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投資有助於促進非洲可持續發展

2018-05-28 08:09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中國投資有助於促進非洲可持續發展
——訪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經濟研究所所長、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院訪問學者劉青海

中國在非洲真的在進行資源掠奪嗎?中國加重了非洲債務負擔嗎?真相究竟如何?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經濟研究所所長、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院訪問學者劉青海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面對上述不實指責,數據最具有説服力。

劉青海長期從事中國對非投資和非洲經濟研究。她告訴本報記者,與某些西方媒體所描繪的不同,中國對非投資遍佈多個領域,並非僅集中在資源能源行業。根據《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2016),截至2016年,中國在非洲的直接投資存量已達399億美元,其中投資最大的5個行業是建築、採礦、製造業、金融、科學和技術服務業。與之相比,同一時期中國對歐洲的直接投資存量達872億美元,其中採礦、製造業和金融排名前三。另據美國商務部統計,截至2015年底,美國對非直接投資的前3個行業是採礦、控股公司(非銀行)和製造業,分別佔66%、14%和7%。可見,美國對非直接投資中,採礦佔有突出地位,比重遠高於中國的對非投資。

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中非研究項目(下文縮寫為SAIS—CARI)的統計,2000—2014年,非洲獲得中國貸款最多的4個行業分別是交通運輸業(28%)、能源(20%)、採礦(10%)、通信(8%)。2015年,中國對非貸款的前三大行業分別是交通運輸業(46億美元)、電力(45億美元)和工業(0.7億美元),而採礦沒有得到任何中國貸款,而且獲得中國貸款較多的非洲國家如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烏干達、塞內加爾、吉布提和喀麥隆都不是資源豐富型國家。埃塞俄比亞是一個資源匱乏型國家,卻是中國的第二大貸款對象國。2000—2016年,埃塞俄比亞共獲得中國133億美元的融資,其中35%分佈于交通運輸業,24%分佈于電力。中國的貸款還幫助建設了一些工業園區,如東方工業園和華堅鞋城等。

劉青海介紹説,自20世紀50年代起,中國就陸續開展了許多非洲人力資源開發項目,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成立後,相關項目大幅增長。據中國教育部統計,在華非洲留學生從2003年的2000名增加到2016年的61594名,增長了30多倍。2014年,中國成為第二大最受非洲學生歡迎的留學目的地,僅次於法國。

“中國在非洲優先發展的不是有些人臆想中的礦産資源,而是基礎設施、人力資源開發。中國投資有助於促進非洲可持續發展,所謂‘資源掠奪論’的指責明顯有失公允,”劉青海認為,“有人稱中國加重了非洲債務負擔,那更是無稽之談”。

劉青海表示,可以從中國貸款佔非洲外部債務總額的比例、對非洲債務規模和國內生産總值(GDP)的影響三方面説明。

自2006年首次發行主權債券以來,非洲的債務規模就開始不斷增加。2016年,據世界銀行數據計算,非洲的外債餘額已達6.01萬億美元。據SAIS—CARI數據估算,其中來自中國的債務2000—2016年間共約1144億美元,約佔非洲外債總額的1.8%。從國家層面來看,截至2016年底,非洲外債佔國民收入總值超過50%、債務負擔較嚴重的國家有13個,其中只有剛果(布)和加納是接受中國貸款較多的國家。不過,在剛果(布)總計383億美元的外債中,來自中國的債務僅佔9.4%。在加納2139億美元的外債中,來自中國的債務不到1.5%,而接受中國貸款最多的安哥拉、埃塞俄比亞和肯尼亞債務負擔相對非洲其他國家來説並不高。

“實際上,中國貸款通過多種途徑促進了相關非洲國家GDP的增長。”劉青海表示,基礎設施和製造業是中國貸款分佈的首要行業。由於中國對非貸款多是優惠貸款,利率較低,加上中國基建企業的三大優勢——性價比高、行政審批流程快、既保障工程質量又保工期,為相關國家節省了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成本,為當地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通過改善非洲的基礎設施,中國投資推動了非洲的經濟增長,而中國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常常與工業項目相結合,直接推動當地的工業化進而推動GDP的增長。

“中國貸款佔非洲外債的比例極小,在一定的基礎設施水平下,中國的貸款一方面有助於非洲國家債務的減少,一方面又能夠推動GDP的增長,實質上有利於減少相關國家的債務負擔,‘中國加重非洲債務負擔論’明顯缺乏根據。”劉青海表示。(駐美國記者 吳樂珺)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