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重整政府收入結構,以“大理財”應對“大減稅”

2019-03-09 03:20 來源: 第一財經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3月5日上午,李克強總理在“兩會”上提交給代表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公佈了2019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措施,以實際有力的行動回應了社會的廣泛期待,也落實了此前習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上關於“實質性減稅降費”的要求。

減稅降費效果巨大

今年的減稅降費措施主要有:一是大幅度下調了增值稅的稅率,將製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保持6%一檔的稅率不變。2018年,我國增值稅的稅收共61529億元,相當於一個百分點對應著3845億元的稅收收入。以此而言,下調三個百分點,僅此一項就相當於減稅11536 億元。

二是明顯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負擔,各地可將現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下調到16%,繼續執行階段性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政策。當前我國多數省份執行的現行基本養老保障費率為19%。以此而言,也大約相當於下調了三個百分點, 2018年,我國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收入共計50144億元,以此計算,每個百分點對應的收入是2639億元,下調三個百分點共計減少收入7917億元。這樣大概算下來,基本上達到了報告中“2019年減輕稅費負擔近2萬億元”的目標,而這還不算去年底今年初出臺的其他減稅降費政策。

可以看出,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我國減稅降費正在進入一個新時代,實現了從數量到質量、從稅基到稅率的巨大飛躍。通過進一步完善和優化稅收制度,創造出更加“公平、中性、較低稅率”的大環境,將極大地提升我國營商環境的質量與水平,全面提振和釋放市場主體的活力,為穩定經濟增長構建出堅實的基礎。

重整政府收入結構,應對減稅壓力

在看到減稅降費巨大效果的同時,2019年各級財政也將面臨更大的壓力。如何應對減稅帶來的壓力,是擺在各級財政部門面前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一般而言,在經濟下行期,為了提振信心刺激需求而進行的減稅操作,一定要另外有壓縮財政支出和增發債務這兩招從旁邊進行策應,以達到政策之間相互協調、相互支持之功效。

《政府工作報告》也對此進行了安排。一是把今年的財政赤字率安排為2.8%,比去年預算高0.2個百分點;財政赤字2.76萬億元,較去年增加0.38萬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赤字1.83萬億元,地方財政赤字9300億元。在此之外,考慮到穩定增長和地方政府正常建設資金的需要,將地方專項債券擴大到2.15萬億元,凈增加8000億元。

二是壓減財政支出,中央財政一般性支出要壓減5%以上、“三公”經費再壓減3%左右。地方政府也要主動挖潛,大力優化支出結構。為此,要實施全面的預算績效管理,大力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將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到刀刃上,堅決杜絕那些花錢不見效、花錢低效的支出。

三是多方挖潛、開源。考慮到我國稅收收入、財政收入、政府收入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還可以通過重整政府收入體系這樣的“大理財”方式,有效提高財政部門的綜合財力。一方面,我國有龐大的國有經濟部門,過去幾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處於上遊的國有企業的效益普遍好轉,通過提高上繳所有者紅利的辦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政府的可用財力,對衝減稅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由於種種原因,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部門還積攢了規模可觀的財政存量資金,可以通過收回、改變用途等方法,增加可用財力。

總之,通過重整政府收入結構,將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社會保險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等“四本賬”統籌在一起,全面消弭部門財力,就可以顯著提高財政部門的綜合理財能力,有效應對減稅壓力。(馮俏彬)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