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重點面向數字經濟領域,穩步發展融合基礎設施——新基建進入科學佈局新階段

2021-10-31 10:29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基建迎來新政策。工信部、網信辦等八部門日前聯合印發《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底,在國內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社會現代化治理、産業數字化轉型和民生消費升級的基礎更加穩固。

9月份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十四五”時期科學佈局和推進建設以信息網絡為基礎、技術創新為驅動的新型基礎設施。這不是中央第一次強調新基建。此次與以往相比有何不同?為何強調以信息網絡為基礎、技術創新為驅動?如何科學佈局?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突出數字經濟

中國電子信息産業發展研究院信軟所副所長蒲松濤認為,“新型基礎設施”概念並非第一次提出,最早可追溯至2018年的中央經濟會議。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了新基建的建設重點是面向數字經濟領域,信息基礎設施和融合基礎設施均是數字經濟發展所需的基礎設施。此外,此次提出“以信息網絡為基礎、技術創新為驅動”這一限定詞,也進一步明確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面向數字經濟發展這一重點領域。

“此次提出的新基建主要面向信息網絡,是有側重點的,同時在推進中更加強調核心網、移動通信網絡的協調發展,因為只有實現信息網絡整體傳輸效率的提升,才能實現更多應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説。

“在後疫情時代,新基建的內涵逐步清晰,我國要通過新基建打造經濟新引擎。”眾誠智庫總裁楊帆分析説,信息通信是推進信息化、數字化、智慧化的關鍵力量,可以協助打造多層次工業互聯網平臺,促進融通創新,能夠結合推進新型城鎮化,推動交通、物流、能源、市政等基礎設施智慧化改造,還可以促進提升農業數字化水平,建設遠程醫療、在線教育等民生基礎設施。以信息網絡為基礎、技術創新為驅動的新型基礎設施,既是新增投資領域,也具有較強的帶動性,體現未來發展方向。

楊帆認為,我國經濟目前正處在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轉換期,此次規劃的新基建側重考慮了綜合效益,體現了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未來將重點推動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領域的發展,促進製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支撐新型服務業和數字經濟,確保未來發展道路是綠色、低碳、循環和可持續的。

“綜合來看,新型基礎設施是我國經濟發展特別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部署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對於調整産業結構,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産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價值。”蒲松濤説。

發揮帶動作用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具體包括,推動國家骨幹網和城域網協同擴容,開展千兆光網提速改造。推進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商業化規模化應用。完善衛星通信、導航、遙感等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發展泛在協同的物聯網。

為何要強調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楊帆認為,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正在加速與工業、農業、文旅等各行各業的融合,對千行百業的發展有壯大、疊加、倍增作用。目前,融合應用日趨活躍,産業生態穩步壯大,已形成了系統性優勢,推進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商業化規模化應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來需要做強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供給能力,持續做大行業應用規模,做優行業典型應用生態,做好網絡安全風險防範。

新一代信息技術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明顯。浪潮信息聯合IDC發佈的報告顯示,計算力與經濟增長緊密相關,計算力指數平均每提高1個點,數字經濟和GDP將分別增長3.3‰和1.8‰。算力指數有望成為衡量數字時代經濟發展活力的關鍵指標。今年7月投入運營的南京智慧計算中心,計算能力達每秒80億億次,也就是1小時可完成100億張圖像識別、300萬小時語音翻譯或1萬公里的自動駕駛人工智慧數據處理任務。

蒲松濤表示,以往互聯網的建設與應用對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推動作用,培育了一大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互聯網企業。進一步部署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有助於提升互聯網、信息技術對於我國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

蒲松濤指出,與既往互聯網建設不同的是,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任務中,更強調了“提升拓展”,提升就是提升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服務能力,進一步支撐發展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服務;拓展則是在之前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拓展部署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和物聯網,從而培育這些領域的新業態、新模式、新産業。

強調融合賦能

9月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還強調,要穩步發展融合基礎設施,包括打造多層次工業互聯網平臺,促進融通創新。結合推進新型城鎮化,推動交通、物流、能源、市政等基礎設施智慧化改造。提升農業數字化水平。建設遠程醫療、在線教育等民生基礎設施。

對此,專家表示,打造工業互聯網、提升農業數字化、推進智慧城市等,是從多個維度來強化信息網絡和實體産業的融合,通過融合來賦能實體經濟,實現轉型升級。

“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産物,工業互聯網集關鍵基礎設施、全新産業生態和新型應用模式于一身,體現了互聯網從消費領域向工業領域拓展的變革力量,是促進産業轉型升級、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著力點。”楊帆説。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對製造業的賦能作用日益凸顯。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産業事業群CEO湯道生介紹説,騰訊持續推動數字化技術與工業製造業融合,以數據要素助力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比如在上海富馳高科,騰訊工業雲結合光度立體、遷移學習等算法和雲端算力,形成人工智慧質檢方案,將人工需要1分鐘才能完成的質檢壓縮到幾秒鐘,質檢效率提升10倍,每年可為客戶節省數千萬元成本。

蒲松濤認為,融合基礎設施的整體架構可以理解為“信息網絡為入口、數字平臺為支撐、數據融通為核心、智慧應用為關鍵、輕量服務為特色”,重點面向數字經濟、數字政府、數字社會發展需求,其核心路徑在於信息技術的融合應用,核心目的在於全面支撐各領域發展方式轉變、結構優化和增長動力轉換,強調融合賦能。

如何融合賦能?業內專家建議,可以通過政府採購等激勵機制來激發傳統産業向數字化、智慧化轉型。蒲松濤表示,一要注重行業知識或應用需求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創新,二要注重基礎設施標準的建設,使各個平臺能夠有效地互聯互通。(記者 黃鑫)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楊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