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下階段“放管服”改革劍指何方?

2018-07-28 17:38 來源: 人民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日前,在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電視電話會議上,李克強總理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放管服”改革的經驗,提出未來五年“放管服”改革仍然是國務院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應有“差不多”“歇歇腳”的鬆懈思想。

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黨的十九大提出“三打攻堅戰”,筆者認為,未來五年“放管服”改革還有很大的推進空間。

放管結合打好攻堅戰

對國內經濟來説,加快推進“放管服”改革可以在穩增長、提高發展質量上起到重大作用。從上半年的經濟數據看,儘管我國經濟總體平穩、穩中向好,但投資增長率特別是民間的投資增長率是歷年來最低的。民間投資活力不足,會使下半年增長乏力。而“放管服”改革就是激活民間投資的好抓手。打破一些領域對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準入的壟斷,真正落實“非禁即入”政策,才能夠讓民間資本和外資更廣泛地參與公平競爭,更多的投資才會進來。這些都是“放管服”改革工作重點。

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堅戰”,也與“放管服”改革成功與否有著極大的關係。“三大攻堅戰”中的兩大任務——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和污染防治都與“管”有直接關係。在市場經濟下,政府不應無所作為,該管的還是要管,而且要嚴管。最近一系列金融大案不斷涌現,有關部門應該負起責任來,做好重點金融領域風險防範和處置,堅決打擊違法違規金融活動,加強薄弱環節監管制度建設。

同樣的道理,對污染防治也是政府該“管”的最重要的領域之一。近年來,嚴格的環保風暴顯示出了中央對環境問題下了大決心。但是環保風暴要觸及到很多人的利益,甚至要動不少地方政府的奶酪,沒有嚴格的管理手段,環保的老大難問題不容易得到解決。生態環境攻堅也難以得到成功。“放管服”中的“管”在這裡應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放管服”的“管”字不但要管好企業,管好市場,同時政府要“管”好自己。要防止一些政府機構邊“放”邊“收”。以企業最為關心的降稅降費為例,不能這邊在減稅,那邊又巧立名目增稅增費。因此,“放管服”改革中的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減少政府機構的自由裁量權,對任何新增收稅收費,要經過嚴格的立法程序,由人大討論表決後才能成立。同時,對任何新增的管制,要有嚴格的程序來制約。

在“放管服”改革中上級政府機構也要“管”住自己。例如,在調研中基層幹部總在反映,現在上面來的重復性檢查太多,要落實的文件,要填的表格太多,下級政府疲於奔命,不堪重負。在“放管服”改革中,應該把減少地方政府,特別是鄉鎮、街道一級的基層政府的工作負擔當成一個重要任務。

“放管服”需要群眾參與監督

要有有效的機制來發動群眾參與對“放管服”改革的監督。由誰來監督“放管服”改革的執行?又由誰來評判“放管服”改革的成效?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説過“人民群眾中蘊藏著治國理政、管黨治黨的智慧和力量,從嚴治黨必須依靠人民,要織密群眾監督之網,開啟全天候探照燈,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的表現都要交給群眾評判。”我們常説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廣大群眾的熱情參與,才能夠使“放管服”深入地發展。

最近,在微信朋友圈中筆者收到了一個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製作的“我為大督查提建議”的小程序。頁面莊重簡潔,一目了然,用十分懇切地口吻對廣大群眾提出了一個倡議:“歡迎您反映政策措施不落實,政府管理服務不到位以及有關部門和單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問題,並提出意見和建議。”接著就點出了這次督查的六大主題,其中深化“放管服”改革就是重要的一條。據説,短短一段時間,就已經收到了上百萬條對大督查的線索與建議。

筆者認為,這種模式創新可以大大增加對各級政府部門監督的廣度與深度,是對大督查工作的一個很好補充,也啟發了未來推進“放管服”改革的新的工作思路。老百姓天天跟地方官員直接打交道,對政府官員的作風,對“放管服”的好政策在下面是否嚴格執行瞭如指掌。“放管服”的主要對象企業家們在與一些政府部門打交道時也有很多苦水,但是僅靠開開企業家座談會、到工廠去走訪調研,涉及的面和了解到的情況非常有限。而通過這種“觸手可及”的小程序方式,就可以讓廣大群眾更方便地、直接地給國務院提意見和建議。

“我為大督查提建議”的小程序模式為群眾廣泛參與政策制定與監督闖出了一條新路,不但群眾提意見的成本很低,政府收集信息的成本也很低。應該很好地總結經驗,讓這種用互聯網+的技術,用群眾喜聞樂見的督查參與,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全天候探照燈”式的全民監督新模式。

這種模式還可以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把“放管服”和大督查這些老百姓看來完全是政府部門之間的工作,變成了一個人人能關心、人人可參與的事,激發出群眾的極大興趣。因為參與了,他們對國家政策的參與感和認同感就大大地提升了。與此同時,人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僅僅來自物質的滿足,他們的意見被尊重了,參與了國家政策的制定,獲得感和幸福感也會大大提升。

“我為大督查提建議”的小程序模式也是在“放管服”,但是另一層意義上的“放管服”。這裡的“放”指的是放手發動群眾,讓群眾參與,增加他們的參與感、獲得感;這裡的“管”是人民群眾對政府各級部門的“管”,是千千萬萬隻眼睛盯著、實踐著“把權力關進籠子裏”的管,是全新意義上的“管”;這裡的“服”,不但指的是政府對人民群眾的服務,也包括通過找線索,提建議,實現群眾對政府的服務,也是老百姓自我的服務,是一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大服務。

總之,“放管服”改革是涉及理念、體制機制、工作方式的深刻變革,在新的形勢下,要有重點,要有抓手,通過轉變政府職能,加強人民群眾對政府工作的監督,來提升政府治理能力。這樣,我們就能在迅速變化的環境中,在撲面而來的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的衝擊下,在人民群眾日益多樣和個性化需求上,用全新的方式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者係國務院參事 湯敏)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