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應有盡有”“承諾必達”:基本公共服務有了國家標準

2021-04-23 08:20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應有盡有”“承諾必達”
基本公共服務有了國家標準

從大病保險、社會救助到養老托育,享有基本公共服務是每個公民的基本權利,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務也是政府的重要職責。近日,國家發改委聯合20個部門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1年版)》,明確了現階段各級政府必須予以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務項目範圍和底線標準。這是中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次重大制度創新,將引導各地把有限的財力用到人民群眾最關心的領域,兜牢民生底線,保障基本生活。

以標準化推動服務均等化

每千人醫療衛生機構的床位數達到6.51張,全國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達到99%以上;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的參保人數分別達到9.99億人、13.6億人、2.17億人和2.68億人,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十三五”以來,中國基本公共服務取得重大成就,落實到可感可知的百姓生活中。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基本公共服務建設面臨新任務。“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到“十四五”末,“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到2035年,“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

為此,20個部門共同研究出臺的《標準》,涵蓋了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以及優軍服務保障、文化服務保障共9個方面、22大類、80個服務項目,是以標準化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要舉措。

“制定出臺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是我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次重大制度創新。”國家發改委秘書長趙辰昕説,《標準》明確了現階段各級政府必須予以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務項目範圍和底線標準,可以讓地方政府對現階段保障基本民生“重點要保什麼”“保到什麼程度”心中有數,把有限的財力用到人民群眾最關心的領域、生活中最關鍵的環節,兜牢民生底線,保障基本生活。

底線標準全國統一

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涉及面廣,與你我密切相關。《標準》具體如何定?將怎樣影響生活?

以社會普遍關注的“一老一小”話題來看,《標準》在兒童關愛服務、老年人福利補貼方面作出相應規定,如明確老人福利補貼主要包括為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能力綜合評估;為經濟困難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補貼等內容。截至去年底,全國共有3000多萬老年人享受了福利補貼,護理補貼和高齡津貼。

保障基本住房需求方面,《標準》明確了公租房保障、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和農村危房改造三項基本公共服務項目,為保障困難群眾基本住房需求提供了有力保證。

趙辰昕介紹,在考慮哪些服務項目應該納入基本公共服務標準時,確定了兩個基本的原則。第一是“應有盡有”,凡是黨中央、國務院已經明確的中國公民應該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務,原則上要做到全覆蓋、不漏項,並進一步細化服務標準。

第二是“承諾必達”。《標準》是國家向每一位公民作出的硬承諾,所列的服務項目必須在現階段基本落實到位。略有差距的,將作為今後五年各級政府補短板的重點方向,逐步填平補齊。

“我們一再強調這個標準是全國統一的底線標準。下一步,各地方還要根據國家標準和本地實際情況,研究提出地方具體的實施標準,以此確保各地的基本公共服務落實落地,把最適合人民群眾的服務送到老百姓身邊。”趙辰昕説。

隨經濟社會發展動態調整

那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會調整嗎?

據了解,將公共服務劃分為基本公共服務和非基本公共服務,並用清單化、標準化的方式將基本公共服務作為公共産品向全民提供,是根據中國國情作出的一項創新性政策舉措。但基本和非基本公共服務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國家財政承受能力的變化以及人民生活需要的變化,基本公共服務的範圍以及基本公共服務和非基本公共服務的界限,確實有必要調整。”趙辰昕説。

趙辰昕介紹,初步考慮原則上每五年結合基本公共服務相關規劃編制,在全面評價評估的基礎之上,對標準進行集中調整。與此同時,結合重大政策出臺和規劃中期評估等,適時就個別領域基本公共服務項目和標準進行動態有序調整。

“十四五”規劃綱要也對基本公共服務、非基本公共服務的總體發展方向作出了明確的部署。發改委方面介紹,將以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為抓手,推動各地按照不低於國家標準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充分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作用,鼓勵多元化、多樣化供給,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務的供給總量;積極引導高品質、多樣化的生活性服務業發展,以此成為公共服務體系的有益補充。(記者 李婕)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