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家出手“擠水分” “團購”藥品成常態——透視《關於推動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開展的意見》

2021-01-30 20:1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月30日電 題:國家出手“擠水分” “團購”藥品成常態——透視《關於推動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開展的意見》

新華社記者 彭韻佳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推動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開展的意見》,明確要推動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引導藥品價格回歸合理水平,有力減輕群眾用藥負擔。

為何要推動藥品集採常態化?藥品集採對老百姓有何益處?如何落實藥品集採常態化?國家醫療保障局等多部門29日召開發佈會,強調藥品集採常態化將持續“發力”。

給老百姓一份合理的“藥價清單”

集中帶量採購,可以理解為國家“團購”藥品,以量換價,擠壓藥品虛高“水分”。國家與企業進行談判,通過保證企業銷售數量與市場份額,來換取更為低廉的價格,為老百姓爭取更多實惠。

從“4+7”集採試點到全國擴圍,兩年來國家“團購”藥品帶來突破性成效:三批國家集採共112個藥品,平均降價54%,節約費用總體超過1000億元。

以“國家隊”為首,多個省份紛紛啟動省級或跨省聯動藥品集採,向虛高藥價“開刀”,原來的固化利益被不斷分化瓦解,逐步讓利給每一位需要“救命藥”的老百姓。

“低價”是藥品集採帶給老百姓的一個“健康紅包”,讓老百姓用得起藥,用得上好藥。

“重點將基本醫保藥品目錄內用量大、採購金額高的藥品納入採購範圍。”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陳金甫表示,隨著藥品集採常態化,國家“團購”將逐步覆蓋國內上市的臨床必需、質量可靠的各類藥品,充分發揮醫保基金戰略性購買作用。

這就意味著,未來市場上將有更多藥品被納入國家“團購”,持續為老百姓的“藥價清單”擴充可選範圍。這是藥品集採帶給老百姓的另一個“健康紅包”。

多舉措為藥品集採常態化“保駕護航”

“招採合一是藥品集中帶量採購的亮點。”陳金甫表示,藥品集採實行量價挂鉤,根據醫院實際用藥量,明確採購數量,並直接把指標落在醫療機構。聯採辦會追蹤企業庫存,追蹤醫院用量情況,增加老百姓用上“團購”藥品的可能性。

這裡的採購數量是全國採購量,是實實在在的銷量。一旦藥品中選,就意味著中選藥品將被採購。截至2020年,實際採購量已達協議採購量的2.4倍。

此外,意見明確規定醫療機構應承擔採購結算主體責任,並建立藥品集中帶量採購預付機制,醫保基金按不低於年度約定採購金額的30%專項預付給醫療機構,之後按照醫療機構採購進度,逐步衝抵預付金。

這就避免了醫療機構拖欠貨款的可能,給中選企業一份“貨真價實”且兜底可行的合同,讓藥企能夠及時回款,再對藥品研發與創新進行投入。

為減少企業多投標帶來的巨大交易成本,意見強調地方招採一定要有聯盟性,要以省級平臺為中心,推薦主張區域性跨區的聯盟,盡可能增加集中招標採購的市場容量和競爭規格。

“集採常態化對平臺建設提出嚴格要求。”陳金甫表示,要形成全國信息互聯互通、公平公開統一的市場招採機制,幫助改善營商環境,避免企業在上萬家醫院都要投標。

招採合一、醫保基金預付、聯盟招採、全國平臺建設……諸多舉措將為集採常態化“保駕護航”。

集採“小切口” 醫改“大動作”

“調動醫護人員參與改革的積極性是做好藥品集採的重要前提。”國家衛生健康委藥政司負責人王雪濤表示,醫護人員是醫療服務的直接提供方,也是醫改主力軍,要調動醫務人員參與改革的積極性。

意見指出,對因集中帶量採購節約的醫保資金,按照相關規定給予醫療機構結余留用激勵。也就是説,藥品集採節省下來的醫保資金,將用於激勵醫護人員積極性,併為醫院發展準備“資金彈藥”。

福建三明市在改革降低藥品的基礎上,將騰出來的空間用於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建立了動態調整機制。改革以來,三明市先後8次調整了醫療服務價格,不斷優化醫院的醫療服務收入結構。

這正是以藥品集採為“小切口”,為協同推進醫藥服務供給側改革的“大動作”做準備。針對提高結余醫保資金的合理利用,王雪濤從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和加強管理考核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是各地要根據實際情況開展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各地要抓住集中採購降低藥價的“窗口期”,開展醫療服務價格的調整評估工作,符合條件的要及時調整優化醫療服務價格。

二是要將採購和使用國家集採藥品的情況納入考核內容。在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分配、醫療機構負責人目標責任考核等方面,均要將採購和使用國家集採中選藥品的情況納入考核內容,並作為醫保基金在總額指標制定上的重要依據。

“預計今年5月份群眾就可以享受到第四批集採成果。”陳金甫表示。降價藥品“在路上”,藥品集採將為老百姓帶來更多“健康紅包”。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