,自治區招標投標管理局承擔的招標投標管理職責,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承擔牽頭整合建立統一規範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職責整合劃入自治區政管辦。同時,自治區整合自治區招標投標管理局、原自治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自治區政府採購中心和自治區藥品和醫療器械集中採購服務中心等相關職責,重新組建了自治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並明確由自治區政管辦代管。

2015年11月,自治區政管辦、自治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掛牌成立,實現公共資源交易“一個池子蓄水,一個龍頭放水”,推動全區政務服務一體化建設邁上新的臺階。當年進入全區各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交易的項目總數達1.8萬餘個,同比增長224%,交易總金額為1998.59億元,同比增加231.4%。

政務服務“一體化”建設,簡化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不僅為群眾和企業提供了便利,更為富民興桂跨越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2016年,廣西創新性地形成“123”政務服務工作格局,即“一窗進出、雙線協同、三向聯辦”。“一窗進出”,即一個部門一個窗口負責接件和出件;“雙線協同”推進電子政務,線上和線下同步推進;“三向聯辦”推進服務事項跨地區遠程辦理、跨層級聯動辦理、跨部門協同辦理。“123”工作體系構建起我區網上政府的基本形態,以此為目標和指導,一系列改革與探索全面鋪開——

2016年9月30日,我區全面推開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社會保險登記證、統計登記證、企業印章準刻證等6種證照“一窗受理,互聯互通,信息共享,聯動辦理,限時辦結,核發一照”,成為全國首批5個全面實施“六證合一”的省區之一;

國稅、地稅部門推行“一人雙機、一窗通辦”聯合辦稅模式,將辦稅效率提高近40%,納稅人等候時間下降50%左右;

廣西投資項目在線並聯審批監管平臺正式運行,推進投資項目“一門式一網式”辦理,實現企業“一站諮詢”、審批“一門受理”、流程“一圖導引”、項目“一碼貫通”。

同時,監察系統與政務服務一體化,為政務服務改革不斷深入提供了保障和支撐。以全區各級政務服務中心作為載體,廣西統一使用自治區自主研發的“政務服務及監察通用軟體”,在全國率先實現了覆蓋自治區、市、縣三級聯網的行政審批信息化應用和行政效能電子監察監督新機制,以信息化手段推進全區行政審批目錄的規範及統一。目前,全區各級政務服務中心審批部門進駐率均達到90%以上,審批事項進入率達95%以上。


創新變革
——我區在全國率先建設24小時“不打烊”網上政府

2017年8月,一場政務服務的創新變革在廣西悄然發生。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林業廳、食品藥品監管局的智慧化審批和監管一體化系統啟用,三類人員安全生産考核證的延續、變更、登出申請,執業藥師再次註冊,林木種子生産經營許可證核發,申請獲得智慧化“秒批”,真正實現了“足不出戶也可辦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決策部署,廣西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網上政府。這是繼2016年取得十二個全國率先的好成績之後的一項新突破。

為進一步落實“審批更簡、監管更嚴、服務更優”,廣西政務服務以建設24小時“不打烊”網上政府為主攻方向,按照“網上申報、信任在先、智慧審批、電子結果、審管協同”的原則,以智慧審批模式替代傳統的人工審批模式,再造審批流程,建立審批事項許可標準,建設智慧審批和智慧監管信息化系統,推行企業和群眾辦事新型互聯網辦事模式,隨時隨地,即報即批,即批即得,沒有人工干擾,實現24小時“不打烊”服務。

自治區政管辦組織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林業廳和食品藥品監管局先行先試,重點探索和開發了互動許可型智慧審批、無申請自動許可型智慧審批、帶前置許可型智慧審批、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許可型智慧審批四種類型。三廳局的智慧審批和監管一體化系統今年8月2日啟用,10月正式運行。目前,共有6 項行政審批事項提供了智慧審批和智慧監管應用,覆蓋自治區、市、縣、鎮、村五級,截至11月5日,通過智慧化“秒批”群眾申請的事項已達1022 件。

改革馳而不息。據介紹,11月底前,智慧審批和監管將增加安全生産許可證核發等5項,12月底前增加木材運輸證等5項行政審批事項。接下來,審批智慧化和審管一體化信息系統將與全區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構建“一張網”,企業和群眾通過自治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的“一張網”統一入口,提交智慧審批事項相關材料後,審批智慧化信息系統立即自動給出電子化審批結果,可即時打印具有二維碼的審批結果通知書,實現群眾辦事“零跑腿”和政府辦事“365天×24小時”不間斷全天候服務,變“群眾跑腿”為“數據跑路”,變“群眾來回跑”為“系統協同辦”,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營造優良的政務服務環境,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推動政府治理智慧化。

推行智慧審批,打造24 小時“不打烊”網上政府,推進辦事“零跑腿”,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已成為廣西“放管服”改革的突破口,由“人工審批”轉變為“智慧審批”。

全區各級各部門正在進一步全面梳理、規範、公開和實施智慧審批事項清單,尤其是涉及投資項目、註冊登記、重點領域等事項,明確審批部門、項目名稱、辦理要件、申請材料、辦理流程和具備網上智慧審批辦理的條件和要求等,繼續深入推進。首批智慧審批事項清單於2017 年12 月底前向社會公佈。同時,由自治區各職能部門牽頭,加快推進本行業、本系統全區審批智慧化和審管一體化系統建設及應用,力爭實現全局性重大突破和質的飛躍。

回望走過的路是為了將今後的路走得更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的廣西政務服務,必將在便民利民的改革道路上蹄疾步穩地攀上更高的山峰。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