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堅持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方向

2018-10-08 11:32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先升後貶再平”,波動明顯增強。4月中旬以後,人民幣貶值壓力有所增加,但9月份以來,基本呈橫盤波動形態。截至9月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收于6.8814,比年初貶值5.4%,與上月底基本持平。在某些時點,市場對人民幣匯率貶值的悲觀情緒有所上升,“破7”論再起。

如果從全球和市場角度觀察,就會發現價格波動是市場經濟的常態,恰恰有了波動,價格機制才能發揮資源配置和自動調節的作用。對於近期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大可不必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一是有漲有跌是外匯市場的常態,人民幣仍屬相對強勢。4月中旬以來,美元快速升值,導致全球多數貨幣貶值,包括部分發達國家貨幣也大幅貶值。相比之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幅居中,仍然相對強勢。從年初到9月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5.4%,接近於歐元(3.2%)、英鎊(3.6%)等儲備貨幣,小于澳元(7.3%)、新西蘭元(6.6%)、瑞典克朗(7.7%)等發達國家貨幣,更是遠小于阿根廷比索(55%)、土耳其里拉(37%)、巴西雷亞爾(18%)等新興市場貨幣。

二是全球貿易摩擦和部分新興市場匯率波動的溢出效應影響了市場情緒。當前,全球不確定和不穩定性因素增加,尤其是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土耳其和阿根廷國際收支危機的溢出效應增強,國際金融市場的情緒波動明顯上升,一定程度上誘發了全球股市與匯市的普遍下跌。

三是美元指數“跳脫”加大了匯率的波動。匯率是兩種貨幣之間的比價,從這個意義上看,人民幣的貶值和美元升值是一體兩面,關聯度較強。近兩年來,美元指數的波動性高達7.6%,是此前兩年的3倍多,這在客觀上也大大助推了包括人民幣在內的其他貨幣的波動性。

四是匯率適度波動發揮了宏觀經濟“自動穩定器”作用。今年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在一定程度上對衝了美聯儲加息縮表對國內貨幣政策的衝擊,短期內對我國出口也産生了一定正面緩衝作用。當然,這種調節作用受到較多制約,不宜高估。

因此,應以平常心看待人民幣匯率的波動。相比2016年的單邊貶值,本輪人民幣匯率雖總體下行,但雙向波動明顯,市場預期總體穩定,主要體現在:外匯供求大體平衡,銀行結售匯基本平衡;貶值預期有所淡化,尚未出現企業和個人非理性購匯和跨境資金大幅流出情況。展望未來,我國經濟正在邁向高質量發展,基本面穩健,國際收支平衡,外匯儲備充裕,應對匯率波動的政策工具豐富,人民幣匯率完全能夠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針對社會上對人民幣貶值的擔憂和守住某個“關口”的主張,我們認為,重要的不是具體“點位”,關鍵是匯率機制要正確。只要機制正確,不怕“點位”不回來。

首先要堅持匯率市場化導向不變。市場機制是資源配置最有效的手段,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市場化方向,加大市場決定匯率的力度,發揮市場在匯率決定中的基礎性作用,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加快培育和發展外匯市場,豐富市場主體,完善市場産品,充分發揮匯率“自動穩定器”的作用。

其次要正視匯率均衡水平的動態調整,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無論是“破7論”還是“保7論”,都忽略了均衡是動態的,這一點至關重要。人民幣的均衡水平並非一成不變,應該適應人民幣均衡水平的動態調整,增強匯率的靈活性,發揮市場自動均衡的基礎性作用,保持人民幣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再次是監管部門應進一步完善預期管理,建立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信息交流和溝通機制,及時與市場交換看法,合理引導市場和社會預期。(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 劉世錦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