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護航經濟穩健運行

2018-12-24 07:33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中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護航經濟穩健運行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19年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一基調已持續9年未變,但具體內容有了新變化。積極的財政政策,強調要加力提效,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穩健的貨幣政策,明確要鬆緊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對此,分析人士認為,在內部經濟轉型壓力及外部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中國更加強調財政的積極作用與貨幣政策的鬆緊適度,將有助於中國經濟在2019年更好地抵禦下行壓力和內外部風險,從而實現更為穩健、更高質量的增長。

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

在現代市場經濟體系下,財政政策是實現宏觀經濟目標的重要工具。從個人所得稅起徵點提高使6000多萬工薪族不再繳納個稅,到小微企業免徵增值稅優惠政策延長至2020年,再到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投資力度不斷加大……2018年,中國財政政策不斷為經濟穩增長、為企業添活力、為個人發紅包,成為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亮點。在部署2019年經濟工作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這一全新定位受到外界廣泛肯定。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授馮俏彬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了2019年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與市場此前預期一致。馮俏彬預計,大規模減稅降費成為積極財政政策的首選,這將主要體現在增值稅減稅和社會保險費降費上。政府也將適當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從而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

在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看來,未來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有兩個著力點,一是供給端要大規模減稅降費,二是需求端要穩定總需求,發揮穩投資的關鍵作用。“要考慮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同時又要考慮短期的經濟增長問題,那麼就需要一定的投資拉動,來解決市場和就業等方面的問題。”

“一方面,2019年中國將進行更大規模和更大力度的減稅降費,降低企業和居民負擔;另一方面,支持投資發揮關鍵作用,需要財政保證配套資金的支出。因此,與2018年相比,2019年政府預算對財政赤字的容忍度有望適當提高,‘五險一金’中某些品種的費率也有望繼續適當下調。”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張永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

穩健的貨幣政策鬆緊適度

不久前,中國人民銀行創設了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這一新工具。據央行有關負責人介紹,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大型城市商業銀行,如符合宏觀審慎要求、資本較為充足、資産質量健康、獲得央行資金後具備進一步增加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貸款的潛力,可向央行提出申請。由於定向中期借貸便利利率比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優惠15個基點,這也被視為中國穩健貨幣政策鬆緊適度的最新體現。

“2018年我國貨幣政策取向是穩健中性。從前11個月的情況來看,廣義貨幣M2的增速有時甚至低於名義GDP增速,當然這其中的原因比較複雜。但從促進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角度看,中國經濟對貨幣政策發揮較為積極作用的需求在2019年顯然比2018年更強一些。因此,從央行操作層面來説,未來既可以在基礎貨幣供應量上做文章,也可以適當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張永軍表示。

張永軍進一步指出,貨幣政策發揮作用離不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配合。“當前,部分企業面對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定程度上是由於銀行過於重視實物資産抵押等放貸標準造成的。這其中還有優化改善的空間,應該‘多看重企業運營狀況、少根據企業資産規模’。比如,對於有市場、有流量、有收入、按時繳稅的輕資産企業,就可以考慮適當放寬放貸標準。與此同時,地方政府也可以加大‘政、銀、企’合作力度,為優質企業提供增信服務。”張永軍説。

宏觀經濟政策傳遞積極信號

“宏觀經濟政策是影響經濟運行的重要變量。2019年,外部需求面臨的不確定性仍比較大,對外貿出口等方面的影響有可能更加顯著。這時,我們就更需依靠擴大內需來穩定經濟增長。因此,未來宏觀經濟政策實現更大作為是可以期待的。”張永軍説。

實際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宏觀經濟政策的定調,就在於更好地鞏固優勢、練好內功。這也讓海內外機構和人士對於2019年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更有信心。

韓國成均館大學教授安玉花評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表明中國政府對目前經濟形勢有清晰和準確的判斷,讓外界看到中國應對和解決問題的決心。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內容契合目前所面臨的錯綜複雜的國內外變局和諸多不確定性,給出2019年中國經濟政策的基本思路和脈絡重點,起到了穩定預期、提振信心的作用,對中國經濟工作的全局將是非常重要的指導。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及其團隊分析認為,2019年“穩增長”、“防風險”、“促改革”的平衡協同依然重要,供給側改革將步入新階段,從以行政手段為主導的舊産能加速出清轉向以市場激勵為主導的優質供給擴張,推動中國經濟的短期企穩和長期反彈。程實指出,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釋放出積極的宏觀信號,也可能成為市場情緒邊際調整的起點。展望未來,隨著全球貨幣政策全面收緊出現緩和,中國財政政策和供給側結構性政策實質發力,全球經濟復蘇格局有望得到進一步的支撐。(記者 王俊嶺)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