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負責人就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答記者問

2020-07-13 21:03 來源: 農業農村部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努力構建多元化農業農村投入格局
——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負責人就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答記者問

7月3日,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等7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 加快補上“三農”領域突出短板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日前,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負責人就《意見》有關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請您談談當前出臺《意見》的背景和重要意義?

答:受宏觀環境變化等多種因素影響,2015年以來第一産業固定資産投資增速逐年下滑。去年以來,更是一改以往“領跑”態勢,投資增速持續下降,甚至出現了連續8個月的負增長,全年增速只有0.6%,明顯低於第二三産業。今年,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農業農村投資造成了較大衝擊,一季度第一産業固定資産投資降幅13.8%,其中佔比最大的民間投資同比下降16.9%,後續跌幅雖然逐步收窄,但下降趨勢仍未得到根本遏制。這個勢頭持續下去,與農業穩産保供和農民增收的要求不適應,與補上全面小康“三農”突出短板的任務不匹配,與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要求不相稱。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機制。李克強總理明確要求採取有效措施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新冠肺炎疫情給農業農村帶來意想不到的衝擊。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確保糧食安全和重要副食品供給、穩住農業基本盤,必須切實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這也是當前穩投資、擴內需的重要內容。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強總理重要批示要求,經國務院同意,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下發《關於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 加快補上“三農”領域突出短板的意見》。《意見》印發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國務院各相關部門,對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進行全面系統部署。

《意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對標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圍繞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實施一批牽引性強、有利於生産消費“雙升級”的現代農業農村重大工程項目,拓寬渠道,優化投資環境,激發各類投資主體活力,千方百計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規模,努力構建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格局,推動農業優結構、增後勁,把農業基礎打得更牢,把“三農”領域短板補得更牢,守住“三農”戰略後院,為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提供堅實支撐。

問:《意見》提出了“三農”補短板的哪些重點領域?

答: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農業農村建設還存在明顯的薄弱環節。特別是,農業生産基礎支撐還不牢固,低産田還有4億畝、佔到耕地面積的22%;農産品加工轉化率還不高,農産品加工業與農業産值之比僅為2.3:1,而發達國家普遍在4:1以上,分揀、倉儲、烘乾、保鮮、包裝等設施明顯不足,水果、蔬菜等産後損耗率高達20%;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薄弱,農村道路、供水和污水處理、人居環境整治等方面欠賬較多,82.6%的村生活污水未得到集中處理,30%以上的農戶沒有普及衛生廁所,水衝廁所比例更低。補上這些短板,亟需加大農業農村投資建設力度。

圍繞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領域突出短板,《意見》著重提出要加快高標準農田、農産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現代農業園區、動植物保護、沿海現代漁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供水保障、鄉鎮污水處理、智慧農業和數字鄉村、農村公路、農村電網等11個方面的農業農村重大工程項目建設。這裡既有打基礎、管長遠的現代農業設施工程,又有關乎民生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工程,還包括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新基建工程。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就要圍繞這些重大領域,謀劃重大工程項目,真金白銀地投、實打實地幹。具體來説,圍繞促進穩産保供,重點是加大高標準農田、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場、現代種業、動植物保護等方面投入力度,加強耕地、種子、裝備、災害防控等關鍵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産設施條件,切實提升糧食、生豬等重要農産品穩産保供和抗災減災能力。圍繞農業産業轉型升級,重點是加大倉儲保鮮冷鏈物流、現代農業産業園、農業科技創新條件能力建設等方面投入力度,推進農業向集約高效、綠色安全方向轉變,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圍繞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重點是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供水保障、鄉鎮污水治理、村莊道路建設、農村電網建設等方面投入力度,不斷促進鄉村建設向更高水平推進,努力建成更多美麗宜居的新農村,推動縮小城鄉居民基本生活條件方面的差距。圍繞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是加大智慧農業、數字鄉村建設等方面投入力度,推動農業農村向信息化、智慧化、融合化方向發展,給農業農村賦能,提升現代化生産水平,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

問:在加大政府投入方面,《意見》出臺了哪些有力度的政策措施?

答:擴大農業農村投資需要多措並舉、共同發力。《意見》從擴大地方政府債券用於農業農村規模、保障財政支農投入等方面提出了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的政策措施。當前,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關鍵是抓住國家擴大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規模的難得機遇,努力增加用於農業農村規模。地方政府債券是中央部署支持地方“補短板”的重要政策工具,近年來發行規模不斷擴大。今年,中央大幅增加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額度,《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發行3.75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比去年增加了1.6萬億元,並明確支持現代農業設施、飲水安全工程和人居環境整治建設。同時,還要發行抗疫特別國債1萬億元。上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已發行2.23萬億元,27個省份發行用於農業農村的專項債865億元,安徽、四川、江西、山東、浙江、甘肅等省發行規模相對較大,而且形成了高標準農田專項債、村莊整治專項債等一批成功發行的典型模式。如江西省由縣級政府作為舉債主體,以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增耕地指標出讓收益和耕地産能提升收益作為償債來源,在全國率先發行高標準農田建設專項債,累計分兩批打包發行78.39億元,在此基礎上統籌財政資金等投入將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從每畝1500元提高到3000元,高質量建設高標準農田1158萬畝。但總體上看,地方政府專項債用於農業農村規模佔比還較低,不到4%,這與補上全面小康“三農”短板的任務要求不符,與鄉村振興的形勢需要不符。貫徹落實中央要求,《意見》明確要擴大地方政府債券用於農業農村規模,通過地方政府專項債增加用於農業農村的投入,加大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的支持力度,重點支持符合專項債券發行使用條件的高標準農田、農産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等現代農業設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鎮污水治理等政府投資項目建設。同時,還明確各地應通過地方政府一般債券用於支持符合條件的鄉村振興項目建設,按規定將抗疫特別國債資金用於有一定收益保障的農林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落實這些政策,需要各地農業農村部門以及其他涉農部門,搶抓機遇,積極爭取政府重視,要把農業農村作為債券支持重點,主動加強與財政等部門的銜接聯動,細化操作指引,結合實際採取打捆打包等有效方式,努力提高後續債券發行用於農業農村的比例。

在保障財政支農投入上,近年來,中央財政用於農林水的支出穩定增長。今年受疫情影響,在財政收入下滑、收支平衡趨緊的情況下,中央財政仍實現了對農林水支出的穩定增長,中央預算內投資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支持力度只增不減。此次《意見》進一步強調,中央和地方財政要加強“三農”投入保障,中央預算內投資繼續向“三農”補短板重大工程項目傾斜,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業農村比例,擴大以工代賑規模。

問:《意見》從哪些方面提振民間資本投資農業農村的信心?

答:民間資本常年佔第一産業固定資産投資的80%左右,是農業農村投資的主力軍。但近年來受多種因素影響,民間資本投資信心明顯下滑,對於促進農業農村投資穩定和可持續帶來不利影響。扭轉這一趨勢,關鍵要在優化投資環境、增強投資者信心上下功夫,出臺落實支持鼓勵投資的政策,幫助解決融資、用地等制約,《意見》在這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在金融支農政策上,為解決農業農村投資主體“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意見》要求抓緊出臺普惠金融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政策舉措,創新金融産品與服務,全面推行溫室大棚、養殖圈舍、大型農機、土地經營權抵押融資。要求金融機構與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合作,特別是切實發揮好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作用,通過提供新型經營主體推薦名單、推薦項目等方式,增加信貸投放。同時,提出要大力發展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貸、首貸業務。《意見》也對完善農業保險試點,推動建立多層次、高保障、符合農業産業發展需要的保險産品體系進行了再部署。總之,就是千方百計疏通渠道,把金融“活水”引入農業農村投資,讓投資主體貸得到款、有錢去投資。

在營造良好投資環境上,主要推動解決制約民間投資的土地、環保等瓶頸。農業農村部與自然資源部已聯合下發了關於設施農業用地管理的通知,與生態環保部聯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生豬規模養殖環評管理工作的通知。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也對支持鄉村産業發展用地政策,對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産業化龍頭企業在農村建設的保鮮倉儲設施用電實行農業生産用電價格提出了明確要求,等等。今年4月,農業農村部出臺了《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指引》,梳理了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重點産業和領域,提出了鼓勵支持社會資本投入的財政政策、産業政策,對於帶動農業農村投資回暖起到積極作用。著眼于積極引導鼓勵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意見》進一步明確要求各地區制定出臺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的指導意見,細化落實用地、環評等政策措施,落實好中央出臺的各項促進農業農村投資政策,增強社會資本投資信心。同時,要求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基金作用,加快實施一批PPP項目,支持發行公司信用債券,加大農業企業在公開市場股票發行支持力度。

問:如何推動《意見》有關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答: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加快補上“三農”領域突出短板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關係到糧食、生豬等重要農産品有效供給和農業農村基礎穩固。為推動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的政策舉措有效落實落地,《意見》專門提出了落實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將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作為推動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重要任務,抓緊出臺政策措施,強化協同配合,切實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進度,主動推進落實。二要嚴格督導考核,把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納入中央一號文件貫徹落實情況督查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作為糧食安全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的重要考核內容,建立健全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評估制度,壓實工作責任,督促抓好落實。三要紮實做好項目長遠謀劃設計,要結合編制“十四五”規劃,聚焦《意見》提出的11 類工程項目,抓緊制定農業農村領域重大工程項目專項建設規劃,建立完善項目儲備庫,長短結合做好項目儲備和滾動接續,加快重大項目落實落地,為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提供有力支撐。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