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推動營商環境優化邁向縱深 "因地制宜"探索改革方案

2021-09-09 21:43 來源: 金融時報客戶端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9月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在部分城市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支持地方深化改革先行先試、更大力度利企便民。

會議決定,在實施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推動在全國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同時,選擇北京、上海、重慶、杭州、廣州、深圳6個市場主體數量較多的城市,聚焦市場主體和群眾關切,對標國際先進水平,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

“最近幾年,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積極推進營商環境的改革。各部門、各地區對建設國際化、法治化、市場化的營商環境投入了極大的熱情。”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在接受採訪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

優化營商環境改革邁向縱深

從全球範圍內來看,中國的營商環境改善有目共睹。根據世界銀行發佈《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中國排名升至第31位,連續兩年入列全球優化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經濟體,這也是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發佈以來中國的最好名次。從國內來看,多省市也設立了專門部門來牽頭推動營商環境建設工作。

“過去幾年裏,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營商環境都取得了比較大的進步,在推進營商環境便利度、資源要素獲取等方面各有韆鞦。”滕泰分析。

例如,根據《報告》,北京的得分為78.2分,分值超過部分歐盟國家和經合組織成員國(OECD)的水平。在考核的10個指標中,北京在開辦企業、獲得電力、登記財産、保護中小投資者、執行合同等5個指標上進入全球前30名。

沒有良好的營商環境就難有市場的活力與公平,而營商環境只有更優,沒有最優。有專家指出,北京在辦理施工許可、辦理破産、獲得信貸、跨境貿易和納稅等5個指標上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這正是下一步改革的重點方向。實際上,在近日北京市政府印發《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優化營商環境規劃》中,對於後幾項也提出了明確的改革措施。

從整體來看,本次會議提出了六點優化營商環境的措施,其中“進一步方便市場主體準入和退出”等政策與此前改革方向一脈相承。例如,在發放實體證照同時,同步發放電子營業執照等,精簡銀行開戶程序,壓縮開戶時間,推進市場監管、社保、稅務等年報“多報合一”,推動解決市場主體反復多處提交材料問題,促進更多事項網上辦、一次辦,都旨在通過簡政放權等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大便利。

“ 這些年由點到面,由淺入深,再由面到重點的各項改革措施正在把深化放管服和營商環境改革提高的新的水平、新的階段。”滕泰表示,“此次會議提到的在食品藥品等領域實行懲罰性賠償制度、企業合法利益受損的補償救濟機制等,都是針對政府服務能力的‘硬骨頭’進行改革。”他指出,隨著這些改革的逐步深入、有所突破,能對進一步提升中國的營商環境水平、堅定企業家信心、助力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具有戰略性意義和長期積極影響。

試點經驗推廣需因地制宜,“對症下藥”

除了延續此前的“放管服”改革思路,本次會議特別提出,要探索適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準入準營標準。

“當前,網絡經濟、分享經濟、眾創空間、線上線下互動等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顛覆了許多傳統的生産經營模式和消費模式,對市場監管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戰。這就要求‘十四五’時期,市場監管體系不能簡單的套用過去適用於傳統經濟、傳統産業、傳統産品的監管規則和制度,需要針對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特點的創新監管體制。”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張林山表示,在市場準入方面避免以舊思維管新事物,要以公平寬鬆的市場環境激發創新創業的活力;同時,又要能夠及時跟進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變化,有效防範和化解市場風險,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權益。

改革需摸索前行,而具體如何“改”也並非“一個方子包治百病”。滕泰告訴記者,當前營商環境建設仍處於摸索階段,而一線城市和部分新一線城市在營商環境,尤其是軟環境方面確實已經找到了自身的突破口,積累了一定的“先進”經驗,但在推廣複製的過程中,由於不同城市的資源稟賦、發展階段、産業定位等各有不同,推進進度往往不達預期,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於缺乏對於本城市營商環境全面、客觀的評估。

“就一個城市來説,要提升對企業和人才的綜合吸引力,首先需要站在創業企業和創新人才的角度,全面、客觀地評估當地營商環境的優勢和短板,找準改善本地營商環境的突破口,精準施策,提升在同類城市中的競爭力,切實縮小其與企業預期的差距。”滕泰認為,在進行營商環境綜合評價體系時,需要追溯到近十年多個細分指標的變化,進行橫向縱向對比分析,如此才能協助不同地區從自身情況出發全面提升營商環境的水平。(記者 馬梅若)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