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加快建設高效規範、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推動中國市場由大到強

2022-05-16 07:49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選擇,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支撐和內在要求。《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近日發佈以來,持續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和積極反響。專家表示,《意見》為下一步全面推動中國市場由大到強轉變、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行動綱領和工作指南。正確認識領會《意見》精神,落實好《意見》提出的重點任務,有助於推動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邁出新步伐。

正確認識統一大市場內涵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培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內在要求。”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表示,中國國內市場規模已位居世界前茅,商品市場規模優勢明顯,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市場規模迅速擴大,但市場分割和地方保護比較突出,市場競爭不充分,要素市場發展滯後,市場運行效率不高,監管方式有待創新,必須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促進競爭、深化分工、提升效率、完善監管,推動中國市場由大到強的轉變。

《意見》強調,要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制度規則,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範圍內暢通流動,加快建設高效規範、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董煜表示,《意見》清晰勾畫了推進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基本路徑,其重要基礎是制度規則統一。“《意見》提出産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四統一’的基礎制度,這是市場健康運行的底層規則,只有規則一致,政策和執行才能真正統一協同。”董煜説,“‘四統一’的方向,充分體現了對市場經濟一般規律的尊重。”

王一鳴表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建設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選擇。“統一市場運行的制度規則,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制度基礎,也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題中應有之義。”王一鳴説,“從制度規則入手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提高制度的統一性、規則的一致性、執行的協同性,將為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立破並舉部署重點任務

怎樣讓要素和資源流動起來,為經濟注入活力?《意見》從制度建設著眼,堅持立破並舉,就建立健全體制機制、打通制度堵點部署了一系列重點任務。

在“立”的方面,《意見》明確指出“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提出完善統一的産權保護制度,健全統一規範的涉産權糾紛案件執法司法體系;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嚴格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制定全國通用性資格清單,統一規範評價程序及管理辦法,提升全國互通互認互用效力等。

從“破”的角度,《意見》明確要進一步規範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意見從著力強化反壟斷、依法查處不正當競爭行為、破除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清理廢除妨礙依法平等準入和退出的規定做法、持續清理招標採購領域違反統一市場建設的規定和做法等五方面作出明確部署,旨在打破各種制約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顯性、隱性壁壘。

王一鳴表示,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是破除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途徑。《意見》對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監管體系,全面提升市場監管能力和監管效能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統一大市場不是封閉內循環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並不是要忽略國際市場,對外開放是統一大市場的基本特徵和內在要求。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王昌林表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有利於吸引全球優質要素資源加速向國內匯聚。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有效滿足自身和世界需求、爭取國際貿易談判利益、改善企業外貿環境、吸引境外優質投資的重要抓手,是在全球治理中謀求與我國市場規模和貢獻相稱的影響力之關鍵。”王昌林介紹,《意見》佈置推動國內與國際市場更好聯通,促進內外市場規則標準融通,有利於以國內統一大市場為“內核”,強力吸引海外中高端要素資源向國內匯聚,進而改善國內生産要素質量和配置水平,塑造中國參與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持續增強對全球産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的影響力,進一步夯實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機制,從而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基礎支撐。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依託。“在立足國內統一大市場、夯實國內大循環的基礎上,加快建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不僅有利於推動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更好聯通,促進要素跨境自由有序安全便捷流動,形成對全球先進資源要素的強大引力場,還有利於提高中國在國際經濟治理中的話語權,有利於在國際競爭和合作中取得新優勢。”該負責人説。(記者 孔德晨)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王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