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我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設進入新階段

2018-08-04 07:45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當前,醫療衛生資源和服務量迅速增長,醫療衛生服務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醫療衛生行業監管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亟須通過完善相關制度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的《關於改革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的發佈實施,標誌著我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設進入一個新階段,綜合監管領域有了整體規劃和統一部署,從重點監管公立醫療衛生機構轉向全行業監管,從注重事前審批轉向注重事中事後全流程監管,從主要運用行政手段轉向統籌運用行政、法律、經濟和信息等多種手段來提高監管能力和水平。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以來,黨和政府確定了健康中國戰略,這對醫療衛生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是一個全方位的佈局和新的工作模式轉型。綜合監管制度作為推進醫改的五項基本制度之一,充分説明了建立全行業綜合監管制度的重要性。

在推進這項工作的過程中,《指導意見》提出了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政府主導、綜合協調;堅持依法監管,屬地化全行業管理;堅持社會共治,公開公正;堅持改革創新,提升效能。這四項基本原則相輔相成而又辯證統一。

其中,堅持政府主導原則和堅持社會共治原則要結合起來理解才更加準確。因為,監管是政府的重要職能,應該站在公共服務的角度去設計、提供監管服務。但醫藥衛生領域的監管工作專業性較強,人民群眾對監管質量的要求很高,監管涉及的面很廣,所以一方面要堅持政府主導,強化政府在綜合監管中的責任。同時又要堅持社會共治,通過全面信息公開,充分發揮信用體系的約束作用、行業組織的自律作用和專業組織的幫助作用,通過社會輿論的監督,共同推進綜合監管制度的形成。

同時,依法監管和改革創新也是辯證關係。監管是一種法律意志的體現,以法律授權為前提,不管任何部門任何形式的監管都要以法律為依據,依法行政,規範執法。同時,因為社會經濟的發展,監管的對象和內容也不斷地更新換代,他們的工作方式隨著信息化、全球化、城鎮化也都在變化,所以監管工作要與時俱進,充分運用信息化、大數據和透明高效的機制來進行全要素、全流程的監管。這就需要依法監管和改革創新很好地結合,這樣才能很好地體現法律的效力、監管的效率和實施的效果。

過去,監管工作比較重視事前審批。《指導意見》強調,要把事前、事中、事後全流程的監管做好。第一,要優化醫療服務要素的準入,在準入環節增加透明度,運用科學評價和優勝劣汰的機制,把服務要素這個源頭把控好。第二,對醫藥服務的質量和安全的監管,根據行業特點,對一些重點部門、重點專業、重要崗位、關鍵環節和特殊人群進行重點監管。第三,對醫療機構運行的情況、過程和結果監管,嚴格執行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開的要求。第四,公共衛生服務是一項關於健康的公共服務,因此要對公共衛生服務進行績效考核和監管。第五,還要對衛生從業人員、衛生行業秩序、健康相關産業進行創新性的監管。

不斷創新才能保證監管的活力和效率,要綜合運用各種方式來提升監管工作的能力水平。其一,運用隨機和公開的方式來提高抽查的效率;其二,增加監管透明度,建立健全醫療衛生行業信用機制,健全信息公開機制,實現違法違規行為處處受限,扭轉違法成本偏低這種被動狀況。其三,建立綜合監管結果的協同利用機制,把綜合監管的工作同醫藥衛生機構校驗、等級評審、醫保定額、重點專科設置、政府財政投入、評優評先等挂鉤。其四,建立風險預警和評估機制,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充分運用雲計算、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加強風險評估和分析,提高發現問題和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能力。(作者:王虎峰,係中國人民大學醫改研究中心主任 記者金振婭整理)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