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十四五”黃河流域城鎮污水垃圾處理這麼幹

2021-08-29 08:22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帶和生態屏障,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了《“十四五”黃河流域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黃河流域城鎮污水垃圾處理現狀如何?“十四五”時期將怎麼幹?記者圍繞相關問題進行了採訪。

補齊短板,提升運營管理水平

“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時期,沿黃9省(區)持續加大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城鎮污水收集處理能力逐步提升,城市垃圾處理能力逐漸增強,城市醫廢處置能力短板基本補齊,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黃河流域城鎮污水垃圾處理還存在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問題,設施短板弱項突出,資源化利用水平不高,運行維護能力不強,機制體制還不夠健全,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

“黃河流域環境污染積重較深,水質總體差于全國平均水平。”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水務院院長龔道孝説,“十四五”時期,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處於攻堅期、窗口期,推進城鎮污水垃圾處理機遇和挑戰並存。

對此,《方案》提出,加快補齊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短板弱項,提升運營管理水平,切實提高污染物削減績效,推進資源化利用,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和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促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建管並重”,提高污水垃圾處理能力

《方案》明確,到2025年,城市建成區基本消除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70%以上;縣城污水處理率達到95%以上,建制鎮污水處理能力明顯提升。到2025年,太原、呼和浩特、濟南、泰安、鄭州、西安、咸陽、蘭州、西寧、銀川10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能力進一步提升;地級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

該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時期,要堅持科學謀劃、統籌推進,因地制宜、補齊短板,節能低碳、綠色循環,政府主導、多元共治的原則,系統推進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在提高城鎮污水收集處理能力方面,要補齊污水收集管網短板,推進污水管網全覆蓋;分類施策推進污水處理,新增污水處理能力約350萬立方米/日;推行污泥無害化處理,新增無害化處置設施規模約0.35萬噸/日。

另外,在完善城鎮垃圾處理體系方面,要健全垃圾分類收運體系,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新增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能力約1.8萬噸/日;補齊生活垃圾處理能力缺口,新增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約2.8萬噸/日,新增廚余垃圾處理能力約0.8萬噸/日,改造存量生活垃圾處理設施不少於70個。

“‘十四五’時期,黃河流域城鎮污水垃圾處理推行‘建管並重’,旨在統籌推進設施高質量建設和高水平運維。”該負責人説,要健全考核激勵機制,構建污水垃圾處理服務質量指標體系,完善以污染物削減績效為導向的考核激勵機制,推廣運營服務費與污水處理廠進水污染物濃度、污染物削減量挂鉤的按效付費機制。同時,推行專業化運維,鼓勵通過市場化競爭方式選擇運行維護主體;創新運營管理方式,鼓勵將不同規模、不同盈利水平項目整合打包授予特許經營權,推廣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胡洪營認為,建制鎮污水處理應循序穩步推進,以資源化利用為導向推動設施規劃建設。根據“按需而定、量力而行”原則,確定工藝路線和建設規模,避免污水處理設計能力過剩和運行負荷過低等問題,保障污水處理設施可持續運行,提高污水廠運行效能。

在龔道孝看來,黃河生態系統是一個有機整體。城鎮污水垃圾處理應充分考慮上中下游差異,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同時,也要著眼于流域整體性、關聯性、系統性,統籌推動城鎮污水垃圾處理。

減污降碳,提升資源化利用水平

《方案》要求,加強資源化利用,要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開展試點示範,新建、改建和擴建再生水生産能力約300萬立方米/日;做好污泥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穩步推動污泥資源化利用;加強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新建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50個。

胡洪營建議,提升污水資源化利用水平,要通過現有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將符合相關標準的再生水就近回用於生態補水、工業利用和市政雜用等;合理佈局分佈式污水處理和再生利用設施,實施分質供水、點對點供水。推進污水處理廠從“治污單功能”向“治污供水雙功能”轉變,通過政府購買生態補水服務和再生水市場定價等靈活機制,保障污水再生處理廠獲得合理的“供水經濟效益”。

“污水資源化利用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統籌規劃、協同推進。”胡洪營説,要以試點示範為契機,推進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系統等規劃建設;推動産學研用深度融合,研究開發和集成驗證一批污水資源化利用適用成套技術;探索完善政策體系、標準體系、評估認證體系、市場激勵體系和監督管理體系等,形成符合黃河流域特點、與經濟發展階段相適應的污水資源化利用體制機制和可持續模式。

此外,龔道孝表示,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十四五”時期,應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減少能源消耗,降低環境影響,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記者 劉坤)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